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病如何用药
小儿常见病如何用药
日常生活中,感冒、发烧、咳嗽、腹泻是宝宝常出现的病症,这些常见病更要谨慎用药,以免用错药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以下是宝宝常见病症的用药技巧,妈妈速mark:
1、感冒
宝宝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喉咙痛、咳嗽、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对症治疗是最快的治疗方法。如果轻微感冒,鼻塞流涕,可用小儿感冒颗粒、珠珀猴枣散、保婴丹等药物治疗。
2、发烧
感冒后,宝宝可能会出现发烧症状,一般,3个月以下的宝宝不建议用药治疗,直接用物理降温法退热。如果宝宝3个月以上,体温超过38.5℃,可用单一成分的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治疗。
3、咳嗽
咳嗽会影响宝宝睡眠、玩耍,如果宝宝出现这一症状,妈妈可根据情况让宝宝喝小儿止咳糖浆或清肺化痰颗粒。另外,服用药物期间,多让宝宝喝温水,以缓解喉咙干燥等不适。
4、腹泻
宝宝秋季易感染轮状病毒,出现急性腹泻症状,此时,妈妈除了要注意预防宝宝脱水外,还要根据医生指导给宝宝服用蒙脱石散剂治疗。服用前,最好每袋(3克)加50ml水,这样药物才能最好地发挥作用,注意不能让宝宝空腹服用,服用后也不要马上进食。
孩子不吃饭吃什么开胃 白萝卜蜂蜜
材料:白萝卜500克,蜂蜜150毫升。
用法:白萝卜洗净切成小块,放在沸水内煮沸即捞出控干,晾晒6小时左右,再放入锅内,加蜂蜜以小火煮沸,调匀,待冷,装瓶备用。每次饭后给孩子食用数块,连服数日。
功效:消食健脾。适用于脾胃失调引起的孩子不吃饭。
来源:《小儿常见病家庭单验方》
幼儿常见病及预防 哮喘
诱发哮喘的常见过敏原为花粉、灰尘、鱼、虾、海鲜、牛奶、油漆、以及药物如头孢、青霉素等。此外气候变化或情绪变化能诱发哮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是引发哮喘的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为宝宝晨起时或运动后咳喘明显,病情加重时会出现气急、口唇发紫及鼻翼扇动现象。
小贴士:要避免宝宝与过敏原的接触,对已知过敏原更应杜绝接触;房间要求通风、干燥,注意居室卫生清扫,避免铺设地毯,避免灰尘飞扬;不宜给宝宝玩长毛绒玩具;床罩以及床上用品应定期用开水烫洗以杀死尘螨;对狗(猫)毛过敏宝宝的家中不要养宠物;雾霾天空气质量严重污染时,避免外出活动,如果需要户外活动,建议给宝宝带口罩;宝宝在运动后不要过于劳累,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因着凉而患感冒。
小儿常见病的九种汤食疗法
1、止咳平喘——核桃白果猪肺汤
生活在都市,人口稠密,空气质量差,儿童常常会发生喘咳。对一些久咳不愈及支气管哮喘,日常不妨多用一些核桃肉、杏仁、白果等材料煲猪肺汤来调理。
用料:
核桃肉1两,甜杏仁5钱,白果(去芯)15粒,无花果4粒,生姜2片,猪肺半个,瘦肉6两。
做法:
猪肺清洗切块后出水,用少许油煎香;将全部材料放入煲内,加水煮约2小时,即可连汤料同食。
小贴士:
此汤有温润肺肾,止咳平喘之效,是老少皆宜的汤品。但白果用量不宜过大,通常一岁一粒、两岁两粒……成人最多一天可吃15粒,但一定要去芯才可用。
2、多动症调理——玉竹益智汤
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在踏入青春期后,自我控制能力会增强,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会有所改善,但最终症状完全消失的并不多见。日常不妨多用一些健脑益智的食材作调理,可减少冲动、任性等破坏行为。
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在踏入青春期后,自我控制能力会增强,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会有所改善,但最终症状完全消失的并不多见。日常不妨多用一些健脑益智的食材作调理,可减少冲动、任性等破坏行为。
