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麻鸭形态特征
四川麻鸭形态特征
四川麻鸭,公鸭体型狭长,性指羽2-4匹,向背部弯曲。母鸭羽色较杂,以麻褐色居多,麻褐色母鸭的体躯、臀部的羽毛均以浅褐色为底,上具黑色点斑,黑色点斑由头向体躯后部逐渐增大,颜色加深。在颈部下2/3处多有一白色颈圈;腹部和胸部绒羽为白色。在麻褐色母鸭中有一部分黑色点斑很大,着色特深者称为"大麻鸭";一部分羽色泥黄,上缀小的黑色点斑称为"黄麻鸭"。其它杂色母鸭为数较少,约占群体中的5%左右。公鸭毛色较为一致,可分为两种:一种称"青头公鸭",它的头和颈的上1/3或1/2羽毛为翠绿色,腹部为白色羽毛,前胸为红棕色羽毛;另一种为"沙头公鸭",它的头和颈的上1/3或1/2的羽毛为黑白相间的青色,不带翠绿色光泽。两种公鸭的肩、背为浅灰色细芦花斑纹,前胸为红棕色羽毛。
外貌特征 体格较小,体质坚实紧凑,羽毛紧密,颈长头秀。喙橘黄色,喙豆多为黑色,胸部发达、突出。胫、蹼橘红色。母鸭羽色较杂,以麻褐色居多。麻褐色母鸭的体躯、臀部的羽毛均以浅褐色为底,上具椭圆形黑色斑点,黑色斑点由头向体躯后部逐渐增大,颜色加深。在颈部下2/3处多有一白色颈圈。腹部为白色羽毛。麻褐色母鸭中颜色较深者称为“大麻鸭”,羽毛泥黄色,斑点较小者称为“黄麻鸭”,其他杂色羽毛约占5%左右。 公鸭体型狭长,性羽2~4根,向背弯曲。公鸭羽色较为一致,常分为两种。一种“青头公鸭”,此公鸭的头和颈的上1/3或1/2处的羽毛为翠绿色,腹部为白色羽毛,前胸为赤褐色羽毛;另一种“沙头公鸭”,此种公鸭的头和颈的上1/3或1/2的羽毛为黑白相间的青色,不带翠绿色光泽,肩、背为浅黄色细芦花斑纹,前胸赤褐色,腹部绒羽为白色,性羽为灰色。
鸭的形态特征
人类按照一定的经济目的,经过长期驯化和选择培育成三种用途的品种,即:肉用型、蛋用型和兼用型三种类型。
1、肉用型
鸭的形态图片(9张)
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鸭、樱桃谷鸭、狄高鸭、番鸭、天府肉鸭。
2、蛋用型
有绍兴鸭、金定鸭、攸县麻鸭、江南1号、江南2号、卡叽—康贝尔鸭等。
3、兼用型
有高邮鸭、建昌鸭、巢湖鸭、桂西鸭等。
芝麻菜的形态特征
茎干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90厘米;茎直立,上部常分枝,疏生硬长毛或近无毛。
芝麻菜
叶片特征
基生叶及下部叶大头羽状分裂或不裂,长4-7厘米,宽2-3厘米,顶裂片近圆形或短卵形,有细齿,侧裂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全缘,仅下面脉上疏生柔毛;叶柄长2-4厘米;上部叶无柄,具1-3对裂片,顶裂片卵形,侧裂片长圆形。
花朵特征
总状花序有多数疏生花;花直径1-1.5厘米;花梗长2-3毫米,具长柔毛;萼片长圆形,长8-10毫米,带棕紫色,外面有蛛丝状长柔毛;花瓣黄色,后变白色,有紫纹,短倒卵形,长1.5-2厘米,基部有窄线形长爪。
角果特征
长角果圆柱形,长2-3厘米,果瓣无毛,有1隆起中脉,喙剑形,扁平,长5-9毫米,顶端尖,有5纵脉;果梗长2-3毫米;种子近球形或卵形,直径1.5-2毫米,棕色,有棱角。花期5-6月,果期7-8月。[1]
幼苗
子叶出土。子叶1对,倒心形,前端凹,基部圆形,具短柄。下胚轴发达,上胚轴不发育。初生叶长椭圆形,先端钝尖,基部楔形,全缘,具长柄;;后生叶与初生叶相似。
芝麻菜
成株
株高20~90厘米,茎直立,通常上部分枝,有疏生刚毛。下部叶成大头羽状深裂,长4~7厘米, 宽2~3厘米,顶生裂片近圆形或短卵形,有细齿,侧生裂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全缘,仅背面叶脉上有疏柔毛,叶柄长2~4厘米;上部叶无柄,具1~3对裂片,顶生裂片卵形,侧生裂片矩圆形。花黄色,有紫褐色脉纹,直径1~1.5厘米。
子实
长角果圆柱形,长2~3厘米,喙短而宽扁;果梗长2~4毫米。角果内种子两行,种子近球形或卵形,直径1.5~2.5毫米,淡褐色。
天麻的形态特征
天麻茎单一,直立,圆柱形,高30~150厘米,黄褐色,下部疏生数枚膜质鞘。无绿叶,叶鳞片状,膜质,互生,下部鞘状抱茎。地下块茎肥厚,长椭圆形、卵状长椭圆形或哑铃形,长约10(-20)厘米,粗3-5 (-7)厘米,肉质,常平卧;有均匀的环节,节上轮生多数三角状广卵形的膜质鳞片。
