养生健康

如何分辨川芎的好坏 川芎可以做什么药膳

如何分辨川芎的好坏 川芎可以做什么药膳

川芎5克,鸭肉200克,姜丝、盐、植物油各适量。鸭肉洗净,剁块。

锅中放油烧热后,爆香姜丝,接着放入鸭块略炒,加水适量,放入川芎,以小火炖1小时,最后加盐调味。活血行气,祛瘀。

川芎3克,田螺50克,姜片、葱段、料酒、盐、鸡精、香油各适量。

川芎浸软切片,田螺去壳及肠杂,洗净。将川芎、田螺、葱段、姜片、料酒、盐、鸡精、香油同放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烧沸后以小火煮约2吩钟至熟。活血化瘀,适用于气滞血瘀型颈椎病。

食用川穹有什么副作用

川芎的副作用之草乌和川穹相克,草乌和川穹是两种治疗不同疾病的药物,一般而言,不应一起应用,更不能用于减肥。

川芎的副作用之草乌和川穹相克,草乌有温经止痛的作用,可祛寒,是治疗关节痛的药。但草乌具有毒性,服用后身体会发热,甚至造成服用者死亡,由于草乌和犀牛角是相克药物,因此临床很少用生草乌,即使使用也多是用制草乌(泡制过乌头,毒性减弱),且注意控制剂量。

川芎的副作用之草乌和川穹相克,川穹性温,是妇科常用药品,有活血顺气的作用,但也不能多用,尤其是身体有出血现象的人不适合服用,如女性经期。同时,川穹又是药膳中常用的药材之一,与乌鸡同食,可以养阴活血,是女性滋补佳品。需要注意的是,食用含川穹的药膳后不要马上饮绿茶,因绿茶性凉,会减弱川穹的功效。

川芎的副作用之草乌和川穹相克,草乌、川穹的功效完全不同,不能混在一起做减肥药。所以,不建议同时自行服用这两种药物,即使在药膳中少量加入,也要在中医医师指导下食用,避免出现副作用。

另外川芎的副作用:口服偶有轻度消化道症状、如胃部不适、腹痛等,口干、嗜睡、头晕、月经过多、一过性氨基转移酶升高及变态反应(药物热、药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注射一般无明显毒副作用。凡阴虚阳亢及肝阳上亢者不宜应用;月经过多、孕妇亦忌用。

颈椎病中药治疗怎么样

1、中医辨证类:寒湿阻络型

(本型常见于颈椎病颈型和神经根型):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以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川桂枝、羌活、威灵仙、秦艽、川芎、当归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

方中羌活、灵仙、天麻、秦艽,祛寒除湿止痛;川芎、天麻疗头痛。桂枝、川芎、归尾、赤芍、炮甲珠温经活血,通络;葛根解痉,神曲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

2、中医辨证类:气血两虚夹瘀型

(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治以益气养血,醒脑宁神,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熟地、砂仁、当归、白芍、鸡血藤。

方中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补气;熟地、川芎、白芍、当归养血;天麻、川芎、鸡血藤安神健脑,活血通络,砂仁理气和胃导滞。

3、中医辨证类:气阴两虚夹瘀型

(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眩晕反复发作,甚者一日数十次,即使卧床亦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身软乏力,行走失稳,或心悸,气短,烦躁易怒,咽干口苦,眠差多梦等。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而干,或舌面光剥无苔,舌下静脉胀大。脉沉细而数,或弦数。治以益气养阴、安神醒脑,调和气血。

方药:天麻、川芎、杭菊花、枸杞子、沙参、炙甘草、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白芍、丹参、地龙、夜交藤。

方中炙甘草、沙参、白芍、枸杞子益气滋阴;天麻、杭菊花、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夜交藤醒脑益智,养心安神;川芎、丹参、地龙活血通络止痛。

川芎的营养价值 川芎的营养成分

川芎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藁本内脂、正丁烯、内酯、当归酮等;并含阿魏酸、烟酸、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B1、E,以及猛、锌、铜、镍等微量元素。

