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
老年人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
1、疼痛:在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中,较好为典型的症状是疼痛,疼痛可发生在局部也可发生在全身,其中以肩背、颈部或腕、踝部疼痛较好为多见。患者的疼痛时轻时重,有些患者还会表现出剧烈疼痛,致使夜不能寐。
2、骨骼变形: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很多人都会明显感觉到自己比年前的时候矮一大截,这是因为骨质疏松会给患者带来弯腰驼背,一般不会引起注意,但是这种情况比较严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3、呼吸功能下降: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很多人都有呼吸困难的情况出现,这是因为胸、腰椎受到压迫,使脊柱后弯,胸廓畸形,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情况出现。
莲藕排骨汤的功效与作用 补钙强身
莲藕排骨汤中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能促进幼儿的骨骼发育,还能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有很好的补钙强身作用。
老人补钙吃什么好
1、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应有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
2、补充适量钙质
中老年人骨质流失较快时最大的问题,骨质流失的话,对行动是极为不便的。走路吃力,腰膝酸软,都是很常见的。想要改善的话,最基础的就是平时多吃一些钙片,每日饮食上可以多以吃骨汤、虾蛋之类的补钙食物,就可以很好地改善了。
3、骨质疏松患者注意多食用维生素D、维生素A丰富的食品
如蛋黄、动物的肝脏、黄、红色蔬菜、水果等,都有助于补充体内维生素A。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多知道一些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家里老人骨质疏松患者增加营养,减少老人骨质疏松带来的伤害。很多老人的全身痛疼很可能是骨质疏松造成的,应该引起重视的哦。
老年人骨质疏松有四大原因
1、过多抽烟
据调查,每日吸烟1包(20支)者,患骨质疏松的危险就会增加。吸烟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有烟碱可促使骨吸收增加,使血钙升高,反而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致使甲状旁腺激素降低,从而导致缺钙。
2、运动时间少
有人说,骨质疏松是“坐”出来病。因久坐而户外活动少,接受日光照射不足,将直接影响体内合成维生素D。运动不足,骨骼缺乏必要的刺激和“承重”,使成骨细胞活性降低、自我增生减弱,从而易造成骨质疏松。如宇航员、久病卧床者很容易骨质疏松,皆因骨骼缺乏运动所致。
3、过量饮酒
饮酒确会“伤骨”,原因是酒中乙醇会抑制骨细胞的增殖,减少骨吸收、影响维生素D活化。长期饮酒又会损害肝脏,影响肠道对脂肪、维生素D,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些因素都会加速骨质疏松进展,导致男性过早与骨质疏松“结缘”。如果嗜酒无度,还可能导致“股骨头坏死”。
4、精神压力大
男人的雄性激素和女人的雌激素一样,在骨代谢和维持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今中年男人压力大,工作负荷重,容易促使男性性腺功能过早减退,当睾酮水平下降时,会引起破骨细胞分解速度过快、骨密度减少,由此使骨质疏松过早降临。
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老年人骨质疏松容易导致老年人出现骨折的现象,所以我们要积极的去治疗好老年人骨质疏松才行,老年人骨质疏松就要补充钙质和蛋白质,此外维生素a也是必须的。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应有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
补充适量钙质。目前国内市场各类钙片很多,除饮食补充外,可适当补充钙剂,但要注意钙的结合形式。如碳酸钙,吸收较差,乳酸钙的含量很低。不要盲目的补充维生素a、d丸,服食超量可引起中毒症状。目前适合老年人的钙片有钙 之缘片,它安全性比较好,本身还添加有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是老年人补钙不错的选择。只有膳食中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后,才能充分的被机体所利用,所以提倡膳食中补钙。
应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如各种发酵类谷类食品,各种乳类,以牛奶为例,250克的牛奶中含钙量为250克。鸡、鱼、瘦肉、蛋类、绿叶蔬菜,或黄、红色蔬菜、水果、豆制品、虾皮含钙量都很高。
骨质疏松患者注意多食用维生素d、维生素a丰富的食品,如蛋黄、动物的肝脏、黄、红色蔬菜、水果等,都有助于补充体内维生素a。
老年人骨质疏松有什么症状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状:驼背
驼背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典型症状表现,多出现在疼痛后,人体脊椎椎体前部多由松质骨组成,而松质骨是身体的重要支柱,负荷量大,遭压缩容易变形,导致脊椎前倾,驼背加剧。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骨质疏松症状加重,驼背曲度也愈发明显。
为何女性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中老年妇女骨折的常见原因。哪些人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呢?停经后妇女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因卵巢分泌雌激素的停止,使骨钙流失引起骨质疏松。或是做手术或用其它办法破坏了卵巢的功能,出现月经停止的现象,同样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另外,白种人也较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和黑种人相比,白种人骨量较少,我们黄种人和白种人也有类似的情形,都容易得骨质疏松症。甚至有人说,中国妇女比英国妇女骨头脱钙速度要快,丢失的量也多,就更容易得骨质疏松症了。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是缺钙;其雌激素可以保持骨中钙的含量,保持骨的坚硬度。缺乏运动者容易得骨质疏松症。运动会刺激骨的代谢,增加骨量,并能减少脱钙。骨质疏松症还可能会遗传。曾有人研究过,有骨质疏松妇女的女儿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同卵双胞胎骨量很接近,而异卵双胞胎骨含量差异较大,说明骨质疏松有遗传性。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增生和糖尿病等症的妇女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长期用激素、强的松、甲状腺素片的人也容易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的危害有三种
