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缓慢矮小症和发育迟缓要怎样区分
生长缓慢矮小症和发育迟缓要怎样区分
1首先是矮小症,矮小症是因为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导致身高不能正常生长,而患上了这种疾病的患者,因此生长激素的不足,一般来说最高只可以长到一米三左右,甚至还达不到。
2其次是生长缓慢,有的人的骨骼发育得比较快,因此在年纪比较小的时候身高就会比较高了,但是生长缓慢的人,骨骼发育得比较慢,一般来说身高增长得也就比较缓慢,跟基因是有关系的。
3然而这两种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正常人一般都不可能只长到一米三的,一般都是患者自己骗自己,害怕自己的情况是属于矮小症,但是矮小症其实是一种疾病,而生长缓慢是一种正常的情况。
如何预防儿童矮小症
1、定期带孩子做体格检查,观测身高增长速度
目前临床上用标准差法和身高百分位法来判断身材矮小,即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民族正常儿童身高标准的第3百分位或两个标准差,就可诊断为矮小症。
专家建议,应定期带孩子接受体格发育检查。1岁内每3个月一次,1岁以后6个月随访一次,2岁后每年身高的长速大于5厘米的宝宝就可以排除矮小情况。骨龄则一年复查一次。如果每年增长小于7厘米或者3岁之后每年增长小于5厘米,应该考虑是否生长发育迟缓,要找医生咨询原因。
2、4岁是矮小的分水岭
4岁是发现孩子矮小的分水岭,一旦发现孩子偏矮,就得赶紧治疗,及早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身材矮小状况。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胎儿到2岁的生长快速期,通常出生后第一年长25厘米左右,第二年长10厘米左右;第二阶段为3岁到青春期前的生长速度减缓期,每年长5~7厘米;第三阶段为青春期的生长加速期,男孩增长25~28厘米,女孩增长23~25厘米。
3、合理的饮食和运动
蛋白质是骨骼与肌肉生长的能量来源,同时又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以平衡的饮食为好,即荤菜、素菜合理搭配,粗粮、细粮均衡摄入。营养过剩,是目前造成性早熟发病率逐年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矮小症患者由于生长缓慢,需要量就会比其他孩子少,多数食量不大。我们时常也会发现,原来食量较小的儿童,如果出现青春期发育后,食量就会明显增长,就是这个原因。
运动不仅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同时,身体充分运动后还能增进食欲,对孩子增高有帮助。运动的方式以慢跑、慢速跳绳等为好。球类运动、游泳等也可,只不过需要注意保持运动的连续性,球不在手时也要注意跑动。一些长时间、高强度、过于剧烈的运动(如马拉松等),有可能造成缺氧,可能是无氧运动,反而不利于长高。
4、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爱抚的缺乏、精神上的压力和心灵的创伤都会导致神经、体液、内分泌等功能紊乱,致使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有助于长高的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引起孩子的生长发育障碍。因此,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其在爱与关怀的温馨环境下成长,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孩子发育缓慢是矮小症吗
1首先需要说的是孩子出现了发育缓慢的情况,确实是有可能出现矮小症的情况的,对于发育缓慢,一般的表现是出现晚增长的情况,也就是在早期的时候,孩子的身高不会正常的增长,它是属于一种病症。
2孩子出现发育缓慢的情况,还有可能是因为身体内的一些激素分泌出现异常导致的,生长激素缺乏,还有就是促性腺激素分泌比较缺乏的话,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的情况,也会导致出现矮小症的情况。
3最后我再给大家说一下,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缓慢,出现矮小症的情况还有就是我们出现的骨骼疾患,或者是有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的病症,宫内生长发育迟缓都是会导致矮小症的,除此之外营养不良、各种代谢类疾病也会导致疾病。
常见的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的种类
常见的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有哪几种?
垂体性生长发育迟缓
甲状腺功能减低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
特发性矮小
性早熟引起矮小的全身性疾病
家族性身材矮小
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
小于胎龄儿矮小儿童
垂体性生长发育迟缓
甲状腺功能减低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
特发性矮小
性早熟引起矮小的全身性疾病
得了矮小症的患者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1.身材矮小,生长速率减慢,骨成熟延迟和代谢异常。
矮身材的分类
①生长缓慢性矮小:外观均匀性矮小,但生长缓慢,最常见于生长激素缺乏症,其他有环境和精神因素引起的矮小、染色体病变引起的特纳综合症、慢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慢性肾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哮喘等)引起的矮小症。
②体型不匀称性矮小:外观不匀称性矮小,即患儿的躯干与四肢长短不成比例,常见于软骨发育不良、成骨不全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③体型正常、生长速度正常的矮小:外观为匀称性矮小,且每年的生长速度正常,常见于家族性矮小症。
2.原发病或伴发症状
如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缺乏者容易发生低血糖;甲状腺激素(TSH)缺乏者除有生长发育落后、基础代谢率低、骨龄明显落后外,还有智能低下;伴有促性腺激素缺乏者性腺发育不全,出现小阴茎(即拉直的阴茎长度小于2.5cm),到青春期仍无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等;颅内肿瘤则多有头痛、呕吐、视野缺损等颅内压增高和视神经受压迫的症状和体征。
儿童矮小症的发病原因
1、遗传是矮小症中不可避免的原因:家族性身高偏矮:孩子本人的生长速度正常,骨龄也正常,矮小情况不严重,也无青春发育的延迟,只是父母的身高偏矮,这属于家族遗传性身矮。
2、全身性疾病也是矮小症的引发原因之一:如慢性心肝肾疾病,婴儿期慢性腹泻等。这类宝宝矮小并不严重,内分泌检查生长激素也不低,在调整营养、治疗疾病后,身高和骨龄将有机会进入正常范围。
