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饭后洗澡的危险性

老年人饭后洗澡的危险性

饱了发呆饿了发困,这是老一辈的谚语,吃完饭马上就睡觉会导致心脏缺血,对肠胃和心脏都不好,这个观点已经被很多人认识到了,但是如果吃饱后洗个澡是不是可以呢?其实这个也是误区,马上洗澡会导致血液流向体表,依旧导致心急缺血,尤其是老年人,本身心脏功能就不是很好,如果饱餐后洗澡更会诱发急性心梗的发生。

67岁的梁先生在进入冬季后出现了数次胸口阵痛,几分钟后疼痛慢慢消失,所以就一直没放在心上,也没有去医院检查。前几天晚上,一顿饱餐后,他就马上去洗澡了,可没几分钟,就感觉胸口突然剧痛,晕倒在地,额头撞破流血,家属赶紧将其送至当地医院,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专家提醒,如果出现类似曾先生这样的胸口阵痛,最好及时医院照心电图确诊是否患有冠心病,而且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在饱餐后立刻洗澡,这样导致急性心梗的发作。

现在知道了吧,饭后洗澡对老年人来说是多么的危险,您之前是不是也有这种习惯呢?小编温馨提醒您看到这篇文章之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杜绝饭饱后立即洗澡的现象。

老年人饭后洗澡的危险性



很多人吃饱饭就不爱动弹,懒得运动,这一点尤其在老年人身上体现得更加突出,这样其实会导致很多疾病都找上门的。饭后洗澡也一样,这也是很多老年人的一个误区。饭后洗澡对老年人来说有很大的危险性,来看看专家的分析吧。

饱了发呆饿了发困,这是老一辈的谚语,吃完饭马上就睡觉会导致心脏缺血,对肠胃和心脏都不好,这个观点已经被很多人认识到了,但是如果吃饱后洗个澡是不是可以呢?其实这个也是误区,马上洗澡会导致血液流向体表,依旧导致心急缺血,尤其是老年人,本身心脏功能就不是很好,如果饱餐后洗澡更会诱发急性心梗的发生。

67岁的梁先生在进入冬季后出现了数次胸口阵痛,几分钟后疼痛慢慢消失,所以就一直没放在心上,也没有去医院检查。前几天晚上,一顿饱餐后,他就马上去洗澡了,可没几分钟,就感觉胸口突然剧痛,晕倒在地,额头撞破流血,家属赶紧将其送至当地医院,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专家提醒,如果出现类似曾先生这样的胸口阵痛,最好及时医院照心电图确诊是否患有冠心病,而且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在饱餐后立刻洗澡,这样导致急性心梗的发作。

老年人洗澡要注意

脱衣服不可提前脱

多数人会在洗澡前将衣服脱掉,然后冷嗖嗖的进入浴室,再调水的温度,这样易导致身体着凉,从而患上感冒。建议先调好浴室的温度然后再脱衣服。对于在澡堂洗澡的老年人,建议不要将衣服全部脱光进入浴室,可以穿着衬衣进入。

洗澡的时间有讲究

年纪较大的人群洗澡时间过长会出现头晕、胸闷的症状,严重的会晕倒,这主要是因为浴室是一个密闭的环境,空气流通性较差,使大脑供氧不足。建议洗澡的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之间即可。

洗澡的温度也有讲究

洗澡的温度不可根据自身的喜好,如果水温太低会使人不舒服,从而使,末梢神经的功能减退;如果温度太高,会出现烫伤肌肤的现象,另外还会使人体出现肌肤供血不足的现象出现。建议洗澡的温度最好根据自身肌肤对于水温的感知为宜,或者将水温调节为接近人体的温度。

老人洗澡的注意事项

老人洗澡的注意事项 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不少老年人洗澡时都喜欢在热水 池中泡洗,这样长时间把全身浸泡在热水中,会引起全身体 表皮肤的血管广泛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多,使血液部集中体 表,而脑组织的血流量则相对减少,老年人大多都有动脉血 管硬化,血管弹性减弱现象,自身调节血液循环的功能差, 长时间泡热水澡轻者引起头晕眼花,严重者还可突然晕厥而 跌倒,引起颅脑损伤及骨折及其它意外的发生。

二、饭后不宜立即洗澡:有些老年人喜欢在吃过晚饭后 洗澡,进食后胃肠粘膜小血管扩张,血液分布集中在内脏胃 肠,而脑组织血流则相对减少,老年人此时往往都有倦欲睡 感。如果此时立即洗澡,加上表皮血管又扩张,更加使脑组 织的血液循环减少,从而有可能会发生晕厥。平素患有心脑 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还有可能诱发脑血管意外或心脏病的发 生。所以老年人应在饭后 1 小时后洗澡为宜,并应在洗热小 澡前渴一杯温开水。