(1)骨折发生率高是属于骨质疏松的危害表现之一。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骨折,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如咳嗽可发生肋骨骨折。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并发骨折者高达12%。轻者可使活动受限,重者须长期卧床,给社会和家人造成很大负担。
(2)老年人骨折可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并发症,骨质疏松的危害可导致肺感染和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骨质疏松的出现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死亡率可达10%~20%。因此,这也是属于骨质疏松的危害表现之一。
(3)骨质疏松的危害性还在于它常常是默默无声、悄悄的发生。多数骨质疏松患者没有明显症状,而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钙在不断流失,一旦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骨钙常常丢失达50%以上,短期治疗难以奏效。
老年人骨质疏松有什么发病特点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之一是骨骼疼痛,有时是周身疼痛,更突出的是腰骨痛;症状之二是腰弯、背驼,身材缩短;症状之三是骨折,这也是骨质疏松的最大危害,实际上身材缩短就是多次发生脊椎椎体骨折的结果。虽然大多数骨折并不直接引起死亡,但却有很高的致残性,特别是髋部骨折。
老年人骨密度分布以髋部变化最显著
研究人员介绍,我国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已达9000多万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趋势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已有研究天津、上海、长沙、成都、青岛等地区正常人骨密度水平及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特点,但尚无确切的全国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尤其是广州地区同类研究不多,中老年人群的研究少见。
研究人员对广州地区1024例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骨密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的腰椎骨密度没有随增龄持续降低,但髋部骨密度随着增龄逐渐降低;而女性的腰椎及髋部骨密度都随着年龄的增加呈明显降低趋势。而且,从60岁开始,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髋部的骨密度都显著低于腰椎。“这说明老年人骨密度分布以髋部变化最显著。”
研究人员提醒,对中老年人骨密度测量有诊断意义的部位应该首选髋部。
广州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53.7%
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地区的中老年人骨量减少症总患病率约为33.1%,其中男性为43.7%,女性为24.5%。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总患病率为53.7%,男性为39.1%,女性为65.6%。而10年前的一份根据1160例40岁以上广州市内及郊区乡村居住20年以上的男女性人群的调查显示,广州地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男性为5.9%,女性为19.6%。因此,目前,广州地区中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男性和女性分别增加了3.3成和4.6成。
研究人员提醒,老年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防治骨质疏松症与骨折的发生是整个社会必须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
中老年女性
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80.8%
数据显示,中老年女性总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约为65.6%,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则高达80.8%,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在50~59岁组骨密度值开始下降明显,60~69岁组骨密度值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改变,而此时正为女性绝经后5~10年阶段,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有直接关系。
女性进入老年初期的累积骨丢失量约占终生骨量丢失的72%,女性50岁以上大多数已绝经。绝经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破骨细胞活性明显增强,骨转换增高,骨量丢失加速,结果导致绝经后及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研究人员还发现,骨量减少在女性40~49岁和50~59岁年龄组较高,分别为41.4%和37.5%,随着年龄增长迅速下降,骨质疏松患病率迅速增高,因此,女性应注意早期进行50岁绝经前后女性骨密度测定筛查工作,积极防治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可以有效地减少骨质疏松与骨折的发生。
研究人员提醒,绝经后及老年女性,应注重早期骨密度筛查,防治骨质疏松症与骨折的发生。
中老年男性
骨折后致残率死亡率高女性4倍多
同时,报告指出,广州地区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9.1%,骨量减少症患病率为43.7%,在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人群中占一定比例。
报告指出,大多数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在骨量低的人群。从50岁开始,男性骨量减少症患病率高于女性,而且,男性发生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后的致残率、死亡率高于女性4倍多。
研究还表明,男性在70~79岁组髋部骨密度值出现明显下降,表现为骨质疏松改变。其可能原因与性激素水平下降、体力活动缺乏、日照时间减少,饮食中钙、维生素D缺乏等环境因素有关,遗传因素也是重要的患病因素。
研究人员提醒,男性骨质疏松往往被人忽视,中老年男性骨量减少症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均不低,随着寿命的延长,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逐年增高,因此,中老年男性应从50岁开始重视骨质疏松症预防。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吃什么比较好
首先,我们要给这些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钙质。
众所周知蛋白质对于我们人体的重要性,因为蛋白质是组成我们骨基质的原料,说白了就是我们骨头的中药组成成分。蛋白质可增加我们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很大帮助。比如像是奶制品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类中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所以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应该多吃一些牛奶,鸡蛋以及核桃等等,也还可以常喝一些骨头汤。另外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很大帮助,总之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应该要有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补充。
