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介绍
茶叶的介绍
茶,汉语词汇,音cha(学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遍销海内外。
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
淡竹叶的介绍
1、 基本概况:淡竹叶,中药名,禾本科淡竹叶属植物。又名竹叶门冬青、迷身草、山鸡米、金竹叶、长竹叶、山冬、地竹、淡竹米、林下竹。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根茎短缩而木化。须根稀疏,中部常膨大为纺锤形。秆直立,中空,节明显。叶互生,广披针形,长5~20cm ,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收缩成柄状,无毛蔌两面有小刺毛,脉平行并有小横脉;叶鞘包秆,边缘光滑或略被纤毛;叶舌短小,质硬,具缘毛。圆锥花序顶生,小枝开展;小穗狭披针形,长7~12mm,宽1.5~2.5mm,最下1花为两性,余为中性,脱节于颖之下;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或中华淡竹叶的全草。花期7~9月,果期10月,5-6月未开花时采收,切除须根,晒干。淡竹叶野生于山坡林下或沟边阴湿处,中华淡竹叶生长于山坡、溪边。野生淡竹叶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和西南等地,中华淡竹叶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地。
2、 主要成分:茎、叶含三萜化合物:芦竹素(Arundoin)、印白茅素(Cylindrin)、蒲公英赛醇 (Taraxerol)和无羁萜(Friedelin)。另谓地上部分含酚性成分、氨基酸、有机酸、糖类。叶和茎含芦竹素(arundoin)、白茅素(cylindrin)、蒲公英甾醇、无羁萜、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根茎含芦竹素及白茅素。另谓地上部分含酚性成分、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竹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活性多糖及其他有效成分,如酚酸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萜类内酯、特种氨基酸和活性肤、锰、锌、硒等微量元素。竹叶中所含的功能因子主要是黄酮糖苷和香豆素类内酯。
3、 价格分析:根据地区的不同,价格也各有不同。淡竹叶购销平稳,大货走动一般,价稳,现市场价统货4.5-5.5元。若用季来临,则淡竹叶走动稍有好转,统货市场售价稳定在6.5元左右,若是成都,价格可能会稍高,其他地区间差别不大。
柿叶介绍
【药材名称】柿叶
【拼音】Shì Yè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叶片。
【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鞣质、酚类、树脂、香豆精类化合物、还原糖、多糖、挥发油、有机酸(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叶绿素。黄酮甙中有黄芪甙、杨梅树皮甙。又含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约76微克/克)。
【药理作用】从叶中提出的黄酮甙,给狗静脉注射(5毫克/公斤),能降低血压并增加冠脉流量(33~36%);在离体兔心标本上,也能增加冠脉流量。以叶制成的注射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给兔腹腔注射,有降温作用。对动物的毒性不大,也不引起溶血,不影响末梢血象。
【性味】《本草再新》:"味苦,性寒,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专入肺经。"
【功能主治】治咳喘,肺气胀,各种内出血。
①《滇南本草》:"经霜叶敷臁疮。"
②《本草再新》:"治咳嗽吐血,止渴生津。"
③《分类草药性》:"治咳嗽气喘,消肺气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研末敷。
【复方】治血小板减少症:干柿叶、马蓝、阿胶、侧柏叶。水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临床应用】①用于止血
取秋季自然脱落之柿树叶,洗净晒干,研细过筛内服,每次5克(重者10克),每日3次。治疗胃溃疡出血4例,平均9天止血;肺结核出血5例,均有效;支气管扩张咯血5例,止血4例,减少1例;肿瘤放疗出血5例,止血4例,减少1例;功能性子宫出血7例,止血5例,减少2例;痔瘘便血60例,止血34例,那么减少16例,无效10例;另鼻衄6例,月经过多5例,眼底出血1例,红斑狼疮出血1例,尿血1例,皆有一定效果。其止血机理尚待研究。