三、洗澡水不宜过热:老年人用热水淋浴,如水温适合, 洗澡后则感到全身轻松。有些老年人因为皮肤痒,往往用过 热的水烫洗皮肤来止痒,这样虽然暂时能止一时之痒,但会 加重皮肤干燥,甚至诱发老年红皮病的发生。

四、家中洗澡不宜锁住浴室门:老年人手脚不灵活,行动笨 拙,在浴室洗澡时容易摔倒或晕厥,锁住浴室的门,发生这 些意外时即使老年人清醒呼救,也不能及时得到救助。

五、搓背不宜用尼龙巾:老年人皮肤比较干燥,表皮大 多萎缩变薄,用尼龙巾搓背容易损伤表皮,使皮肤的屏障作 用减弱, 容易使病毒、 细菌乘机感染, 从而诱发传染性软疣 、 毛囊炎、疖肿等感染性皮肤病。

六、不宜空腹洗澡:用浴池时全身在热水中,因体表血 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体内新陈代谢增加、老年人在空腹 特别是饥饿时在浴池洗澡,就会因为出汗过多等原因,引起 血糖及血压降低,出现头晕、心慌、四肢软弱无力现象、严 重者还会突然跌倒在浴室内而发生意外。

七、患慢性病的老人不宜单独洗澡:患高血压、冠心病、 高血脂、高血糖症及颈椎病、糖尿病的老年人,洗澡时容易 生意外、最好由专人陪护洗澡。

老人洗澡每周一两次

勤洗澡是保持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但对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来说,频繁洗澡却不一定是件好事。老人洗澡太勤很容易对皮肤造成伤害,通常来说,一周一两次即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更需要呵护和休息。就像适当的运动有利健康,而过度的锻炼反而对身体有伤害一样,适当洗澡有利于皮肤清洁,但过频洗浴却可能造成伤害。老年人的皮肤跟年轻人不一样,由于老化,皮肤油脂少,比较干。如清洗太多,不仅对皮肤是一种刺激,而且容易损伤鳞状上皮细胞,使皮肤的自然“防御”功能降低,招致细菌入侵,引起疖肿、癣类等皮肤病。

老人洗澡的频率要看皮肤的情况和具体的季节来决定,一般冬天洗澡一周一次就够了,春秋天一周两次为宜。夏天天热出汗多,如果是体质较胖、皮脂腺分泌旺盛、出汗较多的老年人,洗澡次数可适当增多;但体瘦出汗少的老人则最好控制次数,特别是冬天和春秋天不出汗的时候,可以用擦澡等方式来代替泡澡。

老人每次洗澡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以15—20分钟为宜,洗完澡后,需休息片刻再离开。

高血压老人洗澡前后喝水须注意

体弱多病的老人洗澡时需要注意以下细节,才能降低意外发生的几率。

洗澡前喝1杯热水,补充全身的血液容量;患有严重高血压病的老人,建议浴前服药。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三不要”:不要空腹洗澡,不要在发烧或体温较高时洗澡,不要在饭后马上洗澡。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半小时以内,淋浴10~15分钟即可。

洗澡时水温以37℃~41℃为宜。用过烫的水洗澡,会引起心跳骤然加快、血压大幅度波动,极其危险。另外,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老人洗澡时,家中最好有人,不要锁住浴室的门。

洗完澡,喝杯温水或豆浆等热饮,休息半小时再进行其他活动。

老人洗澡前应注意什么

1、洗前备杯水

若因某种原因不能活动的老人,每两小时应喝一小杯温水(注意要150毫升左右,温热的水,不要喝冰凉的水),可有效控制血液黏稠度。

因此,洗澡前最好喝杯温开水。因为根据测定,洗澡前不饮水的血黏度正常老人,洗澡后10分钟时再测定血黏度,结果比洗澡前血黏度明显增高。原因是洗澡时老人容易大量出汗,血液中水分也随着大量地减少,从而造成血黏度升高。实验也证明,同一个人洗澡前先喝一小杯温开水(200毫升左右),再用同样水温的水洗澡10分钟,测出的洗澡后的血黏度可以一直保持正常。

2、确认没有不适感

不少老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稍不留神可能引起疾病发作。浴室环境密闭湿热,呆的时间过长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心输出血量不足、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现象出现,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因此,老人洗澡前,要确保身体没有任何不适症状。