总状花序顶生,花期显著伸长,长30-50厘米,具花 30-50(-100);苞片膜质,长圆状披针形,长约1-1.5厘米,与子房(连花梗)近等长;花淡绿黄、蓝绿、橙红或黄白色,近直立,花梗长3一5毫米;萼片与花瓣合生成花被筒,筒长约1厘米,口部偏斜,直径5-7毫米,顶端5裂;萼裂片大于花冠裂片;唇瓣白色,先端3裂;唇瓣藏于筒内,无距,长圆状卵圆形,长约7毫米,上部边缘流苏状;合蕊柱长5~6毫米,子房下位,倒卵形,子房柄扭转,柱头3裂。
蒴果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2~1.8厘米,直径8 一9毫米。种子多而极小,成粉末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属食菌性草本植物,全株不含叶绿素,无根,与菌共生。
鸭的形态特征
人类按照一定的经济目的,经过长期驯化和选择培育成三种用途的品种,即:肉用型、蛋用型和兼用型三种类型。
1、肉用型
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鸭、樱桃谷鸭、狄高鸭、番鸭、天府肉鸭。
2、蛋用型
有绍兴鸭、金定鸭、攸县麻鸭、江南1号、江南2号、卡叽—康贝尔鸭等。
3、兼用型
有高邮鸭、建昌鸭、巢湖鸭、桂西鸭等。
苎麻根的形态特征
苎麻根是苎麻根-原植物多年生草本,高达2米。茎直立,分枝,有柔毛。单叶互生,阔卵形或卵圆形,长7~15厘米,宽6~14厘米,先端渐尖,边缘有粗锯齿,基部浑圆或阔楔形,上面绿色,粗糙,下面除叶脉外全部密被白色绵毛;托叶锥尖形,脱落;叶柄有柔毛。
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小成束,为腋生的圆锥花序;雄花黄白色,花被4片,雄蕊4;雌花淡绿色,花被4片,紧抱子房,花柱1。瘦果细小,椭圆形,集合成小球状,上有毛,花柱突出。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鸭嘴鱼的形态特征
鸭嘴鱼学名:美国匙吻鲟(又名鸭嘴鲟)匙吻鲟,学名“美国匙吻鲟”原产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是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属鲟形目匙吻白鲟科。是从3亿年之前(即恐龙时期)就在地球上生活,并存留下来的一种珍稀鲟鱼类,是世界上匙吻鲟科中仅有的两个品种之一。
它与中华鲟以及长江水域中的白鲟同属鲟形目白鲟科。 鸭嘴鱼(匙吻鲟)为软骨鱼类,体表裸露,泽润无鳞,吻呈汤匙状,形似鸭嘴,故又名鸭嘴鲟。它的吻特别长,呈扁平,如浆状;体表光滑无鳞,背部黑蓝灰色,常有一些斑点间在其中;体侧有点状赭色,腹部白色;口大眼小,前额高于口部;鳃耙密而细长,鳃盖骨大而向后延至腹鳍,尾鳍分叉,尾柄披有梗节状的甲鳞。
匙吻鲟的个体较大,寿命在30年以上。匙吻鲟的性腺成熟较晚,一般要在8龄以上才性成熟。 匙吻鲟的食性类似我国的鳙鱼,是以摄食浮游动物为饵料的,是滤食性鱼类。 鸭嘴鱼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性情温顺,食物链短,是所有鲟鱼中惟一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其饵料来源广,且易养易捕,适合于水库、湖泊和池塘等水域养殖。
麻黄的形态特征
草本状灌木:
草本状灌木,高20-40厘米;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小枝直伸或微曲,
表面细纵槽纹常不明显,节间长2.5-5.5厘米,多为3-4厘米,径约2毫米。叶2裂,鞘占全长1/3-2/3,裂片锐三角形,先端急尖。
雄球花:
雄球花多成复穗状,常具总梗,苞片通常4对,雄蕊7-8,花丝合生,稀先端稍分离;雌球花单生,在幼枝上顶生,在老枝上腋生,常在成熟过程中基部有梗抽出,使雌球花呈侧枝顶生状,卵圆形或矩圆状卵圆形,苞片4对,下部3对合生部分占1/4-1/3,最上一对合生部分达1/2以上;雌花2,胚珠的珠被管长l毫米或稍长,直立或先端微弯,管口隙裂窄长,约占全长的1/4-1/2,裂口边缘不整齐,常被少数毛茸。
雌球花:
雌球花成熟时肉质红色,矩圆状卵圆形或近于圆球形,长约8毫米,径6-7毫米;种子通常2粒,包于苞片内,不露出或与苞片等长,黑红色或、灰褐色,三角状卵圆形或宽卵圆形,长5-6毫米,径2.5-3.5毫米,表面具细皱纹,种脐明显,半圆形。花期5-6月,种子8-9月成熟。
黄麻的形态特征
