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尿多是怎么回事 尿崩症
夜尿多是怎么回事 尿崩症
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衰减,抗利尿激素会减少分泌,肾小管再吸取功能下降,从而引起多尿。
结尿崩症的日常护理
尿崩症是指血管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那么,尿崩症的护理工作有哪些?
一、做好尿崩症的护理前,先要进行病情观察
准确记录尿崩症患者尿量、尿比重、饮水量,观察液体出入量是否平衡,以及体重变化。观察患者饮食情况,如食欲不振,以及便秘、发热、皮肤干燥、倦怠、睡眠不佳症状等。观察患者是否由脱水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胸闷、虚脱、昏迷等。
二、尿崩症的护理--对症护理
1保持皮肤、粘膜的清洁。
2有便秘倾向者及早预防。
3注意患者出现的脱水症状,一旦发现要及早补液。
4患者夜间多尿而失眠、疲劳以及精神焦虑等应给予护理照料。
5药物治疗及检查时,应注意观察疗效及副作用,嘱患者准确用药。
6对于多尿、多饮者应给予扶助与预防脱水,根据患者的需要供应水。
7测尿量、饮水量、体重,从而监测液体出入量,正确记录,并观察尿色、尿比重等及电 解质、血渗透压情况。
三、尿崩症的护理--一般护理
1在尿崩症患者身边经常备足温开水。
2定时测血压、体温、脉搏、呼吸及体重。以了解尿崩症患者病情变化。
3尿崩症患者夜间多尿,白天容易疲倦,要注意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患者休息。
四、尿崩症患者的健康指导
尿崩症患者要准确遵医给药,不得自行停药。患者家属要及时记录患者的尿量和体重变化。注意预防感染,尽量休息,适当活动。尿崩症患者由于多尿、多饮,要在患者身边备足温开水。
尿多是不是尿毒症的症状
尿毒症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得了该疾病必须要及时的发现,否则很容易出现生命危险。一些朋友会有尿多的情况出现,这是较为正常的,但是如果一直都是尿多的话,就需要注意一下了。下面就请专家为朋友们介绍一下尿多是不是尿毒症的症状。
生理上的尿多现象也是尿毒症的一种症状的,肾病患者出现在尿多的原因主要见于糖尿病、尿崩症,慢性肾炎、精神性多尿等。生理性多尿主要见于饮水过多,饮酒、饮浓茶及精神紧张等。肾病常见症状之多尿其发生原因各不相同,比较常见的是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时,由于肾小管功能不全,尿浓缩功能减退所致。此时常表示肾功能已受损,尿比重多呈固定性低比重。
肾病患者是要注意尿多也是尿毒症的症状的,在急性肾炎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常表示病情减轻趋向好转。慢性间质性肾或肾小管性酸中毒,由于肾小管损害多出现多尿,肾病常见症状之多尿的发生往往同其它系统疾病所致的多尿机理上互相联系不能分开,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其多尿可由于高钠刺激下丘脑容量中枢,也可由于低钾性肾小管损害致浓缩功能降低的缘故。
肾病患者出现一些尿毒症的症状,是要注意的。排尿是人体排泄各种代谢产物必不可少的生理功能,理应尿量越多, 排出的毒素也多,为何尿多却排不出毒素而发生尿毒症呢? 实际上人的尿中含两大成分,一是作为溶剂的水,二是作为溶质的代谢产物。尿毒症患者的肾小球发生硬化,功能丧失,各种大分子的有毒的代谢产物便不能按生理需要而排出,滞留于体内,而小分子的水仍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肾小球滤出,形成原尿。