刚吃完饭、刚服完药或是感到困顿、身体乏力、头晕恶心时,就先休息一会再洗澡,以免潮湿闷热会加重症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洗澡时最好备一些常用急救药品。

3、适当补充能量

洗澡时,浴室环境过于闷热,会消耗掉人体的一部分能量,加上此时新陈代谢较快,人在洗澡时有可能会出现饥饿感。这种情况下老人如果进浴室洗澡,很容易感到头晕、恶心。因此,老人沐浴时最好是保持五六分饱的状态,但也不宜吃得过饱,避免洗澡时感到过度疲劳。

除此之外,因为老年人牙口不好,加之胃肠消化功能不佳,多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在饭后洗澡,全身的血液较多地充盈于表皮毛细血管,使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常会加重消化不良,影响吸收,导致营养不良。因此,老人洗澡前虽需要补充能量,但是饭后却不适宜立即洗澡。

4、进浴室后别锁门

洗澡在人们看来是一件私密的事,所以,多数人都习惯在洗澡时锁上门。但老年人一定不要这样做,否则很容易造成危险。

老年人身体弱,平衡力差,且心脏病、高血压等老年疾病较多,再加上洗澡间狭小,地面湿滑,很容易出现各种危险情况。如果老人将浴室门反锁,就会因门锁一时打不开而延误及时抢救的时间。因此,老人浴室的房门最好安装一扇磨砂或茶色玻璃窗,即便老人在里面发生了危险,外面的人也可及时将玻璃窗打碎,将手伸进去及时打开门锁抢救。

5、带个小板凳

老人的体力有限,长时间站立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很容易晕倒、滑倒。因此,老人洗澡时可以带个小板凳来借力。站累了可以坐着洗,既省体力,又不用担心会滑倒。小板凳最好是木质的,塑料的不仅不够结实,沾水后还容易湿滑,造成伤害。如果条件允许,老人可用浴缸洗澡,比淋浴节省体力,更安全。浴室地面应防滑,最好在老人入浴前铺放防滑垫。

老人洗头切忌躺洗的原因

1、老年人很容易中风或者脑溢血,特别是在夏天,由于天热,很多老年人可能会去洗头,一般洗头都是仰躺着让人洗,年轻人可以这样,但是老年人不行,老年人仰躺洗头危害太大了。年轻人仰躺着洗头太久起来都会觉得头晕,更何况是老年人,下面大家跟小编一起去了解吧!

2、老年人仰躺着洗头,容易导致晕眩、脑部短暂缺氧,甚至中风。头部后仰这种姿势,会直接影响到供应脑部的血液流量,时间稍久会导致脑干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恶心、站立不稳等症状。严重者会当场昏厥,或形成脑血栓引发中风。

3、如果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颈椎病患者躺着洗头,危险性较大。如果必须躺着洗发,最好在脖子下垫一块毛巾,洗完后起身动作不要太猛,应缓缓抬起头,慢慢坐起,轻轻地转动一下脖子,这样有助于恢复脑部供血。

4、老年人洗头最好是弯腰低头洗,千万不能仰躺给他人洗,弯腰低头洗虽然站着有点累,但是比起仰躺洗头安全多了。洗完头后要尽快擦洗干净头发,然后找个地方坐着休息一下,以免太累了。

此外,洗头时水温要适宜,过冷过热都会刺激人体血管,造成血管收缩异常。那些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尤其要小心;如果近期血压不稳,更要避免后仰洗头。一旦老年女性在后仰洗头时感觉头晕目眩,应该尽快将头抬起,保持正常体位。

老人冬季洗澡

冬季洗澡有顺序

洗脸洗身再洗头

近日,42岁的王先生在洗澡时,头发刚打湿就栽倒在地,送医院后在重症监护室躺了7天才恢复意识,但却半身瘫痪,这样的一则新闻让不少人捏了一把汗。在洗澡时,不少人都习惯先洗头,这样的习惯实际上很危险。心血管专家表示,冬季气温低,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洗澡时用热水冲头,血液一下聚集到头部,容易诱发诸如脑溢血这样的脑血管疾病,非常危险,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

在寒冷的冬季,正确的洗澡顺序应该是先洗脸再洗脚,然后冲洗身体,最后洗头。先洗脸避免毛孔扩张后皮肤表面的灰尘堵塞毛孔;接着用热水冲脚,等脚部温暖后再冲洗身体;最后洗头,避免突然的冷热交替刺激脑部血管,导致意外发生。

