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可能是痉挛性肛门直肠

可能是痉挛性肛门直肠

(1)炎症性疼痛:凡肛周炎性疾病如肛窦炎、肛乳头炎、外痔发炎、肛周感染、肛周脓肿、肛瘘感染等炎症刺激均会导致肛门疼痛或剧烈疼痛,个别情况疼痛会伴有全身发热、大便干燥、小便难解等一系列症状,当然也会伴有白细胞总数升高。

(2)痉挛性疼痛:肛裂或痔的水肿,内痔嵌顿等常因肛门括约肌痉挛而产生肛门疼痛。

(3)肛门直肠损伤疼痛:如异物损伤肛门、肛门撕裂伤、尾骨受伤、手术创伤等都会引起肛门的不同程度的疼痛。如果过食辛辣、烈酒,便中含有刺激成分也会使肛门疼痛不适。

(4)肛门及周围组织压迫性疼痛:如晚期肛管癌、低位直肠癌、前列腺癌、子宫颈癌等均会伴有肛门坠痛并伴有大便明显不畅。

(5)精神神经因素:如患者长期的精神紧张、恐惧、悲观、疑惑会产生中枢神经活动过度紧张而形成肛门神经官能症,此种患者最典型的特征是自觉肛门有疼痛、响声、异物、麻木、不洁同时伴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头晕,失眠等,出现这种情况均属精神问题,常常需心理治疗。肛门神经因素则主要与手术瘢痕压迫肛周神经引起,如各种痔术后瘢痕性狭窄,术后瘢痕吸收不良,瘢痕体质等均会因为压迫而导致疼痛。

(6)直肠压力增高性疼痛:如细菌性痢疾,直肠炎发作期,粪便嵌塞等均会因直肠压力过高刺激直肠末端压力感受器而引起肛门疼痛。

淋菌性肛门直肠炎的检查

(一)涂片检查:

取患者尿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作革兰氏染色,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涂片对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的单纯淋菌性前尿道炎患者,此法阳性率在90%左右,可以初步诊断。

咽部涂片发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不能诊断淋病,因为其他奈瑟菌属在咽部是正常的菌群,另外对症状不典型的涂片阳性应作进一步检查。

(二)培养检查:

淋球菌培养是诊断的重要佐证,培养法对症状很轻或无症状的男性,女性病人都是较敏感的方法,只要培养阳性就可确诊,在基因诊断问世以前,培养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筛选淋病的唯一方法,培养阳性率男性80%-95%,女性80-90%。

肛门闭锁有 哪些类型

先天性肛门闭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先天性肛门直肠狭窄:仔细检查可发现肛门存在,但由于肛管和直肠之间狭窄,婴儿出生后不易排便。

(2)肛门膜闭锁:肛门处可见凹陷,但无肛管,肛门与皮肤之间有一层膜而无贯通。在临床上把这种叫低位锁肛,容易治疗。

(3)肛门直肠闭锁:肛门处可见凹陷,但与直肠尾端之间相隔的距离大,直肠尾端在肛门直肠肌环以上,又叫高位锁肛,该种类型比较多见。

(4)直肠内闭锁:肛门外观正常,肛管存在,但肛门与直肠之间不贯通,且有一定的距离间隔。这种畸形经常被忽视。

淋菌性肛门直肠炎预防

1、宣传性传播疾病知识,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严禁嫖娼卖淫。

2、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淋球菌感染发病率。

3、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减少感染的危险,可在性交前后各服用氟哌酸或阿莫西林,可有效的预防性病的感染。

4、性伴侣同时治疗。

5、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与隔离,不与家人,小孩尤其女孩同床,同浴。

6、执行新生儿硝酸银溶液或其他抗生素液滴眼的制度,防止发生淋菌性眼炎。

女性房事后疼痛是何原因导致

专家提醒说,如果长期如此,有可能提示肛门、直肠已产生病变。

由于女性特有的解剖生理特点,性生活时提肛肌、耻骨尾骨肌、耻骨直肠肌和肛门括约肌均会发生肌肉收缩。

女性达到高潮时,肛门括约肌收缩呈规律性,一般持续约8~10秒。括约肌的活动提供了传入刺激,如果直肠黏膜和皮肤交界处有病变,激发肌肉的各种反射性痉挛,就会发生疼痛。

