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捏脊治疗的适应证 小儿咳嗽
小儿捏脊治疗的适应证 小儿咳嗽
捏脊方法:患儿俯卧或侧卧,以舒服为主。操作者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对应钳形用力,常规捏脊4-6遍,从第2遍开始,在捏脊过程中加入重提手法,捏3下,提1下。其中,对于急性疾病引起的咳嗽,从大椎穴提向长强穴,当按捏至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的肺俞穴处时,用力上提及重按3次,配合按揉天突,清肺经等手法;对于慢性疾病引起的咳嗽,从长强捏向大椎,手法缓和轻柔,当按捏至脾俞,肺俞穴处时,用力上提及按揉3次,然后配合按揉天突,清肺经,掐,擦至阳,拍上背等手法。
常用按摩方法:操作者用拇指指端轻轻按揉位于胸骨上窝正中的天突穴10-15次;再用拇指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200-400次,即清肺经;再用一手拇指或食指按放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的至阳穴,用指端甲缘按掐,一掐一松,连掐21次,也可配合用掌根按揉;最后将一手拇指或食指按放在至阳穴处,用指腹推擦3分钟。
小儿捏脊治疗什么 小儿厌食
捏脊方法:患儿俯卧或侧卧,家长用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向大椎捏脊4-6遍,从第2遍开始,采用重提手法,每捏3下,提1下,当按捏至背部的脾俞和胃俞,稍用力向上提3次,然后配合按揉脾俞,胃俞,分推上背部,补脾经,揉板门等。
常用按摩法:先用拇指分别按在小儿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的脾俞穴上,用指端着力点按,一按一松,连按21次,再用两手拇指指腹按揉脾俞穴3分钟;接着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患儿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的胃俞穴,用指端着力点按,一按一松,连按21次;然后再用两手拇指指腹按揉脾俞3分钟;然后用两手掌分别按在第1胸椎两侧肌肉上,自上而下从中间向两侧分推,自第1胸椎开始,每推数次后向下移动一点,至第12胸椎为1遍,连推5-6遍。
捏脊治婴幼儿腹泻的方法
小儿捏脊
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所以又称“捏积疗法”,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的描述,是目前见诸文献的最早记录。经后世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逐渐发展成为捏脊疗法。
小儿捏脊的操作方法
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3次。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为一个疗程。慢性疾病在一个疗程后可休息1周,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小儿捏脊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上述小儿捏脊的两种方法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
小儿捏脊的技巧
小儿捏脊对宝宝好处多多,而且操作简单,没有副作用,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年轻妈妈的推崇。掌握小儿捏脊的一些技巧,可以提高捏脊的效果哦。
1、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如头面部症状明显(目红赤、痒涩羞明、鼻腔红赤、牙齿松动、牙龈溃烂、面黄肌瘦、唇红烦渴、面红烦急、惊悸咬牙等)者,可捏至风府穴。捏拿完毕,再按肾俞穴。
2、施术时患者的体位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务使卧平、卧正,以背部平坦松弛为目的。
3、另外,由于颈椎部难以进行捏脊,可用一手或两手的拇指指腹推擦,以加强刺激。也可以拇指与食指对应用力,捏提项后肌肉。
4、在捏脊的过程中,可捏住肌肉向上提,再稍稍放松,使肌肉自指间滑脱,这种做法称为“提法”。每捏3次提1次的,称为“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1次的,称为“捏五提一法”;也可单捏不提的。提起皮肤的高度应根据孩子的承受能力来决定,其中单提不捏刺激最小,“捏三提一法”所受刺激最大。
5、捏脊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相应的背部穴位上用力挟提,以加强针对性的治疗效果。
推荐阅读 神奇的小儿捏脊疗法 为什么给小儿捏脊能治 ...
