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夜奶好不好 引发龋齿
吃夜奶好不好 引发龋齿
宝宝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乳牙,乳牙的牙质薄、矿化程度差, 表面结构不成熟,而长期吃夜奶,奶液残留在乳牙上,易产酸发酵,不利于宝宝牙齿和口腔的健康,容易发生龋齿,尤其是吃奶粉的宝宝。
宝宝蛀牙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进行龋齿治疗的过程中,家长不仅要配合医生,还应该鼓励孩子配合医生。牙齿刚刚补好时,可以吃一些软的食物,第二天就可以正常使用了。如果第一次就诊是封消炎药的话,治疗当天一定嘱咐孩子先不要用治疗侧的牙齿吃东西,先不要刷未治好的牙齿。第二天再正常进食,刷牙。
乳牙虽小但责任重大,家长应该掌握一些保健知识,预防龋齿的发生。龋齿是由于细菌作用在牙齿表面覆着的含糖类食物慢慢发酵产酸使牙齿脱钙变软形成龋洞的。首先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勤漱口、勤刷牙的好习惯。
有些家长给孩子刷完牙后还让孩子喝奶,吃水果,这是不对的。吃过的东西粘在牙齿上经过细菌一整夜的作用,牙齿会受到浸蚀,久之产生龋洞。
因此,家长一定要培养好的刷牙习惯和好的饮食习惯,尤其是不要含着奶瓶睡觉,牙齿萌出后不要在夜里给孩子喝奶。要培养孩子不吃零食少喝饮料的习惯。家长要控制孩子甜食尤其是蔗糖的摄入,如少吃巧克力,奶糖,点心,软饮料,要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
两个月宝宝不吃夜奶正常吗
概 述小孩子年龄比较小,由于肠胃容量比较少,所以应该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每两三个小时应该给宝宝喂一次奶,这样可以使宝宝能够健康的成长,但是有的小孩子两个月左右,如果不吃夜奶了,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吃配方奶粉的婴幼儿,由于吃的比较多,所以很多小孩子睡得比较安稳,如果半夜起来不吃夜奶,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
步骤/方法:1两个月的宝宝也可能会出现不吃夜奶的现象,有的小宝宝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比较晚,大概是晚上10点左右才睡一觉,第二天早晨一直不醒来,或者不吃夜奶,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
2较常见现象不要过于担心,但是如果吃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不吃夜奶,也可能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这一现象,最好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和治疗,避免出现孩子消化不良的危害。
3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有一个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规律,应该定期给宝宝吃夜奶,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晚上非常饥饿的现象,由于宝宝有一个好的睡眠规律,晚上不能够整宿的睡觉,所以应该会经常吃夜奶,两个月的宝宝如果吃母乳不吃夜奶也是不正常的情况。
注意事项:两个月的宝宝不吃夜奶的原因是非常多的,也可能是由于宝宝出现了消化异常引起的这一现象,如果超过六个小时不吃奶,可能会引起人的饥饿感,所以宝宝一般都会吃夜奶的。
宝宝吃夜奶的危害
