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者有哪些保健方法
高度近视者有哪些保健方法
高度近视者、头部或眼部受过外伤的人,糖尿病、高血压等可能诱发血管病变者,发生视网膜脱落的风险的确较高。
近视超过600度就属于高度近视,是引起视网膜脱落的最常见原因。高度近视者在 剧烈运动后,如坐过山车、玩跳水、蹦极时,向下俯冲、急速转弯等,都会使眼球的瞬时压力剧增,相当于眼睛挨了一记重拳,极易造成脱落。“近视超过1000 度者,或曾有脱落史的人,其视网膜就像糊窗户的纸,比正常人脆弱得多。跑跳等运动或坐飞机时,稍有外力改变,都可能造成裂孔,诱发脱落。”此外,老年人因 衰老,视网膜会发生退行性变化,裂孔和脱落的几率就会增大。
裂孔和外力影响,是造成脱落的两个必要因素,预防时也需要从这 两个环节入手。一方面,高度近视者、60岁以上、头部或眼部受过外伤的人,以及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等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一次眼底检查,尽早发现视网膜上的 病理改变。如果眼前有一团乌云般的黑影,时常出现火花和闪光感,视物模糊、变形,且视力突然下降,都是危险信号。
另一方面,高危者要注意躲避外力,避免剧 烈运动。有视网膜脱落病史者要防复发,避免劳累、温差大,坐飞机前最好咨询医生。高度近视的准妈妈不能提拉重物,不要长时间弯腰低头。怀孕期间要定期检查 眼底,在特殊情况下,经产科医生会诊,可能需要采取剖腹产等方式,以防生产时巨大的压力导致眼压骤然升高,造成脱落
近视眼的遗传性高吗
养生保健专家介绍说,很多戴眼镜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疑问:自己患有高度近视眼,以后自家宝宝也会近视吗?相信这是很多近视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近视眼的遗传性有多高?宝宝近视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养生保健的专家就给大家一一解答吧。
其实,近年来关于近视眼遗传性的研究并不少,近视遗传性虽然不低,但是也没有大家担心的那么高。专家指出,绝大多数宝宝出现近视都是由于后天因素所致,但是遗传虽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宝宝近视最常见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自己高度近视,宝宝也会是近视吗?
专家在调查中发现,家长近视与宝宝视力并无必然联系,因此近视父母不要过度担心孩子一定会近视。专家表示,宝宝的视力有20%~30%是受到遗传因素影响的,而70%~80%则和后天环境有关。建议见长朋友在宝宝出生后,应该更加注意孩子生活的环境问题。
问题二、近视眼的遗传性有多高?
关于遗传性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实验的结果来看。由数据资料来看,父母亲若为高度近视者,的确有可能对下一代的视力发展造成影响,但是并不是决定因素。
1、有专家搜集了187对同卵及异卵双胞胎,分别就两眼的屈光率、眼轴轴长及角膜弧度,算出遗传度。研究结果显示,若遗传度为1,则代表宝宝的视力完全由遗传控制,0则代表宝宝的视力和遗传无关。统计也发现,这些双胞胎的视力遗传度落在0.2~0.3之间。
2、有研究员针对887名人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视力正常组当中,双亲视力皆正常者占81%,父亲或母亲高度近视者占13%,双亲均是高度近视者仅6%;高度近视组当中,双亲视力正常者占44%,父亲或母亲为高度近视者占38%,双亲均是高度近视者占了19%。
问题三、宝宝近视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宝宝近视的原因很多,遗传只占据了极小的一部分,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与环境才是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
孩子缺乏营养;家庭光线不好;用眼习惯不良;缺少活动等都是导致孩子近视的原因,家长最好在日常中观察孩子对于环境的表现,排除不利因素,避免近视的出现。
高度近视剧烈运动的危害
高度近视患者不宜剧烈运动
据调查,1/3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病人同时有高度近视。对此,唐仕波教授表示:“高度近视(近视600度以上)发生视网膜脱离几率较常人高很多,如果加上剧烈运动等诱因,很可能导致此类眼伤,所以是运动眼伤的高危人群。受到同样外力冲击,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是正常眼球的4~5倍。”
有高度近视或病变基础的群体中发生过不少极端例子:被婴幼儿打到眼睛、做眼保健操揉按太过用力,都可能出现视网膜脱离现象。“这说明高度近视者眼睛非常脆弱,他们的眼球较常人扩大、眼球壁变薄、视网膜也随之变脆弱,甚至视网膜本身就可能存在破损,此时如有外力作用就很容易受伤。”