吃刺激性食物可诱发疼痛

如伴有盆底肌痉挛综合征在身,则可能是引起女性性生活后疼痛的一个重要原因。合并该综合征的女性患者在性生活时或之后,其盆底肌肉群的持续紧张性收缩可能合并肛门区疼痛,对少数同时存在如肛裂、痔等其他疾病的女性,这种不适会更加突出。

当女性本身患有急性或慢性肛门、直肠疾病时,肛门及直肠受损伤产生压迫,都会造成性生活后急性疼痛。这种症状多在便秘、腹泻、食用刺激性食物时诱发。

疼痛可能提示病变存在

除了肛门确实存在炎性疾患外,一般而言,单纯性生活后出现的肛门疼痛多数是一过性的,只要解除精神上的紧张情绪,休息后大多能自行缓解或消失。女性可以尝试用温热水坐浴等方法,缓解和驱散疼痛,因为温水可以促进整个会阴区的血液循环,痉挛的盆底肌肉经此可以得到较为迅速的松弛,肌肉源性的疼痛因而得到缓解。

同时,当性生活后疼痛不适症状持续,或者是反复多次出现类似症状甚至症状逐渐加重时,及时就医非常有必要,因为它可能提示女性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肛门、直肠病变,而“治本”的办法是及时正确地治愈肛门、直肠的原发疾病。

淋菌性肛门直肠炎治疗

一、治疗原则:

(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二)及时、足量、规则的用药;

(三)针对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四)对性伙伴追踪,同时治疗。

二、治疗方案:

(一)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普鲁卡因青霉素G480万单位加入100毫升生理盐水静滴;或氨苄青霉素4.0g一次口服也可用针剂静滴;或羟氨苄青霉素4.0g顿服。对产生青霉素酶的淋球菌(PPNG)、即对青霉素耐药的淋球菌,当耐青霉素淋球菌流行率达到5%以上时使用青霉素应加舒巴坦钠。另外可选用其它药物;1.头孢菌素类:头孢三嗪3.0g静滴,头孢噻肟钠4.0g静滴。2.状观霉素:亦称淋必治,2g一次肌肉注射,亦有人主张女性用4g一次肌肉注射。3.喹诺酮类药物:氟嗪酸,又叫泰利必妥600mg,一次口服,氧氟沙星,200mg静滴。注:喹诺酮类药物孕妇与儿童禁用。4.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青霉素类药合剂:优立新为青霉素烷砜和氨苄青霉素合剂,1.5g一次肌肉注射,特灭菌为哌拉西林钠加舒巴坦钠,3.0g一次肌肉注射或静滴。由于淋病患者中有部分同时合并衣原体感染,我们在治疗中常用头孢曲松钠3.0g静滴,口服阿齐霉素,或罗红霉素250mg,每日两次。

(二)淋菌性咽炎:头孢曲松钠3.0g静滴;或氧氟沙星250mg口服,一日三次,或复方新诺明1g/次,一日两次,共7日。

(三)淋菌性直肠炎:头孢曲松钠3.0g静滴,或乐施福定3.0g静滴,或治菌必妥3.0g静滴。

(四)淋菌性眼炎成人,水剂青霉素G1000万单位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5日。

(五)儿童淋病:体重≥45kg者按成人剂量给药。体重<45kg的儿童按以下方法给药:头孢曲松钠125mg,一次肌肉注射;或乐施福定25mg/kg,一次肌肉注射;或壮观霉素40mg/kg,一次肌肉注射。

肛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有哪些

用专门的扩肛器从小儿肛门插入,经直肠并通过狭窄处,放置一定的时间以减轻狭窄,称为扩肛术。其目的是治疗和预防小儿肛门直肠手术后的瘢痕狭窄,使直肠肛门形成一定内径,保持手术治疗效果,避免造成继发性肛门狭窄甚至巨结肠的发生。适应证: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和先天性肛门直肠下端狭窄的患儿。禁忌证:肛门直肠手术后2周以内切口尚未愈合的患儿。

肛门直肠狭窄的病因有哪些

1、先天畸形

一般认为是由于肛管胚胎发育阶段腔化不全,直肠与肛管之间的肛门直肠膜发育失常,出生后此膜穿通不全或未消失,形成肛门直肠狭窄甚至闭锁。出生后肛门闭锁处理不当者,也往往形成狭窄。也有骶尾骨发育畸形而压迫肠腔者。

