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炎如何选择抗生素
老年肺炎如何选择抗生素
1.抗生素的选择
1)致病菌确定之前:主要考虑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类或第一代头孢菌素。轻症患者可用口服抗菌药,如阿莫西林,用法0.25-0.5每8小时一次口服。或用青霉素G注射,80万单位,2次/日:静脉点滴240万单位-480万单位,2次/日。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1-2g,2次/日,分次静脉滴注,或口服罗红霉素150mg,2次/日。中等症状以上者,应用强的抗生素,如第二、三代头孢菌素(西力新)2-4g/日,分两次静滴。头孢三嗪(菌必治)2g,1次/日静滴。头孢派酮(先锋必)1-2g,2次/日静滴。头孢他啶(复达新)1-2g,2次/日。
2)致病菌确定后:应根据病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择用药。
革兰氏阳性球菌:一般采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如流感杆菌、肺炎杆菌,可选氨苄青霉素6-10g/日静滴,或用二、三代头孢菌素。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首选二、三代头孢菌素或三代喹诺酮类,也可联合用药。军团菌肺部,首选红霉素。
支原体或衣原体:首选红霉素,或环丙沙星,用药时间2-4周。
厌氧菌:多为双相感染,应用青霉素G或广谱抗生素加甲硝唑500mg,2次/日静滴,用药时间7-10天。
(2)医院获得性肺炎
由于致病菌复杂、革兰氏阴性菌多、两种以上细菌感染及耐药菌多,故首选广谱抗生素,如第二、三代头孢素,必要时联合用药。
2.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止滥用,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及耐药菌的产生,应掌握以下原则。
(1)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药动学、药效学和副作用。
(2)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状态合理用药。老年血浆白蛋白减少,肾功能减退,肝脏酶活力下降,用药后血药浓度较青年人高,半衰期延长,易发生毒副作用,故用药量应小,为成人用药量的50%-70%(1/2-2/3)。并应根据肾功能情况选择用药,慎用氨基糖甙类。
(3)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时间长,肠蠕动减弱,易影响药物的吸收,对中、重症患者,应采用静脉给药为主,病性 好转后改口服。
(4)及早确定病原学诊断,根据致病菌及药物敏感度测定,选择用药。
(5)掌握给药方案及疗程。因老年人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故给药方法途径选择适当。用药时间应长,防止反复。一般体温下降,症状消退后7-14天停用,特殊情况,如军团菌肺炎用药时间可达3-4周。急性期用药48-72小时无效者应考虑换药。
(6)治疗中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老年人易发生菌群失调、伪膜性肠炎、二重感染,应及时防治。
(7)熟悉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增加毒副作用,发挥协同作用。
如何治疗老年肺炎
临床医生在诊治老年肺炎时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以下特点:①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和伴随的医疗问题显然比年轻人要多,治疗时应全面考虑,多方兼顾;②药物的选择和剂量的调整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增龄后的改变;③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增加,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并尽力保护各重要脏器已老化的功能。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早期发现,及时诊断。
2.合理应用抗生素 正确选用抗生素是治疗老年细菌性肺炎的关键。一旦确诊肺炎,宜尽早足量应用抗生素,必要时联合用药,并适当延长疗程。开始时可进行经验性治疗,待致病原明确后则可有针对性的选药或参考药敏结果来选择抗生素。
老年人口服吸收不稳定,宜注射给药。肝肾功能减退者,根据抗菌药物代谢和排泄途径,酌情减量。老年人的肾功能已有明显减退,应慎重用氨基糖苷类药。有肺脓肿形成时宜予以引流。
老年肺炎抗生素的选择还需根据病人的病情,用药个体化。若病人不是高龄,平时的健康状态尚好,没有严重的慢性疾病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则可选用较一般的抗生素,在体温,血象正常,痰液变白以后3~5天则停药观察。若病人高龄,基础状况差,伴有严重慢性病和肺炎并发症,或肺炎中毒症状很重,则可选用强效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力争尽早控制感染。一般认为,青霉素类加氨基糖苷类,或头孢菌素加氨基糖苷类有协同抗菌作用,而青霉素加头孢菌素类有扩大抗菌谱,药效相加作用。
治疗这类老年肺炎疗程应适当延长,在体温,血象和痰液正常5~7天后再考虑停药。肺炎治疗过程中应复查胸片,原则上抗菌药物应用到肺阴影基本或完全吸收,至少应大部分吸收。但部分老年人,尤其是患有COPD或长期卧床者,两肺底常可听到细湿啰音。不必为此而长期应用抗生素。
左旋治老年肺炎效果怎么样
临床医生在诊治老年肺炎时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以下特点:
①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和伴随的医疗问题显然比年轻人要多,治疗时应全面考虑,多方兼顾。
②药物的选择和剂量的调整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增龄后的改变。
③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增加,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并尽力保护各重要脏器已老化的功能,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早期发现,及时诊断。
2。合理应用抗生素:
正确选用抗生素是治疗老年细菌性肺炎的关键,一旦确诊肺炎,宜尽早足量应用抗生素,必要时联合用药,并适当延长疗程,开始时可进行经验性治疗,待致病原明确后则可有针对性的选药或参考药敏结果来选择抗生素。
老年人口服吸收不稳定,宜注射给药,肝肾功能减退者,根据抗菌药物代谢和排泄途径,酌情减量,老年人的肾功能已有明显减退,应慎重用氨基糖苷类药,有肺脓肿形成时宜予以引流。
老年肺炎抗生素的选择还需根据病人的病情,用药个体化,若病人不是高龄,平时的健康状态尚好,没有严重的慢性疾病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则可选用较一般的抗生素,在体温,血象正常,痰液变白以后3~5天则停药观察,若病人高龄,基础状况差,伴有严重慢性病和肺炎并发症,或肺炎中毒症状很重,则可选用强效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力争尽早控制感染,一般认为,青霉素类加氨基糖苷类,或头孢菌素加氨基糖苷类有协同抗菌作用,而青霉素加头孢菌素类有扩大抗菌谱,药效相加作用。
治疗这类老年肺炎疗程应适当延长,在体温,血象和痰液正常5~7天后再考虑停药,肺炎治疗过程中应复查胸片,原则上抗菌药物应用到肺阴影基本或完全吸收,至少应大部分吸收,但部分老年人,尤其是患有COPD或长期卧床者,两肺底常可听到细湿啰音,不必为此而长期应用抗生素。
3。重视全身综合治疗措施
老年肺炎一旦确诊,应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发热和呼吸急促的患者不显性失水增加,应予补液并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利排痰和减少并发症,如伴胸痛可用少量止痛剂,体温过高者应予降温,以免诱发或加剧心力衰竭或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但要避免大量给予解热止痛剂致使患者大汗淋漓而虚脱,止咳平喘和祛痰剂的应用有利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和痰液的稀释排出,但应避免应用强效镇咳剂,痰液黏稠,咳痰困难者可给予湿化治疗,翻身叩背或体位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低氧血症者给予氧疗,改善患者营养,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有利于病情恢复,鼓励适当的活动,注意通便和避免用力,减少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的发生,伴发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也应积极治疗。
4。治疗并发症,提高重症肺炎的救治水平合并呼吸衰竭时需给予氧疗,酌情应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力衰竭者给予强心利尿或扩血管药物,并发肝肾功能不全或胃肠出血,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症时均应及时给予恰当治疗。
老年人肺炎如何治疗
1、早期发现,及时诊断。
合理应用抗生素:正确选用抗生素是治疗老年细菌性肺炎的关键,一旦确诊肺炎,宜尽早足量应用抗生素,必要时联合用药,并适当延长疗程,开始时可进行经验性治疗,待致病原明确后则可有针对性的选药或参考药敏结果来选择抗生素。
2、重视全身综合治疗措施
老年肺炎一旦确诊,应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发热和呼吸急促的患者不显性失水增加,应予补液并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利排痰和减少并发症,如伴胸痛可用少量止痛剂,体温过高者应予降温,以免诱发或加剧心力衰竭或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3、治疗并发症
提高重症肺炎的救治水平合并呼吸衰竭时需给予氧疗,酌情应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力衰竭者给予强心利尿或扩血管药物,并发肝肾功能不全或胃肠出血,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症时均应及时给予恰当治疗。
如何医治小儿肺炎
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临床医生根据不同病原的肺炎特点和好发年龄确定可能的致病原,选择相应的抗生素。病毒性肺炎选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静点或口服控制病毒感染。细菌性肺炎多选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控制感染。支原体肺炎选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小婴儿轻型下呼吸道感染可不用抗生素,5岁以下小儿肺炎首选口服阿莫西林。若患儿不能吸收口服抗生素,如呕吐或症状/体征严重时可考虑静脉滴注抗生素。5岁以上小儿肺炎由于支原体、衣原体病原感染增多,可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老人肺炎怎么治疗比较好?
