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宝宝一个人睡的习惯
如何培养宝宝一个人睡的习惯
带着宝宝参观一下小房间和小床,赞美几句小床柔软、房间漂亮。这时候,宝宝会因为羡慕而产生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床的愿望,并且希望在小朋友面前,也表现一下自己长大了。这个方式,能让宝宝从容地接受爸爸妈妈的建议。在替宝宝选购床单枕头等卧室用品的时候,尽量让宝宝自己选择他喜欢的款式和花色,同时,还应该让宝宝自己决定如何布置他的房间。
培养宝宝睡眠习惯的6大攻略
1.晚餐时间要固定
幼儿的晚饭时间最好是晚上5:30-6:00,这样吃完饭后,他可以玩1个小时,7:30就可以准备睡觉,8点钟左右正式上床睡觉。
但由于现代父母工作繁忙,下班晚,就算7点回到家,8点左右才能吃饭,孩子跟爸爸妈妈玩玩弄弄,最早也要9、10点钟才睡觉。这种父母回家晚、吃饭晚、玩得晚,而造成孩子晚睡的情况,并不利于孩子日后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建议:先给小朋友吃饭
晚归的父母尽量不要和孩子一起吃晚饭,可以让爷爷奶奶或保姆陪孩子一起先吃,让孩子形成在固定的时间吃晚饭的习惯和意识,并让孩子晚饭后、睡前有一定的活动时间。
对于已经习惯晚吃饭的孩子,建议可以每个礼拜提早1个小时让他吃饭,一个月下来就可以调整到8:00-8:30睡觉;孩子的睡眠不能强迫,要自然地养成,至少需要1个月的时间来调整。
2.睡前避免兴奋
吃过晚饭以后,最好让孩子做比较安静的活动或游戏,比如看书、画画、听音乐、讲故事、堆积木等等,千万不要让孩子做剧烈的体育运动,或让他看惊奇、恐怖的电视节目,导致孩子特别兴奋,影响夜间睡眠。
建议:提早安定情绪
对于那些特别容易兴奋的孩子来说,下午玩的游戏和活动也不能太兴奋,也不要因小事而打骂孩子。
3.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对于孩子来说,良好的睡眠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空气新鲜、温度适中
睡觉之前,要将房间的门、窗打开透气大约20分钟,包括睡午觉也都应该如此。晚上睡觉时,最好开点气窗,以保持空气流通。如果房间里使用空调,最好也要事先通风20分钟。而且冬季要保持室内温暖,夏天则要尽量让室内温度凉快。
2、环境安静、光线幽暗
父母在孩子睡觉时,可以将灯光调得暗暗的,最好不要打麻将、唱歌或跳舞等来妨碍孩子睡觉,尽量保持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下睡眠。
3、给孩子一张自己的小床
宝宝出生后,妈妈最好为他挑选一个小床,让他睡在自己的小床里,小床上放有他自己的枕头、被子、床单,这样有利于孩子从小熟悉「床」这个睡觉的环境,看到床就意识到“这是睡觉的地方”,从而形成正确的睡觉习惯。
最好把孩子的小床放在房间的一角,不要放在窗户旁边,尽量放在白天可以晒的到阳光、而不潮湿的地方。在孩子2岁以前,可以将孩子的床放在父母的房间里,情况允许的话,在孩子2岁以后,则可挪到他自己的房间。
4.做好睡前准备工作
让孩子知道“该是睡觉的时间了”也很重要,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引导。比如:
1、对于几个月的孩子
每天在睡觉之前跟孩子讲:“天黑了,我们该睡觉了。”开始,可能孩子听不懂,但时间一长,他就会领会到你话中的意思,并知道:爸妈一对我说这句话,我就应该要睡觉了。
2、对于1、2岁以上的孩子
