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斑长在什么位置
肝斑长在什么位置
黄褐斑也称为肝斑,是面部黑变病的一种,是发生在颜面的色素沉着斑。
根据中医理论,黄褐斑是由于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血行不畅,可导致颜面气血失和;脾气虚弱,运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不能润泽于颜面;肾阳不足,肾精亏虚等病理变化均可导致颜面发生黄褐斑。
通俗地说,中医研究得出,反映在皮肤上的斑斑点点,都和脏腑有着必然的联系。五脏六腑之精气充盈,皮肤则细嫩光泽;五脏六腑之精气匮乏,皮肤则萎靡枯黄。“斑”实质上是五脏六腑功能紊乱,气血不和,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气血津液流通不畅及内分泌失调在面部的反映。治斑应标本兼治,中医草本祛斑调理从五脏论治,通过调节气血津液以求平衡阴阳,达到祛斑养颜的目的,可取得阻止黄褐斑复发的。
而对黄褐斑的治疗,除了专门针对消除斑点的治疗以外,更多的还应注重内分泌的调节,防治黄褐斑,就应该去斑与调节内分泌两手一起抓。
看过上面介绍的内容之后,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肝斑就是我们平时所知道的黄褐斑,而黄褐斑一般多见于已经生育过的女性的面部。造成黄褐斑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女性体内的内分泌出现问题所引起的,因此在治疗方面也应该要注意先从调理内分泌开始。
肝的位置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贲门部,是人体最大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一般重
约1200~1600g,约占成人体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脏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
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一般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上面突起浑圆,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肝脏的位置
肝脏作为人体内脏里最大的器官,位于人体中的腹部位置,在右侧横隔膜之下,位于胆囊之前端且于右边肾脏的前方,胃的上方。肝脏主要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
从体表看,肝上界与膈穹隆一致,成人肝的上界一般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骨水平,右腋中线平第6肋骨处。肝下界起自肋弓最低点,沿右肋弓下缘左上行,至第8、9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至前正中线,到左侧至肋弓与第7、8软骨之结合处。
一般我们正常的肝脏是呈红褐色的,它的质地柔软。成人的肝重量相当于体重的2%。据统计,我国成人肝的重量,男性为 1157-1447g,女性为1029-1379g,最重可达2000g左右,肝的长、宽、厚约为25.8cm、15.2cm、5.8cm。
肝脏对人体是很重要的,同时它也很容易受到损害。平时若不注意保护,很容易导致肝脏受损,从而使肝功能出现异常,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我们的肝脏,此外,如果发现自己肝功能异常,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选择到正规的肝病专科医院详细检查,找出病因,针对病因积极给予治疗。
脸上长黑斑的位置预示疾病
1、眼周围
长在眼周围的斑点多见于子宫疾患、流产过多及激素不平衡引起的情绪不稳定者。长在外眼角下的黄褐斑,提示肩关节受风寒侵袭或颈肩肌肉劳损,常有颈肩僵硬、酸痛的症状,须警惕颈肩部疾患。长在发际边的斑点,和妇科疾病有关,如女性激素不平衡等。
2、额头
长在额头的斑点,多见于性激素、副肾激素、卵巢激素异常者。长在太阳穴、眼尾部的斑点,和甲状腺功能减弱、妊娠、更年期、神经质及心理受到强烈打击等原因相关。额头两侧及太阳穴若有黄褐斑,多为肝胆功能失调、肝郁气滞所致,常有消化功能减弱、失眠多梦的症状。
3、两颧部长黄褐斑
两颧部长有黄褐斑的患者多伴有气短乏力、心慌、胸闷、消化功能减退,甚至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是消化系统和心脏功能减弱的表现。
4、鼻梁中间
长在鼻梁中间的斑点,多与肝气郁结、情志不遂或精神压力大有关,提示肝失疏泄、肝胆郁滞,须警惕脂肪肝、肝胆疾患。
5、下颌外侧有黄褐斑
提示下肢血液循环不良,是脾肾气虚的征兆,常有下肢酸痛、腰膝酸软、手足寒凉、消化功能减弱等症状。
6、上唇长斑
是肾气不足、大肠虚寒的征兆,常伴有便秘、月经不调等症状,应警惕子宫、卵巢疾患。
子宫肌瘤是怎么引起的 子宫肌瘤的症状表现
子宫肌瘤依常见生长位置,主要又可分为子宫最内层的黏膜下肌瘤、子宫间质层的子宫壁内肌瘤,和子宫最外层的子宫浆膜下肌瘤等三类。主要症状就是经期大量出血,除此之外,临床上也有因肌瘤压迫到泌尿器官,导致频尿、排尿困难等现象。部分子宫肌瘤的生长位置,因会影响受精卵着床或阻挡产道,还可能导致女性不易受孕,甚至重复流产。
目前临床上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控制与外科手术,一旦罹患也不用过于操心,只要尽早接受专业诊疗,即能加以避免、舒缓相关症状。
胎位低有什么影响 容易流产
一般早期胎位较低,胎儿生长位置不稳固,平时不注意就很容易引发流产。可以通过绝对卧床,保胎治疗改善胎位低。
肝脏的位置
心肝脾肺肾被称为“五脏”,他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如果“五脏”出现病变对我们身体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表现出来症状一般是很明显的。当然也有例外的,如肝脏疾病前期一般表现出来疾病并不明显,在肝脏出现病变的前期,由于肝脏缺少敏感的神经,所以在前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
既然肝脏疾病在前期没有明显的症状,那是不是肝脏的疾病只有到了晚期才能检验出来呢?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需要说肝脏的疾病在前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某些特殊的检查来了解,如体格检查等,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肝脏在人体中的位置。
从体表投影上看,肝脏的前方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骨,后方上界平第8胸椎。在右腋中线平第6肋骨;肝脏的前方下界与肝前缘一致,起自肋弓最低点,沿肋弓下缘左上行,到第8、9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至前正中线,向左侧至肋弓与第7、8软骨之结合处。
所以体检时,肋弓下不能触到肝脏。如在肋弓下触及肝脏,则多为病理性肝肿大。幼儿的肝下缘位置较低,露出到右肋下一般均属正常情况。
肝脏的位置常随呼吸改变,通常平静呼吸时升降可达2~3厘米,站立和吸气时稍下降,仰卧和呼气时则稍升,医生在给患者肝脏触诊检查时,常要患者配合呼吸来触摸肝脏,就是这个原因。
以上就是肝脏在我们人体中的位置,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需要肝脏在我们体内的位置比较偏,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特殊的体位检查检查出他的大体情况,当然,由于体格检查只是比较简单的检验,如果我们需要了解肝脏详细情况还需要做其他有针对性检验。
肝的位置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贲门部,是人体最大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一般重约1200~1600g,约占成人体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脏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一般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上面突起浑圆,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