累坏妈妈休息难。有些宝宝一旦养成吃夜奶的习惯,夜里醒来好几次,妈妈就得给他喂几次奶。醒来之后,妈妈再次入睡往往较难,这样,大人休息不好,最累的还是妈妈。
迷糊喂奶有危险。因为宝宝要不分昼夜按需哺乳,因此只要宝宝夜里稍微有动静,新手妈妈就条件反射把乳头塞给宝宝,即使自己还没有完全醒来。这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通常宝宝都会“吃几口就不知不觉又睡着了”,如果妈妈也迷迷糊糊的又睡着了,乳房就有可能阻碍宝宝的正常呼吸,甚至引发意外。这种例子已屡见不鲜,还望新手妈妈们引起高度重视。
过度喂养易长胖。一旦妈妈休息不好,精神迷离,宝宝吃夜奶时,妈妈会任由宝宝吃个不停。如此一来,宝宝较为容易过度喂养,并导致宝宝长的过胖,不利于宝宝以后的生长发育。
宝宝吃夜奶对身高有影响吗 吃夜奶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宝宝如果已经出了牙的话还经常吃夜奶,就有可能导致龋齿。因为奶晚上停留在宝宝口腔里,不利于宝宝牙齿和口腔的健康,尤其是对于喂奶粉的宝宝来说。
宝宝晚上吃夜奶的时候,很多妈妈因为睡的迷迷糊糊,精神恍惚,不知道控制宝宝的进食量,任由宝宝不停吸奶。如此一来,宝宝较为容易过度喂养,并导致宝宝长的过胖。
如果宝宝晚上吃奶的次数比较频繁的话,那么会造成宝宝晚上睡眠的时间短和质量差,从而影响宝宝的成长发育。有时吃夜奶并不仅仅是宝宝自己养成的习惯,也是妈妈们一度迁就的结果。夜里宝宝一哭闹,妈妈就会心软,不自觉就给宝宝喂奶了,这样时间长了,宝宝也知道只要一哭就有奶喝,逐渐的就养成喝夜奶的习惯了。
夜奶频繁影响宝宝健康
先说说宝宝吃夜奶的危害
1.累坏妈妈休息难。有些宝宝一旦养成吃夜奶的习惯,夜里醒来好几次,妈妈就得给他喂几次奶。醒来之后,妈妈再次入睡往往较难,这样,大人休息不好,最累的还是妈妈。
2.迷糊喂奶有危险。因为宝宝要不分昼夜按需哺乳,因此只要宝宝夜里稍微有动静,新手妈妈就条件反射把乳头塞给宝宝,即使自己还没有完全醒来。这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通常宝宝都会“吃几口就不知不觉又睡着了”,如果妈妈也迷迷糊糊的又睡着了,乳房就有可能阻碍宝宝的正常呼吸,甚至引发意外。
3.过度喂养易长胖。一旦妈妈休息不好,精神迷离,宝宝吃夜奶时,妈妈会任由宝宝吃个不停。如此一来,宝宝较为容易过度喂养,并导致宝宝长的过胖,不利于宝宝以后的生长发育。
4.易长龋齿不健康。长期吃夜奶,尤其是当宝宝长乳牙了,还在吃夜奶的话,很容易引起龋齿。不利于宝宝牙齿和口腔的健康。吃夜奶并不仅仅是宝宝自己养成的习惯,也是妈妈们一度迁就的结果。夜里,宝宝一哭闹,妈妈就会心软,不自觉就给宝宝喂奶了,这样时间长了,宝宝也知道只要一哭就有奶喝,逐渐的就养成喝夜奶的习惯了。
既然,吃夜奶的危害有这么多,要如何断夜奶呢?
宝宝多大可以断夜奶?
很多宝宝都有吃夜奶的习惯,这是从新生儿时期自然养成的。因为,对于新生儿,我们需要遵循按需喂养的原则,一般来说,只要宝宝饿了就要给他吃,不分昼夜。
但是,当宝宝到了6个月的时候,就慢慢开始添加辅食。这时候,宝宝所需的营养越来越丰富,不仅仅从母乳和配方奶中汲取,还来自各种辅食。另外,随着各种果泥、肉泥、米粉和米饭的补充,宝宝也不会那么饿了。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妈妈们就可以给宝宝断夜奶了。
宝宝断夜奶五步走
1.调整喂奶时间
将宝宝在夜间喂奶的时间尽量推迟在凌晨3到4点,而在晚上11点安排一次喂奶,这个做法要逐步进行,每次推迟在半小时为宜。当宝宝已经能够在凌晨4—5点吃奶后,再将前半夜11点的奶逐渐提前在前半夜10点左右。这样就停掉了宝宝的夜奶。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宝宝如果夜间醒来不睡,要吃奶,也可以少量喂水。
2.侧睡快有深度
宝宝侧睡可以让宝宝深度睡眠时间增加,并且加快入睡时间。总之,给宝宝断夜奶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给宝宝足够的适应时间。