出现尿毒症症状的患者还要知道,原尿在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时,绝大部分被重吸收回体内,最后仅有约1500 毫升终尿排出体外。肾功能衰竭时不但肾小球功能衰竭,而且肾小管功能减退,其中肾小管的重吸收即浓缩功能减退明显, 尿毒症患者早期夜尿增多即是明证。后期水的重吸收功能受到损害,尿中的含水量增多了,而尿中的溶质浓度很低,故尿量可以不减少,甚至增多, 但体内的毒性代谢产物排出却极少,在体内潴留过多。可以说,尿毒症患者尿的质量不佳,检查的特征是尿渗透压明显降低,尿比重相对固定于1 .010,为等渗尿。
多尿有哪些症状 烦渴多饮
如果多尿并且伴有烦渴多饮,排低比重尿见于尿崩症。多尿是尿崩症的最显著症状之一,尿量超过2500ml/d或50ml/(kg.d)
所谓尿崩症是指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精氨酸加压素缺乏,或者多种疾病导致肾小管冲吸收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夜尿增的症状
夜尿增多易混淆的症状:
烧伤后尿量减少(一般指成人尿量每小时在20毫升以下):是烧伤休克的重要且较早的表现,如果肾功能未严重损害,尿少一般能反映组织血液灌流情况和休克的严重程度。尿少的主要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所致。当然尚与抗尿激素和醛固酮增多有关。如出现无尿,多示收缩压在10.7kPa以下。
神经性尿频症指非感染性尿频尿急,是儿科一个独立的疾病,患儿年龄一般在2~11岁,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其发病特点为尿频,每2~10分钟一次,患儿尿急,一要小便就不能忍耐片刻,较小患儿经常为此尿湿裤子,可继发尿路感染或阴部湿疹。
尿崩,一般为尿崩症的简称。尿崩症是指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 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无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毫升或者闭尿,见于严重心肾疾病和休克病人。流行性出血热的少尿期中无尿标准为24小时尿量小于50ml。
多尿:正常健康人24 h尿量约 1500~2 000ml;如果24h尿量超过2500ml称为多尿。多尿的原因不同,病史有很大差异,仔细追问内分泌代谢疾病史,肾脏疾病史,药物应用史等。体格检查注意脱水情况,骨骼肌肉检查,神经反射检查是其重点。实验室检查以血生化酸碱平衡、水电解质检查为必备手段。怀疑多发性骨髓瘤时反复骨髓检查可确诊。X线拍片。CT、MRL检查,可以发现骨骼破坏情况,脱钙情况以及脏器的结构大小等情况。
测定晚间尿量即可诊断。
男人夜尿多可能是病
夜尿多是怎么回事
夜尿是困扰很多人的一种病症,夜尿多是怎么回事?其中夜尿频繁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尿频,主要是由于喝水较多引起;神经性尿频,精神高度紧张或者心理暗示有尿意造成;心功能不全或内分泌疾病引起夜尿频繁;肾脏疾病例如,肾虚、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引起。
夜尿多的原因
生理性
睡前大量饮水,习惯喝浓茶、咖啡或者服用利尿剂。
神经性
精神高度紧张导致入睡困难,膀胱稍有尿意也会起夜。
心功能不全或内分泌疾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肾脏疾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肾小球疾病、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等,出现的首个症状就是夜尿增多,继之发展为肾性多尿。高血压、糖尿病也会因为肾脏浓缩功能的减退,出现夜尿增多。
夜尿多怎么办 根据尿量判断疾病
人体每24小时尿量的变化幅度较大,一般情况下,尿量与摄入水量成正比,与食物种类、环境温度、年龄、精神因素及运动量等密切相关。
那夜尿多怎么办?
正常成人在一般情况下24小时尿量为1500~2000毫升,白天尿量比夜间多,其比率为2~4.