小儿捏脊治疗什么
小儿感冒
捏脊方法:患儿俯卧或侧卧,以舒服为主,操作者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对应钳形用力,从第2腰椎(也就是腰背部正中间,俗称腰眼的位置),即两腰眼正中开始,沿脊椎向上进行一紧一松的拿捏,一直到第1胸椎两侧肌肉为止,反复操作4-6遍,从第2遍开始,家长在捏脊过程中加入重提手法,捏3下,提1下,当按捏至背部大杼穴时,稍用力向上提3次,然后配合按,擦大杼,擦上背部。
常用按摩方法:两手拇指分别放在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的大杼穴,用指端点按,要有一定力度,一按一松,重复21次;再用两手拇指指腹推擦大杼1分钟;最后家长两手张开,分别按放在背部两侧,做推擦活动,从颈后的后脑勺开始,沿着脊椎骨椎一直擦至第12胸椎处,连擦3分钟。
小儿咳嗽
捏脊方法:患儿俯卧或侧卧,以舒服为主。操作者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对应钳形用力,常规捏脊4-6遍,从第2遍开始,在捏脊过程中加入重提手法,捏3下,提1下。其中,对于急性疾病引起的咳嗽,从大椎穴提向长强穴,当按捏至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的肺俞穴处时,用力上提及重按3次,配合按揉天突,清肺经等手法;对于慢性疾病引起的咳嗽,从长强捏向大椎,手法缓和轻柔,当按捏至脾俞,肺俞穴处时,用力上提及按揉3次,然后配合按揉天突,清肺经,掐,擦至阳,拍上背等手法。
常用按摩方法:操作者用拇指指端轻轻按揉位于胸骨上窝正中的天突穴10-15次;再用拇指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200-400次,即清肺经;再用一手拇指或食指按放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的至阳穴,用指端甲缘按掐,一掐一松,连掐21次,也可配合用掌根按揉;最后将一手拇指或食指按放在至阳穴处,用指腹推擦3分钟。
小儿腹泻
捏脊方法:患儿俯卧或侧卧,家长用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向大椎穴方向捏按4-6遍,从第2遍开始,采用重体手法,每捏3下,提拿1次,当按捏至腰部腰俞处时,稍用力上提3次,然后配合掐,推腰俞,推上七节。
常用按摩法:用两手拇指按放在骶部骶管裂孔处的腰俞穴,以指端甲缘着力按掐,一掐一松,连掐21次;再用一手拇指指腹着力,向大椎穴方向推腰俞穴3分钟;接着以大拇指指腹在尾骶部推擦,每推擦数次后向上移动一些,推擦至第2腰椎处为止,推擦方向宜从下向上,反复推擦200-400次;最后用拇指指腹轻按于龟尾穴上,做轻柔缓和的回旋转动,反复揉动200-400次。
小儿便秘
捏脊方法:患儿俯卧或侧卧,家长用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向大椎穴方向捏按4-6遍,从第2遍开始,采用重提手法,每捏3下,提拿1次,当按捏至骶部长强穴处时,稍用力向上提3次,然后配合按,揉长强,推下七节,揉龟尾,清大肠。
常用按摩法:按摩者一手拇指按放在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中点的长强处,用指端点按,一按一松,连按21次;再用指腹按揉,力度可先轻后重,然后再轻,反复按揉3分钟。接着用食指和拇指指腹在第2腰椎处推擦,每推擦数次后向下移动一些,推擦至腰骶部尾椎骨尖端位置。推擦方法宜从上向下,反复推擦200-400,然后轻轻揉龟尾200-400次,再重复推下七节。最后将孩子食指伸直,用拇指从孩子户口向食指指尖方向推擦,用力要均匀,连推200-400次。
小儿厌食
捏脊方法:患儿俯卧或侧卧,家长用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向大椎捏脊4-6遍,从第2遍开始,采用重提手法,每捏3下,提1下,当按捏至背部的脾俞和胃俞,稍用力向上提3次,然后配合按揉脾俞,胃俞,分推上背部,补脾经,揉板门等。
常用按摩法:先用拇指分别按在小儿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的脾俞穴上,用指端着力点按,一按一松,连按21次,再用两手拇指指腹按揉脾俞穴3分钟;接着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患儿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的胃俞穴,用指端着力点按,一按一松,连按21次;然后再用两手拇指指腹按揉脾俞3分钟;然后用两手掌分别按在第1胸椎两侧肌肉上,自上而下从中间向两侧分推,自第1胸椎开始,每推数次后向下移动一点,至第12胸椎为1遍,连推5-6遍。
小儿疳积