3.宁挤掉誓不喂
很多妈妈在夜里听到宝宝的低吟嚎啕,都会心软给宝宝喂奶,实际上这个是断夜奶的大忌。妈妈应抱着宁可挤掉也不能心软的态度,实在舍不得也可以挤出来留着第二天再吃。宝宝吭吭半天你又喂了奶,多际上就强化了宝宝的这个行为,那可就断不了夜奶了。
4.睡前辅食止饥饿,宝宝夜奶无需求
睡前一个小时添加可以饱腹的辅食比如是米粉或奶粉有助于减少宝宝睡眠期间的饥饿感。另外,可适当延长白天吃奶的间隔时间,并根据宝宝个人的情况增加奶粉量,增加奶量与延长吃奶间隔时间双管齐下。另外,直接吃安睡奶粉也是不错的选择。
5.妈妈气味要减轻,保持距离助断奶
宝宝对于母亲身上的气味也是有一种依赖性的,妈妈要勤洗勤换衣服,减少身上的气味。同时,在不影响宝宝情绪的情况下,适当与宝宝保持距离也是需要的。由于母乳相对于奶粉要稀薄一些,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睡前更要吃饱一些。
宝宝断夜奶的最佳方法 宝宝多大可以断夜奶
一般来说,宝宝6个月之后就可以着手开始断夜奶了。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可以少量去添加辅食,宝宝汲取的营养也随之丰富起来,不仅仅是母乳和奶粉,还有各种米粉、米油、菜泥、水果泥、蛋黄等等……因此,从生理机能上来说,6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已具备了夜间断奶的合适条件,所以这个时候呢,妈妈就可以考虑给宝宝断夜奶了。
逐步调整宝宝喂奶的时间,每次提前和推迟在半小时为宜。比如:逐步将凌晨3-4点的奶延迟到凌晨4-5点。再将夜晚11点的奶逐渐提前在前半夜10点左右,以此类推。
如果宝宝夜晚醒来不睡闹人,可以给宝宝喂点水喝,不要直接喂奶。放心,这样不会饿到宝宝的,即使是饿了,睡觉也不消耗能量,只要白天吃得好、吃得饱就行!
很多妈妈在夜里听到宝宝的低吟嚎啕,都会心软给宝宝喂奶,实际上这个是断夜奶的大忌。妈妈应抱着宁可挤掉也不能心软的态度,实在舍不得也可以挤出来留着第二天再吃。宝宝吭吭半天你又喂了奶,就强化了宝宝的这个行为,那可就更断不掉夜奶了。
睡前一个小时添加可以饱腹的辅食(比如米粉),或多加顿奶来减少宝宝睡眠期间的饥饿感。另外,可适当延长白天吃奶的间隔时间,并根据宝宝个人的情况增加奶量。一句话就是:增加奶量与延长吃奶间隔时间,要同时进行。
宝宝对于妈妈身上的气味也是有一种依赖性的,因此断夜奶阶段的宝妈要勤洗勤换衣服,减少身上的气味。同时,在不影响宝宝情绪的情况下,适当与宝宝保持距离也是需要的,但可不是强行分离。
充足的睡眠对宝宝体格和智力的发育非常重要,而夜奶频繁会干扰宝宝睡眠,导致宝宝睡眠不足,影响儿童认知功能的发育,损伤大脑额叶皮质功能,导致情感和注意力的改变,引发语言及抽象思维功能的缺陷。
另外,宝宝晚上睡不好,对整个家庭影响很大,使家长睡眠不足,引发情绪紧张,尤其是宝妈情绪低落,对于婴儿的养育会很不利。
宝宝夜奶频繁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引起消化吸收方面的障碍。而且,一旦妈妈休息不好,精神迷离,不能良好地控制宝宝的奶量,任由宝宝吃个不停,还易造成过度喂养,导致宝宝长的过胖,不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
长期吃夜奶,尤其是当宝宝长乳牙了,还在吃夜奶的话,很容易引起龋齿,不利于宝宝牙齿和口腔的健康。
宝宝吃夜奶并不仅仅是宝宝自己养成的习惯,也是妈妈们一度迁就的结果。如果宝宝夜奶断不掉,抱怨之余家长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出了错。
比如有的家长在晚上或临睡前只给宝宝喝奶,尤其是宝宝比较早睡时,在相对漫长的夜晚,宝宝会感到饥饿,需要吃夜奶。
因此,建议家长在晚上宝宝睡前30-60分钟,给1次半流质或固体食物,可以增加饱腹感,让宝宝晚上就不容易饿。
不少家长在宝宝闹人时,总是通过喂奶来解决哭闹问题,而不是寻找哭闹的原因,总想一劳永逸,这样是不对的。