1、尿量超过2500毫升称为多尿,除见于大量饮水、服用利尿药物等生理情况外,主要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慢性间质性肾炎、糖尿病、尿崩症和精神性多饮多尿症。
2、每24小时尿量超过4000毫升称为尿崩,根据病因可分为肾性尿崩(血浆抗利尿激素分泌正常、肾小管对该激素无反应或反应低下所致)、垂体性尿崩(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和精神性尿崩(敢叫精神性多饮多尿症)三种。
3、每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少于17毫升)称为少尿。可见于饮水量少、高温劳动出汗过多或频繁呕吐、腹泻而液体补充不足者。根据病因可分为肾前性少尿(如脱水、失血、休克、心力衰竭),肾裨性少尿(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及肾后性少尿(完全性双侧或单侧上尿路梗阴)三种。
每24小时尿量少于100毫升称为无尿,见于双侧肾皮质坏死、严重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完全性肾后性梗阻。
正常饮食情况下,如夜尿量超过750毫升甚至超过昼尿量称为夜尿多,示肾脏浓缩功能减退。
夜尿频繁的发病率非常高,原因也有很多,那夜尿多是怎么回事?建议大家应该先了解清楚自己夜尿频繁的原因是什么,撇除了生理性跟心理性原因之后,就应该到医院检查,是否因为肾脏相关的疾病引起的夜尿频繁,以免延误了病情。
什么是尿崩症
尿崩症是由于我们神经系统的病变而导致我们体内某种激素的缺乏导致的,或者是由于某些病变原因引起我们肾脏缺陷导致的疾病。
前者为中枢性尿崩症(CDI),后者为肾性尿崩症(NDI),其临床特点为多尿、烦渴、低比重尿或低渗尿。尿崩症常见于青壮年,男女之比为2:1,遗传性NDI多见于儿童。
尿毒症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多数以青少年为多。男女的发病率相近。大多起病缓慢,往往为渐进性的,数天内病情可渐渐明显。少数可突发,起病有确切日期。那么尿崩症的临床症状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中枢神经尿崩症可能出现在任何年龄段,通常会出现在儿童和成年早期,而且男性要比女性发病多见。
大多数病人均有多饮、烦渴、多尿。夜尿显著增多。一般尿量常大于4L/d,最多有达到18L/d者。
大多数病人均有多饮、烦渴、多尿
尿比重比较固定,呈持续低比重尿,尿比重小于1.006,部分性尿崩症在严重脱水时可以达到1.010。口渴常很严重。一般尿崩症患者喜冷饮。
遗传性尿崩症者常于幼年起病,因渴觉中枢发育不全,可引起严重脱水和高钠血症,常危及生命。肿瘤和颅脑外伤及手术累及渴觉中枢时,除了定位症状外,也可出现高钠血症。
比较严重的高钠血症的表现主要是谵妄、痉挛、呕吐等。当尿崩症患者又出现腺垂体功能不全的时候,反而尿崩症的情况会减轻。
以上就是关于尿崩症的临床症状的介绍了,通过以上的内容你是否对尿崩症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了呢?希望患者们都能积极治疗,早日康复!
血糖高为什么口渴呢
1、精神性多尿:主要是精神因素引起烦渴、多饮所致多尿与低比重尿。本病以女性多见,病人“多饮在先、多尿在后”,白天尿量大于夜间尿量,症状受情绪的影响,病人同时伴有其他神经症的症状,“禁水—加压素试验”为正常。
2、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导致的。病人表现为严重的多尿、多饮,尿比重及尿渗透压降低,禁水—加压素试验呈阳性。禁水后,病人尿量仍多,尿比重及尿渗透压升高不明显,在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量明显减少,尿液浓缩,尿比重及尿渗透压明显升高。
3、肾性尿崩症:是一种家族性X连锁遗传性疾病。往往出生后即出现症状,多为男性,女性表现为轻症,并可致生长发育迟缓。
4、慢性肾脏疾病:主要是肾小管疾病,可影响肾脏浓缩功能而引起多尿、口渴等症状,但多有原发病的临床特征,且多尿的程度也较轻。
5、高钙血症:甲旁亢、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可引起高钙血症,高钙血症可抑制远端肾小管水重吸收的作用,导致多尿、多饮,夜尿增多,严重者颇似尿崩症。
男人尿频当心6大危险信号
1.男人夜尿多生理性原因
如睡前有大量饮水的习惯,饮浓茶、咖啡或服用某些药物等。
2.男人夜尿多精神性原因
高度紧张或神经质患者,睡眠不佳,当膀胱轻度充盈 (少于300毫升 )时即有尿意,以致夜间排尿频率增加,甚至造成习惯性夜尿。
3.前列腺增生
许多中年男士有尿频、夜尿增多问题,该警惕是否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男士的前列腺一般在30岁以后开始发生增生,50岁以后出现相关症状,夜尿增多是前列腺增生的表现之一。