捏脊方法:患儿俯卧或侧卧,家长用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向大椎捏脊4-6遍,从第2遍开始,采用重提手法,每捏3下,提1下,当按捏至背部的胃仓穴时,稍用力向上提3次,然后配合揉,分推胃仓,补脾经,揉板门等手法。
常用按摩法:按摩者先用拇指分别按放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的胃仓穴,用指腹着力按揉,至孩子感觉有酸胀感,连续按揉3分钟;再将两手拇指分别放在两侧胃仓穴处,在下按的同时,顺着肋骨方向分别向两侧分推,连推3分钟;接着补脾经200-400次,或由拇指桡侧由指尖推向指根方向,揉板门200-400次。
小儿咳嗽慎用镇咳药物
在我国呼吸专业门诊,每天就诊的儿童中有70%~80%是以发热伴咳嗽或单纯咳嗽为主。针对小儿咳嗽,各种治疗方法常常难以奏效,最终导致12%的小儿会发生并发症,24%的小儿需要复诊。在小儿严重并发症中,70%是由于药物使用不当造成。尽管会有40%至70%的小儿咳嗽接受了抗生素治疗,但近来的数据显示,抗生素并未减少并发症。这给儿童健康造成了伤害,也给家庭造成了经济负担。
小儿咳嗽治疗方法难以奏效的原因是治疗手段长期存在误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时,咳痰症状及鼻后滴流是儿童咳嗽的两大主要原因。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一咳嗽就马上用镇咳药直接镇咳,这有可能给小儿带来不良影响。与成人不同,小儿咳嗽中有70%-80%都是有痰咳嗽,而且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像成人那样将痰液有效咳出,容易滞留痰液,如果一咳嗽就给予镇咳药治疗,咳嗽暂时抑制了,但痰液更难排出,结果会堵塞呼吸道,不但使咳嗽加重,还容易导致肺部感染,造成肺炎等更严重的疾病。因此儿童有痰咳嗽早期应该先进行祛痰治疗,痰液排除后咳嗽自然会减轻。
小儿咳嗽要对因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呼吸内科主任胡仪吉指出,由于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和免疫特点,极易发生咳嗽。面对小儿咳嗽,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家长常常陷入误区,使得治疗适得其反,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应引起家长的重视。胡仪吉告诉记者,70%-80%小儿咳嗽都会伴有痰液,痰液刺激咽部是咳嗽产生的一种重要机制。而且小儿支气管管腔细窄、支气管粘膜上皮纤毛运动差及呼吸道粘液腺分泌不足,很容易引起痰液潴留,致使咳嗽加重。此外,小儿鼻腔短小,鼻道狭窄、鼻粘膜柔软,血管丰富,容易充血引起鼻塞流涕,致使鼻部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和支气管粘膜,是引起小儿咳嗽的主要原因。所以,治疗咳嗽首先要找出咳嗽的病因,对因治疗,慎用咳嗽药。
什么是小儿捏脊
小儿捏脊是小儿推拿中的一种疗法,是通过对督脉和膀胱经的捏拿,达到调整阴阳;通理经络,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目的。
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在健脾和胃方面的功效尤为突出,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咳喘、夜啼等症,并且也可作为保健按摩的方法使用。
小儿捏脊治疗的适应证 小儿疳积
捏脊方法:患儿俯卧或侧卧,家长用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向大椎捏脊4-6遍,从第2遍开始,采用重提手法,每捏3下,提1下,当按捏至背部的胃仓穴时,稍用力向上提3次,然后配合揉,分推胃仓,补脾经,揉板门等手法。
常用按摩法:按摩者先用拇指分别按放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的胃仓穴,用指腹着力按揉,至孩子感觉有酸胀感,连续按揉3分钟;再将两手拇指分别放在两侧胃仓穴处,在下按的同时,顺着肋骨方向分别向两侧分推,连推3分钟;接着补脾经200-400次,或由拇指桡侧由指尖推向指根方向,揉板门200-400次。
小儿消化不良的偏方
1.健脾消积饼
材料:茯苓面、山药面、麦芽面各30克,鸡内金末、黑芝麻末各15克。
制法:将上述材料和匀,加水适量,和成软面,做成薄饼,用文火烙熟黄。每餐适量, 每日两餐,经常食用。
功效:健脾消食。
适应证:小儿厌食、脾虚食积症。
2.小儿消食粥
材料:山楂片10克,高粱米50克,奶粉、白糖各适量。
制法:将山楂片和高粱米一起置于铁锅,文火炒焦,取出压碾成粗粉,置于砂锅,加水煮成粥。不满1岁者,每次取10克消食粥,每日3次;2~3岁,每次取20克消食粥; 4~5岁,每次取30?4Q克消食粥食用。调味可加适量的奶粉和白糖。
