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伤食按脚底的胃肠反射区
孩子伤食按脚底的胃肠反射区
孩子因吃了不消化的食物或吃得太多而肚子不舒服时,大一些的孩子会告诉家长,还没有表达能力的孩子就只会哭闹了,这时你只要抓起孩子的小脚,稍微用力按压脚上的胃、肠反射区几十下,如果孩子的哭闹很快停止,说明他们的肚子舒服了。也可以在孩子手上小鱼际的上1/2处按压几十下(这也是肠的反射区),也能缓解因吃的东西不消化引起的腹部不适。
我儿子小的时候睡觉从不哭闹,一直都很安静,只有两次睡到半夜突然哭醒,都与白天吃的食物不当有关。一次是吃了凉的红薯后,老人又给他喝了牛奶,当时我发现后就感觉孩子的小胃肯定不会消化,可后来并没有发现儿子有什么异常。哪知睡到半夜,儿子突然大哭起来,我想一定是肚子不舒服了,就一边抱着他,一边用另一只手去按他脚上的胃、肠反射区,每只脚按压几十下后,孩子就不哭闹了,很快便安静地睡了。当时我就想,这是遇到我懂该怎样快速处理,如果我不懂,孩子一直闹下去,就是半夜也会往医院送,吃药、打针,孩子受罪不说,第二天的胃口必然受到影响,如果家长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按摩方法,几分钟就能缓解病情,不但孩子少受罪,大人也省心。还有一次也是家人晚上给孩子喂多了,明显的是撑着了,儿子睡到半夜又大哭起来,我用同样的方法很快就缓解了病情,儿子不一会儿就安静地睡着了。
家长通过按压孩子脚底或手上的胃、肠反射区,能有效地缓解、放松小儿因积食不消化而痉挛的胃、肠。第二天的饮食适当的清淡一些,孩子的胃肠功能不会受到伤害;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而是到医院又打针又输液,则只能是恶性循环,孩子的胃口会越来越差。
如果孩子第二天还有不舒服,做家长的就要看看孩子的舌苔,多数孩子的舌苔会发白,说明孩子吃的不消化的食物偏寒,按摩只是暂时缓解了不适,并没有从根本上治愈,这时可以给孩子喝姜糖水冲鸡蛋,在孩子空腹的时候喝。孩子喝上暖暖的、稀稀的蛋茸后,受凉的胃肠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每次孩子生病后,家长都要及时找出生病原因,是喂多了撑着了,喂的食物不易消化,还是喂的食物过于寒凉。只要找出原因,及时改正,孩子的身体就会健健康康、无病无灾。
足疗保健好处多
足疗保健最适合亚健康人群,尤其是属于阳虚体质的中老年人和缺乏体育锻炼的白领阶层。它通过水的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及借助药物蒸气和药液熏洗的治疗作用,通经活络,理气活血,疏通腠理,放松筋骨,从而达到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改善睡眠、消除疲劳、消除亚健康状态、增强人体免疫力以及预防某些疾病等一系列保健功效。
脚离心脏最远,但人体五脏六腑在足部均有对应反射区。足底反射区的分布是将人体整体缩小投影,反射到足部,是局部反映整体的一种表现。当人体脏腑、器官发生病理改变的时候,会在双足对应的反射区产生压痛,即为病理反射区,如果经常正确规范地按摩足部反射区,是可以改善身体的不良状况的。
如老人和女性手脚冰冷,按摩脚掌心涌泉穴,即可促进血液循环,温暖脚部;经常犯关节炎和老寒腿,按摩膝关节反射区,可以减轻膝酸软疼痛;老便秘,经常按足部胃肠反射区,能够刺激经络产生传导,经络淤阻被打通,便秘毛病就能够改善等等。但这并不能夸大足疗可以治病的功效,所以足疗可保健,但防病不治病。
让孩子胃口大开的4种方法
1.孩子身体健康,身高、体重符合标准,平时很少生病,就是吃饭慢、吃得不香,家长可以通过增加孩子的运动量,多进行户外活动,来刺激孩子的饥饿感。孩子感觉到饿了,吃饭时就不会挑挑拣拣。千万不能在孩子吃饭前给孩子吃零食。
2.如果孩子原来吃饭很好,最近因为生病吃药而影响到胃口,家长可先观察孩子的舌苔,如果偏白,说明孩子体内寒重,可以打一个鸡蛋放入碗中,搅碎后放一边,然后在小锅里放半碗水、2~3片生姜、小半勺红糖,烧开5分钟后,用滚烫的生姜红糖水去冲鸡蛋,冲出的鸡蛋茸在每天早晨让孩子起床后空腹喝上一小碗,能起到暖胃、祛寒、滋养被药物损伤的胃肠黏膜的作用,帮助胃肠功能的恢复。
3.家长在家中也可以按前面教的方法给孩子捏脊,按摩孩子的肚脐及周围,或在每晚孩子睡觉前按摩脚底的胃肠反射区,一只脚几十下就可以了,一次按摩的时间不要太长,坚持一阵子,孩子就会胃口大开的。