立木质草本,高1-2米,无毛。叶纸质,卵状披针形至狭窄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两面均无毛,三出脉的两侧脉上行不过半,中脉有侧脉6-7对,边缘有粗锯齿;叶柄长约2厘米,有柔毛。花单生或数朵排成腋生聚伞花序,有短的花序柄及花柄;萼片4-5片,长3-4毫米;花瓣黄色,倒卵形,与萼片约等长;雄蕊18-22枚,离生;子房无毛,柱头浅裂。蒴果球形,直径1厘米或稍大,顶端无角,表面有直行钝棱及小瘤状突起,5爿裂开。花期夏季,果秋后成熟。
一年生直立木质草本,高1~4m,全株无毛。叶纸质,卵状披针形至狭窄披针形,长5~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3出脉的两侧脉上行不过半,中脉有侧脉6~7对,边缘有粗锯齿,近基部各有1齿伸长而成钻形;叶柄长约2cm,有柔毛;托叶线形,脱落。聚伞花序腋生,有数朵花,花小,黄色;萼片淡紫色,长约4mm;花瓣倒卵形,与萼片近等长;雄蕊多数;子房无毛。蒴果球形,直径约1cm,有纵棱和疣状突起,顶端截形或凹陷,成熟时5瓣裂。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川芎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发达,形成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具浓烈香气。茎直立,圆柱形,具纵条纹,上部多分枝,下部茎节膨大呈盘状(苓子)。茎下部叶具柄,柄长3-10厘米,基部扩大成鞘;叶片轮廓卵状三角形,长12-15厘米,宽10-15厘米,3-4回三出式羽状全裂,羽片4-5对,卵状披针形,长6-7厘米,宽5-6厘米,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至长卵形,长2-5毫米,宽1-2毫米,具小尖头;茎上部叶渐简化。[1]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总苞片3-6,线形,长0.5-2.5厘米;伞辐7-24,不等长,长2-4厘米,内侧粗糙;小总苞片4-8,线形,长3-5毫米,粗糙;萼齿不发育;花瓣白色,倒卵形至心形,长1.5-2毫米,先端具内折小尖头;花柱基圆锥状,花柱2,长2-3毫米,向下反曲。
幼果两侧扁压,长2-3毫米,宽约1毫米;背棱槽内油管1-5,侧棱槽内油管2-3,合生面油管6-8。花期7-8月,幼果期9-10月。
乌天麻形态特征
乌天麻植株高150~200厘米,根状茎肥厚,块茎状,椭圆形至近哑铃形,肉质,长8-12厘米,直径3-7厘米,有时更大,具较密的节,节上被许多三角状宽卵形的鞘。茎直立,秆灰褐色,有白色条斑,无绿叶,下部被数枚膜质鞘。
总状花序长5--50厘米,通常具30-50朵花;花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1. 5厘米,膜质;花梗和子房长7-12毫米,略短于花苞片;花扭转,黄绿色,近直立;萼片和花瓣合生成的花被筒长约1厘米,直径5-7毫米,近斜卵状圆筒形,顶端具5枚裂片,但前方亦即两枚侧萼片合生处的裂口深达5毫米,筒的基部向前方凸出;外轮裂片(萼片离生部分)卵状三角形,先端钝;内轮裂片(花瓣离生部分)近长圆形,较小;唇瓣长圆状卵圆形,长6-7毫米,宽3-4毫米,3裂,基部贴生于蕊柱足末端与花被筒内壁上并有一对肉质胼胝体,上部离生,上面具乳突,边缘有不规则短流苏;蕊柱长5-7毫米,有短的蕊柱足。蒴果倒卵状椭圆形,长1. 4-1. 8厘米,宽8-9毫米。花期6-7月。
根状茎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节较密,最长可达15厘米以上,单个最大重量达800克,含水量常在70%以内,有时仅为60%。[1]
中药川芎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发达,形成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具浓烈香气。茎直立,圆柱形,具纵条纹,上部多分枝,下部茎节膨大呈盘状(苓子)。茎下部叶具柄,柄长3-10厘米,基部扩大成鞘;叶片轮廓卵状三角形,长 12-15厘米,宽10-15厘米,3-4回三出式羽状全裂,羽片4-5对,卵状披针形,长6-7厘米,宽5-6厘米,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至长卵形,长 2-5毫米,宽1-2毫米,具小尖头;茎上部叶渐简化。[1]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总苞片3-6,线形,长0.5-2.5厘米;伞辐7-24,不等长,长2-4厘米,内侧粗糙;小总苞片4-8,线形,长3-5毫米,粗糙;萼齿不发育;花瓣白色,倒卵形至心形,长1.5-2毫米,先端具内折小尖头;花柱基圆锥状,花柱2,长2-3毫米,向下反曲。