功效:健脾消食。
适应证:小儿厌食、小儿消化不良。
3.扁豆花汤
材料:扁豆花15~3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扁豆花水煎取汁,调入白糖服用。每日2次。
适应症:健脾和胃、消食化湿,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
4.萝子神曲汤
材料:炒萝卜子、麦芽各10克,神曲30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1剂,3次分服。
功效:和脾助运。
适应证: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
5.山楂麦芽茶
材料:山楂、炒麦芽各10克,焦大白、茶叶各4克。
制法:将上述材料一同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6.茯苓栗子粥治小儿消化不良
材料:取茯苓15克,栗子25克,大枣10个,粳米100克。
做法: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
功效:本方茯芩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
7.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良方
1).小米山药糊
材料:小米、山药等量,白糖适量。
制法:将小米、山药研为细末,混勻,每次取30?50克,加水煮糊,调入白糖哺喂。 每日1~2次。
功效:健脾益胃。
适应证:小儿消化不良、腹泻。
2).鸡内金饼
材料:鸡内金2个,面粉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鸡内金焙干,研为细末,加面粉、白糖及清水调匀,制成薄饼烙熟后食用。 每日1剂
功效:补脾健胃、消积化淤。
适应证:小儿消化不良、食欲缺乏。
3).山楂麦芽汤
材料:山楂、炒麦芽各9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效:和中健胃、消积化滞。
适应证:小儿消化不良。
4).山楂橘皮汤
材料:山楂、橘皮各10克,生姜3片
制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效:健睥理气、消积化滞。
适应证:小儿消化不良。
8.来碗陈皮水,消食健脾胃
用生姜3片、大枣3颗,加陈皮1~2片煮汤,或者泡水服用,既可以暖胃,又能调理胃肠功能。
小儿捏脊的利弊
1 增强体质 小儿推拿是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尤其是现在气温突降,对于孩子受凉、腹泻、食欲不振,如果推拿手法运用得当,可以起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小儿捏脊的利弊 2 调理肠胃 胃肠疾病孩子脾胃薄弱,又不知道饥饱,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形成积滞、厌食;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会迁延变为脾胃虚弱。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 小儿捏脊的利弊 3 治愈疾病 对于小儿常见疾病,诸如发烧、拉肚子、感冒、咳嗽、肚子痛等,小儿推拿都有招。 小儿捏脊的利弊 4 小儿捏脊的弊存在于捏脊的方法捏脊法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又无副作用,但是小儿脏腑娇嫩,如果家长操作手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损伤。所以,给孩子捏脊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当孩子出现突发高烧、急性腹泻等急性疾病时,应先查清病变原因再做有针对性治疗,盲目自行捏脊可能会耽误孩子病情。
小儿捏脊治疗什么 小儿腹泻
捏脊方法:患儿俯卧或侧卧,家长用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向大椎穴方向捏按4-6遍,从第2遍开始,采用重体手法,每捏3下,提拿1次,当按捏至腰部腰俞处时,稍用力上提3次,然后配合掐,推腰俞,推上七节。
常用按摩法:用两手拇指按放在骶部骶管裂孔处的腰俞穴,以指端甲缘着力按掐,一掐一松,连掐21次;再用一手拇指指腹着力,向大椎穴方向推腰俞穴3分钟;接着以大拇指指腹在尾骶部推擦,每推擦数次后向上移动一些,推擦至第2腰椎处为止,推擦方向宜从下向上,反复推擦200-400次;最后用拇指指腹轻按于龟尾穴上,做轻柔缓和的回旋转动,反复揉动200-4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