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体检有哪些误区
常规体检有哪些误区
体格检查是医疗的诊断环节,是医疗行为的第一步,是针对症状或疾病及其相关因素的诊察手段。下面就介绍一下常规体检的认识误区?
常规体检的认识误区:
以为体检能明确一切健康问题:受检者对亚健康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更不了解许多医学诊断和检测手段的局限性,认为没有发现问题就是健康的,甚至会提出到底有问题还是没问题两者择一的选择问答。
其实体检中所得到的结果更多是提示性的,许多暂时还不能有比较明确的情况,并不是病与非病之间的选择。这种情况就好比一条色带,越靠近两端的红色和绿色越容易区别,越靠近中间的过渡色越不容易区分。
现代医学对健康的定义已经从纯生物学的观点转变成更为科学的定义,人的健康是指生物的、心理的、精神的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健康。亚健康的概念既不是有病也不是没病的中间状态,许多疾病的出现都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些细微的变化可能会提示相关信息,有时也不能单凭一两项的指标异常就能下结论的,因此医生的回答是随访、复查、定期复查、进一步就诊等等或考虑可能的原因,提示注意哪些问题。
对体检菜单选择的问题:一般来说检查的内容越多发现的异常情况就越多,医生在制订菜单时普遍考虑的因素是:受检者经济承受能力、年龄因素、性别因素、检查方法的难易程度等,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菜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菜单无法对每一个对象做到个性化,尤其对于团队体检。
常规体检的认识误区包括菜单必须考虑普遍的适用性不可能将一些不普遍适用的检查或检查比较困难不容易接受的方法列入菜单里,一个体检套餐做下来,只说明身体的大致情况。所以尽量地做到体检菜单个性化,就更能体现体检的价值,另一方面受检者在确定菜单时,对自己既往史和健康状况有一个较为具体的表述及医生在体检过程中尽可能地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是至为重要的
孕期常规体检项目有哪些
孕妇孕期的几大常规体检
产前检查包括常规检查和一些特殊的检查手段,通过检查,可有效降低围产期母婴死亡率和减少并发症。所以孕期应该去做如下检查,以保母婴平安。
(1)早孕期必要时为了确定妊娠,或阴道有流血为确定妊是否正常,需做血或尿的妊娠试验。
(2)确定为正常妊娠后,在当地医院决定进行系统产前检查的孕妇需做:血型、Rh因子、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甲胎蛋白,血清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的IgG及IgM抗体。
(3)有其它科疾病的孕妇尚需做有关疾病的化验检查,如有甲状腺功能亢进,需做甲状腺功能测定。
(4)孕期需查血、尿常规,整个孕期至少查3次血红蛋白,在初次尿常规检查之后,自孕30周起每次产前检查均需查尿常规。
(5)妊娠28周每位孕妇需做口服50g葡萄糖后一小时查血糖的筛查试验,结果≥7.7毫摩尔/升者,需进一步查口服100g葡萄糖耐量试验,以进一步确定有无糖代谢异常。
(6)妊娠超过40周未自然临产的孕妇,需做阴道拭子培养,了解阴道内有无致病菌,为引产做好准备。
孕期检查的基本常识
从33周开始,产检应变为每周一次,每次检查的内容没有明显的变化,如:测量体重、宫高、腹围、心率、血压、胎心,定期测量血尿常规等项目。不同的是,我们要开始做胎心监护了。
什么是胎心监护
正常的胎儿心率随子宫内环境的不同,时刻发生着变化,胎心率的变化是中枢神经系统正常调节机能的表现,也是宝宝在子宫内状态良好的表现。而胎心监护的使命是尽早发现胎儿异常,在胎儿尚未遭受不可逆性损伤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使新生儿及时娩出,避免发生影响其终身的损伤。
可以通过监测胎动和胎心率来反映胎儿在母体内的状况,在怀孕35周后孕妇每周去医院产检时,都要进行胎心监护。但这样只能在特定时段监测而不能按照需要监测,所以还需要准妈妈养成每天自行检测胎动的习惯。
胎心监护是通过绑在准妈妈身上的两个探头进行的,一个绑在子宫顶端,是压力感受器,其主要作用是了解有无宫缩及宫缩的强度。另一个放置在胎儿的胸部或背部,进行胎心的测量。仪器的屏幕上有胎心和宫缩的相应图形显示,准妈妈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宝宝的心跳。另外还有一个按钮,当准妈妈感觉到胎动时可以按压此按钮,机器会自动将胎动记录下来。胎心监护仪将胎心的每个心动周期计算出来的心跳数,依次描记在图纸上以显示胎心基线变异。在一定范围内,胎心基线变化表示胎心中枢N植物神经调节和心脏传导功能建立,胎心有一定的储备力。
