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每天食多少蛋白质
肾病综合征每天食多少蛋白质
这要分两种情况来回答。一种是肾功能正常的肾病综合征病人,蛋白质的摄入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克,加上尿中丢失量即可。另一种是有氮质血症(化验血尿素氮、肌酐高出正常值)的肾病综合征病人,要适当地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每日食入的蛋白质约40克左右为宜。应选优质蛋白质,首选蛋类和乳类食物,一只鸡蛋约6克蛋白质,一碗牛奶(约200毫升)约含6克蛋白质,50克瘦肉约含8克蛋白质,鸡肉含蛋白质比瘦肉稍多,而鱼类稍少。这样,可以算出一个肾病综合征病人每日摄入的蛋白量。
这里须指出,人体每日需要一定的热能才能活命,有氮质血症的肾病综合病人,进食蛋白质少了,就一定要多吃一些碳水化合物(如蔗糖、葡萄糖)去补充,此外应多吃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对于肾病综合症出现水肿的病人,要注意限盐。限盐饮食因无味会引起不少病人食欲不振,影响了蛋白质和热量的摄入。长时间限盐饮食,更使病人不易接受。我们认为,充足的蛋白和热量摄入较之限盐更重要,且目前已有强有力的利尿剂,能有效地排钠。因此,限盐饮食应以病人能够耐受、不影响其食欲为度,摄入量一般每日小于3克。
肾炎吃什么食物好
发生肾炎之后,除了要及时的治疗,在生活中怎样合理的饮食呢?
1、限制钠盐摄入:肾病的发生,就要注意钠元素的摄入,这样才会适当的缓解肾脏的压力。有水肿表现的患者应低盐饮食,以免加重水肿。一般每天食盐量不超过2g为宜,禁用腌制食品,少用味精及食碱,待浮肿消退、血浆蛋白接近正常时,可恢复普通饮食。
2、优质蛋白的摄入:面对肾病的发生,也要注意进行蛋白质的摄入量,缓解患者的身体情况。通常情况下,肾病综合征患者不同的疾病程度对蛋白质的摄入也有不同的要求。①早期应给予优质蛋白饮食,如鸡蛋、鱼和肉类等,有助于缓解低蛋白血症及随之引起的一些合并症。②在出现慢性肾功能损害时(表现为肌酐和尿素氮增高,肌酐清除率下降),应低蛋白饮食。
3、限制脂肪摄入:肾病就会和脂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生活中就要慎重的面对脂肪的摄入。肾病综合征患者常有高脂血症,而高脂血症可引起动脉硬化及肾小球损伤等,因此应限制动物内脏、肥肉和某些海产品等富含胆固醇及脂肪的食物摄入。
4、补充微量元素:由于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尿中除丢失大量蛋白质外,还同时丢失了与蛋白结合的某些微量元素(如钙、镁、锌、铁等)及维生素,应给予补充富含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和杂粮等。
肾病综合症对蛋白质的需求
这要分两种情况。专家说,一种是肾功能正常的肾病综合征病人,蛋白质的摄入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克,加上尿中丢失量即可。另一种是有氮质血症(化验血尿素氮、肌酐高出正常值)的肾病综合征病人,要适当地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每日食入的蛋白质约40克左右为宜。应选优质蛋白质,首选蛋类和乳类食物,一只鸡蛋约6克蛋白质,一碗牛奶(约200毫升)约含6克蛋白质,50克瘦肉约含8克蛋白质,鸡肉含蛋白质比瘦肉稍多,而鱼类稍少。这样,可以算出一个肾病综合征病人每日摄入的蛋白量。
同时肾病专家提醒广大肾综患者,人体每日需要一定的热能才能活命,有氮质血症的肾病综合征病人,进食蛋白质少了,就一定要多吃一些碳水化合物(如蔗糖、葡萄糖)去补充,此外应多吃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蛋白尿在饮食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根据蛋白尿的肾病种类和病情确定蛋白质饮食
应根据引起蛋白尿的肾病种类及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标准的蛋白质饮食。
慢性肾炎者,一般可按正常需要量供给,成人每天为0.8~1.0g/kg。应选择生理价值高的蛋白质,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等。对于无肾功能损害的肾病综合征者,可供给高蛋白质饮食,蛋白质成人每天为1.5~2.0g/kg,并供给优质蛋白质,血浆尿素氮增高者,一般以服用低蛋白质饮食为宜。
二:蛋白尿患者应少食植物蛋白
植物蛋白质中,因含有大量嘌呤碱,能加重肾脏中间代谢的负担,故应少用。其中大豆类及豆制品,虽蛋白质含量高,因上述原因,蛋白尿者也应忌用。
三:肾病综合症蛋白尿患者饮食
肾病综合症患者,尿中除丢失大量蛋白质外,还同时丢失与蛋白质结合钙、镁、锌等矿物质,因此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及其制品、虾皮、芝麻酱、海带、鱼类及绿色蔬菜等。含镁丰富的食物,如小米、小麦、大麦、肉类和动物内脏等。含锌丰富的食物,如小米、小麦、玉米粉、大白菜、等。
肾病引起的口渴是怎么回事
