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孕妇中暑能刮痧吗 孕妇中暑刮痧的部位有哪些

孕妇中暑能刮痧吗 孕妇中暑刮痧的部位有哪些

刮痧可选择以下部位:颈部(颈部正中线,颈两侧至肩)、背部(背部正中线,背部两侧)、上肢(肩、臂、肘窝)、下肢((腘窝处等)均由上往下刮。每个部位一般刮3~5分钟,以出痧(紫红色的痧痕)为度,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不可强求出痧。

刮痧和拔罐哪个去湿气 刮痧的目的也不在祛湿

刮痧与拔罐的原理相似,“刮出痧”也是同样的道理。通过在经络、穴位上治疗,对于发烧、中暑、感冒等实症有较好的疗效,也能很好地缓解上火等热症。相比之 下,刮痧作用在浅部,而拔罐的作用更深层;并且刮痧只能用在有实症、热症的人群身上,老人、小孩、体弱者,不建议刮痧,孕妇禁用。

刮痧可以缓解白领头疼吗

“阴暑”常发生在爱熬夜、少动的上班族,因其毛孔开合功能较差、血液循环不佳,又常处冷气房。刮痧可起到活血化淤、疏风解表、驱风清热作用,不过老人、小孩、孕妇不宜。另外,刮痧前应先用酒精消毒器具,接着清洁皮肤并涂抹乳液帮助润滑,同部位刮痧不可超过20下,刮完后应多喝温开水,能帮助血液循环。

刮痧不可天天刮,至少需间隔2~3天,出痧还没完全退也不要刮。此外,眼周、颈部前、鼻到嘴的三角地带、骨头处如手背,都不宜刮,而屁股和腹部作用不大,刮痧主要选经络汇集处,如背部、肩膀、四肢等。

这样刮最有效:

刮眉心治头痛:先在额头涂一层薄薄介质,再拿刮痧板从发际处由上往下刮至眉心正中间,重复20次。

功效:有助清热、散头风,缓解夏日头昏脑涨。

刮肩膀解僵硬:肩膀先涂一层薄薄介质,再拿刮痧板从颈肩交界处开始,刮至左肩头,刮20次换右边,也重复20次。

功效:缓解头昏、肩膀僵硬,提神。

刮手臂消暑热:手肘涂一层薄薄介质,弯曲手臂,横纹最末端为曲池穴,从此穴上方3指处往下刮20次,换手,重复20次。

功效:缓解暑热、头昏脑涨。

中医师指出,当上班族出现一些“阴暑”症状的时候,如果能够及时有效的结合中医刮痧,就能促进局部郁积在体表的热、气滞宣泄出来,最终达到缓解阴暑的症状的功效。

孕妇能刮痧吗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那么孕妇能刮痧吗?孕妇的腹部、腰骶部是不能进行刮痧的,不过有医生建议妊娠高血压的孕妇可以刮痧,但是小编觉得如果不是此种特殊情况最好不要刮痧,以免出现特殊意外。

孕妇能刮痧吗

孕妇能刮痧吗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那么孕妇能刮痧吗?孕妇的腹部、腰骶部是不能进行刮痧的,不过有医生建议妊娠高血压的孕妇可以刮痧,但是小编觉得如果不是此种特殊情况最好不要刮痧,以免出现特殊意外。

孕妇不能刮痧的原因

1、刮痧是有排毒的功效,但同时营养也会流失,孕妇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而且刮痧对宝宝是有影响的。

2、孕妇是不能刮痧的,孕妇刮痧会引起子宫收缩,有造成流产的可能。

3、孕妇最好不要刮,要刮的话应避开腰、骶、腹,那些对神经系统都会有影响,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

4、最好不要刮痧、针灸或者按摩,这些活气血通经络的方法对孕期都是有风险的。

本文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孕妇与刮痧之间的关系,阅读完本文之后,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孕妇是不适合刮痧的,喜欢刮痧的孕妈妈为了宝宝与自己的健康还是忍一忍吧

刮痧疗法的适应范围

刮痧疗法的适应范围

刮痧疗法适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治疗的主要病证有:感冒咳嗽、体虚易感、自汗盗汗、发热中暑、头晕头痛、纳差不寐、牙痛口疮、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子宫脱垂、关节肿痛、跌打损伤、小儿厌食、遗尿流涎等。尤其是对于一些常见病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