可以通过边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具,边让孩子准备睡觉。你可以说:“我们玩了好长时间了,玩具也累了,要睡觉了,我们就让它睡觉吧。”
同时也可以通过给孩子洗澡、刷牙等睡前准备工作来使他产生睡觉的意识。比如:“我们要洗洗澡,刷刷牙,准备睡觉了。”父母一边做出洗澡、刷牙等动作,一边说,这样时间一长,孩子自然就明白了。
5.实施睡前催眠术
在孩子睡觉之前用以下的方法进行适当催眠:
1、播放催眠曲
建议在孩子睡觉前,每天播放同一首催眠曲来帮助孩子入睡,《摇篮曲》等悠扬舒缓的曲子都是不错的选择。
2、说同样的话
每天在睡觉之前,可以对孩子讲同样的话:“你看,小狗睡觉了,鸟儿睡觉,我们宝宝也要睡觉了。我们来比比看,谁睡得最快最香。”
3、讲故事
睡前给孩子讲故事,但是最好时间不要太长,控制在5分钟以内,而且情节不要太离奇或恐怖,这样反而引起孩子兴奋。建议你通过讲不同小动物睡觉的故事来引导孩子适时睡觉。
建议:床上不要放玩具
床就是孩子睡觉的地方,不是玩的地方,所以最好不要在孩子的床上放置各种玩具,也不要让孩子抱着玩具猫或狗睡觉。睡觉前,你可以对孩子说:“宝宝,我们把眼睛闭起来,睡着喽。”以此来促进孩子养成自动入睡的习惯。
6.守着睡着的孩子
睡觉对于0~6岁的宝宝来说,是件大事,可以促进宝宝的脑部发展与身体成长,但不要以为孩子睡着,就可以走开了事,你还是需要付出你的耐心,给孩子心理的安全感,所以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孩子(尤其是3岁以下)睡着后,妈妈不要马上离开
人的睡眠一般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两个时期。孩子睡着最初的20分钟,属于浅睡眠时期,孩子很容易醒。所以妈妈最好就在孩子附近做一些事情,万一孩子醒来,也不会因为看不到妈妈而感到害怕、睡不着。妈妈还可以在孩子临睡前告诉他:“宝宝,你睡吧,妈妈会在你身边,陪你一会儿!”
如何培养宝宝午睡习惯
首先,午饭过后,不要让孩子到户外活动,或者是做一些容易让宝宝精神亢奋的事情,也不要开电视。
其次,要给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比如可以拉上窗帘,让宝宝躺在你的身边;或者是可以给宝宝轻轻的哼唱摇篮曲或者是讲故事。如果宝宝不肯睡觉,那么可以给宝宝一些奖励,比如在午睡过后带他去玩,或者是给他一些奖励等。
最后,家长以身作则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们要先做好榜样,有良好的午睡习惯的话,那么培养宝宝的午睡习惯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一些的。
当然,如果孩子不愿意午睡的话,那么家长们也不必强迫孩子午睡,因为有一部分的孩子是属于睡眠需求比较少的。所以家长们只需要让孩子保持规律的睡眠就好了。
如何培养宝宝的睡眠习惯
(1)建立昼夜交替模式
妈妈可以通过控制卧室的光线和声音来促使孩子生物钟的形成。早上起床的时候,妈妈把房间的窗帘拉开,让阳光照射进来。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或者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孩子自己醒来。白天孩子醒着的时候,尽量多跟他一起玩耍,让他的房间有充足的日光。日常生活的噪音,比如电话铃声、电视音量,或洗衣机的嗡鸣声、大人走路和说话声,都不需要刻意放轻。晚上孩子入睡前一两小时,妈妈可以把窗帘拉上,调暗室内光线。到了孩子该睡觉的时间,就把灯关掉,把门关好,不要让门缝透光或是传进嘈杂声。如果夜里需要照顾孩子,也要选择暗的夜光灯,或者用手电筒,用完了赶紧关上。房间的窗帘应该厚实,避免窗外透进灯光。