川芎治头痛怎么吃才好

川芎对治疗头痛是有效的,但不是所有的头痛症状都适合服用川芎。一般来说,川芎更适合治疗神经性头痛、偏头痛,以及缓解这类头痛引发了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神经性头痛的症状表现多为头部胀痛、心情烦躁以及恶心欲呕。偏头痛的症状就比较好辨别了,头部一侧疼痛难耐也是多数人最苦恼的一种头痛症状。若是出现了这类情况,不建议擅自用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月经失调的女性建议吃一些川芎

川芎的调经说法

川芎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具有通达气血的功效,川芎为妇科要药,善于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能活血调经,可用来调理多种妇产科的疾病,如血瘀经闭、痛经等,常与赤芍、桃仁等同用,若属寒凝血瘀者,可搭配桂心、当归等。

食用注意

1、阴虚火旺、上盛下虚、气弱之人忌服川芎。

2、川芎用量宜小,分量过大易引起呕吐、晕眩等不适症状。

推荐食谱:川芎党参炖鸡蛋

材料:熟鸡蛋1个,川芎15克,党参10克,阿胶5克。

做法:1、将备好的川芎和党参放入隔渣袋中,扎紧袋口,备用。

2、砂锅中注水,放入隔渣袋,煮15分钟至药材析出有效成分,放入熟鸡蛋、阿胶,煮5分钟至阿胶溶化,取出隔渣袋。

3、关火后将煮好的汤料盛出,装入碗中即可食用。

营养功效:本品具有活血益气的功效,适合月经不调的女性食用。

食用时间:建议月经期间食用。

川芎白芷鱼头汤

材料:川芎10克,白芷9克,姜片20克,鲢鱼头350克。

调料:鸡粉、盐、料酒各适量。

做法:1、用油起锅,放入姜片,炒香,倒入鱼头,煎出焦香味,将鱼头翻面,煎至焦黄色,盛出备用。

2、砂锅中注水烧开,放入川芎、白芷,用小火煮15分钟至药材析出有效成分,放入鱼头、料酒,用小火继续煮20分钟至食材熟透,放入鸡粉、盐,撇去浮沫,略煮至食材入味即可。

营养功效:本品具有活血化瘀、止痛安神的功效,适合痛经的女性食用。

食用时间:建议月经期间食用。

川芎用药禁忌

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1.《本草经集注》:白芷为之使。恶黄连。

2.《品汇精要》:久服则走散真气。

3.《本草蒙筌》:恶黄芪、山茱、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反藜芦。

4.《本草经疏》:凡病人上盛下虚,虚火炎上,呕吐咳嗽,自汗、盗汗咽干口燥,发热作渴烦躁,法并忌之。

5.《本草从新》:气升痰喘不宜用。

6.《得配本草》:火剧中满,脾虚食少,火郁头痛皆禁用。

中药川芎

【通用名称】川芎

【其他名称】【中药名称】川芎(《汤液本草》)

【拼音名】Chuanxiong

【英文名】RHIZOMA CHIUANXIONG

【异名】山鞠穷(《左传》),芎藭(《本经》),香果(《吴普本草》),胡藭(《别录》),马衔芎藭(陶弘景),雀脑芎,京芎(《本草图经》),贯芎((珍珠囊》),抚芎(《丹溪心法》),台芎(《本草蒙筌》),西芎(《纲目》)。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