玉竹益智汤能益智强心、调补阴阳。对出现神志涣散,面色无华,动作烦扰,健忘,注意力低下的多动症患儿很有益处。
玉竹5钱,桂圆肉3钱,杞子3钱,红枣(去核)4~6粒。
将材料洗净,用4碗水煮半小时成2碗即可饮用。
倘若做家常汤,可加鹌鹑同煮。鹌鹑有“动物人参”之称,能补益五脏,且性味甘平,任何体质人士皆可服用。如全家人饮用,份量加倍。
3、手足口病之一 ——绿豆薏米赤小豆汤
炎热天气是手足口病的高峰期,五岁以下的儿童更容易感染此病。此病可怕的地方是容易并发其他炎症,如心肌炎、病毒性脑炎、瘫痪等。
中医认为手足口病多属温热挟湿,根据病毒的性质,用药多在清热毒、凉血清心、利湿方面着手。作为家长,日常不妨多煲一些有清热利尿、湿解毒作用的汤饮,加强孩子的免疫力。
绿豆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物,其皮能清热消暑,肉能解毒,对少量农药毒、重金属毒、菇菌类毒、植物毒素均有解毒功能。所以在夏天不妨多用些绿豆煲汤作家常食疗,此汤亦适合全家老少饮用。
绿豆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物,其皮能清热消暑,肉能解毒,对少量农药毒、重金属毒、菇菌类毒、植物毒素均有解毒功能。所以在夏天不妨多用些绿豆煲汤作家常食疗,此汤亦适合全家老少饮用。
绿豆,薏米,赤小豆各1两,陈皮1块,片糖适量。
将材料浸洗,加水煮约1小时,调入片糖,再煮片刻即可供食。
此汤要用片糖,同时绿豆忌铁器,宜用瓦煲煮。对身体虚弱的儿童,除了多饮这个汤水,亦要避免去人多空气混浊的地方,个人清洁卫生也需特别注意。
4、手足口病之二 ——太子参扁豆薏米汤
手足口病防治的另一种食疗选择是太子参扁豆薏米汤。
扁豆,生薏米各1两,太子参2钱,冰糖适量。
将材料浸洗,用5碗水煮1小时成2碗,调入冰糖煮溶即成。
太子参不属参科,属石竹科植物,有人参和党参的功效,但“功力”稍弱,又称“孩儿参”,所以儿童也都适用。
5、咳嗽不止——蒸洋葱水
感冒时,咳嗽是最辛苦的,阵发性呛咳导致横膈膜疼痛,早前我有位朋友更因剧烈咳嗽而咳断了肋骨,太吓人了。
如果孩子咳嗽不止,可以试试洋葱汁,镇咳,且味道清甜可口。相比于药来说,孩子一定更易接受。
洋葱1个。
洋葱去衣,切片,放入大碗中,隔水蒸30分钟即可供服。
洋葱放入碗后完全不必加水,蒸半小时后只能得出大约1汤匙左右的洋葱汁,这些精华服后才有用,加了水效果大大逊色。
6、止咳定喘——白果核桃杏仁猪肺汤
同样是咳嗽,如果孩子不喜欢洋葱的味道,那就不妨做一碗白果核桃杏仁猪肺汤。此汤能温润肺肾,止咳定喘。对肺虚咳嗽、久咳不愈、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属肺肾两虚者都适合。
同样是咳嗽,如果孩子不喜欢洋葱的味道,那就不妨做一碗白果核桃杏仁猪肺汤。此汤能温润肺肾,止咳定喘。对肺虚咳嗽、久咳不愈、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属肺肾两虚者都适合。
白果10粒,核桃肉1两,甜杏仁5钱,无花果3,红枣4粒,猪骨半斤,猪肺半个。
猪肺灌水,冲洗干净,切块后出水;猪骨出水;白果去壳,去芯;其余材料浸洗;将全部材料放入煲内,用8碗水煮约2小时成4~5碗,即可连汤料同食。
此汤全家老少皆可饮。白果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但过少也将影响其止咳定喘之功效。建议儿童几岁便食几粒,全家饮用的话可用白果15~20粒。白果芯含生物碱较多,煮时必须去芯。
此汤全家老少皆可饮。白果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但过少也将影响其止咳定喘之功效。建议儿童几岁便食几粒,全家饮用的话可用白果15~20粒。白果芯含生物碱较多,煮时必须去芯。
7、化痰——龙脷叶杏仁苹果汤
小朋友不会吐痰,容易因痰影响喉部而咳嗽不止。
龙脷叶是化痰止咳的良药,菜市场常有鲜品供应。
用龙脷叶配合杏仁、蜜枣煲汤喝,对咳嗽痰多人士很有帮助。还可以加1~2个苹果一起煮,苹果有润肺功效,且可以令汤更加好喝。
新鲜龙脷叶1两,杏仁1两, 蜜枣3粒,苹果2个。