另外,给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补充适量的钙质的话,就要多喝牛奶、多吃豆腐和虾皮,还有海带,这些食物都是富含丰富的钙质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不但要补充来自食物的钙质,还可以吃些钙片补充钙质。
给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补充蛋白质和钙质的有益食物:低脂奶制品、无皮家禽肉、鱼肉,各种豆类之品比如像是豆腐等等。
其次,我们要给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补充所需的维生素。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比较需要补充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K、维生素B12、维生素D和A等等。因为建造我们人体骨骼的蛋白质,比如像是骨钙素、蛋白质都需要维生素K才能发挥作用。而那些维生素K水平低的人,跑步时髋骨骨折的概率一般会增加四分之一。因此男性和女性媒体三至少应该分别补充120微克和90微克的维生素K。另外维生素B12如果摄入量不足的话,人体的骨质更容易流失,特别是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维生素B12能控制我们人体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水平,该代谢物质和心脏病、髋骨骨折均有一定的联系。但要记得健康人群体每天摄入2.4微克的维生素B12即足够。给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补充维生素D和A是因为:维生素D和A是促进人体的钙类吸收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要注意多食用维生素D、维生素A丰富的食品,如蛋黄、动物的肝脏、黄、红色蔬菜、水果等,都有助于补充体内维生素D和A。
给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补充维生素的有益食物:西兰花、菠菜、甘蓝、西芹等绿叶蔬菜;贝类、瘦牛肉和低脂奶制品等等。(但要注意,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好选择补充剂。因为维生素B12不易被老年人吸收。)
第三,我们还要给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补充适量的钾、镁类元素。
一般说来,日常的水果和蔬菜中就含有大量的钾,能中和酸。而且很多研究也发现,常吃含钾多的食品,我们人体的骨骼更硬朗。如果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每天从食物中摄取4700毫克的钾就可以了。不过钾的补充剂的服用可能会对很多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心脏不利,所以如要服用补充剂还是得先咨询医生。
医学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的女性通常会严重缺镁。虽然镁在人体骨骼的所有矿物中含量不过百分之一,但是缺镁会让我们的骨头变脆,更容易断裂。所以我们正常人每天都要摄入大约400毫克的镁。不过额外补充镁也有好处,因为能预防因补钙而引起的便秘。
给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补充钾和镁的有益食物有益食物:香蕉、橙子、烤土豆、李子、葡萄干和西红柿以及全谷物食品、糙米、杏仁、花生和菠菜。
最后还要温馨提示我们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平时要进行适量的运动。因为运动可以促进我们人体的新陈代谢。建议这些老年人呢没事的时候要多去户外晒晒太阳,这样就可以补充维生素D,然后帮助促进我们人体的钙物质的吸收。减轻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带来的危害。
避免骨质疏松有哪些误区
一、仅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一些中老年人骨头不疼不痒,感觉良好,就以为不会发生骨质疏松。实际上,大多数的骨质疏松,在初期甚至中期都不会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当发现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已为时过晚。如早期适当进行一些检查,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发生。
二、认为年纪大了才需要补钙:实际上,年轻人也同样需要注意骨骼健康。只有年轻时补充足量的钙,提高身体骨量的峰值,进入中老年时,才能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其年纪大了出现骨质疏松时再补钙,不如年轻时就注意通过平衡饮食等措施来防患于未然。
三、认为骨质疏松只能在家里静养,或躺或坐:实际上,即使已经诊断为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也应该多参加运动,因为运动不仅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还可以增强骨密度,更助于骨骼健康。只是在运动中需要格外小心,以免运动不当发生意外。
四、认为防治骨质疏松只需补钙:这也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实际上,补充钙片对防治骨质疏松有一定效果,但合理膳食在一定程度上比单纯补充钙片还重要。因为合理膳食,不仅能够促进钙质吸收和利用,而且补钙通过食补,比如多吃一些含钙较多的奶类、鱼、虾、豆制品等,效果反而更好。
通过以上的介绍,您知道预防骨质疏松有哪些误区了吗?希望以上的内容可以为您带来帮助,建议您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疾病的正确预防措施,以免不幸患有疾病,影响您正常的生活及工作。
骨质疏松的危害有哪些
1、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高。我国现约有90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骨质疏松发生率占60岁以上老年人的56%,在绝经后妇女发生率更高,约为60%~70%。
2、骨质疏松症可以导致患者疼痛,身材变矮,骨折。严重骨痛可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饮食和睡眠等,常使病人生活无规律,牙齿过早脱落,茶饭不思,痛苦异常。这些都是骨质疏松的危害有哪些中的影响。
3、骨质疏松的病人骨折发生率高。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骨折,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如咳嗽可发生肋骨骨折。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并发骨折者高达12%。轻者可使活动受限,重者须长期卧床,给社会和家人造成很大负担。
4、骨质疏松可以造成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出现,导致肺感染和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死亡率可达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