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的原因 小儿秋季腹泻的原因
秋季腹泻的原因 小儿秋季腹泻的原因
3岁以下小孩容易在秋季发生腹泻,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系。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婴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宝宝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8~12月,以10~11月份为最高峰。
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幼儿抵抗力较弱,气候变化容易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所以也容易出现腹泻。
幼儿秋季腹泻吃什么
1、幼儿秋季腹泻吃什么之茶叶炒焦
将茶叶(不论何种茶叶)用铁锅在火上炒焦后,沏成浓茶。秋季宝宝腹泻怎么办呢?茶叶炒焦是最常见最简单的治疗方法。
2、幼儿秋季腹泻吃什么之糯米固肠粥
取糯米30克,山药15克。先将糯米炒微黄,山药研成细末,然后把二者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熟后加胡椒面少许,白糖适量调服,每天2次。
3、幼儿秋季腹泻吃什么之小米红糖
小米30克,红糖3克,清水适量。先将小米淘洗干净,晾晒至半干。用文火炒至焦黄。加适量清水煮至成粥,加入红糖搅匀,略煮片刻即可食用。
4、幼儿秋季腹泻吃什么之山楂神曲粥
取山楂50克,神曲15克,粳米30克。先用纱布将山楂、神曲包好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后去掉药渣,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加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每天2次。
5、幼儿秋季腹泻吃什么之马齿苋汤
每天用鲜马齿苋100克,洗净煎汤,加2小勺红糖,倒进奶瓶内喝。3天后见效,一周内痊愈。大蒜治痢疾肠炎效果好
6、幼儿秋季腹泻吃什么之鸡蛋黄烤油
拿沙锅把10个熟鸡蛋黄慢火烤,油烤出来随时用勺盛出,剩下的黑渣就不要了。烤出的油分3天服完,每天早、中、晚3次或多几次,饭前饭后均可。轻者一剂即愈;如不愈再服一剂,用7个鸡蛋黄就可以了。
7、幼儿秋季腹泻吃什么之土方蒸苹果
用蒸苹果给孩子食用,不仅可让孩子吃上一顿有营养的苹果餐,对缓解腹泻症状也会有不错疗效。
如何为腹泻宝宝安排饮食
一、小儿秋季腹泻
对于小儿秋季腹泻问题,和秋季的气候特点以及小儿的抵抗能力存在关系。秋季容易出现病毒的传播,一般情况下,小儿可能会出现轮状病毒的感染,从而导致肠炎的发生,秋季腹泻的症状就出现了。
一般都发生在两岁左右的婴儿中,疾病的感染形式也比较多,有些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秋季腹泻也是存在潜伏期的,潜伏期一般是三天左右。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为秋季腹泻的小儿准备饮食?
二、小儿秋季腹泻饮食准备
1.母乳喂养。对于小儿腹泻问题,有些宝宝不适应配方奶粉。在腹泻期间,我们还是建议妈妈们采用母乳喂养方式喂养宝宝,母乳中存在一些抗体,能够提高宝宝的抵抗能力。我们可以先暂停让宝宝喝配方奶粉。要是孩子已经断奶了,那么饮食的准备方面,就需要选择能够止泻的食疗方子。
2.辅食选择。孩子一旦过了四个月之后,就需要安排辅食喂养。在喂养辅食的时候,腹泻宝宝可以选择吃稀粥或者是食用一些面片。宝宝出现腹泻问题,还是会吸收蛋白质以及脂肪等营养物质,因此饮食的辅食安排也是必须的。
3.补充水分。秋季小儿腹泻,水分的流失还是比较严重的。我们需要为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要是宝宝的月份还很小,那么我们就让宝宝喝白开水补水。要是宝宝大一些,那么我们也可以让宝宝喝一些淡盐水。腹泻过于严重后果,容易造成身体的缺水。宝宝的补水工作要做好。要是情况过于严重,建议孩子带着宝宝去看医生,医生会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饮食治疗秋季腹泻问题
1.胡萝卜泥。当宝宝出现腹泻问题,饮食上的治疗方法还是可取的。比如我们可以选择蒸煮胡萝卜的方式让宝宝食用,缓解宝宝腹泻的痛苦。胡萝卜中含有胶质,能给缓解腹泻问题,胡萝卜中的营养也很丰富,颜色鲜艳,非常适合宝宝。
2.焦迷糊。迷糊也是治疗小儿腹泻的最佳饮食。孩子食用迷糊,迷糊能给帮助吸附宝宝肠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能给减轻宝宝的腹泻问题。
3.藕粉。藕粉具有降火且吸附肠道不良物质的能力。秋季小儿腹泻问题,我们可以煮红糖藕粉,让腹泻宝宝食用,能大大减轻腹泻问题。
4.蒸苹果。苹果不仅仅能生吃,还能给被蒸煮。蒸煮的水果中有很好的胶质,对于秋季小儿腹泻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要是爸爸妈妈们发现宝宝的腹泻问题比较严重,也是可以考虑选择蒸煮苹果。
