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水沟穴的准确位置是哪里

水沟穴的准确位置是哪里

水沟的准确位置

水沟属于督脉的穴道,位于人体上唇上中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的交点,用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快速取穴法:取穴时仰靠或仰卧,在面部人中沟上1/3处,用力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该穴。

水沟的功效与作用

水沟属督脉,并且是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与督脉的交会穴,刺激这个穴位,有开窍清热,宁神志,利腰脊,解痉通脉,调和阴阳的作用,历来被作为急救首选要穴应用,主要用于昏迷,癫痫,脑血管病后遗症,口眼歪斜,面肿,小儿惊风,心腹绞痛,休克,窒息,低血压,急性腰扭伤等症的急救处理。

按摩手法

1.以拇指向上斜按20秒后放开,再重复几次,如此可醒脑开窍,治疗昏迷,休克等。

2.经常用食指指腹有节律的按压本穴,每次1-3分钟,经常按摩可使口唇滋润,舌体灵活,对口腔也有保健作用。

蠡沟准确位置图 蠡沟穴的功效

蠡沟是足厥阴肝经的腧穴。归于肝经,可联络,调节肝胆两经,具有清利肝胆湿热,解毒杀虫,祛湿止痒,调经止带之功效。

商曲准确位置是哪里

商曲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针刺商曲穴有调理肠胃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腹肠之疾,如便秘,泄泻,胃疼等;治疗腹痛,溏泻,配中脘,天枢,足三里,健脾胃,理肠腑;治腹胀,便秘,配支沟,丰隆,以清三焦,调肠腑;治胃痛,腹痛,配中脘,足三里,有理中气,调肠胃的作用。

支沟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支沟的准确位置

支沟属手少阳三焦经经脉的穴道,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当阴穴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三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地仓的准确位置是哪里

地仓在面部,当口角旁开0.4寸(指寸)。目视正前方,在瞳孔正下,于瞳孔垂线与口角水平线之交点处取穴。

该穴归足阳明胃经,为阳跷脉,手足阳明经的交会穴,本穴故有祛风通络,熄风止痉,调和气血,疏经活络之功,经常刺激该穴位,可用于治疗风邪入络之口角㖞斜,流涎,唇缓不收,面痛,齿痛,面瘫,颊肿,眼睑瞤动诸病证。

关冲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关冲穴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在手环指(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简易取穴:伸直手掌,五指并拢,先找到小指侧的指甲角,再在其旁量取半横指处即是。

蠡沟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蠡沟穴的作用

蠡沟是一个治疗瘙痒病症特别有效的穴位,凡是阴囊湿疹,阴道瘙痒等湿热病,多按蠡沟就会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此外,蠡沟是足厥阴肝经络穴,从此穴发出经络线联系肝与胆,经常刺激该穴位,可以起到保健肝胆的作用。

支沟的准确位置图

支沟穴归属手少阳三焦经,在前臂背侧,当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伸臂俯掌,尺骨与桡骨之间,与间使穴相对处取穴。

支沟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支沟的准确位置

支沟穴位于前臂背侧,在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三寸,尺骨与桡骨之间。是三焦经阳气的经过之处,为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

支沟的作用

支沟有疏利三焦、聪耳利胁的作用,对于便秘、肋间疼痛、耳鸣、耳聋、热病、腰扭伤等有辅助治疗效果。

支沟准确位置图和作用及功效 支沟准确位置图

支沟穴属手少阳三焦经,是常用腧穴之一,在前臂背侧,当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若是想简易取穴的话,掌背横纹中点垂直向上4横指,前臂尺骨与桡骨间的凹陷处即是支沟穴,具体位置如下图:

臑俞的准确位置是哪

臑俞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骨下缘凹陷中。手臂内收,位于肩关节下方腋后纹末端直上与肩胛冈下缘交点即为该穴。

臑俞穴属手太阳小肠经,位居肩部,为太阳经,阳维脉,阳跷脉的交会穴,刺激该穴能驱邪气,扶正气,达到祛风止痛,舒利关节,散结通络,舒筋活血之功,主要用于肩胛痛,手臂麻痛不举,项痛等症治疗;此外,本穴除主肩痛麻等局部疾病之外,尚可用于耳鸣,项痛等经脉所过处之疾患。

支沟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支沟穴穴名解析

支,指树枝的分叉;沟,沟渠。“支沟”的意思是指三焦经气血在这个穴位吸热扩散,本穴物质为外关穴传来的阳热之气,水湿较少,到达本穴后,又进一步吸热胀散为高压之气,此气按其自身的阳热特效,循三焦经经脉渠道向上,向外而行,扩散之气像树的分叉一样,故名。

支沟又名“飞处”,“飞虎”,意指穴内气血的运行为风行之状,且穴内阳气到达应去之处,在五行中,此穴属火,因为本穴物质为吸热后上行天部的阳热之气,其运行时的上行变化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

支沟的准确位置图

标准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简易取穴:位于前臂背侧,掌腕背横纹中点垂直向上4横指,前臂两骨头之间的凹陷处即是支沟穴。

