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冻伤的预防
耳朵冻伤的预防
耳朵之所以最容易发生冻伤,与耳朵的构造有密切关系。因为整个耳廓除了耳垂有脂肪组织可以保温外,其余部分只有很薄的皮肤包着软骨,里面的血管非常细微,保温能力极差。特别是冬季,耳朵因受到寒冷气候的刺激,耳部血管的血液供应比其它部位会更少,末端血液循环障碍,气血运行不畅,因而容易发生冻伤。 一般都是冬天,从室内到室外的一个过程,室内温度高,室外温度底,耳朵是露在外面的,耳朵忽然从一个温暖的环境转到一个冰冷的环境不适应,最容易冻着。所以天冷出门时,应戴帽子或戴耳封,以加强对耳朵的保护。
冻伤预防
多数冻伤是以可预防的,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一)做好防冻的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①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耐寒锻炼,例如组织部队爬山、滑雪,跑步等,坚持冷水洗手,洗脸,洗脚和擦浴( 应从热天开始)。②掌握冻伤规律,抓住防冻重点,例如容易发生冻伤的天气,主要是冷天和大风天,特别是气温骤变的天气;易冻部位,主要是身体暴露部位和肢端,如手、足、耳、鼻、颜面等;易发冻伤的时机,多在战士单独执勤、特别是在站岗放哨时往往站立不动,或执行紧急任务时的分队等。掌握好以上规律,采取相应措施,实践证明是可以减少或防止冻伤的发生。③加强行政管理,做好物资保证。落实防冻保暖措施,入冬前维修门、窗、火炉、火墙,草垫。衣着应温暖不透风,且松紧适度,鞋袜不能过紧。④积极改善伙食,饮食时间合理安排,间隔不宜太长,注意质量,并保证吃热食。⑤运送伤员途中注意防寒保暖。切忌立即用火烤或用雪擦受冻部位。
(二)战士或个人防冻应做到“七勤”“六不要”即:勤进行耐寒锻炼;勤准备防寒物品;烤换鞋袜、鞋垫,尤其是“汗脚”的更应注意;勤活动手足,揉搓额面;勤用热水烫脚;勤互相督促;勤交流防冻经验。不要穿潮湿,过紧的鞋袜;不要长时间静止不动;不要在无准备时单独外出;不要赤手接触温度很低的金属;不要用火烤,雪搓或冷水浸泡受冻部位;不要酗酒。
长期驻防寒区的部队,历年都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防冻经验,只要把这些措施和经验认真重视,勇于实践,就能取得在严寒时的行动自由。
冻伤的3个误区
1、得了冻疮切勿用热水泡
对局部冻伤的急救要领是一点一点地、慢慢地用与体温一样的温水浸泡患部使之升温。如果仅仅是手冻伤,可以把手放在自己的腋下升温。
禁止把患部直接泡入热水中或用火烤患部,这样会使冻伤加重。由于按摩能引起感染,最好不要作。也不要用毛巾用力按摩,否则会使伤口糜烂,患处不易愈合。用茄子秸或辣椒秸煮水,泡洗容易冻伤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肤,有预防冻伤的作用。
2、发生冻疮后不能马上热敷
发生冻疮后,不能马上热敷或者按摩冻伤部位,以防加重局部水肿。受冻后一至两小时方可进行热敷,如果局部皮肤没有破损,可以涂抹冻伤膏,或者用泡过辣椒的酒精涂抹等。
如果皮肤有破损,则需要尽快用药膏涂抹,防止感染。轻度、皮肤未破者,可用茄秧和辣椒秧或艾叶等其中一种,加入10至15倍的水煮沸过滤,待水温至不烫手时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至30分钟。
也可用辣椒秆2两、茄子秆4两、辣椒3个用水浓煎,熏洗患处,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冻伤。在冻疮患处涂蛋黄油,效果更佳。
3、受冻后的耳朵千万别使劲搓
冬季发生耳朵冻伤的情况并不鲜见,但是很多人在处理耳朵冻伤时却采取用毛巾热敷的方法,并不可取。尤其是一些人刚刚从外面寒冷环境中回到室内,一进房间就马上用热毛巾敷耳朵,这样很容易引起耳部血管痉挛,因而造成局部的坏死。
