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为什么中药不能加糖

为什么中药不能加糖

由于糖会抑制某些药物的退热效果,还会干扰中药中所含的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吸收。中医解释,有时候中药中加上糖会低药物中的本身药性。

喝中药汤剂是否可以加糖

在每个方剂中,组成的药物药味皆有“酸、苦、甘、辛、咸”的不同,药性也有“寒、热、温、凉”的差异。而糖类也具有一定的药性及疗效,糖能润肺和中、补脾缓肝,可用来治疗肺燥咳嗽、口干舌燥、中焦虚、胃痛等病证,因此中医也把糖类作为一味中药,不宜随便使用。此外,它在临床使用中也有所禁忌。

首先,多食糖会助热,如果病人有腹胀中满、舌苔厚腻等湿热内停的症候时,一般严禁加糖,以避免不良反应,有痰者也不宜服用。

其次,白糖性凉、红糖性温,如果把白糖加入温热药剂中,或把红糖加入寒凉药剂中,都会减弱药性,阻碍药效的充分吸收,影响疗效。

再次,中药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糖类特别是红糖,含有较多的铁、钙等元素,中药中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可与之结合,发生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变性,继而产生浑浊、沉淀,不仅影响药效,而且危害健康。

很多人在吃中药的时候,觉得太苦了,就会在中药里加上适当的糖,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如果中药加糖就失去了它的药性,这就说明这要吃了就没什么作用了,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再中药里加糖,这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什么好吃。

脑炎食疗方

一、 瓜藤芦根汤

取黄瓜藤30克,鲜芦根50克,糖12克。将黄瓜藤、鲜芦根加水煮20分钟,加糖饮用。

小提示:适用于脑炎后遗症。

二、 两根石膏汤

取茅根30克,芦根30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5克。将以上中药加水煮30分钟饮用。

小提示:适用于脑炎高热的患儿。

三、 菊花连翘汤

取菊花12克,连翘12克,生甘草5克。将以上中药

宝宝吃中药加糖得慎重

注意:不要轻易相信偏方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卢秉久表示,小孩可以服食中药。不过针对小儿稚阴稚阳的体制特征,孩子在用药时一定要注意,切莫粗心大意而导致引发其他疾病。

在给小儿用药的期间,最重要的是到专业正规的医院接受专业的中医师的治疗,这才有健康科学的保证,千万不能轻信偏方、街边门诊,耽误病情不说,甚至还会危害到孩子生命。

提醒:用药量与孩子体重相关

孩子服用中药时,一定要避免和成人量一致。毕竟孩子身体机能发育还不够完全,药量要酌情减少。卢秉久解释,药量的多少和孩子的体重有关系,服药时要根据孩子的体重来衡量,专业的药师会制定相应的服药量的计划,“家长要定期监测孩子的体重,以便准确给孩子用药。”

需要提醒的是,每个孩子的体质不一样,有的孩子先天虚弱、有的孩子则阳气盛,所以当在服药治病的同时,要兼顾孩子的体质。卢秉久说:“喝药时,最好选择在饭后,一般补益身体的药可以在餐前喝,吸收的好;治病的药应在餐后喝,餐前服用的话,吸收快易伤胃。”

提示:加糖一定要慎重

当家长们看见孩子哭闹不喝“苦药”时,就想到了加糖。其实,在每个方剂中,组成的药物皆有“酸、苦、甘、辛、咸”的不同,药性也有“寒、热、温、凉”的差异。而糖类也具有一定的药性及疗效,例如,糖具有润肺和中、补脾缓肝的功效,可用来治疗肺燥咳嗽、口干舌燥、胃痛的病证,因此中医也把糖类作为一味中药。

卢秉久提醒,如果是“快病”,偶尔少量加些糖没有关系,如果是胖、痰湿体质的孩子就要注意了。长期服用会影响消化功能,引发腹胀、消化不良等疾病。

建议:适当吃“苦”是好事

卢秉久说:“其实,吃药也是一个锻炼孩子的过程,首先能让孩子适合、感受到不同的味道,渐渐适应食物不同感觉,养成不挑食的习惯。另外,也是一个心志的磨砺,提高孩子的忍耐力。最后,所谓‘苦尽甘来’不无道理,只有感受‘苦’的味道,才会珍惜‘甜’的感觉,从而让孩子们体会到努力得到甘甜的心境。”