刮痧疗法的禁忌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此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刮痧治疗中暑

刮痧治疗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症状的总称。

根据中暑的程度可分为三级:

先兆中暑指病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跳动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摄氏度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

在此三级中,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可应用刮痧的方法治疗。而对重症中暑,临场除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外,应急送医疗机构处理,不在刮痧治疗之列。

中暑在中医上亦称“发痧”,认为是由于病人体质虚弱,加之劳累过度,导致元气亏虚,暑热之邪乘虚而入所致。轻则暑热夹湿郁于肌表,重则暑热燔灼,蒙蔽心包而发病,且发病骤急。

通过刮痧能将暑湿之邪及时祛除,起到解表清暑、宁心开窍之功效。此法无论在临床还是在民间均有使用,且疗效颇佳。

刮痧的具体操作如下:

1)刮痧场所应荫凉而又非当风之处。

2)暴露待刮痧的皮肤,涂抹刮痧介质(万花油、活血剂等),刮板与皮肤成90度或45度角进行刮拭。

3)刮痧可选择以下部位:颈部(颈部正中线,颈两侧至肩)、背部(背部正中线,背部两侧)、胸部(胸部正中线,胸肋间隙)、上肢(肩、臂、肘窝)、下肢(腘窝处等)均由上往下刮,胸部由内往外刮(附图)。

4)每个部位一般刮3~5分钟,以出痧(紫红色的痧痕)为度,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不可强求出痧。刮拭完一部位,再刮另一部位。再次刮痧须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准。

5)刮痧出痧后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出痧后饮用一杯温开水(淡盐水为宜)。

刮痧的注意事项

1)夏季刮痧时,应回避空调风扇直接吹;

2)出痧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同时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前,不宜在原处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中暑的刮痧方法

1、刮痧场所应荫凉而又非当风之处。

2、暴露待刮痧的皮肤,涂抹刮痧介质(万花油、活血剂等),刮板与皮肤成90度或45度角进行刮拭。

3、刮痧可选择以下部位:颈部(颈部正中线,颈两侧至肩)、背部(背部正中线,背部两侧)、胸部(胸部正中线,胸肋间隙)、上肢(肩、臂、肘窝)、下肢(腘窝处等)均由上往下刮,胸部由内往外刮。

4、每个部位一般刮3~5分钟,以出痧(紫红色的痧痕)为度,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不可强求出痧。刮拭完一部位,再刮另一部位。再次刮痧须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准。

5、出痧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同时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

注意事项:年老、年幼、体质虚弱、孕妇、产妇、妇女月经期,刮痧时手法要轻,不宜大面积刮痧。局部有皮肤病或皮肤破损的,不宜刮痧。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不宜刮痧。

另外,按摩也可以缓解中暑

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以银针针刺以上穴位,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中暑的刮痧方法

中暑的症状

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短时间休息可恢复;

轻度中暑除以上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经休息后,可恢复正常。

重度中暑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

首先,迅速将患者搬至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者电扇扇风,并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于患者呼吸和散热。用冷水或者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以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者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以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患者醒后,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口服十滴水1~2支或藿香正气水1~2支,服药后2小时即可缓解。如6小时症状尚未完全消失,可重复使用,多数病人在24小时后可恢复正常。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如果在户外活动时发生中暑,缺乏急救工具可能延误救治,可以采取中医刮痧方法急救。

中暑在中医上亦称“发痧”,认为是由于病人体质虚弱,加之劳累过度,导致元气亏虚,暑热之邪乘虚而入所致。轻则暑热夹湿郁于肌表,重则暑热燔灼,蒙蔽心包而发病,且发病骤急。除病人中暑症状外,可将右手中指弯曲,在病人胸部皮肤上划一下,如有明显的紫红色隆起的划痕,就说明有“痧”。通过刮痧能将暑湿之邪及时祛除,起到解表清暑、宁心开窍之功效。此法无论在临床还是在民间均有使用,且疗效颇佳。

用一枚一元的硬币或光滑的汤匙柄(用酒精消毒)做工具,有专门的刮痧板更好,蘸香油或花生油在清洁的后颈部两侧、脊柱两侧、两肘、头骨上下等处刮。

刮痧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手持刮痧板以30~45度角由上到下、由左到右顺着刮,用力均匀,每次刮5~6遍或皮肤出现紫红色刮痕为止。