(2)程序化的就寝仪式
固定的睡前程序可由妈妈决定。通常包括给孩子洗澡、换睡衣、讲故事、唱儿歌或是给孩子按摩,与孩子一起玩一个安静的游戏。如果妈妈能坚持这个睡前程序,孩子就会渐渐明白,做完这一切就该睡觉了。如果孩子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他会更放松。而孩子越放松,就越容易快速入睡。此外,这个程序可以通过妈妈与孩子的互动,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
(3)训练孩子自主入睡的能力
观察到孩子有睡意的时候,把他放在床上,让他自己入睡。如果他开始哭,不妨让他哭一阵子,妈妈可以在一边陪伴和安抚他,比如抚摸他、轻轻拍拍他,但是不要抱起他。这样连续几天,孩子便会逐渐养成自己入睡的习惯了。当他学会了自己入睡,在半夜里醒来时(所有的孩子都会在夜里醒来好几次),也可以不依赖妈妈的帮助,自己重新入睡。
如何培养宝宝睡眠习惯
幼儿睡眠时能量与氧的消耗量小,生长激素分泌增加,有利于生长发育及脑功能的发育,睡眠 充足的孩子玩起来精力充沛,情绪愉快,食欲好,长得健康。睡眠不足的孩子就会烦燥易怒,食欲减退,体重增长缓慢,抵抗力低下容易生病。
幼儿每天睡多少时间为合适呢?幼儿年龄越小,所需睡眠时间越长。不同年龄平均睡眠时间为:3-4岁,12个小时;4--5岁11个小时;5--6岁10个小时。
幼儿每天睡眠 一般指两个时间:一是夜晚一是午睡,夜晚很重要,午睡也很重要。幼儿身体正在发育之中,自晨至中午,由于参加集体教育活动和各种游戏活动,身体一定很疲劳,午睡尤其需要。饭后需静养,使食物得以消化。午睡有益幼儿身心,午睡时间的长短,应以幼儿的年龄、个性及气候而变化。一般睡1.5--3小时即可。有时幼儿睡时过长要轻轻唤醒,以免晚上难以入睡。
夜晚睡眠应以8:00--8:30入睡为宜。……>>>培养有“氧”宝宝全方案
睡眠对于幼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因此家长和老师应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良好的睡眠习惯应包括:
1.定时起居:每天要按时起床,按时入睡,使 孩子形成条件反射。
2.独睡小床:用自己的被褥、枕头。
3.睡前洗漱:尽可能洗澡 ,如没有条件就洗脸刷牙、洗脚。
4.有正确的睡眠姿势:头在被外,最好是右侧卧,身体略弯曲。
当前,由于各种原因,幼儿中存在程度不同,表现各异的一些不好的睡眠习惯 如:
1.咬手帕、被头,抓物,抱物:
这是孩子的一种心理毛病,开始是由于家长抱在怀念里睡或由于是家长陪睡,孩子过分依恋,醒后发现家长不在身边则产生恐惧心理,由于害怕就找一种心理的寄托,如咬东西或抱一件固定的玩具或枕头,逐渐形成了习惯。
2.下床气:(醒后发脾气)
第一是孩子的一种心理上的毛病,如家长答应陪孩子睡,醒好长一段时间不见家长,孩子则发怒。第二是由于孩子怕离开父母,怕父母送他到不高兴去的地方。如送到带孩子的人家或因昨天在幼儿园碰到不愉快的事不想去幼儿园而借故发泄。第三是晚上看电视太迟,睡眠时间不够而家长急于上班把熟睡中的孩子硬性拉起而引起孩子发脾气。
3.开灯睡觉:这是胆小害怕所至。白天听了鬼怪故事或者看了恐怖电视电影等。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呢?……>>>3岁幼儿为何“不听话”?