幼果两侧扁压,长2-3毫米,宽约1毫米;背棱槽内油管1-5,侧棱槽内油管2-3,合生面油管6-8。花期7-8月,幼果期9-10月。
芝麻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50厘米,分枝或不分枝,茎中空或具有白色髓部,叶微有毛。
叶
矩圆形或卵形,长3-10厘米,宽2.5-4厘米,下部叶常掌状3裂,中部叶有齿缺,上部叶近全缘;叶柄长1-5厘米。
花
单生或2-3朵同生于叶腋内。花萼裂片披针形,长5-8毫米,宽1.6-3.5毫米,被柔毛。花冠长2.5-3厘米,筒状,直径约1-1.5厘米,长2-3.5厘米,白色而常有紫红色或黄色的彩晕。雄蕊4,内藏,子房上位,4室(云南西双版纳栽培植物可至8室),被柔毛。花期夏末秋初。[1]
果实
蒴果矩圆形,长2-3厘米,直径6-12毫米,有纵棱,直立,被毛,分裂至中部或至基部。
种子
有黑白之分,黑者称黑芝麻,白者称为白芝麻。
四棱豆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攀援草本。茎长2-3米或更长,具块根。叶为具3小叶的羽状复叶;叶柄长,上有深槽,基部有叶枕;小叶卵状三角形,长4-15厘米,宽3.5-12厘米,全缘,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截平或圆形;托叶卵形至披针形,着生点以下延长成形状相似的距,长0.8-1.2厘米。
总状花序腋生,长1-10厘米,有花2-10朵;总花梗长5-15厘米;小苞片近圆形,直径2.5-4.5毫米;花萼绿色,钟状,长约1.5厘米;旗瓣圆形,直径约3.5厘米,外淡绿,内浅蓝,顶端内凹,基部具附属体,翼瓣倒卵形,长约3厘米,浅蓝色,瓣柄中部具丁字着生的耳,龙骨瓣稍内弯,基部具圆形的耳,白色而略染浅蓝;对旗瓣的1枚雄蕊基部离生,中部以上和其它雄蕊合生成管,花药同形;子房具短柄,无毛,胚珠多颗,花柱长,弯曲,柱头顶生,柱头周围及下面被毛。
荚果四棱状,长10-25(-40)厘米,宽2-3.5厘米,黄绿色或绿色,有时具红色斑点,翅宽0.3-1厘米,边缘具锯齿;种子8-17颗,白色,黄色,棕色,黑色或杂以各种颜色,近球形,直径0.6-1厘米,光亮,边缘具假种皮。果期10-11月。
蕨麻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向下延长,有时在根的下部长成纺锤形或椭圆形块根。茎匍匐,在节处生根,常着地长出新植株,外被伏生或半开展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
基生叶为间断羽状复叶,有小叶6-11对,连叶柄长2-20厘米,叶柄被伏生或半开展疏柔毛,有时脱落几无毛。小叶对生或互生,无柄或顶生小叶有短柄,最上面一对小叶基部下延与叶轴汇合,基部小叶渐小呈附片状;小叶片通常椭圆形,倒卵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2.5厘米,宽0.5-1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缘有多数尖锐锯齿或呈裂片状,上面绿色,被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下面密被紧贴银白色绢毛,叶脉明显或不明显,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惟小叶对数较少;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托叶膜质,褐色,和叶柄连成鞘状,外面被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上部茎生叶托叶草质,多分裂。
单花腋生;花梗长2.5-8厘米,被疏柔毛;花直径1.5-2厘米;萼片三角卵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副萼片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常2-3裂稀不裂,与副萼片近等长或稍短;花瓣黄色,倒卵形、顶端圆形,比萼片长1倍;花柱侧生,小枝状,柱头稍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