2、炎症

如溃疡性结直肠炎、克隆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肠结核、慢性痢疾、肛周脓肿、复杂性肛瘘、阿米巴肠病、血吸虫肠病等,均可使肛管直肠结缔组织增生肥厚,形成瘢痕,使肠管失去弹性以致管腔变窄。

3、损伤

临床常见的原因,一是手术治疗不当,如内痔粘膜切除过多,外痔皮肤切除过多。有人报道,每切除1/12肛门皮肤,则肛管口径平均缩小0.13±0.04cm,缩小率为41.5%。又如内痔或直肠脱垂硬化剂或坏死剂注射量过大或集中在一个平面,或外痔注射量过多面积过大。二是意外损伤,如肛门直肠刀伤,最多见的是高处坠落伤,异物损伤等形成的瘢痕狭窄。三是理化损伤,常见的有烧伤、烫伤、强酸、强碱损伤、放疗等。

4、肌肉痉挛

常见的原因有内括约肌痉挛、耻骨直肠肌痉挛、盆底肌群痉挛等引起的功能性肛管直肠狭窄,又称假性狭窄。若耻骨直肠肌肥厚则可致真性狭窄。

5、肿物压迫

肛门、肛管、直肠的肿物占据或压迫管腔,如肛管直肠肿瘤、直肠巨大息肉等,以及邻近器官肿物压迫,如阴道、子宫肿瘤、前列腺肿瘤、较大的淋巴瘤、平滑肌瘤、脊索瘤、骶前脊膜突出、骶尾骨前突畸形等都能引起肛管或直肠狭窄。

痉挛性肛门直肠痛 治疗

1 物理治疗 物理方法治疗痉挛性肛门直肠痛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温水坐浴:40℃的温水坐浴可以有效降低肛管静息压,缓解疼痛。②扩肛疗法:Rockefeller提出可以用手指扩肛的方法来减轻疼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扩肛松弛括约肌。另外,患者也可以通过尝试排便或插入栓剂的方法,使肛门扩张而缓解疼痛。③肌肉电刺激疗法:肌肉电刺激(electrogalvanic muscle stimulation, EGS)在1982年由Sohn介绍到临床用于肛提肌综合症的治疗,其治疗肛门直肠痛有效率可达90%。EGS主要用于由盆底肌肉痉挛引起的肛门直肠疼痛,其作用机制是低频率的振荡电流能够诱导肌肉的自发收缩,使痉挛的肌肉产生疲劳,从而减轻疼痛。

2 药物治疗 临床上用于治疗痉挛性肛门直肠痛的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口服药:Ca离子拮抗剂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药。硝苯地平主要用于那些由遗传性内括约肌肌病引起的PF患者。Celik发现硝苯地平能有效的降低内括约肌压力,成功地缓解疼痛。两名PF患者服用硝苯地平后,晚间疼痛发作的次数减少,疼痛强度降低,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地尔硫卓可作为PF患者的预防性药物,同样它也可以减轻遗传性内括约肌肌病引起的PF。解痉药和止痛药也被报道用于PF的治疗[20]。②外用药:Lowenstein[30]在他最近的研究中,用局部涂抹0.3%硝酸甘油软膏的方法治疗PF,结果示患者疼痛能100%得到缓解,而且没有出现严重的副作用。③吸入药:曾有报导吸入沙丁胺醇是缓解PF患者剧烈疼痛的一种有效方法[31]。最近,Volker[32]设计了一个随机双盲对照实验,对18名PF患者采用吸入沙丁胺醇的方法治疗,通过与安慰剂组相比较,结果示:相比安慰剂,吸入沙丁胺醇能明显减短剧烈疼痛持续的时间,特别对那些疼痛持续时间≥20 min的患者效果更加明显。④注射药:Katsinelos[33]采用肛门括约肌内注射肉毒菌素A的方法治疗PF,患者在治疗2个月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而且没有出现肛门失禁等副作用。他指出,肉毒菌素A能够阻断支配肛门括约肌的一种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进而阻止了括约肌阵发性的运动过度,从而使疼痛得以缓解。