秋季小儿腹泻问题,在饮食安排方面,需要注意腹泻的缓解以及营养的补充,防止宝宝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当宝宝腹泻情况好了之后,我们建议爸爸妈妈们可以利用食补的方式,调理宝宝的身体。
轮状病毒性腹泻症状 轮状病毒如何致病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发病年龄4个月~2岁,占小儿患者的90%。轮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侵犯十二指肠和空肠。病毒造成小肠粘膜损伤,使小肠对糖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减少,造成肠道渗透压过高而导致腹泻。
轮状病毒有3种类型,可造成的症状分别如下:
造成小儿秋季腹泻,起病急,腹泻每天达10多次,更多的达到几十次。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有酸臭为,可有黏液便,但无血便。幼儿患者有低热或中度发热,伴有腹痛、呕吐,部分患儿还可出现流鼻涕、咳嗽等症状,病程在1周左右。40%~80%的患儿有脱水症状。
造成成人腹泻,表现为水样腹泻,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发热者较少。
也可以侵犯小儿,症状与小儿秋季腹泻相似。
防治秋季腹泻应提前接种疫苗
我们首先要知道小儿秋季腹泻是一种肠道的轮状病毒传染病,和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不一样,它的源头并不是来自变质、被污染的食物,主要还是通过空气里的飞沫传播,患儿的玩具、餐具沾上带有轮状病毒的飞沫,也可能成为间接的传播媒介。小儿秋季腹泻的发生与天气转凉有密切关系,家家关门闭户,孩子活动场所也常常局限在室内,空气流通性不好,病毒的生长和繁衍加快,疾病因此高发。
秋季腹泻的大便要么呈水样便,要么是蛋花汤样便,患者病程平均为5-7天,有的孩子体质强2、3天就能好转,有的却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中毒性脑病、抽搐、囟门凹陷等。
专家表示,每个孩子的病情都可能不一样。不忽视,也不要因为太紧张就忘了宝宝秋季腹泻怎么办。如果小孩三更半夜发病,只要没有高烧、剧烈呕吐的症状,可以先在家吃一点思密达止泻,等第二天再上医院看病。要是小孩有点呕吐,也可以用抑酸药止吐,同时配合一些益生菌药物。
不少家长提前给孩子接种秋季腹泻疫苗,专家表示赞同。接种秋季腹泻疫苗可以使小孩增加一定的抵抗力,并且减轻一旦感染变成重症的概率,还是有极大益处的。不过,接种秋季腹泻疫苗并非100%免疫,每年的病毒都会转型,所以,日常的预防措施还是要照样做好。对蛋白过敏或在急性感染期的孩子不适宜接种疫苗,更要注意生活防范。
宝宝遭遇秋季腹泻5大症状在捣鬼
小儿秋季腹泻的五大症状
秋季腹泻是受到轮状病毒感染后,引起肠道粘膜的损伤,导致肠道粘膜上皮大量的水分,水分不能吸收,时间长了就会腹泻。而且秋季腹泻的大便稀水样粘液样,像蛋花汤,严重的时候出现脓血便,这是秋季腹泻的主要特征。
1.如厕次数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腥臭味。
2.小儿秋季腹泻的的症状有哪些?秋季腹泻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3.小儿秋季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4.半数秋季腹泻患儿会出现呕吐,呕但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5.小儿秋季腹泻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小儿秋季腹泻温馨提醒
如果出现小儿秋季腹泻的五大症状,一定要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另外,日常要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对带孩子到室外活动活动,这些都有助于改善秋季腹泻问题。
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是什么
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秋季腹泻的主要祸首是轮状病毒,可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6个月---3岁,由于常发生在10---11月份,所以又称为小儿秋季腹泻。潜伏期1~3天,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约3—8天。目前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