有高度近视者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和进行重体力劳动,避免眼睛受伤,主要是预防视网膜脱离。专家建议,高度近视人群可以选择一些避免正面对抗、运动幅度较温和的项目进行体育锻炼。“有些人还戴着框架眼镜上场打球,这样更加危险,我们收治了不少患者都是运动撞击后玻璃碎片扎入眼中,导致受伤严重,所以运动时应选择隐形眼镜。”唐仕波说。他表示,高度近视人群最好每半年定期检查眼底、视力和验光,排除潜在隐患。
此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也应谨慎对待剧烈运动,因为此群体很容易导致运动过程中眼底出血,从而引起视网膜脱落。
近视的症状
临床表现
1、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
2、视疲劳;
3、可发生外隐斜或共转性外斜,斜视眼多为近视度数高的一眼;
4、高度近视者常出现玻璃体液化、混浊,并发白内障而自觉眼前黑影飘动或视力下降;
5、低、中度者眼底一般无变化或呈豹纹状眼底,近视孤形斑,高度近视者视神经乳头颞侧或周围环状脉络膜萎缩,黄斑变性、出血、富克斯(Fuchs)斑,后巩膜葡萄肿,并易发生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
6、高度近视者因眼轴处长而稍突出,同时伴前房较深和瞳孔较大,且对光反向略迟钝;
7、用凹球面透镜能增进视力。
近视有哪些症状
近视患者会出现远视力减弱,虽然近视力正常,但视远物则会模糊不清,若为高度近视,远近视力均会有所下降;近视者在近距离工作时容易出现视力疲劳,引起眼痛、头痛、眼胀等症状。此外,高度近视者眼球会变大,呈现眼球向外凸出的状态。
高度近视的人还能运动锻炼吗
10%高度近视患者会出现视网膜脱落
“从小高的案例来看,他本身是800度的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导致的眼底变性已埋下了‘网脱’的隐患,这是内因;而羽毛球运动使眼部受到巨大的冲击力和震荡,这是导致‘网脱’的外因。”国内著名高度近视治疗专家说道。
从近视的度数来分,100-300度为低度近视;300-600度为中度近视;600度以上则为高度近视。范建国指出,在临床上医生发现,在高度近视人群中,有10%的高度近视患者会出现视网膜病变。
“通常中度以上的近视眼,视网膜就有可能会发生损伤。”范建国认为,对于300度以上的近视患者来说,由于眼轴不断增长,视网膜不能相应地变长,因而受到牵拉,拉扯造成的裂孔未及时修补,玻璃体已经液化的水分,便有机会灌入视网膜,就像墙纸渗水一样,视网膜便鼓起一部分,进一步恶化就有可能发生视网膜脱落。
高度近视患者不宜剧烈运动
高度近视者的眼睛本身其实已经非常脆弱。范建国说,他们的眼球轴长、眼球壁薄,视网膜也随之变脆弱,甚至视网膜本身就可能存在破损,此时,如有外力作用就很容易受伤。所以,有高度近视者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主要是预防视网膜脱落。
打篮球、跳高、踢足球、赛跑、跳水、蹦极、蹦迪、羽毛球、拳击等等剧烈运动都不适合高度近视的人群。像跳水运动员、足球运动员、深水潜水运动员、拳击运动员都是视网膜脱离的高危人群。高度近视者一旦发现眼前有黑影、闪光感和视物变形等,应该及早到医院检查。曾经有视网膜脱落史者要防止复发,应避免劳累,压力过大。
高度近视不适宜剧烈运动
对于发生在小王身上的这不幸一幕,医生表示遗憾的同时,也再次发出了提醒说,高度近视患者不宜剧烈运动。
高度近视者,远非戴的眼镜片比其他人度数高那么简单,其眼睛本身其实已经非常脆弱。他们的眼球轴长、眼球壁薄,视网膜也随之变脆弱,甚至视网膜本身就可能存在破损,此时,如有外力作用就很容易受伤。所以,高度近视者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主要是预防视网膜脱落。
打篮球、跳高、踢足球、赛跑、跳水、蹦极、蹦迪、羽毛球、拳击等等剧烈运动都不适合高度近视的人群。像跳水运动员、足球运动员、深水潜水运动员、拳击运动员都是视网膜脱落的高危人群。
医生提醒,高度近视人群最好每半年定期检查眼底、视力和验光。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来说相当的重要,因为,也许视网膜病变正不知不觉在发生。
调查 10%高度近视患者可出现视网膜病变
如今,近视眼患病率持续升高。据调查显示,小学近视患病率为30%,初中为50%,而到高中、大学为70%-90%,近视眼已严重危害青少年眼睛健康,然而近视眼远非视物模糊这么简单,随着近视度数的增高,发生视网膜脱落的危险同样会增高。
据专家介绍,从近视的度数来分,100-300度 为 低度近视;300-600度为中度近视;600度以上则为高度近视。在临床上,医生发现在高度近视人群中,有10%的比例可能会出现视网膜病变。对于300度以上的近视患者来说,由于眼轴不断增长,视网膜不能相应地变长,因而受到牵拉,拉扯造成的裂孔未及时修补,玻璃体已经液化的水分,便有机会灌入视网膜,就像墙纸渗水一样,视网膜便鼓起一部分,进一步恶化就有可能发生视网膜脱落。
【1】 高度近视为啥容易视网膜脱落?
