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异常与疾病 口酸
味觉异常与疾病 口酸
中医认为“肝热则口酸”、“脾胃气弱或肝经有热”,所以口酸以脾虚、肝火偏旺者居多。还与胃酸过多有关,常见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人测定口酸患者的唾液,其中乳酸、磷酸酶、碳酸酐酶含量较正常人增高,pH偏低。
味觉异常提示的疾病 口辣
口辣是咸味、热觉和痛觉的综合。中医辨证以肾阴不足、肝火偏旺为多,其次为肺虚痰热;在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时有所见。经测定,在室温18℃~22℃时,正常人的舌温大多在33℃~35℃,口辣患者舌温偏高,有时可达36℃以上。此外,口辣患者的舌黏膜对咸味和痛觉都较敏感。
味觉异常怎么办 口咸怎么办
舌头上有咸味,咸味入肾,一般则认为口咸多余肾虚喉管,多见于老年人或久患病者,可见于妊娠期妇女。
治疗偏方:宜温肾,培元,固本,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主要由茯苓,芍药,生姜,白术,炮附子制成。
味觉异常提示的疾病 口腻
多见于伤风感冒,支气管扩张。如果经常食用过量肥肉、糖类等亦影响脾胃消化功能,发生口味变腻。
味觉异常怎么办
口淡怎么办
口淡多食口中无味,舌上味觉减退,多见于感冒或久病之后,多由脾胃气虚,运化功能失健,湿浊中阻所致。
治疗方法:宜醒脾开胃,可服香砂六君子丸;主要由党参,白术,茯苓,灸甘草,制半夏,陈皮制成。
口苦怎么办
口苦是指舌上有苦味,多见于感冒或生气之后,且在晨起之后较明显,若属胆味,则是由于外邪郁于少阳胆经或恼怒气郁,经气不利所致。
治疗偏方:宜和解少阳或疏肝解郁,可服小紫胡汤,由紫胡,制半夏,党参,黄苓,甘草,大枣和生姜制成。
口酸怎么办
自觉口舌中油酸味,甚至有酸臭气味,多是由于食积病变引起,病因则是由于脾运不健,食滞不化所致。
治疗偏方:宜消食导滞,开胃健脾,可服保和丸,主要有山楂,炒神曲,茯苓,制半夏,陈皮,炒莱菔子,连翘,炒麦芽等制成。
口咸怎么办
舌头上有咸味,咸味入肾,一般则认为口咸多余肾虚喉管,多见于老年人或久患病者,可见于妊娠期妇女。
治疗偏方:宜温肾,培元,固本,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主要由茯苓,芍药,生姜,白术,炮附子制成。
口麻怎么办
舌上麻木而感觉减退,若见于老年人,则属于中风的先兆,应该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忌恼怒,过度操劳,平时应该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可以服用四物汤或者补阳还雾汤改善。
味觉异常与疾病 口淡
口淡多见于久病、脾胃虚寒患者;病人外科大手术后食欲不振也会觉得口舌淡而无味。经临床测定,严重的口淡患者,对甜、酸、苦、咸诸味均不敏感,味觉阈出现普遍升高的现象。
口淡在炎症感染中也常出现,但大多在疾病初起或消退期,前者为邪尚轻浅的表现,后者则属邪退正虚之象,其意义与口苦显然不同。肠炎、痢疾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也常感口淡,多属肠胃湿浊或挟寒邪,虽属实症,但要注意不宜用过苦寒凉性药物。
味觉异常提示的疾病 口涩
当舌头味觉细胞苦味阈降低、舌触觉感受异常时,即出现口涩。中医认为是脾肾衰败、气血瘀结之故。肝胆郁热伤阴或脾肾衰败的患者,常有口舌干涩或枯涩无味的感觉。通宵不眠之后或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患者,唾液分泌减少,也可感到口舌枯燥而涩。各种癌症后期多有味觉苦涩。
味觉失灵的原因 其他疾病
如果味蕾由于烫伤或者破坏、味觉神经被损伤,或者是患有忧郁症等心理疾病,就会出现味觉障碍,甚至连面部神经损伤。头部受伤等都会可能会导致味觉失灵。此外,吸烟或过量饮酒,睡眠不足等,也会导致味觉异常。
味觉异常与疾病 口苦