1.要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睡眠 条件和环境。睡眠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清新,被褥要轻软。
2.有条件的孩子穿睡衣睡觉。睡衣宜选全棉布制做,要宽大,使孩子全身血脉易流通。
3.独睡一床。这样很卫生,避免父母所呼出的碳酸气被孩子吸去,同时也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
4.孩子们便溺有定所:便盆放在固定地方。夜里要便溺时对年小的孩子、家长,老师要照顾帮助,但不用多说话或轻轻地提醒他一两句,不可大声地问想吃东西或想喝水,这样易造成孩子夜间兴奋,睡不着觉,大点的幼儿应自己独立起来便溺。
5.孩子睡前应有适当的散步,适当的娱乐。在园午睡前老师让孩子自由结合去散步,看看美丽的花草,树木,可爱的小动物。
晚间无论在家或在幼儿园要开展愉快的宽松的娱乐活动。如共用水果,同唱同歌,说说笑话,讲讲动听的小动物睡觉的故事,幼儿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安静的集体游戏等,这样可使孩子们怀着愉悦的心理,安安稳稳地进入甜甜的梦乡。
6.怎样喊醒孩子呢?由于当今电视的普及,一般孩子都看得很晚才睡觉,由于昨上睡得太迟,早晨起不来,以至早晨叫醒孩子成为家长必修课。为了让孩子多睡一会儿,往往将时间算的紧紧的,到时就大声喊叫,研究表明高强度、高频率地喊叫不仅会损害处于睡眠状态的孩子的听觉系统,而且孩子长期被惊醒会场造成生理上的障碍。因为叫声惊醒了大脑,而其它系统并没有随大脑的清醒而活跃起来,这时孩子虽被喊醒但神态呆滞,反应迟钝,不愿活动,进餐不香,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则哭闹不止。
唤起孩子最佳的办法是:……>>>孩子勤快,需悉心培养
1.买只充满童趣的音乐小闹钟,让孩子认知神奇小钟的奥秘,乐意和钟交朋友。听到小闹钟的歌声,就自己起床,早晨孩子高兴,一天都有好情绪。
2.让孩子在轻呼柔摸中醒来,适当提早叫醒孩子的时间,俯首在孩子耳边,声音细柔悠长,富于节奏感,同时轻轻按摩孩子的腰椎和脊椎两边,直到把孩子唤醒,轻声,低频率地呼叫和按摩,可避免喊叫带来的危害。
3.对不同的年龄和不同个性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小的孩子要在轻呼柔摸中唤醒。大的孩子听了小闹钟。对使“下床气”特重的孩子,家长可念着孩子熟悉而又故意念错的儿歌,引起孩子纠正。此时大人乘势表扬。
4.在幼儿园午睡或早晨起床铺,让广播室播放幼儿喜爱的音乐,让孩子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愉快地醒来。老师用表情或动作暗示先醒的孩子起来,未醒的受到音响会自然醒来,同时也可请先醒的幼儿轻声唤醒身边的同伴。此种方法不仅使先醒的幼儿更清醒,同时给幼儿创造了交往的机会,练习了交往的技能。
未来21世纪是世界各国经济的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更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体魄健康是人的素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有强健的体魄才能适应高强度的高效率竞争环境。强健的体魄固然与饮食、锻炼相关,但其中睡眠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现在的孩子是21世纪的栋梁之才,愿我们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认真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每个幼儿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同时还要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睡眠习惯。
宝宝的哪些生活习惯需要培养
一、良好卫生习惯要培养