3 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biofeedback, BF)是在行为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技术。患者通过多次的正反尝试训练,在生理、心理上达到“自我改造的目的”。 BF可以提高盆底肌肉的协调性和舒张感知能力,用BF治疗慢性的顽固性的直肠痛,有效率在34%~91%[34]。Grimaud[35]对12位肛门直肠痛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疗法,91.6%的患者疼痛缓解,不再需要止痛药,同时他指出生物反馈和行为矫正作为心理介入疗法,对缓解肛部痛是有益的。生物反馈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患者对整个治疗过程的接受意愿。Gilliland[36]指出,坚持完成整个治疗计划的患者,疼痛症状会得到更加明显的改善。

4 神经阻滞疗法 用神经阻滞的方法治疗PF,是基于PF由神经病变引起。John[19]报导的8位患者采用阴部神经阻滞,疼痛都获得了暂时性的缓解。在Takano[20]最近的研究中,他采用2%利多卡因10 ml和1.25 mg乙酸倍他米松在阴部神经分布区域内的触痛点进行神经阻滞。他们对68名患者进行短期(8周)和长期(平均10年零3个月)临床疗效观察。不管是短期组还是长期组,均对其中的20位患者采用神经传导阻滞的治疗方法,结果显示:在短期组,疼痛消失的有13 位(65%),缓解的有5位(25%),总有效率为90%;在长期组,疼痛消失的有12位(60%),减轻的有2位(10%),总有效率为70%。此外,有报导说硬膜外麻醉[37]也可以治疗PF。

5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的一大特色。通过针刺穴位,一方面纠正和消除疼痛的病理因素,另一方面阻断和转移对疼痛性病理变化的感知,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周志杰等[38]针刺治疗肛门直肠神经痛145例,取穴:大椎、长强、大肠俞、秩边、合谷、委中。针刺采用泻法,10次一疗程。结果治愈90例,总有效率93.1%。魏玲[39]针灸治疗一过性直肠痛29例,取穴:百汇、长强、大肠俞、足三里、承山、白环俞。采用平补平泻的方法,同时针上加灸,10次一疗程。结果治愈18例,总有效率93.1%。现代医学证实,针刺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中内啡肽、复合胺、乙酰胆碱、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肽Y等物质的释放,从而产生镇痛效应。

6 心理治疗 痉挛性肛门直肠痛不频繁、无规律地出现在任何时候,发作症状简单,持续时间短暂,往往让患者捉摸不透。病人会担心自己可能得了某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对于PF患者,首先应该对其进行心理上的疏导,要向患者详细地介绍PF这个疾病,让他们认识到这种疼痛是良性的,虽然令人感到烦恼,但还不是危及生命的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会逐渐减轻的。通过交谈,不断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抚,打消他们在思想上的顾虑。对于很大一部分轻度PF患者,详细的解释和耐心的安慰可以充分有效地控制症状[6]。若语言开导不能明显地转变患者的思想,可以适当用一些抗焦虑、抗抑郁药来协助治疗。痉挛性肛门直肠痛是一种少见的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关于PF的文献报道还不是很多,而且许多文章都只是简单的病例报道,缺乏临床对照试验研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对于PF的病因、诊断、治疗等还没有达成一个全面的共识。由于缺乏对PF的认识,加上疼痛发作的偶然性、短暂性,很多患者都不会因此去就诊,而且现在很多医生也没有对PF引起重视,所以在临床上能够遇到的PF病人很少。国内近几十年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几乎难以找到。因此,关于PF在国内的流行病学还处在一个空白状态。我们期待着国内也有相关学者对PF进行前瞻性的调查研究,使我们对痉挛性肛门直肠痛的诊治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儿童肛门失禁症的病因是什么

肛门失禁是指患儿失去排便控制能力,对直肠内容物的排出失去自主控制,在任何时间、地点不自主地排出。肛门失禁虽不致危及患儿生命,但大大降低了患儿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患儿心理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许多问题。最常见的肛门失禁继发于直肠肛门畸形手术后,主要病因有:①神经源性肛门失禁,患儿由于肛门直肠及周围结构的不同程度的失神经状态;②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肛门闭锁时某些高位畸形肛门内括约肌缺如,高位无肛合并骶骨发育不全及神经支配异常;③继发于直肠肛门畸形手术后;④高位直肠肛门畸形手术选择不恰当和手术技术错误、术中过多地损伤了括约肌结构;⑤外伤;⑥脊膜膨出修补术、脊柱手术和椎管手术后。神经源性肛门失禁感觉丧失、运动功能障碍使直肠丧失排便感觉,同时自主肌继发性萎缩和瘫痪,使患儿失去正常的排便反射及控制机制。粪便随时漏出。另外,盆底肌的麻痹使排便活动协调动作丧失,盆底肌在腹压增加时反常运动,使充满于肠管内的粪便不能排出体外,形成另一类充溢性肛门失禁。此类患儿的肛门括约肌尚有松弛反射,但直肠的压力感受器阈值增高,致使反射减弱...