耳朵冻伤如何处理
如果冻伤后,皮肤表面有破裂情况,那么,首先应该让伤口愈合。具体操作技巧是:在伤口和附近皮肤涂抹爽身粉,并且轻轻挤压那些皮肤,使伤口和附近的皮肤立即变得柔和、干燥、光滑为止。每天操作5次以上,伤口一般2-3次过后就愈合了,3天左右就彻底康复了。那么为什么伤口愈合以后还要继续操作呢?因为,虽然伤口愈合了,但是冻伤的并非只是表面,我要求继续以上操作,是要让伤口及附近的皮肤始终保持柔和状态,为进一步治疗打下健康基础。
耳朵冻伤,如果没有皮肤破裂情况,或者伤口已经彻底康复以后,就要等待最佳治疗冻伤的时机,最佳治疗时机就是冻伤的部位发热或者发痒的时候。等到最佳治疗时机成熟时,具体的操作技巧是:用冷水涂抹发热、发痒的部位,使其体温下降到正常为止,所谓正常,就是耳朵立即不再发红发痒,耳朵的手感是温润而不烫,清爽而不冰。关键是,耳朵冻伤处有被冻成硬结的情况,涂抹冷水的技巧是用手指捏着那里,向远处牵拉耳朵,同时手指指腹缓缓的从耳朵皮肤的表面滑脱。如此反复,使那硬结变软为止。
耳朵生冻疮怎么办 山楂果治疗冻疮
将新鲜山楂果洗净后去核捣烂成泥状,用棉签将其均匀的涂抹在耳朵冻伤部位,用纱布包裹3天,对于复发性冻疮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需要注意,有溃疡时禁止使用本法。
耳朵上的冻疮如何去除
耳朵冻疮不是件小事,一不小心会让你的耳朵破相,下面介绍5种治疗耳朵冻疮的简单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1、白菜
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净后煎浓汤,趁热洗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2、辣椒
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耳朵冻疮患处能消炎、镇痛、去痒。
3、萝卜
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炭火等热源烘软,贴在耳朵冻疮患处,继续烘烤,距离与热度感觉舒适为度,过不了几分钟耳朵冻疮处有发痒的感觉直至肿消失。
4、生姜
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耳朵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耳朵冻疮再生;若耳朵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耳朵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就会见效。
5、山楂
将山楂1枚置于火炉上烧熟变软,稍冷后搓成泥状涂患处,同时将患肢置于火炉上方烘烤,边涂边轻揉患处皮肤,直到楂泥变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疗3-5次。
预防耳朵冻疮的方法
1、小茴香粥;
材料:小茴香10~15克,大米50克,调料适量。
方法:将小茴香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或将小茴香3~5克研为细末,调入稀粥中服食,每日1剂。
怎样消除冻疮 ,耳朵生冻疮怎么办的治疗方法2、芫花萸酊;
材料:芫花6克,红花3克,吴茱萸10克。
方法:取芫花,红花,吴茱萸,浸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50豪升内1-2周后,过滤去渣备用。用时取药液外搽患处。连用2-3天。
耳朵生冻疮怎么办的治疗方法3、茄辣蒜洗法
材料:干茄子梗茎100克,辣椒茎60克(缺时可用干辣椒30克),大蒜一把(约150克)
方法:将以上材料共煎水趁热浸泡患处,每日1次,连用三次。