患有肾病的人也会经常出现口渴的症状。这是因为肾已经丧失保持水分的能力,因此需要大量的水。肾病有多种,其中肾盂肾炎、血管球性肾炎、肾积水等都会引起口渴。在排尿量减少和出现浮肿时,患者仍然会感到口渴。 解决办法: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口渴证明其肾功能不全。遗憾的是,这种极其危险的现象常常不能被及时发现。即使发现,已为时过晚,以至于患者只能借助于血液透析,或肾移植延续生命。所以,及时注意口渴,也就是使肾免遭进一步损害。一定要及早到肾病门诊进行对症治疗,不能用大量饮水来解决肾病引起的口渴。
肾病综合征由于丢失大量蛋白质,造成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因此饮食中补充大量蛋白质,限制盐与水的摄入是非常重要的。高蛋白饮食:肾病综合征的低蛋白血症,促使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增加,如果饮食中能给予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则病人每日可合成白蛋白达22.6克,因而能有效地缓和负氮平衡和改善低白蛋白血症,一般主张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1克/千克体重,再加上每日尿中丢失的蛋白质。例如一个尿蛋白(卌)的60千克体重的患者,每日所必须的蛋白质为80克,同时还要补充足够的热量,每摄入1克蛋白,必须同时摄入非蛋白热量33千卡。如果用鲤鱼来补,每100克鲤鱼含17.3克蛋白质,需食入450~500克鲤鱼。注意若肾病综合征患者已出现氮质血症,则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数量。
肾病综合征有遗传吗,得了肾病综合征对下一代有影响吗,这是许多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心中的疑惑,其实,大部分肾病综合征是不遗传的,仅有少数肾病综合征遗传,如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等。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是指生后不久约3~6个月起病的一种肾脏疾病。
以上对于肾病引起的口渴进行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肾病对于男性来说,后果还是比较多的,因此在男性患上肾病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够早日的脱离肾病这种疾病的困扰,尽快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当然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
肾病综合症的饮食护理
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原因比较多,常见的有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感染及药物等引起的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也比较多,有微小病变性肾病、病灶阶段性肾病、膜性肾病等。
肾病综合症患者饮食高蛋白食物,虽然肝脏合成白蛋白但尿蛋白排出量也增加,并无助于纠正低蛋白血症,反使肾小球毛细血管高灌注、高压力及高滤过,加速肾小球非炎性硬化。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可减缓慢性肾功能损害的发展。故目前主张优质蛋白饮食,每天每公斤体重0.7~1.0克。
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胃肠道粘膜水肿及腹水,影响消化吸收。宜进易消化、清淡、半流质饮食。肾病时尿蛋白大量丢失,体内处于蛋白质营养不良状态。高蛋白饮食,缓解低蛋白血症及随之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肾病综合征患者几乎都有高脂血症,限制动物脂肪摄入,饮食中供给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及植物油,高度水肿者限制钠盐摄入,每天摄入食盐量小于3克,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水肿期,高血压,要无盐饮食,待水肿消退和血压稳定后,可改为低盐饮食。因为钠盐不利于排尿。患者有糖尿病的应该按糖尿病的要求控制饮食外不宜食动物脂肪。应采用食用100%纯天然植物油。日常生活中要多饮水,要保持足够的尿量,应禁食扁豆、菠菜、茶、咖啡、动物内脏等。肾功能不全除原则上要低蛋白饮食外,应多食淀粉类,以保证足够的热量,要根据水肿的状况确定水、盐的摄入,不易吃辛辣的食物,不宜酒烟和过度劳累。
什么是低蛋白血症
肾病综合症患者都很清楚:肾病综合症的典型表现为“三高一低”,其中,低蛋白血症即为其中的“一低”。可见,肾病综合症一旦发生,患者必定存在有低蛋白血症这一症状表现。那么,为什么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发生低蛋白血症呢?