中医认为,口苦多见于肝胆热证、肠胃热证等。现代医学则认为,口苦多为急性炎症的表现,而以肝胆疾病为多,可能是胆汁排泄失常所致。癌症病人因苦味阈降低、甜味阈升高,吃甜的东西也会感到舌头发苦。
口干舌燥嘴苦怎么回事
患者觉得口中有明显的苦味,并伴有口干舌燥,两胁胀痛,小便短黄等症状,多见于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临床上,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尿道炎等肝胆湿热型的患者常常觉得口苦,服用车前草、金钱草、绵茵陈等清热利湿、疏肝泄胆的中药,口苦的症状很快就获得改善。
健康人口腔一般感觉是清爽舒适的,只是夜间醒来或晨起后片刻会有轻微的口苦或口里酸涩的感觉。疾病状态下不少人会有味觉异常:清淡、干涩、酸、甜、苦、辣、麻等,其中口苦的味觉异常最多见。味觉异常不同于口臭,它是病人的主观感觉,周围人无法体验。
精神性口苦或情绪性口苦常在精神紧张、气愤、烦躁、焦虑、恐惧、忐忑不安、失眠时出现或加重。国内有医生调查分析的286位口苦病人中171位(60%)为精神性口苦,他们还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胃肠病等。俄罗斯医生弗罗里根叶的资料表明,功能性疾病患者30%有味觉异常,其中54%为口苦。
患者如果不行再调理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这种病情还是没有缓解的话,建议最好还是要到医院去做一个详细的检查,精神科医生也可以看,也不排除是由于精神有一些压力或者其他精神因素所导致的,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味觉异常怎么办 口淡怎么办
口淡多食口中无味,舌上味觉减退,多见于感冒或久病之后,多由脾胃气虚,运化功能失健,湿浊中阻所致。
治疗方法:宜醒脾开胃,可服香砂六君子丸;主要由党参,白术,茯苓,灸甘草,制半夏,陈皮制成。
味觉异常的原因 口酸的原因
1、中医认为,肝热则口酸,口酸多是由肝胃不和或肝有郁火引起。
2、胃酸过多也可导致口酸,这种现象多见于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的患者。
3、脾胃虚弱或暴饮暴食者,也会因为食化艰难,浊气上泛于舌而出现口酸现象。
嘴巴苦与情绪有关吗
健康人口腔一般感觉是清爽舒适的,只是夜间醒来或晨起后片刻会有轻微的口苦或口里酸涩的感觉。疾病状态下不少人会有味觉异常:清淡、干涩、酸、甜、苦、辣、麻等,其中口苦的味觉异常最多见。味觉异常不同于口臭,它是病人的主观感觉,周围人无法体验。
精神性口苦或情绪性口苦常在精神紧张、气愤、烦躁、焦虑、恐惧、忐忑不安、失眠时出现或加重。国内有医生调查分析的286位口苦病人中171位(60%)为精神性口苦,他们还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胃肠病等。专家的资料表明,功能性疾病患者30%有味觉异常,其中54%为口苦;伏洛尔基耶医生也描述神经过敏的病人会有精神性口苦、精神性口臭、精神性喉中异物感和精神性呕吐等症状交替或同时出现;卡拉列伊金也观察到神经衰弱的病人的口苦易与负性情绪同时出现。
精神性口苦一般并无特殊临床意义,当口苦成为明显的症状时,常引起病人对自己健康的忧虑:是不是什么重要器官出了毛病?对严重的精神性口苦,重要的是对患者予以心理疏导,放松情绪,转移注意力,避免应激,反复说明单一口苦症状并无特殊临床意义更是不可少的。
味觉异常治疗偏方 味觉异常小偏方
原料:桂心、木兰皮各30克,川芎45克,沉香30克,陈橘皮15克。
做法:将诸药择净,研细,和匀 即成。每次3克,每日3次,温黄洒适量送服。
功效:芳香化浊,适用于口腔异味。
材料:生地黄汁400毫升,生天门冬汁400毫升,萎蕤60克,细辛、甘草、川芎、白术各30克,生麦门冬60克,黄芪45克,猪脂1000克。
做法:将诸药择净,研细,布包, 州白酒适量浸1宿,纳入猪脂,煎至药 焦黄,滤净,而后下地黄汁、天门冬汁,熬沸收膏即成。每次3克,不拘时 含咽
功效:淸热养阴。适用于脾热•胯焦枯、无润泽或口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