冻疮膏,耳朵生冻疮怎么办?除了以上给大家介绍的方法,平时还需要保持耳朵干燥,暖温,避免寒风直接吹到耳朵。尤其是女性,耳朵生很容易冻疮,所以只能用头发盖住患处,而且你小心碰到了患处非常疼,甚至流血,
耳朵冻疮的处理措施
耳廓由于长期缺血、缺氧可能会发生干性坏死,“冻掉了耳朵”的现象并不鲜见。造成终身耳朵缺损而残废畸形得状况也常见。
两只耳朵突出在头部两侧,皮肤很薄,皮下组织也相对比较少,与耳廓软骨连接比较紧密,因为缺少皮下脂肪的保护,而且耳廓的血管表浅,所以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很容易发生缺血、缺氧,发生耳廓冻伤的情况是常见。
耳廓冻伤初期,可以把大萝卜切成厚片放在火边烤热,在耳廓冻伤红肿处涂擦,这样能够起到化滞散淤、活血消肿的作用,注意千万不要用力擦伤皮肤。万一冻伤比较厉害,可以在局部涂抹冻疮软膏。
为了预防耳廓冻伤的发生,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皮肤暴露处要多加保护,出门时应戴口罩、手套、防风耳罩等。同时可以在皮肤上涂些油脂以减少热量散失。
引起冻疮的因素
气候因素:寒冷的气候,包括空气的湿度、流速以及天气骤变等。潮湿和风速都可加速身体的散热。
局部因素:如鞋袜过紧、长时间站立不动及长时间浸在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全身因素:如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失血及创伤等均可减弱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局部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关于预防耳朵冻疮的方法有哪些,给大家做来详细的叙述了。希望对于大家来说是有帮助的。其实天气刚刚寒冷的时候做好一些预防和护理都是不会出现冻疮的情况的,为了让自己不那么难受和不好受大家就好好的学习下这些办法,也能更好的预防身体出现伤害。
耳朵冻了怎么办
1炎炎夏日,大家都会吃西瓜,西瓜就是个不错的治疗耳朵冻伤的好东西。吃西瓜的时侯,把西瓜皮留得厚一些,白皮中带点红壤。用它轻轻的揉搓以前耳朵冻伤的部位,坚持一星期的时间就会有效果了。
2厨房里炒菜提味的生姜可以防止耳朵冻伤的再次发生,每天用生姜片擦耳朵冻伤的部位就可以。如果耳朵冻疮已经发生了。那么可以把鲜姜榨成汁,然后放在锅里熬成糊。等它晾凉后涂在耳朵冻疮的地方就可以了。每天要涂抹两次,三天后就会见效。
3如果冬天发生耳朵冻疮的话,可以在温水中放入的少量啤酒,然后用泡了啤酒的温水洗耳朵冻伤的地方,二十分钟后可以马上缓解耳朵冻疮带来的痛苦。
注意事项:
夏秋在吃黄瓜的时候,可以用黄瓜尾巴反复擦发生耳朵冻伤的地方,只要坚持经常,保证不再复发。
耳朵长冻疮怎么办
生姜治疗冻疮
鲜生姜可以防治冻疮。将生姜切片,在容易生冻疮的皮肤上反复涂搽,每天2-3次,可以防治新发生或者在发生冻疮。
如果已经发生了冻疮,可以将生姜挤出姜汁,在锅中加热熬制成糊状,凉后将其涂抹于患处,每日3次,,连续几天即可解除症状。
柿饼酒
取柿饼一个,米酒900毫升。将柿饼放入米酒中浸泡1夜即可。去泡好的柿饼外敷于患处。可以消肿止痛,可以用于治疗冻疮。对于耳朵冻疮已经溃烂而要出血的重症冻疮效果也非常明显。
山楂果治疗冻疮
将新鲜山楂果洗净后去核捣烂成泥状,用棉签将其均匀的涂抹在耳朵冻伤部位,用纱布包裹3天,对于复发性冻疮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需要注意,有溃疡时禁止使用本法。
辣椒酒涂抹法
用辣椒6克,白酒30毫升,将辣椒放在酒中浸泡10日,去渣后用棉签蘸取泡好的汁液,频频搽涂被冻伤的耳朵。每日3-5次,使用冻疮出去,耳朵红肿发痒者。
冻疮护理警惕3大错误
1、得了冻疮 别用热水泡
对局部冻伤的急救要领是一点一点地、慢慢地用与体温一样的温水浸泡患部使之升温。如果仅仅是手冻伤,可以把手放在自己的腋下升温。