什么是低蛋白血症?
肾病综合征发生时,最突出也最先发生的病变特征是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而当进入人体内以及肝脏合成的蛋白质不足以抵偿其丢失时,血液中的蛋白质成分将降低,从而形成低蛋白血症。由于尿液中丢失的蛋白质以白蛋白为主,因此,肾病综合征发生低蛋白血症主要是白蛋白降低,因此,也称为低白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发生时,通常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小于30g/L。
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是怎样形成的?
1、血浆蛋白异常丢失。
肾病综合症发生的病理基础为大量蛋白尿的产生。由于肾脏内固有细胞受外界诱因(如感冒、感染、扁桃体炎、劳累等)而发生纤维化病理改变,致使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发生障碍,从而直接导致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血液中过多的蛋白随尿排出体外而不能被人体重吸收利用,血液蛋白成分降低,如此形成低蛋白血症。可见,血浆蛋白的异常丢失成为低蛋白血症形成的最主要机制。
2、肠道吸收蛋白成分减少。
受肾脏纤维化病理改变影响,肾脏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发生障碍,从而使得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中大量蛋白丢失,发生水肿。由此,导致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胃肠道吸收功能下降,则由胃肠道吸收回血的蛋白质含量将有一定程度减少,导致患者负氮平衡的发生。
3、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蛋白异常表现。
当肾病综合征发生之后,伴随肾病患者将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状,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氮质血症、负氮平衡、高凝状态、贫血等。这些症状的出现说明肾病综合征患者机体抵抗能力下降,同时体内免疫调节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将导致其体内的蛋白出现异常表现:体内存在蛋白分解代谢异常现象;蛋白合成降低现象;蛋白合成虽然增加但不足以代偿蛋白的丢失;蛋白在体内的分布改变;等等。正是因为患者体内的蛋白质发生了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低蛋白血症的发生。
如何处理已经发生的肾病综合症低蛋白血症?