宝贝病毒性脑膜炎食疗

1. 瓜藤芦根汤

取黄瓜藤30克,鲜芦根50克,糖12克。将黄瓜藤、鲜芦根加水煮20分钟,加糖饮用。

小提示:适用于脑炎后遗症。

2. 两根石膏汤

取茅根30克,芦根30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5克。将以上中药加水煮30分钟饮用。

小提示:适用于脑炎高热的患儿。

3. 菊花连翘汤

取菊花12克,连翘12克,生甘草5克。将以上中药加水煮20分钟饮用。

小提示:适用于脑炎早期的患儿。

4. 瓜篓陈皮茅根汤

取瓜篓皮15克,陈皮5克,茅根30克。将以上中药加水煮20分钟饮用。

小提示:适用于脑炎并痰多的患儿。

5.苋菜荸荠粥

取苋菜50克,荸荠200克,冰糖15克,粳米50克。将苋菜洗净切碎,荸荠去皮切片。将以上各种原料加水煮粥食用。

小提示:适用于脑炎后遗症的患儿。

6.灯盏花蒸蛋

取灯盏花9克,鸡蛋1个,盐少许。将灯盏花加入鸡蛋中捣碎,加水及盐,隔水蒸食用。

小提示:有活血舒筋的作用,适用于脑炎后遗症的患儿。

7.鲜竹沥粥

取鲜竹沥30毫升,粳米50克。将粳米加水煮粥,粥成后加入鲜竹沥食用。

小提示:适用于脑炎高热并痰多的患儿。

8.天麻勾藤菊花茶

取天麻10克,勾藤10克,菊花10克。将以上原料加水煮5分钟饮用。

小提示:适用于脑炎抽筋的患儿。

9.海带决明甘草汤

取海带15克,草决明10克,甘草5克。将海带加水泡开,洗净,加草决明、甘草及水煮30分钟饮用。

喝中药可以加糖吗

“黄金时间”服药。研究发现,一天24小时内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分别在上午的8—10点钟和下午的2—3点钟,这个阶段正是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药物的苦味不容易对机体产生明显的刺激反应。而饭后半小时以上服药不仅可以防止恶心、反胃,还能减轻药物味苦的感觉,如无特殊需要,可在上述时间段服药。

放凉后再喝。人体口腔内的温度为36.2℃—37.2℃,味觉神经纤维大多分布于舌面,当汤药温度与舌的温度相近时,味觉神经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对五味的感知最灵敏,此时喝汤药味道最苦。因此,中药汤剂的温度控制在15—36℃,既可防止烫嘴,又可减轻苦味。

加快服药速度。实践证明,中药汤剂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到的苦味就会越大。因此,一口气喝下汤药是减少药液苦味的好办法。

适当多喝温开水。服用中药汤剂后,如果能立即喝些温开水,可以减少药液在口腔内的残留,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药液的苦味。

正确添加“佐料”。大多数人习惯在中药汤剂里放点糖(特别是给孩子服药时),使得服用时口感好一些。其实,去苦味随意加糖不可取。从中医观点来看,糖也是一味药。此外,加糖还可影响某些药物有效成分的发挥和吸收。例如,红糖中含有铁和钙等成分,容易与中药的一些成分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在许多退热中药中加糖,可能减弱其清热效果。

治疗咳嗽的中药则不应该加糖,因为一部分治疗咳嗽的中药主要作用是化痰,而糖分会增加痰液的分泌,影响药物疗效。无明确禁忌时,煎药时可适当加些大枣,或在煎好后调些蜂蜜,也可起到减轻药物的苦味。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健胃药物等就是用苦味达到治疗效果,大家不要觉得苦就停药,而应遵医嘱服用。