高度近视者,远非戴的眼镜片比其他人度数高那么简单,其眼睛本身其实已经非常脆弱。他们的眼球轴长、眼球壁薄,视网膜也随之变脆弱,甚至视网膜本身就可能存在破损,此时,如有外力作用就很容易受伤。所以,高度近视者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主要是预防视网膜脱落。
【2】 哪些运动不适合高度近视患者?
打篮球、跳高、踢足球、赛跑、跳水、蹦极、蹦迪、羽毛球、拳击等等剧烈运动都不适合高度近视的人群。像跳水运动员、足球运动员、深水潜水运动员、拳击运动员都是视网膜脱落的高危人群。
宝宝视力不良遗传自父母
假使父母亲都有高度近视,宝宝日后也有可能是高度近视一族吗?研究表明,宝宝近视的年龄层已经降低了很多,除了遗传因素之外,绝大部分取决于不良的生活习惯。
有专家和学者试图找出先天遗传在近视上扮演的角色;并搜集了187对同卵及异卵双胞胎,分别就两眼的屈光率、眼轴轴长及角膜弧度,算出遗传度。
研究结果显示,若遗传度为1,则代表宝宝的视力完全由遗传控制,0则代表宝宝的视力和遗传无关。统计也发现,这些双胞胎的视力遗传度落在0.2~0.3之间,显示他们的视力有20%~30%是受到遗传因素影响的,而70%~80%则和后天环境有关。
曾有高雄医学大学遗传医学研究所则是针全台湾地区887名人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视力正常组当中,双亲视力皆正常者占81%,父亲或母亲高度近视者占13%,双亲均是高度近视者仅6%;高度近视组当中,双亲视力正常者占44%,父亲或母亲为高度近视者占38%,双亲均是高度近视者占了 19%。
因此,由数据资料来看,父母亲若为高度近视者,的确有可能对下一代的视力发展造成影响,也就是说,宝宝的视力虽然不由遗传因素决定,但是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父母多少度近视会遗传给孩子
父母多少度近视会遗传给孩子?相信这是不少父母想了解的问题。作为被近视摧残的患者,自己已经饱受近视的折磨,因而也就不想自己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被近视困扰。下面,我们就听听专家对于父母遗传孩子近视问题的讲解分析。
一般来说近视眼遗传是要先看父母双方里面有没有高度近视的,高度近视也就是说近视的度数为600以上。我国高度近视眼的发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子女100%为高度近视。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者,子女50%为高度遗传性近视,但也有的表现不完全。
有人做过大量的家庭人员统计,又叫家系调查,凡是家中父母双方有近视者,其子女有近视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家系。父母一方有近视者,子女近视率居中。父母没有近视者,子女发病率最低。另外世界上黄种人近视眼发病率最高,东南亚包括我国在内近视发病率40%以上,白种人中等,而黑人、爱斯基摩人近视眼很少,这说明种属遗传作用。
近视的遗传作用明显
国内机构作过双胞胎调查,双胞胎同时患近视或同时不患近视,即一致率,结果表明双胞胎一致率(近视)高于非双胞胎。而双胞胎中,同卵双胞胎近视一致率又高于异卵双胞胎,这也说明近视眼是遗传性疾病。专家们还通过公式计算出遗传因素在近视眼形成原因中占65%。
近视人群中,约有20%是遗传性的,如果家中有人患遗传性近视,那么从孩子出生就要开始注意观察,可先查看孩子是否有斜视等症状,孩子到1岁时,可上医院进行婴儿视力检查,一般在孩子3岁时就能查出近视度数。
上述就是我们专家对于父母多少度近视会遗传给孩子问题的解答。虽然孩子近视有先天因素也要注意后天的保护以防近视越来越严重。在孩子学习时就要多加督促看书距离以及上网时不要离屏幕太近。另外,随着医学的发展,近视也可以通过手术来进行矫正,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详细咨询了解。
近视遗传的几率有多大呢
一、自己高度近视,宝宝也会是近视吗?
