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的病因是什么
尿道炎的病因是什么
引起尿道炎常见的原因如下:①尿道损伤:尿道器械检查引起的尿道黏膜擦伤,可破坏尿道黏膜防御功能,导致细菌感染;②尿道内异物:自外界放入的异物或尿道内结石等,停顿稍久即可导致尿道感染;③尿道梗阻:如包皮口狭窄,尿道外口狭窄,尿道狭窄,后尿道瓣膜,尿道肿瘤,女性处女膜伞,尿道口处女膜融合等,因排尿不畅,尿液积存于尿道内可继发尿道感染;④邻近器官炎症,如前列腺炎、精囊炎、阴道炎或子宫颈炎等可蔓延到尿道,此常为慢性后尿道炎的顽固病灶;⑤常与性生活有关,不洁性生活易引起尿道感染。
急性尿道炎病因
物理因素(15%)
尿道器械检查引起的尿道黏膜擦伤,可破坏尿道黏膜防御功能,导致细菌感染。或者自外界放入的异物或尿道内结石等,停顿稍久即可导致尿道感染。
生理因素(25%)
尿道梗阻:如包皮口狭窄、尿道外口狭窄、尿道狭窄、后尿道瓣膜、尿道肿瘤、女性处女膜伞、尿道口处女膜融合等,因排尿不畅,尿液积存于尿道内可继发尿道感染。
病理因素(35%)
邻近器官炎症,如前列腺炎、精囊炎、阴道炎或子宫颈炎等可蔓延到尿道,此常为慢性后尿道炎的顽固病灶。
生活因素(5%)
常与性生活有关,不洁性生活易引起尿道感染。
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因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当前常见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此病也经常会和其他的疾病一起形成交叉感染,一般好发于青年人或者是中年人身上。不论是对男性来讲还是女性来讲都是一件非常让人难以启齿的事情,所以不敢去医院接受治疗,往往就耽误了。
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前者占40%-60%,后者占20%-40%。根据许多国家报告,非淋菌性尿道炎中30%-50%,淋病病人中20%和性活动强但无尿道炎症状的人中0.5%,以目前常用的培养方法,尿道分泌物可培养出衣原体。女性病人因多数无症状或仅表现为白带增多等妇科症状,难以确定其发病率,有人估计女性病人可能为男性的4倍。
非淋菌性尿道炎衣原体为革兰氏阴性病原体,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微生物,没有合成高能化合物ATP、GTP的能力,必须由宿主细胞提供,因而成为能量寄生物,是自然界中传播很广泛的病原体。衣原体与病毒不同,它具有两型核酸:DNA和RNA,并以二等增殖法进行繁殖。与立克次体不同,除了不能合成高能化合物外,还在于没有细胞色素,没有呼吸性电子链的其他组分以及独特的发育周期。衣原体的生长发育周期分两个阶段:原生小体(elementary body),是发育周期的感染阶段;网状小体(initial body),是在感染细胞内的繁殖阶段。原生小体先附着于易感细胞的表面,然后通过细胞的吞噬作用进入细胞内,形成网状小体在细胞内繁殖,以后形成包涵体,同时对组织产生炎症变化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衣原体的全部生长发育约48小时(有的72小时),完成生长周期后,网状小体重新组织,在一对一的基础上缩合成原生小体,后者从空泡中释放再感染其他细胞。在整个约48小时的生长发育周期中,衣原体始终处于一个吞噬体中,直到细胞严重损伤和细胞死亡。原生小体在电镜下呈球形,直径200-300毫微米,DNA紧密连接并呈锥状电子密度。分子量6-11*105,明显小于细菌和立克次体,相当于支原体,是大的痘病毒的3-5倍。网状小体呈圆形或椭圆形。
非淋菌性尿道炎衣原体属有两个种: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和鹦鹉热衣原体。后者引起禽类疾病,偶尔波及到人;前者引起人类疾病。两者具有共同的组抗原——脂多糖复合物。两者的区别是沙眼衣原体的包涵体中含有糖元,碘染色可以着色,并对磺胺敏感;而鹦鹉热衣原体的包涵体中不含有糖元,对磺胺不敏感。通过微量免疫荧光法,沙眼衣原体又分为 15个血清型。其中,A、B、Ba、C血清型是沙眼的病原体;L1、L2、L3血清型是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第四性病)的病原体;D、E、F、G、H、I、 J、K8血清型引起生殖系统感染和散发的结膜炎。除L1、L2、L3以外,其余毒力较低,易感染结膜组织,特别是柱状上皮细胞。