1.早期发现,及时诊断。
2.合理应用抗生素
正确选用抗生素是治疗老年细菌性肺炎的关键。一旦确诊肺炎,宜尽早足量应用抗生素,必要时联合用药,并适当延长疗程。开始时可进行经验性治疗,待致病原明确后则可有针对性的选药或参考药敏结果来选择抗生素(表3)。
老年人口服吸收不稳定,宜注射给药。肝肾功能减退者,根据抗菌药物代谢和排泄途径,酌情减量。老年人的肾功能已有明显减退,应慎重用氨基糖苷类药。有肺脓肿形成时宜予以引流。
老年肺炎抗生素的选择还需根据病人的病情,用药个体化。若病人不是高龄,平时的健康状态尚好,没有严重的慢性疾病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则可选用较一般的抗生素,在体温,血象正常,痰液变白以后3~5天则停药观察。若病人高龄,基础状况差,伴有严重慢性病和肺炎并发症,或肺炎中毒症状很重,则可选用强效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力争尽早控制感染。一般认为,青霉素类加氨基糖苷类,或头孢菌素加氨基糖苷类有协同抗菌作用,而青霉素加头孢菌素类有扩大抗菌谱,药效相加作用。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老年人治疗肺炎的具体内容了,不过在治疗的时候,建议大家最好应该要全身性地进行治疗,否则会容易导致出现其他的并发症,要注意给老年人及时补充身体的水分,并且注意好空气清新与湿度的充足情况。
老年人肺炎如何治疗
老年人肺炎西医治疗
(一)治疗
临床医生在诊治老年肺炎时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以下特点:
①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和伴随的医疗问题显然比年轻人要多,治疗时应全面考虑,多方兼顾。
②药物的选择和剂量的调整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增龄后的改变。
③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增加,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并尽力保护各重要脏器已老化的功能,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早期发现,及时诊断。
2.合理应用抗生素:正确选用抗生素是治疗老年细菌性肺炎的关键,一旦确诊肺炎,宜尽早足量应用抗生素,必要时联合用药,并适当延长疗程,开始时可进行经验性治疗,待致病原明确后则可有针对性的选药或参考药敏结果来选择抗生素。
老年人口服吸收不稳定,宜注射给药,肝肾功能减退者,根据抗菌药物代谢和排泄途径,酌情减量,老年人的肾功能已有明显减退,应慎重用氨基糖苷类药,有肺脓肿形成时宜予以引流。
老年肺炎抗生素的选择还需根据病人的病情,用药个体化,若病人不是高龄,平时的健康状态尚好,没有严重的慢性疾病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则可选用较一般的抗生素,在体温,血象正常,痰液变白以后3~5天则停药观察,若病人高龄,基础状况差,伴有严重慢性病和肺炎并发症,或肺炎中毒症状很重,则可选用强效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力争尽早控制感染,一般认为,青霉素类加氨基糖苷类,或头孢菌素加氨基糖苷类有协同抗菌作用,而青霉素加头孢菌素类有扩大抗菌谱,药效相加作用。
治疗这类老年肺炎疗程应适当延长,在体温,血象和痰液正常5~7天后再考虑停药,肺炎治疗过程中应复查胸片,原则上抗菌药物应用到肺阴影基本或完全吸收,至少应大部分吸收,但部分老年人,尤其是患有COPD或长期卧床者,两肺底常可听到细湿啰音,不必为此而长期应用抗生素。
3.重视全身综合治疗措施
老年肺炎一旦确诊,应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发热和呼吸急促的患者不显性失水增加,应予补液并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利排痰和减少并发症,如伴胸痛可用少量止痛剂,体温过高者应予降温,以免诱发或加剧心力衰竭或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但要避免大量给予解热止痛剂致使患者大汗淋漓而虚脱,止咳平喘和祛痰剂的应用有利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和痰液的稀释排出,但应避免应用强效镇咳剂,痰液黏稠,咳痰困难者可给予湿化治疗,翻身叩背或体位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低氧血症者给予氧疗,改善患者营养,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有利于病情恢复,鼓励适当的活动,注意通便和避免用力,减少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的发生,伴发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也应积极治疗。
4.治疗并发症,提高重症肺炎的救治水平合并呼吸衰竭时需给予氧疗,酌情应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力衰竭者给予强心利尿或扩血管药物,并发肝肾功能不全或胃肠出血,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症时均应及时给予恰当治疗。
(二)预后