喝中药可以放冰糖吗

1、喝中药可以放冰糖吗

因为中药加糖以后,将会降低药物的疗效、改变药性。因此,不少中成药制作的冲剂并不都是甜味的。俗话说:“良药苦口”,意思就是某些药物虽然苦味很重,但也必须吃下而且不能加糖,以保持药性和药效。中医在诊病用药时运用“辩证论治”的方法,将疾病分寒、热、虚、实症,热病用凉药,寒病用热药。从中医观点来看,糖也是一味药。白糖由于凉性,可以去“火”;红糖由于暖性,可以祛寒。民间流传的药方中,用白糖煮茶水用以祛火;用红糖煮生姜、葱头水用以祛寒、治感冒等等。所以凉性药物可加白糖,热性药物可加红糖,不会影响药效,如果随便加糖则可能影响药效。有些药物虽然较苦,但苦味起着一定药理作用。

2、喝中药的注意事项

2.1、疾病在胃部以下(如肝病、肾病等),一般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疾病在胃以上(如心、肺、胸膈等处),最好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药与进食都应该间隔1小时左右。

2.2、服用温度:一般情况下宜温服,就是煎好的中药液在常温下晾至30℃~40℃时服用。解表、祛寒和活血通脉的汤药应趁热服下;治疗热性病的清热解毒药和止吐类药,则应待药液冷却后服用。

孩子喝中药要注意什么

1、小儿喝中药要注意优先选用小儿专用药

临床上,供儿童使用的专用中药不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般提倡家长优先选用小儿专用中药。

说明:专供小儿服用的中药,大多在药名中有“小儿”、“娃娃”或“儿童”等字样,以与成人药相区别。例如,小儿消食片、小儿感冒冲剂、健儿清解液、小儿化痰丸、儿童清肺丸等。有些是在包装上画小儿肖像或直接注明小儿用药,可供家长选用时参考。

2、小儿喝中药要注意煎药量

1岁以下的宝宝,每天服用的中药最好不要超过20毫升,并且服用时不计次数,以频服为主,一天只要大致均匀地把药喝完即可;1~3岁的宝宝可煎至约40毫升,分3次服用;3~6岁的小家伙儿相对就听话一点了,可将中药煎至60毫升分3次服用;到了6岁以后家长就省心多了,分两次服用即可。

3、小儿喝中药要注意加糖分热证寒证

中药加糖也是有窍门的,有小便黄、面赤、身热、便秘等症状的患儿多为热证,药物中最好不加糖。由于红糖味甘易生湿,因此尤其是舌苔厚腻的湿热患儿更不能加。患有寒证疾病的患儿药物中可加适量红糖,但白糖性寒,服之易加重病情,也不要加。

4、小儿喝中药要注意尽量使用成分明确的中药

现在上市的中药,其药品说明书大多列出了药物的所有成分,基本没有毒副作用明显的中药成分。但是,有一些以前批准的中西药混合的药物,没有明确标出所有的药物成分。若同时使用含有相似成分的中药和西药,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儿童应尽量使用成分明确的中药。

孩子吃中药的注意事项

一、“浓煎”很重要

儿童服中药要以“浓煎”为主。需要注意的是,“浓煎”可不等于“久煎”,因为久煎可能会造成部分中药失效或者增加副作用。例如,小儿感冒用的中药多为解表类药,药味芳香易挥发,久煎易失去解表疗效。浓煎方法为:将中药浸泡30分钟,然后用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持续15分钟即可。然后将药汁倒出并根据儿童的年龄另用文火煎至所需用量即可(如果有经验的家长能直接煎出合适用量最好)。

二、注意煎药量

药只要喝够量就行了,多喝对病情也没多大帮助。一般来讲,1岁以下的宝宝,每天服用的中药最好不要超过20毫升,并且服用时不计次数,以频服为主,一天只要大致均匀地把药喝完即可;1~3岁的宝宝可煎至约40毫升,分3次服用;3~6岁的小家伙儿相对就听话一点了,可将中药煎至60毫升分3次服用;到了6岁以后家长就省心多了,分两次服用即可。

三、加糖分热证寒证

给宝宝喂药常常让许多年轻妈妈手忙脚乱。其实,中药加糖也是有窍门的,有小便黄、面赤、身热、便秘等症状的患儿多为热证,药物中最好不加糖。由于红糖味甘易生湿,因此尤其是舌苔厚腻的湿热患儿更不能加。患有寒证疾病的患儿药物中可加适量红糖,但白糖性寒,服之易加重病情,也不要加。