相关推荐

肛瘘形成历经的几个阶段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有两大类:一类与肛腺及肛瘘有关,称为“原发性急性肛腺肌间瘘管性脓肿”简称“瘘管性脓肿”,较多见;一类与肛腺及肛瘘无关,称为“急性非肛腺性非瘘管性脓肿”,简称“非瘘管性脓肿”较少见。肛瘘多为一般化脓性感染所致,少数为特异性感染,如结核、克隆病,溃疡性结肠炎更少见。直肠肛管外伤继发感染也可形成肛瘘,直肠肛管恶性肿瘤也可溃破成瘘管,但都少见,与一般化脓性肛瘘有明显区别。 肛瘘由于肛肠部位受到感染,由肛窦炎等炎症引起,由内而外发病。在发病初期,肛周部位可见脓包,叫做肛周脓肿,肛周脓肿破溃后,皮下

小儿便秘的检查项目

1、胃肠X线钡剂造影 可根据钡剂在胃肠道内运行的情况,了解结肠的运动功能状态,区分张力减退性便秘和痉挛性便秘,并可及时发现器质性病变,如先天性巨结肠,肿瘤,结核等。 2、直肠镜 乙状结肠镜及纤维结肠镜检查 这几种检查可直接了解肠黏膜状态,由于便秘,粪便的滞留和刺激,结肠黏膜特别直肠黏膜常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性改变,表现为充血,水肿,血管走向模糊不清,此外,在痉挛性便秘可见到肠管的挛缩性收缩,肠腔变窄。 3、肛管直肠测压术 肛管直肠测压术儿科常用的一种了解直肠肛门功能障碍的技术,遇有严重便秘的患儿可用测压术

肛肠病的发病原因

内因: 肛门直肠部有大量特殊性结构,如肛门隐窝、肛门腺、肛乳头、直肠瓣和特殊的血管构造。直肠静脉中缺少静脉瓣,血液易于瘀积。人类直立行走和坐位生活,也高发的因素。胚胎发育异常可在肛门直肠部产生许多先天性肛肠疾病。 外因: 1、饮食因素:食物质量的精粗,蔬菜种类的改变与量的增减,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等含量的多少,水分摄人情况,都能直接影响粪便成分,引起肛门直肠疾病。长期饮酒或喜食辛辣食品的人发病率明显上升。全国普查资料说明,喜食辛辣者其发病率为61.6%,喜饮酒者其发病率为64.6%,均明显高于总的

什么肛门失禁问题呢

1.神经障碍和损伤(神经源性) 如中风、休克、惊吓之后,都可出现暂时性大便失禁;若胸、腰、骶椎断压迫损伤脊髓或脊神经,可造成截瘫,而引起肛门失禁;此外,直肠靠近肛门处黏膜切除后、直肠壁内感觉神经缺损、智力发育不全等均可造成肛门失禁。 2.肌肉功能障碍和受损(肌源性) 肛门的松缩和排便功能受神经支配内外括约肌和肛提肌来维持的。这些肌肉松弛,张力降低,或被切断、切除,或形成大面积瘢痕,都会引起肛门失禁。若直肠脱垂、痔疮、息肉脱出引起的肌肉松弛、张力降低也会引起肛门失禁。老年人患有某些疾病也可引起肌肉萎缩性肛

小儿便秘的检查方法

1、粪便常规和隐血,应为常规检查。 2、有关生化和代谢方面的检查。如果临床表现提示症状由于炎症、肿瘤或其他系统性疾病所致,那么需化验血红蛋白、血沉、有关生化检查(例如甲状腺功能、血钙、血糖以及其他相关检查)。 3、肛门直肠指检,可以了解有无肿块和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4、结肠镜检查或钡灌肠有助于确定有无器质性病因。特别当近期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中带血或其他报警症状(如体重下降、发热)时,建议全结肠检查以明确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如结肠癌、炎症性肠病、结肠狭窄等。 5、排粪造影能动态观察肛门直肠的解剖和功能变