疗效差,易诱发多脏器衰竭,影响疗效因素有:局部防御功能和全身的免疫功能低下,感染以外的其他基础病如糖尿病,肝硬化,肺气肿,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病后遗症等使感染迁延难愈,较长期应用抗菌药物使致病菌的耐药性增加等,降低了疗效,从而增加死亡率,老年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成为死亡的重要原因,解放军总医院报告122例老年多器官衰竭(MOF),其中112例(92%)MOF的发生以感染为主要诱因,以肺部感染占首位。
老年人肺炎应该如何治疗和用药
(一)治疗
临床医生在诊治老年肺炎时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以下特点:①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和伴随的医疗问题显然比年轻人要多,治疗时应全面考虑,多方兼顾;②药物的选择和剂量的调整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增龄后的改变;③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增加,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并尽力保护各重要脏器已老化的功能。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早期发现,及时诊断。
2.合理应用抗生素 正确选用抗生素是治疗老年细菌性肺炎的关键。一旦确诊肺炎,宜尽早足量应用抗生素,必要时联合用药,并适当延长疗程。开始时可进行经验性治疗,待致病原明确后则可有针对性的选药或参考药敏结果来选择抗生素(表3)。
老年人口服吸收不稳定,宜注射给药。肝肾功能减退者,根据抗菌药物代谢和排泄途径,酌情减量。老年人的肾功能已有明显减退,应慎重用氨基糖苷类药。有肺脓肿形成时宜予以引流。
老年肺炎抗生素的选择还需根据病人的病情,用药个体化。若病人不是高龄,平时的健康状态尚好,没有严重的慢性疾病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则可选用较一般的抗生素,在体温,血象正常,痰液变白以后3~5天则停药观察。若病人高龄,基础状况差,伴有严重慢性病和肺炎并发症,或肺炎中毒症状很重,则可选用强效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力争尽早控制感染。一般认为,青霉素类加氨基糖苷类,或头孢菌素加氨基糖苷类有协同抗菌作用,而青霉素加头孢菌素类有扩大抗菌谱,药效相加作用。
治疗这类老年肺炎疗程应适当延长,在体温,血象和痰液正常5~7天后再考虑停药。肺炎治疗过程中应复查胸片,原则上抗菌药物应用到肺阴影基本或完全吸收,至少应大部分吸收。但部分老年人,尤其是患有COPD或长期卧床者,两肺底常可听到细湿啰音。不必为此而长期应用抗生素。
3.重视全身综合治疗措施 老年肺炎一旦确诊,应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发热和呼吸急促的患者不显性失水增加,应予补液并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利排痰和减少并发症。如伴胸痛可用少量止痛剂,体温过高者应予降温,以免诱发或加剧心力衰竭或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但要避免大量给予解热止痛剂致使患者大汗淋漓而虚脱。止咳平喘和祛痰剂的应用有利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和痰液的稀释排出,但应避免应用强效镇咳剂。痰液黏稠,咳痰困难者可给予湿化治疗、翻身叩背或体位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低氧血症者给予氧疗,改善患者营养,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有利于病情恢复。鼓励适当的活动,注意通便和避免用力,减少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的发生。伴发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也应积极治疗。
4.治疗并发症,提高重症肺炎的救治水平合并呼吸衰竭时需给予氧疗,酌情应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力衰竭者给予强心利尿或扩血管药物。并发肝肾功能不全或胃肠出血,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症时均应及时给予恰当治疗。
(二)预后
疗效差,易诱发多脏器衰竭。影响疗效因素有:局部防御功能和全身的免疫功能低下,感染以外的其他基础病如糖尿病、肝硬化、肺气肿、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病后遗症等使感染迁延难愈,较长期应用抗菌药物使致病菌的耐药性增加等,降低了疗效,从而增加死亡率。老年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成为死亡的重要原因。解放军总医院报告122例老年多器官衰竭(MOF),其中112例(92%)MOF的发生以感染为主要诱因,以肺部感染占首位。
老年人得了肺炎严重吗
合理应用抗生素
正确选用抗生素是治疗老年细菌性肺炎的关键。一旦确诊肺炎,宜尽早足量应用抗生素,必要时联合用药,并适当延长疗程。开始时可进行经验性治疗,待致病原明确后则可有针对性的选药或参考药敏结果来选择抗生素
老年人口服吸收不稳定,宜注射给药。肝肾功能减退者,根据抗菌药物代谢和排泄途径,酌情减量。老年人的肾功能已有明显减退,应慎重用氨基糖苷类药。有肺脓肿形成时宜予以引流。