因此,建议随着辅食的添加,白天适当增加宝宝的活动量,晚上睡前给宝宝做抚触(具体做法点击「婴儿抚触居然如此重要?看完99%的父母都收藏了!」学习),这对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和睡眠都有好处。晚上睡觉的环境要尽量安静,不要开灯,创造黑暗和安静的睡眠环境。
有时候宝宝吃夜奶并不是饿了,而是习惯问题或者有奶瘾,通过吃母乳寻求安慰。有些妈妈为了宝宝多吃些奶,长得更好,晚上会定时叫醒宝宝吃奶,培养宝宝成为夜食者,养成夜间吃奶的习惯。如果属于这种情况的话那就更需要慢慢的断掉夜奶。
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断夜奶
2014年2月12日凌晨两点,我躺在床上怀抱着15个月大的儿子,睡眼朦胧,儿子吮吸乳头的声音均匀有力。迄今为止,这样的夜晚已持续了390个,每晚只要孩子一声啼哭,我就立马醒来喂奶。
这,就是传说中的“夜奶”。
自从当了妈妈,每天半夜都会准时打点“上班”。虽是又困又累,可为了孩子这些都能承受。但前些天带孩子看牙医时,医生说孩子的牙齿脱矿(孩子牙齿看上去有点发黄),再不注意就会形成龋齿,建议给孩子刷牙,断夜奶。于是乎,护牙行动开始了!
首先,我们坚持睡前和醒后,用牙刷指套给孩子刷牙,对于这样的刷牙方式,孩子欣然接受。于是,第二步开始了——“断夜奶”。不过出师不利,每到晚上只要不给吃奶,孩子就哭,就不睡觉。抱着安抚,喂水代替喂奶,放舒缓音乐,哭声免疫法等等,这些网上广为流传的偏方对于我的孩子一概不管用,最后,都是以继续喂夜奶而告终。
经过几天折腾,家里对断夜奶形成了正反两方。孩子爸爸是正方,坚持断!他认为,这么大了还吃夜奶既不利于孩子生长发育,又不利于母亲休息。孩子奶奶是反方,她认为,孩子想吃就说明他需要,不能强迫孩子。
作为妈妈,在经历了几个彻夜未眠的夜晚后,我身心俱疲。咨询了身边好多人,大家的建议也分两方,正方坚持“这么大早该断了,会影响生长发育”、“牙齿都出现问题了,一定要断”;反方则倡导“孩子吃夜奶时都处于浅睡眠状态,不影响生长发育”、“牙齿跟吃夜奶没关系,坚持刷牙就行”。
一面是夜奶对孩子身体发育的阻碍,另一面是孩子心理对夜奶的依赖。我该如何平衡呢?于是,我不得不求助医生。
北京同仁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田朝霞给我的建议是,夜奶应逐渐断掉,她认为孩子8~12个月大时是最佳断奶(即断夜奶)月龄。因为,少于8个月,孩子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单纯通过外界摄食可能会影响营养吸收;而超过12个月,则往往会影响孩子日后对食物的兴趣。尤其是频繁夜奶,不利于孩子适时添加辅食,还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尤其是有些孩子吃完奶会彻底醒来,玩一会儿再睡。同时,吃奶时睡着,牙齿的周围还会残留奶汁,可能导致牙齿腐蚀。
不过,田朝霞大夫也提醒,婴儿断奶是一个必经过程,家长应为婴儿断奶考虑周到,提前做好准备,不能想断就断,想停就停,甚至采取一些过激手段,如向奶头抹辣椒等。这样会使婴儿在很长时间内不能正常饮食,从而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甚至心理健康。需注意,开始断奶后,要逐渐增加辅食的量,丰富辅食的种类。
编后语: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断夜奶,也不应“一刀切”。尽管吃夜奶危害的确不少,大部分专家也都建议适时断掉,但如果为了断个夜奶,孩子和家人都痛苦无比,那就不值了。另外,也有专家认为,孩子吃夜奶是一种心理依赖,应该满足。所以,如果孩子并没有因夜奶出现明显发育不好、龋齿等问题,妈妈们不妨再给孩子点时间吧,坚持一下,也许慢慢就自然离乳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