已经了解到,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体内血浆蛋白的大量丢失。由于体内蛋白质的异常丢失导致肾病综合症患者发生了低蛋白血症,伴随低蛋白血症的发生患者同时将发生一系列如高脂血症、氮质血症、负氮平衡等不利于肾病康复的并发症。因此,从蛋白漏出这一问题着手进行对肾病综合症低蛋白血症的处理是最有意义和成效的。
可以说,纠正肾病综合症患者的低蛋白血症症状,就要有效降低患者肾脏的肾小球通透性功能,从而达到减少蛋白漏出的目的。肾小球滤过蛋白质的通透能力增强,其罪魁祸首就是肾脏发生纤维化病变导致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屏障功能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发生改变。因此,通过有效途径对肾脏纤维化进程进行阻断,对已经发生的纤维化肾单位进行修复,逐步使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恢复正常。只有这样,肾病综合症患者体内的蛋白质才不会大量随尿排出体外。在此基础上,配合西医对症处理,患者发生的上述一系列的并发症状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善。
肾病综合症要限制肉类吗
肾病综合征多见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这种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强的松和免疫抑制药,并有机地配合中药治疗。如能配合正确的饮食疗法,则相得益彰。
有一个肾病综合症病人,由于他多方求治不愈,心中十分焦急,竟向一个自称有祖传秘方、专医肾炎的江湖医生求治。这位“医生”高价卖给他一些中药粉末,并告知他要戒肉类。病人按嘱执行,结果不但病情日趋严重,而且发生水肿,最后连阴囊、腹腔内、胸腔内都有积水。病人和家属害怕起来,急忙来医院求治。经过化验检查,病人24小时尿蛋白定量竟达12克,每升血白蛋白仅有15克,病人血里蛋白质已经少了,再加上饮食中戒肉类(肉类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怪不得病人的水肿越来越厉害了。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他有了好转,水肿也消退了。
这件事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是不要找不合格的医生看病,这些人一般是能说会道,声称包医,使您受骗上当,病人千万不能将生命交到江湖骗子手里;另一方面,这件事也反映了群众对肾病综合征的饮食疗法认识不足。
肾病综合症的饮食方案
肾病综合征的病人,每日从尿里丢失大量蛋白,日久必然引起体内的蛋白质缺乏,这时如果不补充蛋白质,就会越来越缺乏。要知道蛋白质是生命的源泉,体内缺乏蛋白质,不但会水肿,而且会百病丛生,危及生命。社会上流传的肾病病人要戒食肉类、蛋类、无鳞鱼类等是不科学的说法。相反,这些病人倒要多吃些蛋白质,特别是含有丰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鸡、鱼等。当然也不是无限制地食入蛋白质,长期过度食入蛋白质,不但无益,且会增加肾脏负担,而导致加重肾损害。
肾病综合征病人每天进食多少蛋白质为好呢?
这要分两种情况来回答。一种是肾功能正常的肾病综合征病人,蛋白质的摄入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克,加上尿中丢失量即可。另一种是有氮质血症(化验血尿素氮、肌酐高出正常值)的肾病综合征病人,要适当地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每日食入的蛋白质约40克左右为宜。应选优质蛋白质,首选蛋类和乳类食物,一只鸡蛋约6克蛋白质,一碗牛奶(约200毫升)约含6克蛋白质,50克瘦肉约含8克蛋白质,鸡肉含蛋白质比瘦肉稍多,而鱼类稍少。这样,可以算出一个肾病综合征病人每日摄入的蛋白量。
这里须指出,人体每日需要一定的热能才能活命,有氮质血症的肾病综合征病人,进食蛋白质少了,就一定要多吃一些碳水化合物(如蔗糖、葡萄糖)去补充,此外应多吃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对于肾病综合征出现水肿的病人,要注意限盐。限盐饮食因无味会引起不少病人食欲不振,影响了蛋白质和热量的摄入。长时间限盐饮食,更使病人不易接受。我们认为,充足的蛋白和热量摄入较之限盐更重要,且目前已有强有力的利尿剂,能有效地排钠。因此,限盐饮食应以病人能够耐受、不影响其食欲为度,摄入量一般每日小于3克。
小儿肾病综合症和肾炎的区别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大量白蛋白自尿中丢失,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个临床综合征。本病的特点是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严重水肿,高脂血症和高凝状态。大量蛋白尿系指尿蛋白每天排出量>100mg/kg或指尿蛋白超过3.5g/L。本病有逐年增多之趋势。肾病综合症在小儿肾脏疾病中较为常见,小儿单纯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年龄多在2—7岁之间,预后良好;1.首先对症治疗:水肿明显的肾病综合征者利尿,血压高的肾病综合征者降压.2.防治感染:针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感染的性质及部位给予相应的治疗.3.纠正电解质紊乱.4.根据患儿疾病的类型及对激素的敏感性来决定激素的疗程和决定免疫抑制剂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