禁止把患部直接泡入热水中或用火烤患部,这样会使冻伤加重。由于按摩能引起感染,最好不要作。也不要用毛巾用力按摩,否则会使伤口糜烂,患处不易愈合。用茄子秸或辣椒秸煮水,泡洗容易冻伤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肤,有预防冻伤的作用。
2、冻伤后处理有个时间差
发生冻伤后,不能马上热敷或者按摩冻伤部位,以防加重局部水肿。受冻后一至两小时方可进行热敷,如果局部皮肤没有破损,可以涂抹冻伤膏,或者用泡过辣椒的酒精涂抹等。
如果皮肤有破损,则需要尽快用药膏涂抹,防止感染。轻度、皮肤未破者,可用茄秧和辣椒秧或艾叶等其中一种,加入10至15倍的水煮沸过滤,待水温至不烫手时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至30分钟。
也可用辣椒秆2两、茄子秆4两、辣椒3个用水浓煎,熏洗患处,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冻伤。在冻疮患处涂蛋黄油,效果更佳。
3、受冻后的耳朵千万别使劲搓
冬季发生耳朵冻伤的情况并不鲜见,但是很多人在处理耳朵冻伤时却采取用毛巾热敷的方法,并不可取。尤其是一些人刚刚从外面寒冷环境中回到室内,一进房间就马上用热毛巾敷耳朵,这样很容易引起耳部血管痉挛,因而造成局部的坏死。
有些人在外面待得时间久了,喜欢搓耳朵,认为搓搓血液循环就“通了”,也就不冷了,这种做法也不可取,很多时候,往往因为你的用力搓而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耳廓假性囊肿和耳廓软骨膜炎。
冻疮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
得了冻疮用热水泡
对局部冻伤的急救要领是一点一点地、慢慢地用温度与体温相同的温水浸泡患部使之升温。如果仅仅是手冻伤,可以把手放在自己的腋下升温。
专家提醒,千万不要把患部直接泡入热水中,这样会使冻伤加重。此外,也不要用毛巾用力按摩,否则会使伤口糜烂,患处不易愈合。用茄子秸或辣椒秸煮水,泡洗容易冻伤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肤,有预防冻伤的作用。
误区二:
发生冻疮后马上热敷
发生冻疮后,不能马上热敷或者按摩冻伤部位,以防加重局部水肿。受冻后一至两小时方可进行热敷,如果局部皮肤没有破损,可以涂抹冻伤膏。
如果皮肤有破损,则需要尽快用药膏涂抹,防止感染。轻度、皮肤未破者,可用茄秧、辣椒秧或艾叶等,加入10~15倍的水煮沸过滤,待水温至不烫手时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此外,也可用辣椒秆2两、茄子秆4两、辣椒3个,用水浓煎,熏洗患处,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冻伤。
误区三:
使劲搓受冻后的耳朵
冬季发生耳朵冻伤的情况并不鲜见,但是很多人在处理耳朵冻伤时却采取用毛巾热敷的方法,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尤其是一些人刚刚从外面寒冷环境中回到室内,一进房间就马上用热毛巾敷耳朵,这样很容易引起耳部血管痉挛,因而造成局部坏死。
有些人在外面待得时间久了,喜欢搓耳朵,认为搓搓血液循环就“通了”,也就不冷了。这种做法不可取。很多时候,往往因为你的用力搓而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耳廓假性囊肿和耳廓软骨膜炎。
冻疮护理三大注意
1、冻伤后处理有个时间差
发生冻伤后,不能马上热敷或者按摩冻伤部位,以防加重局部水肿。受冻后一至两小时方可进行热敷,如果局部皮肤没有破损,可以涂抹冻伤膏,或者用泡过辣椒的酒精涂抹等。如果皮肤有破损,则需要尽快用药膏涂抹,防止感染。轻度、皮肤未破者,可用茄秧和辣椒秧或艾叶等其中一种,加入10至15倍的水煮沸过滤,待水温至不烫手时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至30分钟;也可用辣椒秆2两、茄子秆4两、辣椒3个用水浓煎,熏洗患处,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冻伤。在冻疮患处涂蛋黄油,效果更佳。