【植物形态】川芎 多年生草本。地下茎呈不整齐的结节状拳形团块。茎直立,圆柱形,中空,表面有纵直沟纹。叶互生,2~3回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对,边缘又作不等齐的羽状全裂或深裂,裂片先端渐尖,两面无毛,仅脉上有短柔毛;叶柄长9~17厘米,基部成鞘抱茎。复伞形花序生于分枝顶端,有短柔毛;总苞和小总苞片线形;花小,白色;萼片5,线形,有短柔毛;花瓣5,椭圆形,先端全缘,而中央有短尖突起,向内弯曲;雄蕊5,与花瓣互生,花药椭圆形,2室,纵裂,花丝细软,伸出于花瓣外;雌蕊子房下位,2室,花柱2。双悬果卵形。 分布四川、贵州、云南一带,多为栽培。 本植物的苗叶(蘼芜)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平原栽培者以小满后4~5天收采为佳,山地栽培者多在8~9月采收。将根茎挖出,除净茎叶及泥沙,洗净,晒干或烘干,再用撞笼撞去须根。

【药材】根茎呈不整齐结节状拳形团块,长4~8厘米,直径4~6厘米。表面深黄棕色,有明显结节状起伏轮节,上侧有很多圆形或卵圆形的茎痕,直径5~15毫米,作凹洼状,下侧及轮节上有众多根痕,作小瘤状隆起。质坚实,断面类黄色,形成层呈明显环状,随处散有黄色小油点。有特异清香气味苦。 主产四川(灌县、崇庆)。云南亦产,称作"云芎"。

【炮制】川芎: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晒晾,闷润后切片,干燥。酒川芎:取川芎片用黄酒喷洒均匀,稍闷,置锅内炒至微焦为度,取出放凉(每川芎片100斤,用黄酒12斤8两)。

经前乳房胀痛的食疗调理

香附豆腐泥鳅汤

材料:泥鳅300克,豆腐200克,香附10克,红枣15克。

调料:盐、味精、高汤各适量。

做法:1、将泥鳅处理干净,备用,豆腐切小块,红枣洗净,香附洗净,煎汁备用。

2、锅上火倒入高汤,加入泥鳅、豆腐、红枣煲至熟,倒入香附药汁,煮开后,调入盐、味精即可。

药膳功效:香附气香行散,可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对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或刺痛等症均有疗效。泥鳅可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对乳腺增生所出现的乳房灼热、疼痛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当归川芎鱼头汤

材料:当归15克。川芎10克,鳙鱼头1个。

调料:生姜、盐各适量。

做法:1、将鱼头洗净,去鳃,起油锅,下鱼头煎至微黄,取出备用,川芎、当归、生姜洗净。

2、把鱼头、川芎、当归、生姜一起放入炖锅内,加适量开水,炖锅加盖,文火隔水炖2个小时。

3、以盐调味即可。

药膳功效:川芎性温,有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的作用,当归既补血又活血,还能调经止痛。两者搭配同用,既能消结肿,还能改善子宫出血现象,调理月经周期,对子宫肌瘤患者也有较好的疗效。

川芎生药材鉴定

川芎生药材横切面

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狭窄,散有根迹维管束,其形成层明显。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形,偶有木纤维束。髓部较大。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形状不规则,淡黄棕色,靠近形成层的油室小,向外渐大;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晶体,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粉末淡黄棕色或灰棕色。淀粉粒较多,单粒椭圆形、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肾形,直径5~16μm,长约21μm,脐点点状、长缝状或人字状;偶见复粒,由2~4分粒组成。草酸钙晶体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直径10~25μm。木栓细胞深黄棕色,常多层重叠,表面观呈多角形,壁薄。油室多己破碎,偶可见油室碎片,分泌细胞壁薄,含有较多的油滴。导管主为螺纹导管,亦有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14~50μm,有的螺纹导管增厚壁互相联结,似网状螺纹导管。

川芎性状鉴别:根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1.5-7cm。表面黄褐色至黄棕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窝状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细小的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具波状环纹形成层,全体散有黄棕色油点。香气浓郁而特残,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以个大饱满、质坚实、断面色黄白、油性大、香气浓者为佳。

川芎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皮层狭窄。韧皮部宽广,散有根主迹维管束。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开,偶有木纤维束。髓部较大。薄壁组织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横棕色,近形成层的油室小。薄壁细胞富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结晶。