②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取经霜打落之柿树叶洗净晒干,研细末,早晚各服1钱,1个月为一疗程。2个疗程无显效者,可不必再服。适应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症状已缓解,但血小板计数仍低于正常值,并有散在紫癜出现或轻度出血征象的患者。
霜桑叶茶的介绍
桑叶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桑箕星之精神也,蝉食之称文章,人食之老翁为小童,桑叶又名:“神仙草”,日本人称桑叶茶为长寿茶。
桑叶是植物之王,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之美誉,富含人体17种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成为人类绿色新食品源。
桑叶茶一般选用生态环境优越、无污染的优质嫩桑叶为原料,经科学烘焙等工艺精制而成。工艺中除去桑叶中有机酸的苦味、涩味较为关键;口味甘醇、清香溢人等特性也重要。桑叶茶用开水冲泡,清澈明亮,清香甘甜,鲜醇爽口,尤其对中老年人及不宜饮茶的人提供了一种新型饮品,使其在饮茶过程中得到一定的保健效果,常饮此茶有利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
山东是中国的老蚕区,栽桑养蚕的历史悠久。远在商周时期已有发展,秦汉时代(公元221—220年)则相当兴盛。山东桑树统称“鲁桑。”《齐民要求》一书中载有:“桑有黑鲁、黄鲁之分。”《蚕桑萃编》亦曾记述:“鲁桑为桑之始。”说明了山东鲁桑品种在桑树演化中的重要作用。
叶酸的介绍
叶酸(folic acid)也叫维生素B9,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项目于1990年启动,经过中美科学家对追踪观察25万例新婚妇女及其妊娠结局验证[1] ,准妈妈在备孕期间就服用0.4毫克叶酸,在神经管畸形高发区有85%预防率,在神经管畸形低发区有41%的预防率,此项科技成果被全球50多个国家广泛应用及借鉴。叶酸也用来治疗女性贫血,但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时一定要认真看好说明书,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叶酸(folic acid)维生素B复合体之一,相当于蝶酰谷氨酸(pteroylglutamic acid,PGA),是米切尔(H.K.Mitchell,1941)从菠菜叶中提取纯化的,故而命名为叶酸。有促进骨髓中幼细胞成熟的作用,人类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对孕妇尤其重要。
荷叶茶的介绍
荷叶茶,又称“荷钱茶”,源自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清朝状元陈沆,明朝宰相姚阁老的故里望天湖。相传嘉庆年间陈沆进京上任携带了一点家乡特产荷叶茶。荷叶茶主要以荷叶为基础原料。
《本草纲目》、《随息居饮食谱》、《中国药茶配方大全》等古今药(食)学典籍认为:莲芯及荷叶具有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以及清热养神、降压利尿、敛液止汗、止血固精等功效。“荷叶减肥,令人瘦劣”, 中国自古以来就把荷叶奉为瘦身的良药。在医院里,仍让肥胖病人喝荷叶茶。
桑叶的介绍
桑叶,(Mulberry Leaf),学名:Folium Mori。中药名,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是蚕的日常食物,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叶等,我国南北各地广泛种植桑树,桑叶产量丰富。蚕的主要食物。完整叶片呈或宽卵形,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叶柄长约4厘米,叶片基部心脏形,顶端微尖,边缘有锯齿,叶脉密生白柔毛。老叶较厚暗绿色。嫩叶较薄,黄绿色。质脆易,握之扎手。气淡,味微苦涩。
药用一般认为霜后采者质佳。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且有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作用。到2014年,有人将桑叶的芽头做成了菜式,而使桑叶有了食疗的价值,因其桑叶的芽头营养价值丰富而被大众喜爱,称为桑芽菜。又以南浔辑里村,国丝文化园的桑树芽最为出众,考虑到穿珠湾水的灌溉,其桑叶芽的微量元素比一般桑芽的要高出很多。[1]
桑椹儿果幼时青绿,成熟后呈黑紫色、紫红色,味酸甜可口。
桑叶的介绍