肛肠疾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肛肠疾病的发生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归纳起来可分为内因、外因二大类。 内因: (1)解剖因素:肛门直肠部有大量特殊性结构,如肛门隐窝、肛门腺、肛乳头、直肠瓣和特殊的血管构造。直肠静脉中缺少静脉瓣,血液易于瘀积。门静脉系和腔静脉系在直肠下端,有许多静脉丛和吻合枝,静脉壁薄弱,对压力的抵抗力减低,直肠粘膜下组织疏松,有利于静脉扩大曲张,容易形成痔。 (2)生理因素:结肠、直肠为运送食物残渣,存留粪便的主要器官,而食物经体内分解吸收后,残渣中常带有大量有害物质,长期滞留在结肠直肠中,可诱发肿瘤。 (3)遗传因素:

什么肛乳头肥大

肛窦和肛乳头的充血水肿我们分别叫肛窦炎和肛乳头炎,那么什么肛窦和肛乳头呢?直肠从中部往下端逐渐变细缩窄,随着肠腔在肛门处的收缩,肠壁的粘膜就像人衣服的袖口一样折叠起来,形成许多纵长隆起的皱襞,医学上叫直肠柱或肛柱。两个柱底之间靠一个半月形皱襞相连,这个半月形皱襞叫肛门瓣。两个直肠柱与肛门瓣之间形成了一个漏斗状开口向上的凹陷小窝,这个小窝就肛窦,又叫肛隐窝。在直肠柱与肛管相连的齿状线上,直肠柱末端的粘膜与肛管皮肤形成了数个圆锥状突起,呈黄白色的小乳头,就肛乳头。 肛窦底部有能够分泌液体的肛门腺和肛门

引发肛肠疾病的原因

一、肛肠疾病的内因 1、生理因素:结肠、直肠为运送食物残渣,存留粪便的主要器官,而食物经体内分解吸收后,残渣中常带有大量有害物质,长期滞留在结肠直肠中,可诱发肿瘤。 2、解剖因素:肛门直肠部有大量特殊性结构,如肛门隐窝、肛门腺、肛乳头、直肠瓣和特殊的血管构造。直肠静脉中缺少静脉瓣,血液易于瘀积。门静脉系和腔静脉系在直肠下端,有许多静脉丛和吻合枝,静脉壁薄弱,对压力的抵抗力减低,直肠粘膜下组织疏松,有利于静脉扩大曲张,容易形成痔。 3、遗传因素:因遗传基因的缺陷,可产生多发性结肠息肉,p-j综合征(黑色素斑

形成肛瘘的原因

一、细菌感染 由于肛管直肠部位重要的通道,细菌非常容易侵入肛隐窝和肛门腺体,造成感染发病,逐渐形成脓肿,破溃而为肛瘘。 二、直肠损伤 直肠肛门损伤、外伤,来自消化道的骨性异物、金属、肛表及肛门窥器检查损伤肛管直肠,细菌侵入伤口即可引起肛周脓肿,不及时治疗,都可导致肛瘘。 三、结核杆菌、放线菌,感染形成脓肿 克隆氏病等难以自愈而形成特殊性肛瘘。 四、血行感染 如糖尿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机体抵抗力下降,常可血行感染引起肛瘘(肛门直肠瘘)。

儿童常见的肛肠疾病有哪些

(1)、肛瘘。肛瘘皮肤细菌或肠道细菌引起的肛周感染,少数结核杆菌感染或外伤所致。有的女婴有肛门直肠前庭瘘也细菌感染所致。 (2)、肠息肉样病变。最常见的直肠幼年性息肉,这种肠息肉的病变不仅儿童便血的原因之一,而且有的息肉会有癌变的倾向性。 (3)、先天性肛门直肠发育畸形。俗称先天性无肛。胎儿的肛门直肠发育出了问题,未能形成正常的肛门直肠,它分为高、中、低三种位型。该病常伴有控制排便的肛门括约肌缺损,直接影响生活质量。 (4)、先天性巨肠症。它胎儿的直肠、结肠、乃至小肠的粘膜下层和肌间缺乏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