四、生姜可止吐

如果剂量不大、加糖等方法还不能让宝宝喝下中药的话,生姜可来帮忙。妈妈们可在宝宝喝药前5分钟左右用一片新切的生姜擦涂患儿舌面,因为生姜具有止呕的作用。另外,喂药应在两餐之间,这样即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也不容易刺激胃黏膜而造成吐药。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一点,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宝宝拒绝吃药就捏着鼻子灌,这样很容易呛到宝宝。

喝中药加糖有副作用

前一个多月,我脸色比较差,体内上火了,去医院看了中医,那医生给我开了些中药,让我回家煮水喝。回家后,煮好了把药水倒出来喝的时候,实在是太苦了,喝不下去,后来就加了些糖进去才没有那么难喝。三天后去复查,跟医生说了喝中药加糖的事,后来中医告诉我喝中药加糖会有副作用的,现在我跟大家一起说说吧!

1多吃糖会帮助身体内产生更多的热气,特别是具有腹胀中满、湿热停滞、舌苔厚腻等症状的病人,吃中药一定不要加糖。

2白糖属于凉性的、红糖属于温性的,加入寒凉药剂都会减弱药性,特别影响药效,这样会达不到治疗效果的。

3中药化学成分比较复杂,糖类尤其红糖,含有较多的铁、钙等元素,中药中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会危害身体健康的。

喝中药能加糖吗

很多妈妈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孩子吵吵闹闹不愿意,也会在汤药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中药不能“甜蜜蜜”。

专家指出,食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凡是舌苔厚腻者,或腹胀中满、湿热内阻的人不宜吃蔗糖。如果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疾病雪上加霜。还有一些寒性中药也不适合加糖,糖属温性,会降低中药的疗效。

其实,想要中药不苦,有另外的方法。专家介绍,控制汤药口服时的温度,就可以轻松地减轻中药的苦味。研究表明,汤药温度在36.2℃左右口服,其苦味就会减轻。所以,我们在服用汤药的时候,最好将熬好的中药放在一边静置几分钟,等到药液温度降至温热、不烫嘴的时候饮用,因为这个时候苦味最轻,也更容易下口。

另外,专家说,煎中药要用专用的器皿,最好用砂锅、砂罐,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且受热均匀,保温性好,忌用铝、铁、铜等器皿。

小孩脑炎吃什么比较好

1. 瓜藤芦根汤食材:取黄瓜藤30克,鲜芦根50克,糖12克;使用方法:将黄瓜藤、鲜芦根加水煮20分钟,加糖饮用;适用范围:适用于脑炎后遗症。2. 两根石膏汤食材:取茅根30克,芦根30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5克;使用方法:将以上中药加水煮30分钟饮用;适用范围:适用于脑炎的患儿。3. 菊花连翘汤食材:取菊花12克,连翘12克,生甘草5克;使用方法:将以上中药加水煮20分钟饮用;适用范围:适用于脑炎早期的患儿。4. 瓜篓陈皮茅根汤食材:取瓜篓皮15克,陈皮5克,茅根30克;使用方法:将以上中药加水煮20分钟饮用;适用范围:适用于脑炎并痰多的患儿。食物只是对病情的恢复会起到一定的抑制和辅助作用,有效的治疗方法还是需要到专业的医院寻求专家的帮助。小编也真心的希望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当然基础是一定要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吗,这需要家长的严格配合。

中药加糖会影响到药效吗

中医指出,食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凡是舌苔厚腻者,或腹胀中满、湿热内阻的人不宜吃蔗糖。如果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疾病雪上加霜。还有一些寒性中药也不适合加糖,糖属温性,会降低中药的疗效。

其实,想要中药不苦,有另外的方法。控制汤药口服时的温度,就可以轻松地减轻中药的苦味。研究表明,汤药温度在36.2℃左右口服,其苦味就会减轻。所以,我们在服用汤药的时候,最好将熬好的中药放在一边静置几分钟,等到药液温度降至温热、不烫嘴的时候饮用,因为这个时候苦味最轻,也更容易下口。

另外,中医认为,煎中药要用专用的器皿,最好用砂锅、砂罐,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且受热均匀,保温性好,忌用铝、铁、铜等器皿。