时间不宜过长

控制在半小时内

“冬季老年人洗澡,还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时间不宜过久。”市三医院心血管专家唐炯说,老年人在冬季洗澡时,贪恋热水带来的温度,长时间把全身浸泡在水中,这样的举动很危险。时间过久,导致血管扩张,老年人的血管舒张能力下降,血压的调节能力也下降,容易出现低血压导致昏厥,老人一定要注意。

对于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老人来说,热水让毛细血管扩张,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相对减少,容易诱发中风和心肌梗死。因此,老人洗澡时间不宜拖得过长,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以免发生意外。

怎样给老人洗澡

首先,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人在洗澡时极易发生脑卒中和心肌梗死,而患有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病的老年人,会感到呼吸困难,因此浴室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地面要使用防滑材料,洗澡的拖鞋也要防滑。其次,老人洗澡时不要锁住浴室门,最好家里有人,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予以帮助。其三,洗浴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其四,水温调节不能太高,以37℃左右、老人感到不烫手为宜。其五,老人最好洗盆浴。如果选择淋浴,需在喷头下放一把小凳子,让老人坐着洗。

老年人洗澡还有一些禁忌需要了解。第一,老年人饭前血糖偏低,所以饭前不易洗澡。第二,饭后或饱餐后,洗澡可使消化道的血液供应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甚至会虚脱、昏倒。故应在饭后1—2小时再洗澡。第三,大量运动或劳动后,应休息片刻再洗澡。第四,如果酒后洗澡,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第五,发烧时最好不洗澡。为防止洗澡时出现不适,老年人在洗澡前最好喝一杯温热的糖开水,这样能防止发生低血糖。

老人秋冬洗澡注意事项

1、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人在洗澡时极易发生脑卒中和心肌梗死。

2、患有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病的老年人,会感到呼吸困难,因此浴室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老人洗澡的浴室地面要使用防滑材料,洗澡的拖鞋也要防滑。

4、老人洗澡时不要锁住浴室门,最好家里有人,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予以帮助。

5、老人洗浴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6、老人洗澡的水温调节不能太高,以37℃左右、老人自己感到不烫手为宜。

7、如果是体质较胖、皮脂腺分泌旺盛、出汗较多的老年人,洗澡次数可适当增多。

8、老人最好洗盆浴。如果选择淋浴,需在喷头下放一把小凳子,让老人坐着洗。

相关推荐

洗澡后千万不要喝水

大家都知道缺水会引起血黏稠度上升,增加中风等疾病的危险。一些老人就很注意这点,特别是洗完澡后容易感到口渴,于是一出浴室马上端起水杯“咕咚咚”地喝上两大杯,以稀释血液。殊不知,这样反而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老人刚洗完澡,不宜马上喝水,更不能一次性大量喝水,因为突然增加的水量会加重心脏负担。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出浴室就大量喝水,很容易诱发疾病。 即使是没有心血管病史的老人,洗澡时擦拭身体等动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体力,刚出浴室时,心率一般会比洗澡前快,如果马上喝水,就可能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症状

老人皮肤瘙痒注意事项

1、洗澡时间不过长 很多人每次洗澡唯恐洗不干净,尤其是一些有洁癖的人,洗澡时间往往超过半小时,个别的甚至一个小时,过长时间的洗涤必然会将人体表面的皮脂膜洗去更多,缺乏皮脂膜保护的皮肤将会显得干燥起皮屑,随之而来的是瘙痒不已。所以,老人洗澡时间不宜过长,10分钟左右即可。 2、洗澡次数不宜多 由于皮脂膜对皮肤的保护至关重要,而老年人因朽迈的缘故,皮肤显得很干燥,故对老年人而言,一周洗一次澡足矣。而一些比较讲究又有天天沐浴习惯的人,能够天天洗澡,但不要每次洗彻底,如果每次洗澡都要用大量的浴液、香皂甚至肥皂去涂

老人洗澡每周一两次

洗澡是保持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但对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来说,频繁洗澡却不一定是件好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皮肤科郭一峰医生说,老人洗澡太勤很容易对皮肤造成伤害,通常来说,一周一两次即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更需要呵护和休息。就像适当的运动有利健康,而过度的锻炼反而对身体有伤害一样,适当洗澡有利于皮肤清洁,但过频洗浴却可能造成伤害。郭一峰表示,老年人的皮肤跟年轻人不一样,由于老化,皮肤油脂少,比较干。如清洗太多,不仅对皮肤是一种刺激,而且容易损伤鳞状上皮细胞,使皮肤的自然“防御”功能降低,招致细