4.晚上睡觉总蹬被子、在家中爱光脚、爱坐地上、常年水果不断的孩子很少有胃口好、脸色好的,因为以上几点都是在增加孩子体内的寒凉,它们会直接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这类孩子很容易生病,而吃药会伤脾胃,长久下去,必然陷入恶性循环。
便秘脚底按摩的方法
1、双膝弯曲,大腿与小腿收缩地盘坐于地上,将脚掌架在大腿上,双手扶着,拇指叠放按压脚掌前半部分中央的涌泉穴,每次施力按3秒然后松开,左右脚各按压3次。
2、将右脚的脚掌架在左边大腿上,按照大肠反射区的起点,即脚跟上方偏外侧的位置开始,向前到达脚掌中央后,以直角转向用拇指指腹按摩至内侧,重复3次。
3、按摩完上行结肠反射区后,将左腿架在右边大腿上,双手扶着脚掌,左右拇指叠放,从脚掌前半部分的内侧开始,以直线轻擦至偏内侧,转角向下至脚掌下半部分,再次转会内侧,按摩整个下行结肠与肛门的反射区3次。
4、用双手扶着脚掌上半部分的内外两侧,拇指从中央向两侧清册,调整呼吸系统,对抗肩部硬块。
5、在完成整套足部按摩后,睡觉时躺于床上,深呼吸,调整神经,全身伸直,双手叠放在腹部上,保持畅顺的呼吸,利用手掌为腹部带来温热的感觉,对于秋冬季节腹部容易着凉、便秘等有不错的预防与改善功效。
痔疮如何脚底按摩
脚底直肠肛门反射区按摩:脚底在降结肠往内按摩有一条横行肌肉凸起的感觉为直肠反射区,末端有一凸起小颗粒是肛门反射区。双脚内侧肛门在踝关节骨缘边的点,双脚内侧直肠在肛门上方,小腿骨内侧约三分之一下凹陷处。找到按摩点时,要定点揉按。
脚底肾脏反射区按摩:位双脚脚底约位脚底一半的上方,用手触摸时有一颗凸出肉球,它稍为有硬硬或者砂砂的感觉。按摩时由上斜下往输尿管方向推按。
脚底输尿管反射区按摩:位双脚脚底,膀胱点位置往肾脏方向约45度的斜向,用手按摩时有一条斜沟的感觉。按摩方向是由肾脏连接点往膀胱斜向推按。
脚底膀胱反射区按摩:在双脚内侧约踝关节与脚底相交处,按摩时会有一粒肉球凸出的感觉。按摩方向是由输尿管连接点斜向尿道方向推。
脚底尿道反射区按摩:在双脚内侧约踝关节与脚后跟的一半,按摩时会有一条斜向凹陷的沟。按摩方向是由膀胱反射区往脚后跟方向推。
便秘按摩哪里
支沟穴
拇指点按支沟穴2~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支沟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上的穴位,是改善便秘的特效穴位,刺激此穴,可通调腑气,增强机体的排毒功能,缓解便秘症状。
合谷穴
拇指按揉合谷穴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热止痛的良穴,常按摩此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食欲不振、情绪烦躁和腹痛等症。
大凌穴
屈食指点按大陵穴1~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刺激大陵穴可泻出体内的积热和湿气,可用于消除便秘所致的口臭。
曲池穴
拇指按揉曲池穴1~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曲池穴为改善便秘的大肠经要穴,按摩此处能有效增强大肠蠕动,促进大便排出。
大肠穴
拇指点掐手部大肠点3~5分钟,以感觉酸痛为宜。此法可以起到清热泻火、通利肠胃的作用,对改善便秘有显著效果。
小肠穴
以拇指点掐手部的小肠点3~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经常按摩此处病理反应点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对便秘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胃反射区
拇指指腹按揉胃反射区3~5分钟,以透热为宜。此法可提高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胃脾大肠区
拇指按揉手部胃脾大肠区3~5分钟,以透热为宜。按摩此处可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肠道的废物排出,有效预防并改善便秘。
升结肠反射区
拇指推手部升结肠反射区2~3分钟。按摩此反射区能有效调理便秘、腹痛、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患。
肛门反射区
拇指指腹推揉手部肛门反射区1~3分钟,以皮肤发热为宜。此法可促进直肠蠕动,提高便意,缓解便秘症状。
胃疼按脚的哪个位置图 胃疼按摩足反射区处方
按揉双足胃,十二指肠反射区,再推按双足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腹腔神经丛区。