胎心过快或过慢都是有问题的表现,但是一般性的伴随胎动的胎心过快不能说明胎儿出现了什么问题,往往是胎心过慢的风险更大,提示胎儿在宫内的储备减少,面临缺血缺氧的危险,需要医生及时予以处理。
上文和大家分享的一些孕期体检的小知识,希望是我的分享能够帮到准妈妈们。
全身体检有什么重要性
为保证身体健康,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外,还需定期进行检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查出早期病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只有具备健康的体魄才是干好事业、提高生活质量、家庭幸福美满的根本保障,祝愿所有人都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以上关于全身体检项目是什么以及体检有什么重要性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体检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对以后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作用。
常规体检在生活中很重要的,成人也好学生也好,都是需要进行体检的,给大家介绍几种检查套餐:
肺癌检测:项目包括内科、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Cyfra21-1)、癌胚抗原定量(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胸部正侧位。通过检查,可以及早的发现癌症。
鼻咽癌检测:项目包括男外科/女外科、耳鼻咽喉科、EB病毒抗-VCAIgA。检查很重要的,检查了才能早期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胃幽门螺杆菌检测:项目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呼气试验),13碳-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它与胃部炎症、消化性溃疡、胃癌的发生密切关联。通过检测,能够及早发现胃部的问题。
常规体检的四个注意事项
一、别忘陈述病史
病史,尤其是重要疾病病史,是体检医生判定受检者健康现状的重要参考依据,据此制定干预措施,对疾病的好转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病史陈述要力争做到客观、准确,重要疾病不可遗漏。
二、不要轻视体检结论
体检结论,是对受检者健康状况的概括和总结,是医生根据各科体检结果,经过综合分析对受检者开的健康处方,对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和治疗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些受检者对体检的内容和结果较为重视,却忽视了体检结论,没有仔细阅读和认真实施,使健康体检失去了意义。
三、采血时间
体检化验要求早上7:30~8:30,采空腹血,一般静脉取血的化验项目都要求空腹,因为进食后各种营养物质先后吸收进入血液,从而改变了它们在血液中的含量。
四、不要随意舍弃检查项目
体检表内设定的检查项目,既有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项目,也包括一些针对恶性疾病和常见疾病的特殊检查项目。有些检查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特殊意义。如肛门指诊检查,对40岁以上受检者直肠肿物的发现尤为重要。有的受检者因怕麻烦或害羞,自动放弃该项检查,若受检者真有病变,自然也就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其后果不言而喻。
女性常规体检项目有哪些
宫颈检查:观察宫颈上有没有糜烂、溃疡、肿物、息肉,表面是不是光滑,质地是不是过硬,宫颈大小是否正常,有无子宫脱垂。
B超检查:检查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等疾病。
活组织检查:一般是从最不正常的部位获取标本进行检查,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内膜,最常用于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的诊断。
白带常规检查:可检测出各种细菌感染导致的yd炎等。
子宫及附件检查:了解子宫底的位置,是否活动、质地如何,如果子宫增大、过硬、表面不光滑都属于不正常现象,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6乳腺检查:定期进行自查和红外线乳腺检查,一旦发现乳腺异常,及时治疗,能有效地做好乳腺疾病的防治,并能预防疾病恶化和癌变。
降低肺癌死亡率已迫在眉睫
1、戒烟 吸烟和暴露于烟雾环境可对健康产生危害。