刮痧具体方法

1、刮痧场所应荫凉而又非当风之处。

2、暴露待刮痧的皮肤,涂抹刮痧介质(万花油、活血剂等),刮板与皮肤成90度或45度角进行刮拭。

3、刮痧可选择以下部位:颈部(颈部正中线,颈两侧至肩)、背部(背部正中线,背部两侧)、胸部(胸部正中线,胸肋间隙)、上肢(肩、臂、肘窝)、下肢(腘窝处等)均由上往下刮,胸部由内往外刮。

4、每个部位一般刮3~5分钟,以出痧(紫红色的痧痕)为度,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不可强求出痧。刮拭完一部位,再刮另一部位。再次刮痧须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准。

5、出痧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同时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

注意事项:年老、年幼、体质虚弱、孕妇、产妇、妇女月经期,刮痧时手法要轻,不宜大面积刮痧。局部有皮肤病或皮肤破损的,不宜刮痧。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不宜刮痧。

另外,按摩也可以缓解中暑

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以银针针刺以上穴位,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这些人不能刮痧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

2、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创口的感染和扩散。

3、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4、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刮痧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5、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刮痧,因为这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6、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

孕妇中暑可以抓痧吗 孕妇刮痧的注意事项

1、给孕妇刮痧时手法要轻,不宜大面积刮痧。孕妇中暑的情况往往较急,刮痧不作为解暑的首选,最好入院处理。

2、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

3、局部有皮肤病或皮肤破损的,不宜刮痧。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不宜刮痧。

刮痧的好处

刮痧,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中国传统的中医疗法的一种,现在也广泛用到各个美容院,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

1一般脸部,背部,腿部刮痧运用的比较多,刮痧可以提亮肤色,改善面部皮肤,因为刮痧可以加强肌肤的新陈代谢,活化细胞,让皮肤充分吸到水分和养分。

2也可以缓解疲劳,特别是对于头痛,背痛等患者也有一定的缓解。通过刮痧可以疏通我们的经络,缓解工作上带来的肌肉疲劳。

3刮痧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也可以排除体内毒素,通过刮痧,可以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对于中暑等效果特别显著。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注意事项:刮痧时注意室内保暖,刮后十二小时内最好不要沾水,以免着凉,注意孕妇不能刮痧。

孕妇中暑可以抓痧吗 孕妇中暑可以刮痧吗

可以。

中暑在中医上亦称“发痧”,认为是由于病人体质虚弱,加之劳累过度,导致元气亏虚,暑热之邪乘虚而入所致。通过刮痧能将暑湿之邪及时祛除,起到解表清暑、宁心开窍之功效。此法无论在临床还是在民间均有使用,且疗效颇佳,同样也适合孕妇。

中暑刮痧有用吗 刮痧的禁忌症

虽然中暑后可以刮痧,但并不是说所有中暑的人以及任何部位都适合刮痧: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者禁刮,防止因刮痧流血不止;

3、心脏病出现心理衰竭者,肾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中毒水肿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动作要轻;

5、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易用刮痧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相关推荐

后背刮痧的好处和坏处 中暑刮痧刮哪些部位

中暑之后建议刮痧这些穴位:大椎、胸夹脊、曲泽、内关、神阙、关元、劳宫、涌泉、中冲、十宣。 刮痧方法: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在颈部大椎、胸夹脊、曲泽、内关和委中处均匀涂抹红花油。然后在以上各穴均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的刮拭,以局部刮出出血点为度,祛暑清窍的功效。

背部刮痧中暑

一、刮痧 除病人中暑症状外,可将右手中指弯曲,在病人胸部皮肤上划一下,如明显的紫红色隆起的划痕,就说明'痧',使用刮痧方法就会很好的治疗效果。用一枚一元的硬币或光滑的汤匙柄(用酒精消毒)做工具,专门的刮痧板更好,蘸香油或花生油在清洁的后颈部两侧、脊柱两侧、两肘、头骨上下等处刮。刮痧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手持刮痧板以30~45度角由上到下、由左到右顺着刮,用力均匀,每次刮5~6遍或皮肤出现紫红色刮痕为止。多数病人刮后就可以感到头脑清醒。但如病情较重或刮痧无效,则应及早找医生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二