2、受冻后的耳朵千万别使劲搓
冬季发生耳朵冻伤的情况并不鲜见,但是很多人在处理耳朵冻伤时却采取用毛巾热敷的方法,并不可取。尤其是一些人刚刚从外面寒冷环境中回到室内,一进房间就马上用热毛巾敷耳朵,这样很容易引起耳部血管痉挛,因而造成局部的坏死。有些人在外面待得时间久了,喜欢搓耳朵,认为搓搓血液循环就“通了”,也就不冷了,这种做法也不可取,很多时候,往往因为你的用力搓而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耳廓假性囊肿和耳廓软骨膜炎。
3、得了冻疮 别用热水泡
对局部冻伤的急救目的是使冷结的体液恢复正常。因此,若能使患部周围变温暖,很快可以治愈。对局部冻伤的急救要领是一点一点地、慢慢地用与体温一样的温水浸泡患部使之升温。如果仅仅是手冻伤,可以把手放在自己的腋下升温。然后用干净纱布包裹患部,并去医院治疗。
禁止把患部直接泡入热水中或用火烤患部,这样会使冻伤加重。由于按摩能引起感染,最好不要作。也不要用毛巾用力按摩,否则会使伤口糜烂,患处不易愈合。用茄子秸或辣椒秸煮水,泡洗容易冻伤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肤,有预防冻伤的作用。
耳朵冻伤的原因
两只耳朵突出在头部两侧,皮肤很薄,皮下组织较少,与耳廓软骨连接比较紧密,由于缺少皮下脂肪的保护,而且耳廓的血管表浅,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易发生缺血、缺氧,发生耳廓冻伤。耳廓冻伤后,用手轻轻按摩耳廓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不论冻伤轻重如何,千万不可立即到热的室内去烤火或用热水袋、热毛巾等突然加热,以免引起血管痉挛,而造成局部坏死。也不可用力揉搓,否则易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发生耳廓假性囊肿和耳廓软骨膜炎。
耳朵冻疮要注意什么
1、抓挠
耳朵生冻疮后,如果因为痒而用力抓挠,可能造成冻疮溃破,增加感染风险。
2、涂抹辣椒水
耳朵冻疮涂抹辣椒水无治疗效果,如果耳朵因冻疮出现伤口的话,还会刺激导致剧烈疼痛,发生感染。
3、局部急速加热
生了冻疮的耳朵,刚在外面被冻伤,就立马进行热水袋等物品热敷,这种冷敷交替的急速反应,容易引起耳部血管痉挛,严重者造成局部的坏死。
4、用力揉搓
耳朵冻疮不可用力揉搓,否则易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发生耳廓软骨膜炎。
5、切勿在受冻
如再次裸露在寒冷的环境中时,可能会使情况加重,出门的时候要戴上帽子,或者戴上耳朵帽儿,以免冻伤耳朵。
6、乱用偏方
耳朵生冻疮这种病症在网上有很多偏方治疗方法,很多都是不大管用,甚至是可能加重病情的方子,建议不要瞎用,像白萝卜敷耳朵基本无用,最好是保暖,就医治疗。
如何治疗耳朵冻伤
人们的耳朵突出于头部两侧,又缺乏皮下组织的保护,加之边缘血液循环较差,在寒冷的天气里容易发生冻伤。冻伤的部位开始时有痒、胀、灼、痛的感觉,继而局部红肿或起水泡溃烂。预防冻伤的方法:
1、增加室外锻炼,使身体各部位逐渐适应变寒的气候。
2、经常用冷水洗脸,增强抗寒能力,身体暴露的部份应涂些油脂防冻。
3、在室外进行站立性作业时,要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4、注意耳及全身的保暖,特别是过去曾冻伤的部位,更要注意提前保暖。
发生冻伤后,应轻轻揉搓冻伤处,促使血液循环,使温度逐渐恢复正常。千万不要急剧加温。局部冻伤可涂辣椒酊、冻疮膏,破溃处要用抗菌素,防止感染。及时请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