2、减少空气污染 尽量减少居室内烹调油烟的产生,减少油炸煎炒食品的烹饪。
3、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
4、防范肺结核 重视慢性肺部疾病的诊治。
5、重视常规体检 有助于发现早期的肿瘤。
降低死亡率除了预防以外,正确的治疗也很重要。
多年来肺癌的治疗方法,还是依靠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为主的综合治疗,但这两年在肺癌治疗上的突破是使用了靶向治疗,即瞄准肿瘤细胞靶点针对性治疗,避免了化疗药物不分青红皂白把正常细胞也杀死的做法,大大降低了毒副反应。
常规体检额外体检科目介绍
其实各个单位的常规体检项目都有共同点和区别。比如:白领阶层单位组织体检时更偏重于高血脂、高血压等问题;而从事体力劳动的单位组织体检会偏重于身体表象。集体体检很有可能满足不了个体上的差异。
1 冠状动脉造影
适用人群:反复胸痛没能确诊而又不能排除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无法解释的顽固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心脏病人存在显形、隐形。目前采用的常规体检,对心脏一般靠心电图来检测。体检中相当一部分人会被查出心律失常、心肌劳累等问题。但对于隐形冠心病、早期心肌梗塞等早期心血管的毛病很难被发现。冠状动脉造影能够测出心脏病的前期心血管是否狭窄,准确诊断冠心病。
2 脑CT
适用人群:经常头晕、头痛、胸闷的人。
30多岁就发生脑梗塞、脑溢血的患者越来越多,在日常生活中,早期脑梗的患者只是觉得胸闷、头晕、睡眠不好等,临床症状不明显,人们就误以为是亚健康的表现。及时做脑CT可以检查肿瘤、梗塞问题。
3 骨密度检查
适用人群:40岁以后,腰部、骨盆、背部如持续性疼痛。
目前现在很多中年人,尤其是妇女都知道要补钙,但自己是不是缺钙倒不是很清楚。骨质疏松在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有时会出现全身骨痛、无力,特别是腰部、骨盆、背部的持续性疼痛,许多人误以为是腰椎的问题。骨质一般从30多岁就开始流失,肌体对骨质中的主要成分钙质的吸收能力逐渐减弱,等发生骨折的时候就已经流失了1/3以上的骨质。
4 查餐后血糖
适用人群: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有高血压的人,除了查空腹血糖外,还应做餐后血糖的测试。
在一般的体检项目中,多要求空腹测血糖,一些人以为空腹血糖正常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即使空腹血糖正常,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值高于正常值,虽然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属于葡萄糖耐量低减,大血管病变,此时警钟已响起。由于许多糖尿病前期无明显症状,等到发现自己有糖尿病明显症状时,实际上已经患上糖尿病了。
5 胃镜、肠镜
适用人群:腹部不适、腹胀、厌食、恶心与呕吐、灼热感、吞咽困难、腹泻、便秘、呕血、黑便、便血等。
在众多肿瘤中,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占首位,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其重要。胃肠道肿瘤是最常见的一种,如有上述症状,应选择进行胃镜、肠镜检查。
以上就是关于常规体检中额外科目的介绍,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不要以为体检了就算安全了,疾病是需要我们自己提前预防的奥。
幼儿常规体检不用做胸透
胸透只是检查辅助手段。儿童是辐射损伤的高危人群,胸透、X光、CT等放射性检查会造成部分机体细胞受损,有辐射作用。如果儿童短时间内接受较多次数的X光照射,危害就会慢慢累积,造成身体细胞不可弥补的损害,而且将来诱发癌症疾病的概率也将大大增加。封志纯表示,医学上对于孩子心脏及肺部的检查,依靠医生“视、听、叩、触”的物理检查已经基本可以确定有没有问题,这是因为孩子胸壁较薄,不像成年人脂肪、肌肉厚,所以诊断较方便,不需要高技术、高敏感度的放射检查。“胸透只是辅助手段,只有当医生对某些症状不好解释、诊断发现问题时,才需用它进一步确诊。”
不少家长仍迷信做胸透。多学校的中小学生还是得接受一年两次的体检,而体检项目中依然逃不了胸透这一项。
医学专家表示,常规体检让中小学生做胸透是有历史原因的,过去国家还没普及婴儿出生时接种卡介苗,做胸透主要目的是检查孩子有无先天性心脏病和肺结核,而随着我国新生儿普及接种预防结核杆菌感染的卡介苗后,结核病发病率大大降低,而且它也不再是过去说的“不治之症”,所以孩子常规体检取消胸透是完全可以的。
“我们早就意识到了胸透的危害,所以尽量避免孩子受影响。”专家介绍说:“所以我们向学校提出,将胸透改为照胸片。”她表示,照一次胸透所受的辐射剂量等于照十次胸片,也等于做好几次CT,常规体检虽然可以强制取消胸透,但平时检查还需家长把关。“有的孩子稍微咳嗽或摔了一下,父母就急得不得了,非要做胸透、照片子才放心,我们怎么劝他们也不信。”