川芎粉末特征:淡黄棕色或灰棕色。

①淀粉粒单粒椭圆形、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肾形,直径5-16μm。长约21μm,脐点点状、长缝状或人字状;复粒由2-4粒组成。

②草酸钙结晶呈类圆形团块或圆簇状,直径10-25μm。

③木栓细胞深黄棕色,常多层重叠,表面观呈多角形,壁薄。

④油室多破碎,分泌细胞含有较多的油滴。

⑤导管多为螺纹导管,有的螺纹导管增厚壁相互联结,亿网状螺纹导管。亦有网纹、梯纹及具缘孔导管,直径14-50μm。

川芎中药化学鉴定

川芎理化鉴别

1.取粉末1克,加石油醚(30-60℃毫升,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毫升,挥干后,残渣加甲醇1毫升使溶,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与氢氧化钾的甲醇饱和溶液2滴,显红紫色。(检查不饱和内酯类)

2.取粉末0.5克,加已醚适量,冷浸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毫升,加7%盐酸羟胺甲醇液2-3滴、20%的氢氧化钾已醇液3滴,在水浴上微热,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节Ph至3-4,再加1%三氯化铁已醇液1-2滴,于醚层界面处呈紫红色,(检查香豆精和内酯类)

3.取粉末0.5克,加水10毫升,冷浸过夜,滤过。加1%盐酸至酸性,分取滤液1毫升3份,分别加碘化铋钾、碘化钾和硅酸至酸试剂,分别产生橘红色、白色或白色滑淀。

4.取横切片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亮淡紫色荧光,外皮显暗棕色荧光。

5.薄层色谱 取粉末2克,加已醚6毫升,冷浸4h,滤过。将滤液浓缩至干,残渣用氯仿1毫升溶解,作供试液。另取川川芎嗪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氧化铝CAC薄层板上,以石油醚-氯仿(1:)展开,用磺化铋钾试剂显色,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的橘黄色色斑。

6.取该品粉末1克,加石油醚(30~60℃)5毫升,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毫升,挥干后,残渣加甲醇1毫升使溶解,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与甲醇饱和的氢氧化钾溶液2滴,显红紫色。

7.取该品粉末1克,加乙醚20毫升,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2毫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1克,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微升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结语:川芎作为植物的根茎,很容易被别的植物所冒充,生活中要想识别川芎得擦亮眼睛,购买川芎一定要去正规的中药房里,千万别从路边小摊上购买。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川芎药理作用

1、川芎嗪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显著增加脑及肢体的血流量,改下微循环;并且能够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的形成。

2、川芎总生物碱、川芎嗪能够降低麻醉犬的外周血管阻力,有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能够显著增加肾脏血流,延缓慢性肾病损害;扩张血管平滑肌。

3、川芎所含有的阿魏酸大剂量下能够抑制子宫平滑肌,挥发油、水煎剂有镇静作用。

相关推荐

川芎的由来

唐朝初年,药王孙思邈带着徒弟云游到了四川的青城山,披荆斩棘采集药材,一天,师徒二人累了,便在混无顶的青松林内歇脚,忽见林中山洞边一只大雌鹤,正带着几只小鹤嬉戏,药王正看得出神,猛然听见几只小鹤惊叫,只见那只大雌鹤头颈低垂,双脚颤抖,不断地哀鸣。药王当即明白,这只雌鹤患了急病。 第二天清晨,天刚亮,药王师徒又到青松林。在离鹤巢不远的地方,巢内病鹤的呻吟声清晰可辨。又隔了一天,药王师徒再次到青松林,但白鹤巢里已听不到病鹤的呻吟了。抬头仰望,几只白鹤在空中翱翔,嘴里掉下一朵小白花,还有几片叶子,很像红萝卜的叶子