中暑刮痧用吗 中暑刮痧的主要穴位

中暑患者临床上行主要以壮热、烦渴、汗出、昏迷为主要特征,其刮痧的穴位主要百会、风池、大椎、心俞、檀中、曲泽、曲池、委中、涌泉穴等。 相关阅读:中暑刮痧刮哪里

刮痧5注意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对于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很好的疗效。 刮痧虽好,但在操作前后要注意以下问题,避免在刮痧防治疾病时着凉感冒,或造成新的麻烦。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

夏季容易中暑试试拔罐

夏季中暑怎么办? 一、刮痧 夏季容易中暑试试拔罐 除病人中暑症状外,可将右手中指弯曲,在病人胸部皮肤上划一下,如明显的紫红色隆起的划痕,就说明'痧',使用刮痧方法就会很好的治疗效果。用一枚一元的硬币或光滑的汤匙柄(用酒精消毒)做工具,专门的刮痧板更好,蘸香油或花生油在清洁的后颈部两侧、脊柱两侧、两肘、头骨上下等处刮。刮痧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手持刮痧板以30~45度角由上到下、由左到右顺着刮,用力均匀,每次刮5~6遍或皮肤出现紫红色刮痕为止。多数病人刮后就可以感到头脑清醒。但如病情较重或刮痧无效

刮痧的历史起源

在生活中,人们对刮痧都还是相当的熟悉的,凭借刮痧来实现对身体的保健,其实刮痧的历史是很悠久的,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刮痧就开始出现了,随着人们的进一步研究,岁月的积累,成就了现在的刮痧技术,变得系统化,在民间广泛流传。 传统中医中,刮痧依赖于中医哲学,得益于传统中医学说的滋润,发展成为一种在中国养生技术中相当的核心的一个技术,在改善人体局部内循环方面着很好的效果的,目前刮痧已经发展为一种系统化,精密化的养生哲学了。 刮痧疗法的雏形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往往会本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

面部刮痧的次数

1、要了解病情,辩证施治,审病求因,确定刮拭的部位。 2、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采取手法。 3、妇女怀孕者,腹、腰、骶部禁刮。 4、小儿臼门未合者禁刮。 5、皮肤感染疮疗、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禁刮。 6、下肢静脉曲张者,宜由下而上采取相应手法。 7、血本低下者(容易出血)、病危的人要谨慎刮试。 8、不要面向电风扇刮痧、尽量避风。 9、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铜钱、塑料晶、瓷器、红花油,好得快)。 10、头部,面部不必抹油,保健刮可着衣刮拭,治病出痧。必须使用专门的刮痧油。 11、刮完在

刮痧疗法的起源

刮痧疗法的雏形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往往会本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时竟使疾病获得缓解。刮痧疗法的雏形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往往会本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时竟使疾病获得缓解。通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砭石是针刺术、刮痧法的萌芽阶段,刮痧疗法可以说是砭石疗法的延续、发展或另一种存在形式。 随历史之发展,刮痧像针灸等疗法一样得以系统发展,而是流于民间。 清代《痧胀玉衡》王庭《序》中所说:“先是乡人用粪秽感痧,例制用钱蘸油而刮,然行之大

中暑刮痧哪个部位

1.中暑刮痧部位 大椎、胸夹脊、曲泽、内关、神阙、关元、劳宫、涌泉、中冲、十宣。 取穴方法: (1)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1胸椎,约与肩平齐。 (2)胸夹脊:第1胸椎至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0.5寸。 (3)曲泽: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4)内关:腕横纹直上2寸,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也可取腕横纹直上三横指,两筋之间。 (5)劳宫: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

妇科常见病刮痧疗法

1、妇科常见病月经不调(痛经)的刮痧疗法 刮痧可快速疏肝理气、打通瘀滞,经络气血一通,痛经自然就可缓解或康复。 刮痧部位: 第一步:背部肝俞。 第二步:胸部,期门。 第三步: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穴。 操作方法:在背部肝俞刮痧拔罐,痛经病人一般在肝俞穴附近会出现结节,结节很多种表现如黄豆大、蚕豆大、铜钱大,在结节明显处应进行留罐,一般可留10~15分钟。 2、妇科常见病子宫肌瘤的刮痧疗法 刮痧主要是把其腰骶部的“病根”祛掉,即以出痧形式打通腰骶部经络,祛掉“病根”。 刮痧部位:双侧腰骶部,主要是第二腰椎棘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