桑叶,(Mulberry Leaf),学名:Folium Mori。中药名,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是蚕的日常食物,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叶等,我国南北各地广泛种植桑树,桑叶产量丰富。蚕的主要食物。完整叶片呈或宽卵形,叶片基部心脏形,顶端微尖,边缘有锯齿,叶脉密生白柔毛。老叶较厚暗绿色。嫩叶较薄,黄绿色。质脆易,握之扎手。气淡,味微苦涩。药用一般认为霜后采者质佳。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且有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作用。到2014年,有人将桑叶的芽头做成了菜式,而使桑叶有了食疗的价值,因其桑叶的芽头营养价值丰富而被大众喜爱,称为桑芽菜。又以南浔辑里村,国丝文化园的桑树芽最为出众,考虑到穿珠湾水的灌溉,其桑叶芽的微量元素比一般桑芽的要高出很多。[1] 桑椹儿果幼时青绿,成熟后呈黑紫色、紫红色,味酸甜可口。
桑叶的介绍
别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霜叶霜、桑叶蜜、桑叶、冬桑叶,铁扇子,家桑叶,枯桑叶,荆桑叶,桑椹树叶,桑树叶,黄桑叶,霜桑叶,冬桑叶,白桑叶,鸡桑叶,子桑叶,山桑叶,金桑叶,晚桑叶,老桑叶,双叶,双桑叶,童桑叶,神仙叶。
性味:味苦、甘、性寒。
1.《日华子本草》:暖,无毒。
2.《纲目》:味苦甘,寒,有小毒。
3.《医林纂要》:甘酸辛,寒。
归肺、肝经。
4.《本草经解》:入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
5.《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桑叶 (6张)
6.《本经》:除寒热,出汗。
7.《唐本草》:水煎取浓汁,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
8.《山东中药》:治喉痛,牙龈肿痛,头面浮肿。
9.《本草拾遗》:主霍乱腹痛吐下,冬月用干者浓煮服之。细锉,大釜中煎取如赤糖,去老风及宿血,降糖。
10.《日华子本草》:利五脏,通关节,下气,煎服;除风痛出汗,并补损瘀血,并蒸后罯;蛇虫蜈蚣咬,盐挼敷上。
桑叶茶介绍
桑叶除了可以直接用开水冲泡之外,也可以根据想要治愈不同的身体状况而增加不同的中药材,这样药效也是不一样的。
第一:桑叶枸杞茶材料:新鲜的桑叶、新鲜的车前草、新鲜的枸杞苗做法:桑叶的量是其他两种中药材的两倍,将三种中药材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煎煮服用。功效:这道茶饮的主要作用就是清热解毒以及利尿,适合在夏天服用。第二:桑菊青豆茶材料:冬桑叶、菊花、青豆、白糖做法:将所有的药材一起放入锅中煎煮服用。功效:这道茶饮的主要作用就是清肝明目,服用之后具有消炎以及疏散风热的效果,日常比较多用于治疗急性眼结膜炎这类型疾病上面,效果非常的不错。第三:桑叶菊花山楂茶材料:桑叶、菊花、山楂、金银花做法:将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杯子中,然后用开水冲泡四次,每次的时间控制在十五分钟左右,然后代替茶水饮用。功效:建议每天都可以服用一些这道茶饮,能够很好的预防以及治疗高血压、胆固醇以及动脉粥硬化等情况。第四:桑叶菊花茶材料:干燥的桑叶以及干燥的菊花等量做法:一起放入杯子中用开水进行冲泡,代替茶水饮用。
功效:这道茶饮适合风热感冒的患者服用,具有很好的凉解作用。
茶叶的介绍
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
毛冬青茶叶的介绍
小枝具棱,被粗毛,干后黑褐色。单叶互生;纸质或膜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3~4厘米,宽1.5~2厘米,先端尖,通常有小凸尖,基部阔楔形或略钝,下面被疏粗毛,边缘具稀疏的小尖齿或近全缘,中脉上面凹陷,被疏毛,侧脉每边4~5条;叶柄长3~4毫米。花淡紫色或白色,雌雄异株;花序簇生;雄花序:每枝有一花,很少为3花的聚伞花序;花梗长1~2毫米;小苞片2枚;萼5~6裂,裂片卵状三角形;
花瓣4或6片,倒卵状长椭圆形,长2毫米;雄蕊长为花瓣长的3/4;雌花序:每枝1~3花;花梗长2~3毫米;萼深6~7裂,被短柔毛;花瓣5~8片,长椭圆形,长2毫米。浆果球形,径4毫米,熟时红色。 毛冬青茶生于山野坡地、丘陵的灌木丛中。分布广东、广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地。本植物的叶(毛冬青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变种植物秃毛冬青功用相同。
毛冬青是天然野生的植物凉茶,它吸取了日月之精华,取天地之灵气而生长。这种茶在云南省的大深山上生长,毛冬青茶叶功效非常突出。具《本草纲目》记载,毛冬青具有养肝、护肝、清热的功效。特别适合容易上火、咽喉肿痛、烟酒过多、湿热、失眠、咳嗽、咳痰人群饮用。毛冬青是一种名贵的野生植物茶,对调理人体的五脏六腑,排毒清肠胃,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很大的作用。茶味清香淡雅,回味悠长,原汁原味,饮用方便,不含蔗糖以及任何化学添加剂,是居家、旅行必备的天然饮品。常年饮用还可以延年益寿,男女老少皆宜。
茶叶蛋的介绍
菜名:茶叶蛋
别名:五香茶叶蛋 、五香蛋
英文名:tea eggs
所属菜系:各菜系均有
特点:茶香浓郁,鲜香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