老年人洗澡出现气短须警惕

心绞痛是人体内给心肌供应血液的血管发生病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疼痛。洗澡时身体表面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增加,相反此时内脏血流减少,如果本来心脏已缺血,那么这时缺血将更加严重,会出现明显的胸痛,严重时可以发生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中老年朋友遇到这种情况,必须立刻休息,停止一切活动。患有冠心病的老人,要赶快拿一片硝酸甘油放在舌下含化,如果症状很快缓解,可以稍后到医院就诊。 如果症状加重,并伴有烦躁、出汗,应该立即打急救电话,以便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 老人们平时洗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避免洗澡水过热

老人洗澡咋解决

白教授强调,不论是老人自己洗澡,还是在家人帮助下洗澡,洗浴时应多注意些细节问题,以防发生不测。 首先,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人洗澡时极易发生脑卒中和心肌梗死,而患有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病的老年人,会感到呼吸困难,因此浴室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地面要使用防滑材料,洗澡的拖鞋也要防滑。其次,老人洗澡时不要锁住浴室门,最好家里有人,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予以帮助。其三,洗浴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其四,水温调节不能太高,以37℃左右、老人感到不烫手为宜。其五,老人最好洗盆浴。如果选择淋浴,需在喷头下放一把小凳子,让

老年人皮肤瘙痒怎么办 正确洗澡

老年人洗澡次数不宜过多,一般每周一次为宜。水温不宜过高,一般以35-37摄氏度为宜,不要用热水烫澡;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以15-20分钟为好;不宜用碱性较大的肥皂,因为这种肥皂去脂效力太大,会增加皮肤干燥度,故应用中性肥皂或者干脆不用肥皂,就用清水冲洗即可。

老人洗澡的7个禁忌

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不少老年人洗澡时都喜欢在热水池中泡洗,这样长时间把全身浸泡在热水中,会引起全身体表皮肤的血管广泛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多,使血液部集中体表,而脑组织的血流量则相对减少,老年人大多都有动脉血管硬化,血管弹性减弱现象,自身调节血液循环的功能差,长时间泡热水澡轻者引起头晕眼花,严重者还可突然晕厥而跌倒,引起颅脑损伤及骨折及其它意外的发生。 二、饭后不宜立即洗澡 有些老年人喜欢在吃过晚饭后洗澡,进食后胃肠粘膜小血管扩张,血液分布集中在内脏胃肠,而脑组织血流则相对减少,老年人此时往往都有倦欲睡感。

如何预防老年人皮肤瘙痒

老年皮肤瘙痒症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与老年人的生理有关。老年人体内固有水分和细胞中的水分逐渐减少,出现了慢性生理性失水现象,引起皮肤干燥、皱纹增多。皮肤易受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刺激,因此易诱发瘙痒发生。其典型的症状是大腿发痒,逐渐蔓延到小腿,甚至周身。年人冬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产生,还与生活习惯有关。有的老年人爱用很烫的热水洗澡,而且洗澡的次数过于频繁,再加上使用碱性大的肥皂或苭皂,使本来就枯燥的皮肤失去了皮脂的滋润。因此,冬季老年人洗澡次数不要过多,—般每周1次为宜,水温不宜太高,应保持在50摄氏度左右

老年人洗澡怎么安排

饥饿时不洗澡。 饥饿时洗澡容易引起头晕、眼花、心悸、手颤、严重的还会引起低血糖性休克。 吃饱饭不要立即洗澡洗澡,会导致皮肤血管扩张,大量的血液流向皮肤,胃肠血液相对减少,久而久之,会引发胃肠病。 水温不要太热。 太热的水会导致皮肤脱水,久之会引起皮肤皱纹,还会使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发生心肌梗塞。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泡池子一泡就是20分钟,然后冲淋雨,一冲最少10分钟,搓澡10分钟。这样的时间有些过长了,您可以适当减少泡澡的时间,老年人就爱泡澡。不过您一定要明白这是为了您的身体。 有高血压病史的不要

老人冬天洗澡安全7个建议

老人要想在冬天安全洗澡,需要注意下面这几点: 1、老人去洗澡最好在饭后1—2个小时,每次洗澡不要超过半小时。 2、老年人去浴室洗澡最好结伴或有人陪同。 3、老人洗澡时间20分钟为宜 4、注意保持浴室通风。对正常人来说,水温以37℃至42℃为宜;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控制在35℃~38℃左右。 5、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最好带个板凳,坐着洗澡,不要长时间泡澡。 6、换衣服时注意保暖,否则会使血管受冷收缩、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 7、搓澡巾两个月更换一次,洗澡巾通风晾干,最好定期加热消毒30~60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