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是一种原核微生物,呈球杆状,大小为125-250毫微米,分子量4.5*108,高度多形性,没有坚硬的细胞壁,能在无细菌的培养物中增殖,能产生尿素分解酶分解尿素。特异性抗体能抑制它生长,因其缺乏坚硬的细胞膜,对青霉素耐药,对细胞膜有亲和性,生长繁殖时需要类固醇物质。四环素、红霉素、壮观霉素对之有效。现已从人类泌尿生殖道分离出来7种支原体,其中分离率较高而与泌尿生殖道疾病有关,是分解尿素支原体,其次是人型支原体。婴儿或无性交接触的女性生殖道内找不到分解尿素支原体。而性生活越乱,这种支原体阳性率也越高。Mc Donald 1982年报告587例急性尿道炎症状病人中,209例(36%)中段尿中分离出分解尿素支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支原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45℃15min即可被杀死。对肥皂、酒精、四环素、红霉素敏感。
非淋菌性尿道炎其他如阴道滴虫、单纯疱疹病毒和白色念珠菌等,可能是少数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
男性念珠菌尿道炎病因
1、性伴侣感染;女性阴部及尿道口寄居着大量细菌,是发生尿路感染的先决条件。因此,要经常注意阴部的清洁,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清洗私处,要勤洗澡,且不要用池浴或盆浴,要勤换内裤,在新婚、月经、妊娠和产褥期,尤应注意。
2、器官移植应用免疫克服疗法,克服了免疫系统;
3、长期患有徐徐消耗性疾病,如白血病、糖尿病、肺结核等,降低了机体抵抗力;
4、免疫缺憾疾病,如艾滋病;
5、长期置入导尿管,尤其是置入导尿管后长期启用抗菌素;
6、乱用广谱抗菌素,引发正常菌群失调。
7、恶性肿瘤应用化疗、放疗等治疗,毁坏了免疫系统。
阴道炎病因是什么呢
1、个人卫生差
是最常见阴道炎的病因。不注意个人的卫生的话,病菌就容易入侵阴道,此时阴道炎这种炎症就很容易发生。
2、大量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抑制了部分有益菌,而未被抑制的和外来耐药菌就会乘机大量繁殖,也是阴道炎的病因之一。
3、长期使用避孕药
避孕药中的雌激素有促进霉菌生成菌丝的作用,导致它进一步侵袭阴道组织,这样很容易就会引起阴道炎。
4、过度清洁
前面已经说过了,过度清洁导致阴道炎是因为频繁地使用药物清洁剂或者洗剂来清洗外阴,容易破坏阴道固有的环境,降低了阴道的自我抗菌能力,容易导致阴道炎的发生。
尿道炎的病因是什么
对于尿道炎来说,可能不少的人并不是很陌生。尿道炎的主要症状是尿道有难忍的刺痛感,以及流脓。尿道炎这种疾病多发于女性,一般是不注意外阴的卫生,导致的感染引起的。下面重点介绍一下造成尿道炎的常见原因都有哪些,希望大家能够更好的认识这种疾病。
1.阴道隔膜、宫颈帽等避孕器具,若放置不当,特别是器具太大,放置时间又太久时,可以使尿道受到局部创伤。它们不仅可以造成局部创伤,而且还可以造成下尿道的继发感染。因此,正确的放置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在分娩等情况造成阴道的某些变化之后更须注意。
2.手致创伤一位妇女在成功的下泌尿系感染治疗之后,仍可能经历持续的尿道区域的局部触痛。当她想知道这一触痛是否已消失时,她可能会反复按压这一部位。这一动作本身也能引起继发性创伤性尿道炎。
有的男性朋友坐的是“软座”,最受压迫的部位正好是前列腺,所以最好换成“硬座”,或只做椅子的前1/3,这时腰背会自然挺拔,不但可减轻前列腺长期受挤压之苦,长期坚持还可以缓解腰背疼痛,预防腰肌劳损与椎间盘突出。
出现尿道炎所造成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平时的生活中保持好局部的卫生很有利于防止尿道炎的出现。特别是上班族一定要多注意饮水,不要经常性的憋尿,这样对泌尿系统的损害相当大。另外,出现有类似尿道炎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不要让疾病发展的更加严重。
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因
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前者占40%-60%,后者占20%-40%。根据许多国家报告,非淋菌性尿道炎中30%-50%,淋病病人中20%和性活动强但无尿道炎症状的人中0.5%,以目前常用的培养方法,尿道分泌物可培养出衣原体。女性病人因多数无症状或仅表现为白带增多等妇科症状,难以确定其发病率,有人估计女性病人可能为男性的4倍。
非淋菌性尿道炎衣原体为革兰氏阴性病原体,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微生物,没有合成高能化合物ATP、GTP的能力,必须由宿主细胞提供,因而成为能量寄生物,是自然界中传播很广泛的病原体。衣原体与病毒不同,它具有两型核酸:DNA和RNA,并以二等增殖法进行繁殖。与立克次体不同,除了不能合成高能化合物外,还在于没有细胞色素,没有呼吸性电子链的其他组分以及独特的发育周期。衣原体的生长发育周期分两个阶段:原生小体(elementary body),是发育周期的感染阶段;网状小体(initial body),是在感染细胞内的繁殖阶段。原生小体先附着于易感细胞的表面,然后通过细胞的吞噬作用进入细胞内,形成网状小体在细胞内繁殖,以后形成包涵体,同时对组织产生炎症变化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衣原体的全部生长发育约48小时(有的72小时),完成生长周期后,网状小体重新组织,在一对一的基础上缩合成原生小体,后者从空泡中释放再感染其他细胞。在整个约48小时的生长发育周期中,衣原体始终处于一个吞噬体中,直到细胞严重损伤和细胞死亡。原生小体在电镜下呈球形,直径200-300毫微米,DNA紧密连接并呈锥状电子密度。分子量6-11*105,明显小于细菌和立克次体,相当于支原体,是大的痘病毒的3-5倍。网状小体呈圆形或椭圆形。