胃:双足底第一跖趾关节后方(向足跟方向),约1横指。
十二指肠反射区:双足底第一跖骨底处,胃及胰反射区的后方。(向足跟方向)
肾:双足足底中央,肾上腺反射区下约1横指处。
输尿管:双足足底自肾脏反射区至膀胱反射区之间的一条弧线状区域。
膀胱:双足底内侧舟状骨下方,拇展肌之侧。
腹腔神经丛:双足足底中心,分布在肾反射区与胃反射区附近。
甲状旁腺:双足足掌内缘第一跖趾关节前方的凹陷处。
脾:左足足底第四,第五跖骨之间,心脏反射区后方(向足跟方向)约1厘米。
肝:右足底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间,在肺反射区的后方。
肾:双足足底中央,肾上腺反射区下约1横指处。
肾上腺:双足底第二,三跖骨之间,足底人字形交叉点下陷处。
小肠:双足足掌中部凹陷区域,被横结肠,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等包围。
结肠炎手足按摩处方
【足疗】
1.处方
按摩腹腔神经丛、脾、横结肠、降结肠、下身淋巴腺反射区各3分钟。
2.操作手法
腹腔神经丛
一手握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从足趾向足跟方向按摩。力度以反射区产生酸痛为宜。
脾反射区
一手握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压。力度以反射区产生酸痛为宜。
横结肠反射区
一手握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左脚由内侧向外侧按摩,而右脚由外侧向内侧按摩。力度以反射区产生酸痛为宜。
降结肠反射区
一手握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趾向脚跟方向按摩。力度以反射区产生酸痛为宜。
下身淋巴腺反射区
以一手握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压。力度以反射区产生酸痛为宜。
【手疗】
1.处方
按摩横结肠、降结肠、脾反射区。
2.操作手法
横结肠反射区:右手自尺侧向桡侧推按,左手自桡侧向尺侧推按,力度以反射区产生酸痛为宜。
降结肠反射区:向腕关节方向推按,力度以反射区产生酸痛为宜。
脾反射区:点压按摩, 力度以反射区产生酸痛为宜。
【注意要点】
(1)坚持数次治疗即可见效,1-2个月可以治好。
(2)饮食以清淡为主,忌食辛辣、油腻之品,生活要有规律性,注意保暖,不要过度疲劳。
秋季怎么按摩调理肠胃
秋季是胃肠疾病高发季节,胃痛、腹胀、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不适,似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足部按摩,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胃肠疾病。
消化不良一般可从脾、胃、十二指肠等足部反射区进行按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调节内分泌功能,促进营养素吸收。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可从脾胃、十二指肠、小肠等几个反射区进行按摩,可以调节消化酶的分泌,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繁殖,从而使溃疡面快速愈合。长期便秘的患者,可通过按摩小肠、结肠反射区,促进小肠分清泌浊的功能,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并促进食物残渣和肠道细菌代谢毒素排出,保持大便的正常性状。通过对整个消化器官反射区的按摩,还可以增强胃及十二指肠的消化吸收功能,调节各种神经系统的张力,减轻胃平滑肌的痉挛,从而调节胃酸的分泌,缓解胃部疼痛。
足部按摩方法简单易学,效果良好,适合自我操作。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拇指指腹按揉法和指尖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的拇指指腹或指尖为施力点。作用于足底脾、胃、十二指肠等反射区域,对于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有一定效果。