宝宝的卫生习惯应该从婴儿期就要开始培养了。从出生开始,新妈妈就要注意清洁宝宝的面部,做到每次吃完饭后要给宝宝擦嘴,早晨起床后以及晚上睡前都要洗脸洗手。要经常给宝宝洗澡,勤换衣服,定时理发,剪手指甲。只有这样从小培养婴儿乐于接受舆洗的好习惯,待到宝宝稍微大一点之后就会主动要求讲卫生了。
二、训练宝宝控制大小便
周岁前的小宝宝是还不会自己控制大的大小便的,所以需要大人定时的给小宝宝把屎把尿。一般情况下,宝宝在喝水后的15-20分钟就要把尿一次。等到宝宝8-9个月的时候就可以训练宝宝坐便盆了,但是每次坐便盆的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否则时间过长的话会造成宝宝脱肛,不要养成宝宝坐在盆上吃东西,玩耍以及随地大小便的习惯。
三、训练宝宝主动进食
待到宝宝8-9个月的时候,就会开始有了要主动进食的要求了,所以妈妈们可以先训练宝宝自己抓取食物的能力,尽量让宝宝学会自己用勺进食,这样对促进手眼协调作用,手指肌肉发育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对宝宝的独立性,自立性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四、培养自然入睡好习惯
7-9月的宝宝白天一般睡2-3次,夜间睡10小时左右,共计14-15小时。婴儿的睡眠是生理的需要,当他身体能量消耗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自然就会入睡了,妈妈们不要为了让宝宝入睡而养成抱着或者拍着来回走,啃手指,吸奶头等不良习惯。如果宝宝暂时还没睡意的时候,可以让宝宝睁着眼在床上躺着,不要逗他,也不要抱或者拍他,培养宝宝自己入睡的好习惯。
宝宝三个月怎样培养睡眠习惯
1、了解宝宝表示疲倦的表现
在最初的6~8周,你的宝宝一次醒着的时间通常不会超过2个小时。如果宝宝醒来后,过了太久才让他睡觉,他可能会因为过度疲倦而难以入睡。注意观察宝宝困倦的表现。看看他是不是在揉眼睛、拉自己的耳朵,或者出现了淡淡的黑眼圈。如果宝宝开始有这些表现,或者其他疲倦的表现,就应该让他睡觉了。
2、开始让宝宝了解白天和夜晚的不同
有些宝宝是小夜猫子(怀孕时你可能就感觉到了),在你想要睡觉的时候,他却清醒得很。在最初的几天里,你也没有什么办法。但是等宝宝2周大时,你就可以开始教他区分白天和夜晚了。宝宝白天醒着的时候,尽量多跟他一起玩耍,让他的房间有充足的光线,也不用特意减少日常的生活噪音,比如电话铃声、电视音量,或洗衣机嗡鸣声。
3、让宝宝有机会自己入睡
等宝宝长到6~8周时,开始让他有机会自己入睡。在宝宝困倦但还清醒的时候把他放到床上。不建议摇晃着哄宝宝入睡,或让他边吃奶边入睡(即使在6~8周这个阶段)。如果你在最初的8周里每晚都是摇晃着哄他入睡的话,那么他以后也会习以为常地要用同样的方式才能入睡。
培养宝宝阅读习惯
阅读的培养从0~6岁开始
家长一般是家里有着决定性的位置,所以如果连爸爸妈妈都不喜欢读书,整天只顾着看电视的话,那么孩子也会跟着看起电视来,但是如果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看书的习惯,并且在孩子面前看书,他们也会被影响。
所以要想孩子爱上阅读,父母首先需要对阅读也产生兴趣。最理想的环境是:充满书香的家,书在家里无处不在,读书是家里成员的休闲活动之一。
读物挑选:既要精又要杂
孩子年纪比较小的时候,不懂得如何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看的书籍,这时候家长就要更加仔细了,除了一些有关学校课程的书籍,可以给孩子阅览之外,也适当的挑选一些对孩子有利的课外书。3岁以下的孩子一本书20页足够多了,中大班开始看多幅连环画,再大一点,就可以尝试有章回的长篇故事了。
陪读方式:用心朗读+互动游戏
亲子阅读现在是越来越常见了,如何讲一段文字通过更加生动的情绪表现出来,这样可以让阅读变得更加有意思。专家们给出如下建议:
家长打算在阅读之间,可以染给孩子自己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书本,或者可以给孩子一些提示,今天是要阅读与哪些有关的书籍,再让孩子们自己去找书本。
如果家长阅读的是一本故事书,那么在阅读到一半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放慢语调,让孩子们猜测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不做“识字机器”