龙脷叶洗净; 苹果洗净,去核切块; 将全部材料用6碗水煮约1小时即可供饮。
此汤清甜可口,全家合饮。如做家常汤饮,加瘦肉同煮即成。
8、消食化积——谷芽麦芽瘦肉汤
肥腻食物吃的过多,会损伤脾胃功能,造成消化不良,胃脘胀满,嗳气吞酸,食欲欠佳。尤其是儿童,脾胃功能未发育好,一旦过食肥腻或甜食,即会出现腹胀、腹痛,没有胃口或腹泻等症状。
肥腻食物吃的过多,会损伤脾胃功能,造成消化不良,胃脘胀满,嗳气吞酸,食欲欠佳。尤其是儿童,脾胃功能未发育好,一旦过食肥腻或甜食,即会出现腹胀、腹痛,没有胃口或腹泻等症状。
谷芽麦芽陈皮瘦肉汤有消食化积,健脾开胃,下气和中的功效。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滞,胸脘胀满等症状很有疗效。
炒谷芽,麦芽各1两,陈皮2钱,蜜枣3~4粒,瘦肉6两。
材料浸洗,瘦肉切片;将全部材料放入煲内,用6碗水煮约个半小时即成。
谷芽经炒制过后,成为炒谷芽,长于消食化积;而生谷芽则有较佳的健脾开胃功效。
9、健脾补肺——淮山薏米杮饼粥
儿童肺气弱,可以多用一些健脾补肺的食疗汤来调理。淮山薏米柿饼粥就有健脾、补肺、利湿的功效。
淮山1两,薏米2两,柿饼1两。
先将淮山,薏米用清水浸软,捣碎,加6碗水煮约个半小时成3碗,再加入切碎了的柿饼,再煮半小时即可食用。
如用鲜淮山更理想,因容易捣碎。柿饼甘凉润肺化痰,清热开胃,如有洁白的柿霜代替柿饼,效果更好。此粥滋补有益,很适合脾胃差,易感冒咳嗽的老人也适合食用。
藿香正气水治小儿痱子
大家都知道藿香正气水可用于解暑,但中医育儿专家介绍:藿香正气水治小儿痱子,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藿香正气水是如何治疗小儿痱子的,请往下看:
1.藿香正气水治小儿痱子 痱子是婴幼儿及小儿常见病,多发于夏季,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痱子融合导致脓疮,继发感染。而用藿香正气水治疗小儿痱子,效果较好。可取藿香正气水1支,按比例加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稀释,稀释浓度为:不满3月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3;4~12个月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2;超过1岁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1。用药之前先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擦干,然后用消毒药棉蘸稀释后的药液涂擦患处,每日2~3次。
2.治蚊虫叮咬夏日若被蚊虫叮咬,可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半小时左右可减轻或消除瘙痒感。
由上,我们知道了藿香正气水治小儿痱子,建议您一定要要在中医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藿香正气水来帮助宝宝治疗痱子。
小儿常见病的九种汤食疗法
1、止咳平喘——核桃白果猪肺汤
生活在都市,人口稠密,空气质量差,儿童常常会发生喘咳。对一些久咳不愈及支气管哮喘,日常不妨多用一些核桃肉、杏仁、白果等材料煲猪肺汤来调理。
用料:
核桃肉1两,甜杏仁5钱,白果(去芯)15粒,无花果4粒,生姜2片,猪肺半个,瘦肉6两。
做法:
猪肺清洗切块后出水,用少许油煎香;将全部材料放入煲内,加水煮约2小时,即可连汤料同食。
小贴士:
此汤有温润肺肾,止咳平喘之效,是老少皆宜的汤品。 但白果用量不宜过大,通常一岁一粒、两岁两粒……成人最多一天可吃15粒,但一定要去芯才可用。
2、多动症调理——玉竹益智汤
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在踏入青春期后,自我控制能力会增强,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会有所改善,但最终症状完全消失的并不多见。日常不妨多用一些健脑益智的食材作调理,可减少冲动、任性等破坏行为。