食、中指叩拳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或中指弯曲,用近端指间关节或指尖为施力点。按压小肠、结肠反射区及周边区,对于恢复肠道功能,控制血脂、血糖均有一定疗效。
四指直推法:以四指指腹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穴位区域直推,对改善便秘有很好的效果。
老人不吃早餐有哪些危害
1、不吃早餐让你反应迟钝
早饭是大脑活动的能量之源,如果没有进食早餐,体内无法供应足够血糖以供消耗,便会感到倦怠疲劳、脑力无法集中、精神不振、反应迟钝。
2、肠胃要“造反”
不吃早餐,直到中午才进食,胃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会造成胃酸分泌过多,容易造成胃炎、胃溃疡。
3、不吃早餐便易便秘
在三餐定时情况下,人体内会自然产生胃结肠反射现象,简单说就是促进排便。若不吃早餐成习惯,长期可能造成胃结肠反射作用失调,于是产生便秘。
便秘按摩哪里最快排便 泡脚+按摩脚底
通过热水泡脚,可通经活络,再加上用手指按摩脚底的直肠、小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肾、膀胱、肺、胃等反射区,可很好的通便,缓解便秘。
1、点按脚底肾反射区50次,按摩力度以局部胀痛为宜。
2、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输尿管反射区50次,推按速度以每分钟30—50次为宜。
3、点按膀胱反射区50次,按摩力度以局部胀痛为宜。
4、由足内侧向足外侧推按肺反射区50次,推按速度以每分钟30—50次为宜。
5、点按胃,小肠反射区各100次,按摩力度以局部胀痛为宜。
6、由足跟向足趾方向推按升结肠反射区100次,从右向左推按横结肠反射区100次,从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降结肠反射区100次,从足外侧向足内侧推按乙状结肠,直肠反射区100次,依次进行。
7、点按肾反射区20次,按摩力度以局部胀痛为宜。
8、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输尿管反射区20次,推按速度以每分钟30—50次为宜。
9、点按膀胱反射区20次,按摩力度以局部胀痛为宜。
上述按摩脚底的方法应在专业的按摩技师下进行,一般般按摩两三次后便秘可治疗,每天早晚可各做一次,睡前按摩效果更佳。
胆结石按摩哪些穴位好 脚底反射区
用单食指扣拳按摩肉胆、肝、肾上腺、肾和脾各72次,然后用单食指扣拳法推压腹腔神经丛、胃、胰腺、十二指肠和大小肠反射区个72次,最后用手拇指捏揉上下身淋巴各36次。
肠胃不好按摩脚底哪里 按摩小肠反射区清胃泻火
按摩小肠反射区主治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肠伤寒等症,若按摩此反射区时有胀气感,多见于消化不良,腹胀等,若有颗粒结节感,多见于肠伤寒。
按摩取穴:位于双足足底中部凹入区域,被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等反射区所包围。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法按压小肠反射区2-5分钟,以局部酸痛为宜。
用什么泡脚对心脏好呢
其实,泡脚的好处还不只这一点。从中医角度看,脚上有反射区和众多穴位,当人们用热水泡脚时,就会刺激穴位和反射区,促进脚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起到调解全身的作用。
例如,我们熟悉的涌泉穴和太冲穴受到温热的刺激后,就能起到养肾护肝的作用。如果刺激脚底的大肠反射区,还能起到通便的效果。此外,泡脚使血液循环加快,让人出汗,不仅能解除疲劳,还能使某些毒素随着汗液排出。
泡脚也是有讲究的,首先,保持泡脚水的温度略高于人体体温即可,不要超过38―40摄氏度左右。
其次,泡脚时间要视年龄而定。对老年人而言,一般泡20―30分钟为宜,但低血压的老人、身体比较虚弱的老人,每天泡20分钟就足够了,以防泡脚时间过长引起血管扩张,导致血压降低。
对孩子来说,因为他们的皮肤比较细嫩,所以泡脚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而年轻人每天泡15―20分钟就可以了。另外,泡脚水不能太浅,至少要没过脚面,当然,连小腿一起泡,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