婚检与女性健康
常规体检:和普通体检一样,包括五官检查,内外科以及妇科检查。
血液检查:血分析、血型筛查、一些性传播疾病的筛查,肝功能检查。
B超检查:包含内脏器官、妇科和乳腺的检查。
尿常规:肾脏疾病的排查。
分泌物:妇科炎症的检查。采集白带检查
七大体检误区危害大
作为一种健康投资,体检的重要性已被很多人熟知。但是,对体检,人们在认识上还有很多误区。
陈晓旭病逝后,来查乳腺的人比平时多出几倍;马季、侯耀文猝死后,来做心血管检查的人挤爆了门;香港著名主持人肥肥得了胆囊炎,又有许多人跑到体检中心来查肝胆……
作为一种健康投资,体检的重要性已被很多人熟知。但是,对体检,人们在认识上还有很多误区。
误区一:体检讲“名人效应”
每当有名人得病或猝死,就会引发一股体检热潮。人们看起来是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了,可怎么说都有点临时抱佛脚的意思。累了才休息,渴了才喝水,病了才就医……这是许多人的生活方式,结果呢?郑州大学五附院体检中心主任管霞说,身体有病时“亡羊补牢”肯定不如没病防病,把握健康的主动权,这才是现代健康养生的真谛所在。体检切忌跟风,不要非等某某名人离世来为你敲响健康警钟。
误区二:体检合格就是健康
常规的健康体检是查体而不是查病,可不能对它的期望值太高。它只能说是一个初检,一些常见病是可以被发现的,比如说,尿常规可以发现肾脏方面的严重疾病,而高血压、乙肝,还有明显的肺部疾病则可以通过测量血压、验血和胸透及时发现。管霞说,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病,常规的健康体检就无能为力了。千万不要觉得体检合格就万事大吉,而轻视了医生在体检报告中所签署的意见。要认真实施体检结论中医生给您量身开出的健康处方。
误区三:挑三拣四、抓大放小
有些人体检时,对身体的重要器官(如心、肺、肝、肾)的检查非常重视,但忽视耳鼻喉科这样的“小科”,对血脂、血糖很关心,却不查尿常规。心、肝、肺等重要脏器要查,眼耳鼻喉也千万不要漏检。尤其是鼻咽癌,早期没有症状,多数患者都是在体检中发现的。又如眼底检查,眼底视网膜是全身惟一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末梢血管,其状况对全身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
误区四:怕辐射而留健康隐患
管霞告诉记者,现在听说X线检查对人体有害,许多人便拒绝透视。就因为如此,有人错过了治疗肺癌、肝癌、肾癌、乳腺癌的最佳时机。实际上,现在的X线检查的辐射剂量远远低于国际上规定的人体器官可接受的射线剂量标准,而且一年一两次、一次几十秒的X线检查,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并不大,除了女性妊娠期不宜检查外,其他人不用过多担心。
误区五:认为体检合格就是身体健康。
常规的健康体检是查体而不是查病,可不能对它的期望值太高。它只能说是一个初检,一些大的常见病是可以被发现的,比如说,尿常规可以发现肾脏方面的严重疾病,而高血压乙肝、还有明显的肺部疾病则可以通过测量血压、验血和胸透及时发现。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病,常规的健康体检就无能为力了。比如说,癌症晚期的普遍症状之一是贫血,常规体检中通过检查血色素是能够查出贫血的,而有一些癌症并没有贫血症状,所以常规的体检就查不出来。所以,这里必须提醒您的是,千万不要只注意体检结果是不是正常,而轻视了大夫在体检报告中所签署的意见。
体检报告的结论是体检医师通过各科体检结果的综合分析而得出来的,如果建议您对某个单项进行复查,那您就要马上复查进一步的确诊,而给您提出的一些应当引起注意的保健方面的建议也要尽可能地在生活中实施。体检结果不只是一个结论,而是一个指导。认真阅读体检报告,认真实施体检结论中医生给您量身开出的健康处方。
误区六:自己选择体检项目,或体检方案千篇一律。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家族病史都各有不同,甚至每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状况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在制订体检方案时当然也就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对体检项目自己任意筛选,否则,您的体检结果可就不确切了。正确的做法是,由专业医师制定个性化体检方案。受检者在体检之前应该先与体检医师进行交谈,由体检医师根据既往史、家庭病史、年龄、体质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为个人量身制作个性化的体检方案,不同的人之间也许体检方案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误区七:体检合格,0k!体检报告,Bye-Bye!