如果孩子的年纪非常小,家长一定不能够让孩子逼着认字,就算今天记住了,也只是短时间的记忆,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了。文字在他眼里也不过是一个个图形,如果只是机械地记忆,认识再多字的孩子,也不过是台“识字机器”,只认得一个个单独的字,却不理解文字的真正含义和用法。
培养宝宝成为一个人际高手
1、鼓励
提升宝宝的人际智能,妈妈要多用鼓励而非强迫性的教导。有些宝宝天性内向,也许一开始的改变会让他感到为难,也有些尴尬,只要宝宝的行为稍有改变,无论表现得是否完美,你都要鼓励赞美他努力的勇气。
鼓励宝宝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他们会相互学会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以及人际问题的解决方式。你还可以鼓励他主动邀请小朋友来家做客,也让他去别的小朋友家玩。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做的是教育宝宝以诚待人,礼貌待人。
2、榜样
榜样的作用总是无穷大,大人的待人处事之道给宝宝的影响是深刻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带宝宝外出,一条路上你会遇上邻居和他家的小朋友;另一条则是僻静无人的。你会选择哪条路呢?如果你是选择第一条路的家长,那么要恭喜你,你会给宝宝好的人际交往示范:你同邻居热情地打招呼,和小朋友问好,然后寒暄,最后道别说“再见”,整个过程都被小家伙记在心里。下次遇到相同的情况他就知道要如何自如应对了。
3、创设
人际智能的提升是在场景中学习的,你要为宝宝创造各种社交条件。比如,家里来了客人,你要让宝宝参与接待,经常的耳濡目染,他自然就会逐渐学会待人接物之道。
对于大一点宝宝来说,家长有机会也要适当地带他参加各种聚会,让宝宝学习与大人和宝宝打交道。这样,见的人多了、自信心也强了,宝宝在人前也就显得落落大方。
如何培养宝宝睡眠习惯
要使孩子睡得好,首先要注意从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按时睡,按时醒,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上午下午各睡1.5—2小时,夜间睡10小时。
1、室内要保持安静,冷暖适当,空气新鲜,除冬季开窗换空气外,其他季节可开窗睡眠,因为新鲜空气含有充足的氧气,可促使孩子舒适而深沉地熟睡。
2、从小养成独睡的习惯,独睡好处多,可减少与成人同睡时呼吸道疾病感染。对易惊醒的孩子,还可以避免成人翻身受到的干扰。孩子养成独睡的习惯,睡眠也会好些。
3、白天尽量让孩子多活动,玩累了,上床后就易入睡,而且也能睡得好,睡的时间也长。
4、睡前不要使孩子过分紧张或过分兴奋,更不要采用粗暴强制吓唬的办法让孩子入睡。床头不放玩具或小毛巾等。
5、孩子不易入睡时,可播放悦耳的催眠曲,妈妈轻声哼唱催眠曲更能促使孩子入睡。
6、尽量不改变孩子的睡姿,只要孩子自己睡得舒服,无论仰卧、俯卧都可以,孩子睡得舒适就不易惊醒,但俯卧时间过长可帮他翻身改变睡姿。
7、在睡眠中发现孩子蒙头睡、含奶头、咬被角、吮手指等现象时要及时矫正,以防养成不良习惯,以后更难以入睡。
让宝宝独睡不再难
宝宝“独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爸妈到底怎么做才能让宝宝爱上“独睡”?
爸妈的哪些行为又让宝宝“独睡”变得困难重重呢?
关于宝宝什么时候和爸妈分开来睡的问题,新手爸妈们有诸多争论,大家各持己见,讨论得不亦乐乎。这个在我们小时候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问题,现在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相信各位爸妈大多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小时候,因为怕黑,不愿意一个人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睡觉,但无论怎样反抗,还是被爸妈硬生生地拖过去,结果每次都是脸上带着泪痕睡着。折腾了几天之后,终于习惯了一个人的夜晚。
当自己做了爸妈,将要或者已经遇到同样的情况,看到宝宝同样祈求的眼神,不仅很心疼,而且头疼如何让宝宝快乐地习惯独睡呢?