水沟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水沟穴针灸操作手法

进针方向:斜或直刺皆可,进针0.2-0.3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以感觉疼痛放射为宜。

功能主治:疏风开窍,通经活络,主治癫痫,昏迷,小儿惊风,口喎,腰脊强痛,中暑,晕车,晕船,急性腰扭伤等症。

相关推荐

支沟的准确位置图 支沟穴保健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揉按支沟穴,每次1-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能润肠排毒,缓解便秘,消除宿便,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预防面部色斑,痘痘。

丝竹空的准确位置哪里

丝竹空在面部,额骨颧突外缘,眉梢外侧凹陷处即本穴。 丝竹空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眉梢陷处,又为手足少阳脉气所发处,故本穴可疏风清热,清利头目之功效。用于风热上扰的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瞤动,面瘫,齿痛;还可熄风醒脑,用于风痰蒙闭清窍的癫痫。

犊鼻的准确位置哪里

犊鼻位于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央处。取穴时正坐屈膝,在髌骨下缘,髌韧带(髌骨与胫骨之间大筋)两侧可见两个凹陷,外侧凹陷正中即本穴。 犊鼻又叫外膝眼,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膝部,膝关节病变的敏感反应点和特效治疗部位。膝盖人体薄弱部位,最易受风寒侵袭,出现膝腿运动系统病症,适当刺激可以起到预防下肢,膝关节病变引起的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的作用,又可作为膝关节常用保健穴位。

阳谷的准确位置哪里

阳谷在腕后区,手腕背部横纹尺侧末端,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中。该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有清心明目,震惊聪耳的功效,经常按压刺激该穴位,可用于治疗五官科的一些疾病。如神经性耳聋,耳鸣;此外还有通经活络之功,主治目赤肿痛,手腕痛,牙痛,肩痛等症。

眉冲穴的准确位置哪里

眉冲准确位置 眉冲穴在人体的头部,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处,神庭穴与曲差穴连线之间。双手伸直,中指指腹放于眉毛内侧,沿直线向上推,指腹入发际时,则指尖所在位置即为眉冲穴。 攒竹定位: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神庭定位:位于头前部,前额正中直上入发际0.5寸。 曲差定位: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上。 眉冲的功效与作用 眉冲穴位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具有宁神镇静,清热散风,止痛通络的功效,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能够有效治疗头痛,眩晕,鼻塞,癫痫

肩井的准确位置哪里

肩井位于肩部,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或以两手并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即。 肩,指穴位在肩部;井,指地部孔隙。“肩井”指胆经的地部水液在这个穴位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到达本穴后,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故名。肩井穴为足少阳胆经的腧穴,又与手少阳三焦经,阳维脉交会,三焦经及阳维脉的阳气因此汇入穴内,气行则血行,此穴一打开,全身气血也随之而起,从而起到通经活络,消肿祛风的作用;加之肩井与足阳明胃经交会,故点按该穴能疏泄肝经之郁结,又能解胃经之积热。多按揉

内劳宫的准确位置哪里

内劳宫位于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当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在掌心中,屈指当中指尖之中点,施术者以左手握患者四指,使手伸直,再以右手食指,中指二指夹住患者拇指,然后以拇指甲掐揉之,称掐揉内劳宫;以中指端运之,称运劳宫。 内劳宫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清热除烦,熄风,凉血,疏风解表,主治五心烦热,发热,口舌生疮,烦渴,齿龈糜烂,便血等症。

安眠穴穴位的准确位置

安眠穴穴位的准确位置位置: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的中点处。 取穴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或侧伏位,安眠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和风池穴边线的中点。 生理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和头夹肌。皮肤由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双重分布。头夹肌由第二颈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到配。 功能主治:失眠,头痛,眩晕,心悸,癫狂。 艾疗操作:直刺0.5~1寸。艾灸3-5壮,或直接灸5到10分钟。 按摩操作: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钟。具有镇静助眠的作用。

昆仑的准确位置哪里

昆仑穴位定位:昆仑位于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指尖的凹陷处。 快速取穴:小腿伸直,先找到外踝尖,再找足跟向上足踝的大筋,为足跟腱,外踝尖与足跟腱连线之间的凹陷处即。昆仑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膀胱经之经穴,刺激该穴位,能增强下肢肌肉力量,还可以起到安神清热,舒筋活络之功,主治头痛,目眩,项强,鼻衄,腰痛,脚跟疼,小儿癫痫,难产,胞衣不下,下肢瘫痪或麻痹,坐骨神经痛,足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外劳宫的准确位置哪里

外劳宫位于掌背侧,与内劳宫相对,第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 外劳宫具有温阳散寒,健脾养胃,升阳举陷,发汗解表的作用。主治外感风寒,脏腑积寒,腹胀,腹痛,腹泻,肠鸣,脱肛,遗尿,疝气,咳嗽痰多,痢疾等病症。外劳宫用揉法,称揉外劳宫,用掐法,称掐外劳宫;掐3-5次,揉100-500次,揉时要用力,力度以患儿不感到疼痛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