体检报告不只意味着一个结论“正常”或者“不正常”,而是你身体状况的细分,今年和去年的体检结果也许都是正常,但其中在某项指标上有较大的变化的话,经过医师对两年报告的比较分析,就能够发现您这一年来身体状况的变化,以及有某种疾病的倾向,及时告之,尽早引起注意,进行防治。
如果你患上了疾病,将这些以往的体检报告提供给您的主治医师,还能给他的治疗方案提供一个参考。
女人乳房自检有误区
乳房自检误区1:乱摸一通
对女性来说,自我检查与到医院定期查体的重要性是一样的,甚至更为重要。在我国临床发现,很多乳腺癌患者都是自检之后就诊的。夏天乳腺癌的就诊率很高,但并不是说乳腺癌夏季就高发,而是因为夏季女性洗澡的频率增加,对乳房‘自检’的次数相应增加,因此来就诊的人数就会增多。
乳房自检误区2:摸到硬块得过且过
有些女性虽然会进行乳房自检,但摸到不正常的硬块却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其实任何疾病都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能不用再做其他辅助治疗就可以长期存活,但是因为耽误时间变成晚期,就很难治愈了。
乳房自检误区3:过度依赖自检
除了乳房自检,定期的医学检查也是乳腺癌早发现必不可少的项目。专家说:“由于西方女性的乳房发育较大,所以钼靶片拍出来效果很清晰,但是中国女性的乳房普遍比较小,而且结构质密,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也小于国外女性(国外乳腺癌平均发病年龄为45-55岁,中国为35-45岁),因此目前认为B超检查更适合中国女性。”
另外,有经验医生的手诊也非常重要。“有些B超和钼靶检查都不能发现的肿瘤,有经验的医生都能够摸出来,比如一些边缘的、乳晕下的肿瘤。
新生儿常规体检有哪些项目
1.出生48小时内
小宝宝在出生进食之后的四十八小时里,会迎来人生中的第一次体检,这次体检比较简单,就是在脚后跟采取血液样本,用以检测孩子是否患有苯酮尿症、高胱胺酸尿症、先天性甲状腺低功能症、G-6-PD缺乏症、半乳糖血症等病症。
2.出生28天
新生儿出生二十八天之后,会进行第二次体检,这次的体检项目包括测量身长和体重,对新生儿的头、眼、耳、颈、胸、腹、臀、四肢和生殖器等部位进行较为细致的检查。
3.出生42天
这时的宝宝已经出生两个多月了,一般会对他的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测量和评估,判断孩子生理和智力的生长发育水平是否能够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老年人体检费用
1、老年人体检费用
老年人体检费用是多少?大家应该很关心这个问题,其实常规体检的费用和体检的一些项目是有相关的。常规体检是分不同程度的检查。而且一些专业体检机构还根据不同体检的身体症状和一些个人意愿来定制个性化体检。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健康,注重体检,这说明人们的健康意识提高了。但为了生计,很多人会关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价格问题。一般轻度常规体检费用要在300至上千元左右,女性要比男性多些费用,老年人要比年轻人多些费用。
2、老年人体检项目
2.1、心脑血管检查。这是老年人体检的重点。测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病诱因之一,血压经常处于高峰,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心电图检查,可了解心肌供血情况、心律失常等,建议做心脏彩色B超;颈动脉B超,可检查出血管是否发生病变。
2.2、肝、胆、胰腺B超及胸透。肝、胆B超可对肝、胆的形态进行检查,提前发现是否出现肝、胆肿瘤,或胆囊结石。由于这是一种无创伤检查,所以老年人可进行多次检查。胸透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肺癌,常年嗜烟的老年人更应该定期做胸透检查,对无症状的早期肺部肿瘤,这是最佳初筛手段。
2.3、查血糖和血脂。肥胖或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人尤应注意此项,特别是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很能说明问题。
妇科常规体检必查的项目
1、外阴部检查
正常外阴,阴毛呈尖端向下,三角形分布,大阴唇色素沉着,小阴唇微红,会阴部位无溃疡、皮炎、赘生物及色素减退,阴蒂长度《2.5cm,尿道口周围粘膜淡粉色,无赘生物。 已婚妇女处女膜有陈旧性裂痕,已产妇处女膜及会阴处均有陈旧性裂痕或会阴部可有倒切伤痕。必要时有时医生会嘱患者向下屏气,观察有无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或尿失禁等。如有病变,医生在描述时多为“已婚式”或“已产式”,如有异常会详细记录。
2、宫颈检查
正常宫颈周边隆起,中间有孔。未产妇呈圆形,已产妇呈“一”字形,质韧,肉红色,表面光滑。如检查时正常,则指的是,光、质中、无痒痛等等。如发现异常,则会详细描述糜烂的分度(轻、中、无),宫颈肥大的程度,以及赘生物的大小、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