子宫内膜异位症食疗法 玉烛猪肉汤

食材:川芎12克,当归10克,月季花5克,香附6克,瘦猪肉200克。 法:猪肉,切块用沸水焯一下,去浮沫及腥气;川芎、当归、香附、月季花,用纱布包。猪肉块与药包一并放入锅中,加水、料酒、盐、胡椒,用文火煮1小时,肉熟后,捞去药包,加味精、葱花再煮10分钟,即可食用,喝汤、吃肉。 功效:行气活血,祛淤止痛。本膳用川芎、当归,活血养血、理冲调经,乃古方“玉烛散”;月季花,芳香理气,活血调经;香附,理气疏肝,行滞止痛;猪肉,补益肾水、滋阴养血。此汤以活血养血,理气调经为功,对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的腹痛有效。

川芎的副作用有哪些

川芎作为中药植物中的一种,具有很好的药物作用,尤其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着明显的镇静作用,同时对于病菌也有着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包括大肠、痢疾(宋内氏)、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而且还具有很好的抗辐射作用,另外,调查显示,川芎还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以下就是关于“川芎的副作用 ”的介绍: 川芎宜忌 阴虚火旺, 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川芎毒副作用 本品及其有效成分毒性很小。川芎水溶性粗制剂给小鼠腹腔注射与肌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65.86g/kg和66.42g/kg.川芎嗪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39mg

例假老推迟喝杯养生茶催一催

养生茶:川芎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开郁燥湿等功效,是著名产后方剂“生化汤”中重要的一味中药。唐朝《日华子本草》中有着很高的评价:补五劳,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对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等非常有效”。 法:准备川芎3克,茶叶6克,锅中放两碗水,烧开后,将川芎和茶叶一起放进去,转小火闷一会儿,放点冰糖或者蜂蜜调调味道,就可以了。川芎茶的法虽然简单,可是也需要用心。 要注意:川芎性味偏于温窜,月经过多、有出血性疾病者及孕妇需谨慎使用;川芎不可以单用,要与补气补血药配伍使用。 此外川芎剂量大时常有头晕

川芎能泡水喝吗 川芎喝多少合适

3-10克 川芎是一味中药材,一般建议用量为3-10克,不宜自己盲目加量,应当向医生咨询用量。

川芎的功效

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经。功用主治: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别录》:"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 陶弘景:"齿根出血者,含之多瘥。" 《药性论》:"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主胞衣不出,治腹内冷痛。

川芎的繁殖

川芎用茎节(芎苓子)作种。每年地上枯萎后挖出川芎,把根上面的茎节切下来,每节有芽1-2个,每公顷用种量2250千克左右,下面大的根茎加工成商品。将种苗窖藏次年惊蛰前栽种,条栽沟深12~16厘米,株行距20-25厘米*35厘米左右,每穴放1-2块苗,芽尖向上,覆细土6厘米,底肥每公顷15000-22500千克。

川芎的功效

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①《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②《别录》:"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 ③陶弘景:"齿根出血者,含之多瘥。" ④《药性论》:"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主胞衣不出,治腹内冷痛。" ⑤《日华子本草》:"治

喝中药治疗颈椎病效果

药物在本病的治疗中可起到辅助的对症治疗作用,可选择应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如b1、b12),血管扩张剂及中草药等,对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效果。另外颈椎病在手法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现将临床常见的 型及经验处方介绍如下。 (一)中医辨证类:寒湿阻络型 (本型常见于颈椎病颈型和神经根型):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以温经

川芎应怎么治疗头痛

川芎为治疗头痛的要药。张元素称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能散肝经之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及血虚头痛之圣药也”。李东垣也认为“头痛需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临床之际头痛以川芎配伍其他药疗效显著。 外感头痛 外感头痛,以风邪为主,经云:“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高巅之上,唯风可到,川芎能直上巅顶,去除风邪,舒展清空之阳,使气血得以上下,头痛自解。然“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多夹杂它邪。风寒头痛治以川芎茶调散,以川芎为主药,配荆芥、薄荷、羌活、细辛、白芷、防风、甘草;风热头痛用川芎配菊花、石膏、僵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