3、低出生体重儿生长缓慢也可能会出现矮小症的情况:这类孩子出生足月但体重小于2500克,又称足月小样儿,无家族矮小史,也没有内分泌异常的情况,生长速度在正常低值范围内,骨龄正常或落后。他们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正常,但有生长激素分泌节律的改变。
4、垂体性侏儒:这是由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罹患垂体性侏儒的男女比例约为3∶1,2~4岁时会发现明显的生长落后,生长速度每年小于4厘米以下,不过这样的宝宝肢体还比较匀称,只是面容幼稚、腹部脂肪堆积,这是这种疾病的典型表现。此外,骨龄延迟常与身高龄相符,出牙、换牙延迟,智力正常。
真性性早熟是指青春期提前出现,性功能提前成熟。女孩在8以前就出现乳房增大,腋毛和阴毛丛生,月经来潮,并可能有排卵,具有生育能力。男孩在 10岁以前睾丸增大,有精子产生,阴茎长大,并时常有勃起,少数还有遗精现象。真性性早熟病儿,开始身体比同年龄儿童高一些,但由于骨髓提前闭合,成年后身体矮小。
5、精神、社会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矮小症发生:家庭环境、心理压力等,对儿童的身高也有影响。
6、性早熟:男孩10岁前,女孩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在真性性早熟的同时伴有生长加速、骨龄加速。
7、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从而导致矮小症出现:这是容易引发孩子发育不良、身材矮小的重要原因。因为缺乏良好的休息,将严重抑制孩子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晚上10时是孩子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候,而现在父母则往往为提高孩子学习成绩而一再延长夜晚的学习时间、缩短孩子的睡眠时间。此外,缺乏运动也是是导致矮小症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8、营养失衡也是诱发孩子出现矮小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孩子生长发育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各种营养元素,可80%以上孩子存在营养摄入严重失衡的情况。一天当中摄入量最多的是油炸食品、汉堡包等糖分丰富或热量高的食物。饮食结构失衡必然导致钙、铁、锌等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元素摄入不足,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出现矮胖身材、发育不良等情况。
矮小症的分类
1、体型正常、生长缓慢性矮小。患儿外观均匀性矮小,但生长缓慢,最常见的疾病为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其他有环境和精神因素引起的矮小、染色体病变引起的特纳综合症、慢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慢性肾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哮喘等)引起的矮小症。
2、体型不匀称性矮小。这类患儿外观不匀称性矮小,即患儿的躯干与四肢长短不成比例,常见于软骨发育不良、成骨不全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3、体型正常、生长速度正常的矮小。这类患儿外观为匀称性矮小,且每年的生长速度正常,常见于家族性矮小症。
发育比较缓慢的危害
孩子出现发育缓慢的情况,还有可能是因为身体内的一些激素分泌出现异常导致的,生长激素缺乏,还有就是促性腺激素分泌比较缺乏的话,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的情况,也会导致出现矮小症的情况。
最后我再给大家说一下,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缓慢,出现矮小症的情况还有就是我们出现的骨骼疾患,或者是有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的病症,宫内生长发育迟缓都是会导致矮小症的,除此之外营养不良、各种代谢类疾病也会导致疾病。
矮小症的孩子有哪些表现呢
矮小症孩子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体型正常、生长速度正常的矮小: 这类患儿外观为匀称性矮小,且每年的生长速度正常,常见于家族性矮小症。
2、孩子身高增长速度: 孩子的身高可以作为一个评判标准,3岁以下婴幼儿增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3岁至青春期前,增长速度小于3-5厘米/年;青春期增长速度小于5-6厘米/年,都属于身高增长缓慢。
3、软骨发育不全: 软骨发育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侏儒,属于软骨化骨缺陷而膜性化骨正常的一种发育异常;为常染色显性遗传性疾病,约80%以上病例为散发性;出生时体征已很明显,以侏儒最显着,典型病例为体态不匀称,主要是四肢短,尤为上臂和股部最明显,而躯干尚属正常;头大,面部宽,额部和双侧顶部宽,中指与第四指分开,呈V型,称三叉手;下肢弯曲,智力正常;成人最终身高,据统计男性112~136cm,女子112~136cm。
4、体型正常、生长缓慢性矮小: 患儿外观均匀性矮小,但生长缓慢,最常见的疾病为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其他有环境和精神因素引起的矮小、染色体病变引起的特纳综合症、慢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慢性肾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哮喘等)引起的矮小症。
5、体型不匀称性矮小: 这类患儿外观不匀称性矮小,即患儿的躯干与四肢长短不成比例,常见于软骨发育不良、成骨不全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上面所介绍的就是矮小症的表现,相信大家是能够清楚的。对于这个影响孩子的疾病,家长们是一定要重视起来的,尤其是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治疗疾病。
孩子得矮小症的常见原因
1、家族遗传因素 身高偏矮孩子本人的生长速度正常,骨龄也正常,矮小情况不严重,也无青春发育的延迟,只是父母的身高偏矮。
2、低出生体重儿生长缓慢 这类孩子出生足月但体重小于2500克,又称足月小样儿,无家族矮小史,也没有内分泌异常的情况,生长速度在正常低值范围内,骨龄正常或落后。他们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正常,但有生长激素分泌节律的改变。
3、家庭环境、心理压力 对儿童的身高发育有影响,可导致儿童矮小症。
4、严重营养不良,慢性心肝肾疾病,婴儿期慢性腹泻 这类宝宝矮小并不严重,内分泌检查生长激素也不低,在调整营养、治疗疾病后,身高和骨龄将有机会进入正常范围,可导致矮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