专家在调查中发现,家长近视与宝宝视力并无必然联系,因此近视父母不要过度担心孩子一定会近视。专家表示,宝宝的视力有20%~30%是受到遗传因素影响的,而70%~80%则和后天环境有关。建议见长朋友在宝宝出生后,应该更加注意孩子生活的环境问题。
二、近视眼的遗传性有多高?
关于遗传性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实验的结果来看。由数据资料来看,父母亲若为高度近视者,的确有可能对下一代的视力发展造成影响,但是并不是决定因素。
1、有专家搜集了187对同卵及异卵双胞胎,分别就两眼的屈光率、眼轴轴长及角膜弧度,算出遗传度。研究结果显示,若遗传度为1,则代表宝宝的视力完全由遗传控制,0则代表宝宝的视力和遗传无关。统计也发现,这些双胞胎的视力遗传度落在0.2~0.3之间。
2、有研究员针对887名人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视力正常组当中,双亲视力皆正常者占81%,父亲或母亲高度近视者占13%,双亲均是高度近视者仅6%;高度近视组当中,双亲视力正常者占44%,父亲或母亲为高度近视者占38%,双亲均是高度近视者占了19%。
三、宝宝近视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宝宝近视的原因很多,遗传只占据了极小的一部分,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与环境才是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
孩子缺乏营养;家庭光线不好;用眼习惯不良;缺少活动等都是导致孩子近视的原因,家长最好在日常中观察孩子对于环境的表现,排除不利因素,避免近视的出现。
近视眼有哪些症状
1、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
2、视疲劳;
3、可发生外隐斜或共转性外斜,斜视眼多为近视度数高的一眼;
4、高度近视者常出现玻璃体液化、混浊,并发白内障而自觉眼前黑影飘动或视力下降;
5、低、中度者眼底一般无变化或呈豹纹状眼底,近视孤形斑,高度近视者视神经乳头颞侧或周围环状脉络膜萎缩,黄斑变性、出血、富克斯(Fuchs)斑,后巩膜葡萄肿,并易发生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
6、高度近视者因眼轴处长而稍突出,同时伴前房较深和瞳孔较大,且对光反向略迟钝;
7、用凹球面透镜能增进视力。
病理性近视遗传性吗
病理性近视是高度近视中的一种,对视功能危害比较严重。这种近视是常染色体中一对有关的基因都是病理性的。病理性近视主要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因而尽管有些人不是从事近距离目力的工作,照样也会发病,并可以发生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
病理性近视遗传的规律是:如果一对基因中一个正常的,而另一个是异常的,就不发病,则称为携带者;如果两名变性近视者成婚,其子女大部分或全部发病;变性近视者若与正常人成婚,其子女都是携带者;变性近视者若与携带者成婚,其子女有半数发病。因此,预防变性近视,提高人口素质,就得从遗传优生咨询工作抓起,才有可能防患于未然。
高度近视眼是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就是有关近视的一对基因都是本病的致病基因才发病,如果只有其中一个是致病基因,而另一个是正常基因,则不发病,只是携带者。因此,两个高度近视眼相结合,其子女的发病机会在90%以上。高度近视者如果与近视基因携带者结合,其子女可能有半数是高度近视。而高度近视者如果和正常视力或中低度近视眼者相结合,其子女发生高度近视的可能性为10%。因为在我国一般人群中,约有20%是近视基因的携带者。
不过,高度近视者不必过于悲观。大多数高度近视者配戴近视眼镜后还是可以获得较好的矫正视力的,也可以配戴隐形眼镜,较果也不错。此外,在营养、用眼卫生等方面多加注意,视力不会不断下降,度数也不会不断加深的。新视界眼科医院ICL手术是目前被认为是可替代LASIK、PRK和其他切削手术进行屈光矫正的最新和最安全的技术之一,是高度、超高度近视患者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