非淋菌性尿道炎衣原体属有两个种: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和鹦鹉热衣原体。后者引起禽类疾病,偶尔波及到人;前者引起人类疾病。两者具有共同的组抗原——脂多糖复合物。两者的区别是沙眼衣原体的包涵体中含有糖元,碘染色可以着色,并对磺胺敏感;而鹦鹉热衣原体的包涵体中不含有糖元,对磺胺不敏感。通过微量免疫荧光法,沙眼衣原体又分为 15个血清型。其中,A、B、Ba、C血清型是沙眼的病原体;L1、L2、L3血清型是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第四性病)的病原体;D、E、F、G、H、I、 J、K8血清型引起生殖系统感染和散发的结膜炎。除L1、L2、L3以外,其余毒力较低,易感染结膜组织,特别是柱状上皮细胞。
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是一种原核微生物,呈球杆状,大小为125-250毫微米,分子量4.5*108,高度多形性,没有坚硬的细胞壁,能在无细菌的培养物中增殖,能产生尿素分解酶分解尿素。特异性抗体能抑制它生长,因其缺乏坚硬的细胞膜,对青霉素耐药,对细胞膜有亲和性,生长繁殖时需要类固醇物质。四环素、红霉素、壮观霉素对之有效。现已从人类泌尿生殖道分离出来7种支原体,其中分离率较高而与泌尿生殖道疾病有关,是分解尿素支原体,其次是人型支原体。婴儿或无性交接触的女性生殖道内找不到分解尿素支原体。而性生活越乱,这种支原体阳性率也越高。Mc Donald 1982年报告587例急性尿道炎症状病人中,209例(36%)中段尿中分离出分解尿素支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支原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45℃15min即可被杀死。对肥皂、酒精、四环素、红霉素敏感。
非淋菌性尿道炎其他如阴道滴虫、单纯疱疹病毒和白色念珠菌等,可能是少数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
男性尿频尿急什么病
一般情况下,尿频、尿急是一些炎症的症状表现,此类症状是膀胱炎、尿道炎或是前列腺疾病的多见症状。尿频尿急的状况可能是感染因素引发,也可能是非感染因素导致的。
一、尿频尿急的感染类的疾病:
引起男性尿频尿急尿痛的产要原因是感染,而感染的病因是多种的。可以是病毒、细菌、霉菌,也可以是结核、衣原体、滴虫感染。在正常人,尿道前段可有葡萄菌、肠球菌、类白喉菌,偶可有革兰阴性菌,在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引起尿路感染,但如进入膀胱、肾盂就有可能引起。有人统计过,引起尿路感染的细菌,大肠杆菌占60%。病原体进入尿道膀胱引起炎病水肿,因此而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症状。
二、男人尿频尿急的非感染病因有:
1、膀胱神经功能调节失常:见于精神紧张和癔病,可伴有尿急,但无尿痛。
2、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输尿管下1/3段结石等)、肿瘤(膀胱、尿道、前列腺肿瘤等)、膀胱或尿道内异物、膀胱瘘和其它压迫等刺激。
女性尿道炎的病因
专家介绍,排尿时尿路均有烧灼痛、尿频和尿急,尿液检查有脓细胞和红细胞。慢性尿道炎分泌物逐渐减少,或者仅于清晨第一次排尿时可见在尿道口附近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排尿刺激症状已不象急性期显著,部分患者可无症状。
导致女性尿道炎的病因有很多,常见的病因是女性的不良习惯,如手淫习惯、房事过度、抽烟饮酒、穿过紧内裤、长时间骑自行车、骑马、长时间留置导尿管、尿道异物等,使尿道受压、受损伤,导致局部淤血、缺血、缺氧,使尿道粘膜抵抗力下降,极易感染而引起尿道炎。
机械或化学刺激也是尿道炎病因之一,如尿道内器械检查,留置导尿管,使尿道粘膜炎症性损害,如水肿、增生尚未恢复,或者局部神经受牵拉,从而导致尿道炎的发生。
最后不洁性生活也会导致女性尿道炎的出现,是指致病微生物入侵尿道,这些微生物主要是淋球菌、非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白色念珠菌、毛滴虫以及部分在人体内常驻细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