加糖一定要慎重

当家长们看见孩子哭闹不喝“苦药”时,就想到了加糖。其实,在每个方剂中,组成的药物皆有“酸、苦、甘、辛、咸”的不同,药性也有“寒、热、温、凉”的差异。而糖类也具有一定的药性及疗效,例如,糖具有润肺和中、补脾缓肝的功效,可用来治疗肺燥咳嗽、口干舌燥、胃痛的病证,因此中医也把糖类作为一味中药。

老中医提醒,如果是“快病”,偶尔少量加些糖没有关系,如果是胖、痰湿体质的孩子就要注意了。长期服用会影响消化功能,引发腹胀、消化不良等疾病。

宝宝喝中药四点很重要

一、“浓煎”很重要

儿童服中药要以“浓煎”为主。需要注意的是,“浓煎”可不等于“久煎”,因为久煎可能会造成部分中药失效或者增加副作用。例如,小儿感冒用的中药多为解表类药,药味芳香易挥发,久煎易失去解表疗效。浓煎方法为:将中药浸泡30分钟,然后用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持续15分钟即可。然后将药汁倒出并根据儿童的年龄另用文火煎至所需用量即可(如果有经验的家长能直接煎出合适用量好)。

二、注意煎药量

药只要喝够量就行了,多喝对病情也没多大帮助。一般来讲,1岁以下的宝宝,每天服用的中药好不要超过20毫升,并且服用时不计次数,以频服为主,一天只要大致均匀地把药喝完即可;1~3岁的宝宝可煎至约40毫升,分3次服用;3~6岁的小家伙儿相对就听话一点了,可将中药煎至60毫升分3次服用;到了6岁以后家长就省心多了,分两次服用即可。

三、加糖分热证寒证

给宝宝喂药常常让许多年轻妈妈手忙脚乱。其实,中药加糖也是有窍门的,有小便黄、面赤、身热、便秘等症状的患儿多为热证,药物中好不加糖。由于红糖味甘易生湿,因此尤其是舌苔厚腻的湿热患儿更不能加。患有寒证疾病的患儿药物中可加适量红糖,但白糖性寒,服之易加重病情,也不要加。

四、生姜可止吐

如果剂量不大、加糖等方法还不能让宝宝喝下中药的话,生姜可来帮忙。妈妈们可在宝宝喝药前5分钟左右用一片新切的生姜擦涂患儿舌面,因为生姜具有止呕的作用。另外,喂药应在两餐之间,这样即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也不容易刺激胃黏膜而造成吐药。重要也是常见的一点,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宝宝拒绝吃药就捏着鼻子灌,这样很容易呛到宝宝。

相关推荐

脑膜炎的偏方

脑膜炎的偏方1. 瓜藤芦根汤:取黄瓜藤30克,鲜芦根50克,12克。将黄瓜藤、鲜芦根水煮20分钟,饮用。小提示:适用于脑炎后遗症。 脑膜炎的偏方2. 两根石膏汤:取茅根30克,芦根30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5克。将以上中药水煮30分钟饮用。小提示:适用于脑炎高热的患儿。 脑膜炎的偏方3. 菊花连翘汤:取菊花12克,连翘12克,生甘草5克。将以上中药水煮20分钟饮用。小提示:适用于脑炎早期的患儿。 脑膜炎的偏方4. 瓜篓陈皮茅根汤:取瓜篓皮15克,陈皮5克,茅根30克。将以上中药水煮20分钟

中药怎么喝才不苦

1、掌握最佳服药时间 我们人体对药物吸收有两个黄金时期,一个是上午的8-10点这段时间,一个是下午的2-3点这段时间,在这两个时间段,我们机体新陈代谢最为旺盛,如果在这个时候服用药物,可以降低对机体的刺激反应,可以降低苦味。 另外,如果在饭后半小时后再服用药物,也可以减轻中药的苦味,防止服药时出血恶心、呕吐、反胃的情况。 所以,如果对服药时间没有特殊要求的话,大家可以选择在这两个时间段服用,可以降低苦味。 2、掌握最佳中药汤汁服用温度 舌头是感受味觉最主要的器官,而我们的味觉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在舌面上,我们