4.心功能不全或某些内分泌疾病
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可出现夜尿。
5.肾性疾病:如肾小球疾病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时,常首先出现夜尿增多,继之发展为肾性多尿,甚或肾性尿崩症。而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由于肾小动脉硬化,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最易出现夜尿多。
6.尿路感染或前列腺炎
除上述几种造成男人夜尿多的原因之外,还有可能是尿路感染造成的,一般来说尿路感染很可能伴有尿急,尿痛等并发症,严重危害健康,因此及时治疗最重要。
尿崩症常见治疗方法有哪些
对各种类型症状严重的尿崩症患者,都应该及时纠正高钠血症, 正确补充水分,恢复正常血浆渗透压。教育患者必要时应该调节药量,避免一些潜在危险的发生。
每种疾病在治疗时都有必须遵守的原则,尿崩症也不例外,其治疗原则如下:
1. 维持水代谢平衡
幸运的是,多数尿崩症患者的口渴中枢的功能是完整的,可以监测患者对水的需要。而个别患者若口渴中枢受累,就应该密切监测水的摄入和排出之间的平衡以及抗利尿激素治疗之间的关系。
2.水
饮水是尿崩症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足够的饮水可以纠正和预防尿崩症导致的许多水代谢的紊乱。 其他的药物治疗目的是保证必要适当的水的摄入,防止夜尿和影响夜间睡眠。对儿童减少夜尿保证睡眠还能够减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患上尿崩症也不要太过担忧,只要坚持治疗,严格执行医师的医嘱,相信一定能早日治好疾病,恢复健康。
(一)水剂加压素 尿崩症可用激素替代治疗。血管加压素口服无效。水剂血管加压素5~10U皮下注射,作用可持续3~6小时。这种制剂常用于神智不清的继发于脑外伤或神经外科术后起病的尿崩症患者的最初治疗。因其药效短,可识别神经垂体功能的恢复,防止接近静脉输液的病人发生水中毒。
(二)粉剂尿崩症 赖氨酸加压素是一种鼻腔喷雾剂,使用一次可产生4~6小时抗利尿作用。在呼吸道感染或过敏性鼻炎时,鼻腔粘膜水肿,对此类药物吸收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和意识丧失的尿崩症病人,应皮下注射脱氨加压素。
(三)人工合成DDAVP(1-脱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esmopresssin) DDAVP增加了抗利尿作用而缩血管作用只有AVP的1/400,抗利尿与升压作用之比为4000:1,作用时间达12~24小时,是目前最理想的抗利尿剂。1~4μ皮下注射或鼻内给药10~20μg,大多数病人具有12~24小时的抗利尿作用。
如不能根治者也可按上述药物治疗。
1.中枢性尿崩症
(1)病因治疗:针对各种不同的病因积极治疗有关疾病,以改善继发于此类疾病的尿崩症病情。
(2)药物治疗:轻度尿崩症患者仅需多饮水,如长期多尿,每天尿量大于4000ml时因可能造成肾脏损害而致肾性尿崩症而需要药物治疗。
其他治疗
(1)中医中药治疗:以补肾、滋阴、生津益气为主,佐以固肾,可用生脉散、知柏地黄丸或汤剂、缩泉丸(散)、桑螵蛸、熟地、黄芪、菟丝子、龙骨、牡蛎、萸肉、山药、杞子和甘草等。
(2)病因治疗:如手术切除脑瘤,治疗全身性疾病等。
(3)饮食方面应限制钠盐、咖啡、茶类,并适当补充糖、蛋白质与多种维生素等。
男人尿频当心5大危险信号
1、男人夜尿多生理性原因:
如睡前有大量饮水的习惯,饮浓茶、咖啡或服用某些药物等;
2、男人夜尿多精神性原因:
高度紧张或神经质患者,睡眠不佳,当膀胱轻度充盈 (少于300毫升 )时即有尿意,以致夜间排尿频率增加,甚至造成习惯性夜尿;
3、心功能不全或某些内分泌疾病:
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可出现夜尿;
4、肾性疾病:如肾小球疾病: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时,常首先出现夜尿增多,继之发展为肾性多尿,甚或肾性尿崩症。而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由于肾小动脉硬化,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最易出现夜尿多。
5、除上述几种造成男人夜尿多的原因之外,还有可能是尿路感染造成的,一般来说尿路感染很可能伴有尿急,尿痛等并发症,严重危害健康,因此及时治疗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