老年肺炎抗生素的选择还需根据病人的病情,用药个体化。若病人不是高龄,平时的健康状态尚好,没有严重的慢性疾病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则可选用较一般的抗生素,在体温,血象正常,痰液变白以后3~5天则停药观察。若病人高龄,基础状况差,伴有严重慢性病和肺炎并发症,或肺炎中毒症状很重,则可选用强效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力争尽早控制感染。一般认为,青霉素类加氨基糖苷类,或头孢菌素加氨基糖苷类有协同抗菌作用,而青霉素加头孢菌素类有扩大抗菌谱,药效相加作用。
老年人患有肺炎后,一定要注意积极的治疗,因为身体的原因,如果治疗不及时,就有可能会导致其他的一些并发症的出现,这样对老人身体的危害就会更加的严重。一般在治疗的时候,是选用抗生素的,但是抗生素不能滥用,不能长期的服用,还要看看病人是不是能用抗生素。
老年人肺炎用什么药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幼儿性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有轻微咳嗽。细菌性肺炎采用抗生素治疗,7~10天多可治愈。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轻,抗生素治疗无效。
治疗:老年人肺炎的治疗基本原则:①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②积极支持治疗和防治并发症。③调理基础疾病、维持重要器官正常功能。④良好的护理(包括精神护理)。
1、老年人肺炎很难及时作明确病原体治疗,临床上多首先经验性治疗。应结合下列因素来考虑选择抗菌药:(1)尽可能了解正确病史:发病前的基础病、用抗生素状况和过敏史、这样可避免用对患者无效或可能过敏的药物。(2)评估病情程度:如肺炎有严重休克和心衰或呼衰者应选择广谱、强效安全、足量的抗菌药及早控制炎症。(3)了解患者重要器官功能状况:若有肾功衰者避免用对肾有损害药物(氨基糖苷类);若已有肝功能不良者应避免用对肝有害药物(如四环素及红霉素族药)。(4)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情况:不同地区细菌耐药性不尽相同。据当地细菌耐药状况选择抗菌药更合理。(5)老年人肺炎患者肺炎的发病因素:如VAP及导管源性肺炎者病原体多为条件致病菌,耐药菌,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体,可选择相应抗生素。总之,老年人肺炎要做到及时有效安全地控制炎症,应结合上述几种因素合理选择抗苗药。
2、老年人肺炎应重视综合治疗及防治并发症。
老年人肺炎好治吗
其实老年人的肺炎是可以治的,但是需要给予足够的注意。
1。早期发现,及时诊断。
2。合理应用抗生素:
正确选用抗生素是治疗老年细菌性肺炎的关键,一旦确诊肺炎,宜尽早足量应用抗生素,必要时联合用药,并适当延长疗程,开始时可进行经验性治疗,待致病原明确后则可有针对性的选药或参考药敏结果来选择抗生素。
老年人口服吸收不稳定,宜注射给药,肝肾功能减退者,根据抗菌药物代谢和排泄途径,酌情减量,老年人的肾功能已有明显减退,应慎重用氨基糖苷类药,有肺脓肿形成时宜予以引流。
老年肺炎抗生素的选择还需根据病人的病情,用药个体化,若病人不是高龄,平时的健康状态尚好,没有严重的慢性疾病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则可选用较一般的抗生素,在体温,血象正常,痰液变白以后3~5天则停药观察,若病人高龄,基础状况差,伴有严重慢性病和肺炎并发症,或肺炎中毒症状很重,则可选用强效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力争尽早控制感染,一般认为,青霉素类加氨基糖苷类,或头孢菌素加氨基糖苷类有协同抗菌作用,而青霉素加头孢菌素类有扩大抗菌谱,药效相加作用。
治疗这类老年肺炎疗程应适当延长,在体温,血象和痰液正常5~7天后再考虑停药,肺炎治疗过程中应复查胸片,原则上抗菌药物应用到肺阴影基本或完全吸收,至少应大部分吸收,但部分老年人,尤其是患有COPD或长期卧床者,两肺底常可听到细湿啰音,不必为此而长期应用抗生素。
3。重视全身综合治疗措施
老年肺炎一旦确诊,应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发热和呼吸急促的患者不显性失水增加,应予补液并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利排痰和减少并发症,如伴胸痛可用少量止痛剂,体温过高者应予降温,以免诱发或加剧心力衰竭或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但要避免大量给予解热止痛剂致使患者大汗淋漓而虚脱,止咳平喘和祛痰剂的应用有利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和痰液的稀释排出,但应避免应用强效镇咳剂,痰液黏稠,咳痰困难者可给予湿化治疗,翻身叩背或体位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低氧血症者给予氧疗,改善患者营养,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有利于病情恢复,鼓励适当的活动,注意通便和避免用力,减少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的发生,伴发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也应积极治疗。
4。治疗并发症,提高重症肺炎的救治水平合并呼吸衰竭时需给予氧疗,酌情应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力衰竭者给予强心利尿或扩血管药物,并发肝肾功能不全或胃肠出血,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症时均应及时给予恰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