3-5岁是培养独睡最佳年龄
外国的家庭教育提倡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刚出生就把仍在襁褓中的宝宝放到自己的小床上去,这时大多是“同屋不同床”。等宝宝长到3岁左右,再和宝宝分屋而睡,即真正意义上的“独睡”。而在我们中国,刚有了小宝宝,往往先将他们放在爸妈的大床上,以便哭闹时能够及时照应。爸妈的理由是:宝宝太小时,如果不和爸妈一起睡,就不和爸妈“亲”,即心理学所说的良好“依恋关系”的形成。其实,只要掌握宝宝的睡眠规律,并对宝宝的行为表现予以科学的回应,即使不同床睡,也能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
为什么要让宝宝独睡
因此,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爸妈效仿国外的做法,采用经由“独床”再到“独睡”的方式。至于在哪个具体的年龄让宝宝独睡一屋,则依各个宝宝的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在3到5岁之间。
1、培养独立性
独睡有利于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防止宝宝长大后对爸妈过度依赖。宝宝一个人睡觉时间久了,会逐渐把他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和爸妈分开的个体。而他一个人待着的时候,也可以在没有爸妈协助的情况下,做很多事情,比如:自己跟自己玩耍,和自己说说话之类的。这样,当他以后长大了,感到孤独寂寞时,小时候个人独处的这些经历会帮助他更快地适应周围的环境。
2、利于促进家庭关系
宝宝独睡有利于夫妻间的感情交流。本来在有了宝宝以后,家庭的重心就都转移到了宝宝身上,平时的生活起居、谈论的话题好多都是和宝宝有关的,夫妻间的相互关心比起以前少了许多。到了晚上,还要哄着宝宝入睡,遇到难缠的小孩,要哄好长时间,等宝宝困了的时候,自己也困倦不已。天天如此,势必会影响夫妻间的感情。
3、让宝宝呼吸到更多新鲜空气
独睡有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因为夹在两个大人中间的宝宝就如同生活在夹缝中,爸妈呼吸的是上层新鲜的空气,而留给中间宝宝的,更多是爸妈呼出的空气。没有新鲜、充足的空气,宝宝如何能健康成长呢?
渐进养成独睡习惯
既然独睡有这么多好处,那要怎么样养成宝宝独睡的习惯呢?这需要一点方法,同时爸爸妈妈也不要急于求成地马上要求宝宝独睡成功,要配合宝宝的反应慢慢过度,这样才能让宝宝心甘情愿地独睡。
1、告诉宝宝独睡是长大的标志
刚刚要求宝宝独睡时,宝宝通常会有这样的想法:爸妈不再爱我了,不要我了。因此,爸妈一开始就要跟宝宝解释清楚:分开睡是一个人成熟、长大的标志,是勇敢的象征,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这是很自然的。
2、优质环境伴宝宝独睡
让宝宝有个安静、舒适的睡眠场所是很重要的。睡觉的房间可以粉刷成蓝色,或者柔和的黄色,蓝色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黄色则代表温暖。爸妈要和宝宝一起动手布置他的小床,摆放一些可爱的玩具,让宝宝对自己的小床有种新鲜感。
被褥不要太软,透气性要好。室内温度最好在20℃左右,并要保证空气流通。宝宝的枕头也不要太过柔软,以免把脸埋在枕头里造成呼吸困难。
另外,还可以带他参观其他小朋友独睡的床,让他觉得别人也和他一样。
3、睡前准备让宝宝更易入睡
需要注意的是,在宝宝分床的最初阶段,爸妈要比平时更多地关心和爱抚宝宝,注意宝宝的睡前准备。在睡前至少1小时内,就不宜让宝宝有大量、兴奋的活动了,这个时候需要让宝宝逐渐安静下来,要不然比较难入睡。入睡时,要让他自己躺在床上入睡,而不是抱在怀里,等哄着了再放到床上。