脑炎患者能吃什么

1.瓜藤芦根汤 取黄瓜藤30克,鲜芦根50克,12克。将黄瓜藤、鲜芦根水煮20分钟,饮用。 小提示:适用于脑炎。 2. 两根石膏汤 取茅根30克,芦根30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5克。将以上中药水煮30分钟饮用。 小提示:适用于脑炎高热的患儿。 3. 菊花连翘汤 取菊花12克,连翘12克,生甘草5克。将以上中药 4.瓜篓陈皮茅根汤 取瓜篓皮15克,陈皮5克,茅根30克。将以上中药水煮20分钟饮用。 小提示:适用于脑炎并痰多的患儿。 5.苋菜荸荠粥 取苋菜50克,荸荠200克,冰15克,粳米5

中药时千万不可

在每个方剂中,组成的药物皆有“酸、苦、甘、辛、咸”的不同,药性也有“寒、热、温、凉”的差异。而类也具有一定的药性及疗效,例如,具有润肺和中、补脾缓肝的功效,可用来治疗肺燥咳嗽、口干舌燥、中焦虚、胃痛的病证,因此中医也把类作为一味中药。不过,它在临床使用中也有所禁忌。 1、多食会助热,如果病人具有腹胀中满、湿热停滞体内、痰积聚在体内、舌苔厚腻等情况时,一般严禁,以避免不良反应。有痰者也不宜服用。 2、白性凉、红性温,如果把白入温热药剂中,或把红入寒凉药剂中,都会减弱药性,阻碍药效的充分

为什么中药不能中药要注意什么

1、服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 2、服用中药时不宜吃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降低补药的效果使其失去补益的作用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3、患有消化道疾病,如肝炎、慢性胃肠炎患者服用健脾、温胃和胃药时,禁服大蒜,大蒜中含有蒜素能刺激胃肠粘膜,使粘膜充血,所服的中药就不能有效的发挥其治疗作用。 4、服中药时不能吃辣椒,特别是热性病症,服清热凉血或滋阴降炎药时更不

脑炎的食疗法

1.瓜藤芦根汤 取黄瓜藤30克,鲜芦根50克,12克。将黄瓜藤、鲜芦根水煮20分钟,饮用。 小提示:适用于脑炎后遗症。 2. 两根石膏汤 取茅根30克,芦根30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5克。将以上中药水煮30分钟饮用。 小提示:适用于脑炎高热的患儿。 3. 菊花连翘汤 取菊花12克,连翘12克,生甘草5克。将以上中药 4.瓜篓陈皮茅根汤 取瓜篓皮15克,陈皮5克,茅根30克。将以上中药水煮20分钟饮用。 小提示:适用于脑炎并痰多的患儿。 5.苋菜荸荠粥 取苋菜50克,荸荠200克,冰15克,

牛奶成毒药

牛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饮品,可是喝牛奶我们很多人都有误区,有关专家表示说平常我们牛奶热并且喝是非常不科学的一种饮品方式。 在喝牛奶前后的1小时左右,不宜吃橘子。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一旦和橘子中的果酸相遇,就会发生凝固,从而影响牛奶的消化与吸收,在这个时间段里也不宜进食其他酸性水果。 牛奶中的蛋白质80%为酪蛋白,当牛奶的酸碱度在4.6以下时,大量的酪蛋白便会发生凝集、沉淀,难以消化吸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所以牛奶中不宜添果汁等酸性饮料。 牛奶中含有的赖氨酸在热条件下能与果

喝完中药之后可以马上吃水果吗

中药可以治疗我们身体很多方面的疾病,虽然用中药来治疗身体没有西药那么见效快,而且中药吃起来都比较的苦,但是中药的治疗效果会比较的好,不过在吃中药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吃中药最好是不要之后会影响药本身的性质。 不仅如此,喝完中药也不能够马上就去吃水果,你可以过一段时间在吃,在吃药的这段时间里,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才行。

黄芪能泡脚吗 怎样用黄芪泡脚

原料:黄芪2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 做法:将三味中药水煎煮倒入足浴盆中,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 功效:补气排毒

中药有哪些禁忌 喝中药

中药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特别是红含有较多铁,钙等元素和杂质,一旦中所含的蛋白质和鞣质成分与结合,就会发生法学反应,导致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凝固变性,继而浑浊,沉淀,这不仅影响药效发挥,还会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