玉竹益智汤能益智强心、调补阴阳。对出现神志涣散,面色无华,动作烦扰,健忘,注意力低下的多动症患儿很有益处。
用料:
玉竹5钱,桂圆肉3钱,杞子3钱,红枣(去核)4~6粒。
做法:
将材料洗净,用4碗水煮半小时成2碗即可饮用。
小贴士:
倘若做家常汤,可加鹌鹑同煮。鹌鹑有“动物人参”之称,能补益五脏,且性味甘平,任何体质人士皆可服用。如全家人饮用,份量加倍。
3、手足口病之一 ——绿豆薏米赤小豆汤
炎热天气是手足口病的高峰期,五岁以下的儿童更容易感染此病。此病可怕的地方是容易并发其他炎症,如心肌炎、病毒性脑炎、瘫痪等。
中医认为手足口病多属温热挟湿,根据病毒的性质,用药多在清热毒、凉血清心、利湿方面着手。作为家长,日常不妨多煲一些有清热利尿、湿解毒作用的汤饮,加强孩子的免疫力。
绿豆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物,其皮能清热消暑,肉能解毒,对少量农药毒、重金属毒、菇菌类毒、植物毒素均有解毒功能。所以在夏天不妨多用些绿豆煲汤作家常食疗,此汤亦适合全家老少饮用。
用料:
绿豆,薏米,赤小豆各1两,陈皮1块,片糖适量。
做法:
将材料浸洗,加水煮约1小时,调入片糖,再煮片刻即可供食。
小贴士:
此汤要用片糖,同时绿豆忌铁器,宜用瓦煲煮。对身体虚弱的儿童,除了多饮这个汤水,亦要避免去人多空气混浊的地方,个人清洁卫生也需特别注意。
4、手足口病之二 ——太子参扁豆薏米汤
手足口病防治的另一种食疗选择是太子参扁豆薏米汤。
用料:
扁豆,生薏米各1两,太子参2钱,冰糖适量。
做法:
将材料浸洗,用5碗水煮1小时成2碗,调入冰糖煮溶即成。
小贴士:
太子参不属参科,属石竹科植物,有人参和党参的功效,但“功力”稍弱,又称“孩儿参”,所以儿童也都适用。
5、咳嗽不止——蒸洋葱水
感冒时,咳嗽是最辛苦的,阵发性呛咳导致横膈膜疼痛,早前我有位朋友更因剧烈咳嗽而咳断了肋骨,太吓人了。
如果孩子咳嗽不止,可以试试洋葱汁,镇咳,且味道清甜可口。相比于药来说,孩子一定更易接受。
用料:
洋葱1个。
做法:
洋葱去衣,切片,放入大碗中,隔水蒸30分钟即可供服。
小贴士:
洋葱放入碗后完全不必加水,蒸半小时后只能得出大约1汤匙左右的洋葱汁,这些精华服后才有用,加了水效果大大逊色。
6、止咳定喘——白果核桃杏仁猪肺汤
同样是咳嗽,如果孩子不喜欢洋葱的味道,那就不妨做一碗白果核桃杏仁猪肺汤。此汤能温润肺肾,止咳定喘。对肺虚咳嗽、久咳不愈、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属肺肾两虚者都适合。
用料:
白果10粒,核桃肉1两,甜杏仁5钱,无花果3,红枣4粒,猪骨半斤,猪肺半个。
做法:
猪肺灌水,冲洗干净,切块后出水;猪骨出水;白果去壳,去芯;其余材料浸洗;将全部材料放入煲内,用8碗水煮约2小时成4~5碗,即可连汤料同食。
小贴士:
此汤全家老少皆可饮。白果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但过少也将影响其止咳定喘之功效。建议儿童几岁便食几粒,全家饮用的话可用白果15~20粒。白果芯含生物碱较多,煮时必须去芯。
7、化痰——龙脷叶杏仁苹果汤
小朋友不会吐痰,容易因痰影响喉部而咳嗽不止。
龙脷叶是化痰止咳的良药,菜市场常有鲜品供应。
用龙脷叶配合杏仁、蜜枣煲汤喝,对咳嗽痰多人士很有帮助。还可以加1~2个苹果一起煮,苹果有润肺功效,且可以令汤更加好喝。
用料:
新鲜龙脷叶1两,杏仁1两, 蜜枣3粒,苹果2个。
做法:
龙脷叶洗净; 苹果洗净,去核切块; 将全部材料用6碗水煮约1小时即可供饮。
小贴士:
此汤清甜可口,全家合饮。如做家常汤饮,加瘦肉同煮即成。
8、消食化积——谷芽麦芽瘦肉汤
肥腻食物吃的过多,会损伤脾胃功能,造成消化不良,胃脘胀满,嗳气吞酸,食欲欠佳。尤其是儿童,脾胃功能未发育好,一旦过食肥腻或甜食,即会出现腹胀、腹痛,没有胃口或腹泻等症状。
谷芽麦芽陈皮瘦肉汤有消食化积,健脾开胃,下气和中的功效。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滞,胸脘胀满等症状很有疗效。
用料:
炒谷芽,麦芽各1两,陈皮2钱,蜜枣3~4粒,瘦肉6两。
做法:
材料浸洗,瘦肉切片;将全部材料放入煲内,用6碗水煮约个半小时即成。
小贴士:
谷芽经炒制过后,成为炒谷芽,长于消食化积;而生谷芽则有较佳的健脾开胃功效。
9、健脾补肺——淮山薏米杮饼粥
儿童肺气弱,可以多用一些健脾补肺的食疗汤来调理。淮山薏米柿饼粥就有健脾、补肺、利湿的功效。
用料:
淮山1两,薏米2两,柿饼1两。
做法:
先将淮山,薏米用清水浸软,捣碎,加6碗水煮约个半小时成3碗,再加入切碎了的柿饼,再煮半小时即可食用。
小贴士:
如用鲜淮山更理想,因容易捣碎。柿饼甘凉润肺化痰,清热开胃,如有洁白的柿霜代替柿饼,效果更好。此粥滋补有益,很适合脾胃差,易感冒咳嗽的老人也适合食用。
小儿常见病可中医捏脊治疗
按照中医理论,人体腹部为阴,背部为阳。而捏脊的部位正好是小孩的脊背。人体的脊背有三条重要的经络:第一条在人体后背的正中间,叫督脉,主一身之阳,又因为人体的后背本身是主阳的,它在人体脊背的正中,因此可称督脉为阳中之阳。捏脊通过捏拿小儿的脊背,可以振奋小儿督脉的阳气,推动全身气血的运行,调整全身的阴阳之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捏脊疗法适用范围广泛,如疳积、厌食、腹痛、呕吐、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如睡眠障碍、小孩脾气急躁、爱哭闹等。
由于捏脊疗法主治疳积,那么疳积是什么呢?从中医理论来说,疳积即积滞和疳证的总称。“积滞”二字含有积蓄和停滞的含义,是指小儿由于饮食不节,停聚胃肠,积而不消,停滞不化造成脾胃功能失常所出现的消化道及全身的病症;疳证是指小儿积滞日久,延误失治,伤及脾胃,耗伤津液,热从内生,进而伤及其它脏腑,出现的全身气血衰弱病症。由此可见,积滞病情较轻,是疳证的前奏,疳证病情较重,是积滞迁延失治的后果,两者联系紧密。古代医家一直把疳积列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疳积包括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病,以及由于上述疾病迁延不愈而并发的贫血、佝偻病以及多种维生素缺乏症。
捏脊的注意事项
1. 一般来讲,捏积疗法适用于一岁以上的小儿。
2.捏脊最好在早晨空腹的时候进行,为的是防止由于哭闹而引起呕吐,其次孩子经过一夜的睡眠,气血得到补充,阳气处于比较充盈的状态,这时再经过捏脊鼓动阳气,疗效会更好。
3. 一般来讲捏脊疗法以6天为一个疗程,每日一次。也可根据病情的轻重以及病儿的疗效反应,可适当延长至10天。
4.捏脊疗法虽然看似简单,但理论内涵非常丰富,在手法运用上,也需要较强的专业技能。因此,医生建议要由专业捏脊的医务人员进行,这样才能达到治病防病的作用。
5.捏脊疗法不仅适用于小儿,也可以运用于成人。对于老年性便秘、厌食,也都很有效。不过,老年人的脊背常伴有变形、驼背或者皮肤比较干燥,在捏拿时要注意保护皮肤。
幼儿常见病及预防 便秘
冬季雨少天干,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易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便秘大都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或者平时饮水少,或者没有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所致,或吃太多辛辣食物如辣椒、燥热食物如狗肉、羊肉,或进食水果蔬菜过少,导致便秘。生活安排不规律、睡眠不规律宝宝易发生便秘,如果宝宝缺乏运动,也容易引起便秘。
小贴士:饮食结构要合理,不偏食、挑食,食物中鱼、肉、蛋与谷物的比例要适当,以谷类及植物性食物为主,并注意增加豆类及豆制品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多吃粗粮等碳水化合物,多喝水,少吃蛋糕、巧克力、饼干、油炸食品和膨化类食品。核桃、松子仁、花生、芝麻等植物油含量高,早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温水或蜂蜜水,可以润肠有助通便。平时加强锻炼,鼓励宝宝多运动,促进肠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