先做一些常规的睡前准备工作,如刷牙、上厕所、脱衣服等,宝宝也因此而做好了睡觉的心理准备。然后播放一些柔和的轻音乐或催眠曲,让宝宝自己选择临睡前要看的书或要讲的故事。入睡前应将灯光调暗,待宝宝睡着后再关灯。
夜里常去照料,看看宝宝有没有踢被子,睡姿是不是正确等。
4、及时鼓励让宝宝更爱独睡
第二天起床时,要记得及时说些鼓励的话,比如“你昨天的表现很好,妈妈喜欢能自己睡觉的宝宝;宝宝太棒了”之类,以强化宝宝的独立心理和行为,减少宝宝由于最初分床带来的孤寂情绪。
3种行为妨碍独睡习惯养成
1、在睡前谈论不合宜话题
爸妈要注意创造良好的睡眠气氛,不宜发脾气,也不宜谈论令宝宝不愉快的话题,比如说“今天又做错什么事情”之类的。
2、过分亲昵让宝宝“吃醋”
爸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当着宝宝的面表现出过分的亲昵,以免宝宝产生忌妒,让他认为大人是因为自己碍事才要求分开睡的。
3、爸妈“心太软”
独睡的最初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宝宝的坚持和适应,同时更需要爸妈的坚持。独睡是种习惯,只要用适当的方法坚持,时间久了,自然就会形成。但有的爸妈分床后一见宝宝哭闹,就坚持不下去了,让宝宝又回来和自己睡。这样的爸妈往往太溺爱宝宝,下不了决心。只有持之以恒,好习惯才可能日趋巩固哦。
爸妈只要在以上几个环节多加注意,相信您的宝宝完全可以顺利渡过“独睡”初阶段,并且爱上独睡。
如何培养宝宝的睡眠习惯
1、睡眠规律的形成
到3个月左右,婴儿会渐渐形成日常作息规律。父母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起居习惯,对他的健康成长很重要。
(1)建立昼夜交替模式
妈妈可以通过控制卧室的光线和声音来促使孩子生物钟的形成。早上起床的时候,妈妈把房间的窗帘拉开,让阳光照射进来。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或者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孩子自己醒来。白天孩子醒着的时候,尽量多跟他一起玩耍,让他的房间有充足的日光。日常生活的噪音,比如电话铃声、电视音量,或洗衣机的嗡鸣声、大人走路和说话声,都不需要刻意放轻。晚上孩子入睡前一两小时,妈妈可以把窗帘拉上,调暗室内光线。到了孩子该睡觉的时间,就把灯关掉,把门关好,不要让门缝透光或是传进嘈杂声。如果夜里需要照顾孩子,也要选择暗的夜光灯,或者用手电筒,用完了赶紧关上。房间的窗帘应该厚实,避免窗外透进灯光。
(2)程序化的就寝仪式
固定的睡前程序可由妈妈决定。通常包括给孩子洗澡、换睡衣、讲故事、唱儿歌或是给孩子按摩,与孩子一起玩一个安静的游戏。如果妈妈能坚持这个睡前程序,孩子就会渐渐明白,做完这一切就该睡觉了。如果孩子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他会更放松。而孩子越放松,就越容易快速入睡。此外,这个程序可以通过妈妈与孩子的互动,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
(3)训练孩子自主入睡的能力
观察到孩子有睡意的时候,把他放在床上,让他自己入睡。如果他开始哭,不妨让他哭一阵子,妈妈可以在一边陪伴和安抚他,比如抚摸他、轻轻拍拍他,但是不要抱起他。这样连续几天,孩子便会逐渐养成自己入睡的习惯了。当他学会了自己入睡,在半夜里醒来时(所有的孩子都会在夜里醒来好几次),也可以不依赖妈妈的帮助,自己重新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