轻松治愈小儿秋季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指的是在每年年底的一两个月之间发生的腹泻,大多数是6个月到3岁之间的小孩。
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秋季腹泻的主要祸首是轮状病毒,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秋季腹泻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
秋冬季是小儿腹泻病高发季节,多数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因多发生在秋冬季,故通常称为“秋季腹泻”。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潜伏期是在l~3天之间。多发生在6~24个月大的婴幼儿,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没有明显的中毒情况。
病初可有呕吐,常先于腹泻发生。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约3—8天。
病因
发生秋季腹泻的常见原因
1、消化系统不成熟: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2、免疫功能不成熟: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3、轮状病毒感染:婴儿秋季腹泻主要是因为轮状病毒感染所导致的。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8~12月,以10~11月份为最高峰。
4、温差大: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对付小儿秋季腹泻3招
第一招
泡脚 成淑凤说,3岁以下的小孩子,洗脚也可以治腹泻。具体方法是:律草20g最好用新鲜的律草30g、石榴皮10g鲜石榴皮30g。
水煎后,趁温热泡脚,每次泡20分钟左右,一日两次。前提是大便常规检查没有细菌感染。律草和石榴皮都是中药,都具有收敛作用。小儿皮肤娇嫩,药物吸收得好。用这两样药泡脚,药物可通过皮肤吸收和温热的理疗作用,起到涩肠止泻效果。
第二招
敷脐 对于小娃娃受凉引起的腹泻大便带沫,可以用平时当调料用的肉桂、丁香各3g,研成细面,用醋调和后,贴敷在肚脐上。药膏用胶布固定,中间夹一层塑料薄膜,每日一换。对胶布者,用3层干净纱布缝包,装调和好的药,用绷带绕脐固定。
用云南白药加70%的酒精调和,敷脐后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治疗秋季腹泻效果也很好。只是需要每6~8小时将药物取出加调酒精,连用3天。
第三招
食疗 腹泻的孩子要适当控制喂奶量,大些的孩子以面食、米汤为主。大便量大,象蛋花汤样的,可将乌梅药店能买到加水煎汤,煎好后加些茶叶,稍加点白糖让孩子喝。这可以起到止泻补水作用。
引起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有哪些
在临床上,小儿秋季腹泻主要分两大类,即非感染性腹泻及感染性腹泻。所谓非感染性腹泻多因喂养不当,如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过多;进食过量;哺喂不定时或食物性质突然改变以及对某些食物(如牛奶、碳水化合物)过敏或不耐受等,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感染性腹泻主要是指致病微生物随着被污染的食物、水或因喂养的器皿不洁进入胃肠道,由于小儿全身免疫及消化道局部免疫均成低下状态,不能有效抵御病原菌的侵入而造成腹泻。
那么,您知道引起婴儿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有哪些吗?主要有以下几种:
细菌性腹泻:
1、大肠杆菌:引起小儿腹泻的大肠杆菌主要有3种,即致病性大肠杆菌、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20世纪60-70年代,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几个菌种,如O111、O128及O55等相当猖獗,是当时导致腹泻流行的主要罪魁祸首。近十余年,小儿腹泻的发病人数显著减少,病情也大为减轻,这与人民生活与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小儿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减少有密切关系。大肠杆菌肠炎主要特点是水样便。近年,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则有所增加,除散发病例外,还可在托幼机构发生流行,目前已成为引起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
2、空肠弯曲菌:这虽是近十余年新发现的一种细菌,但也是引起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原菌。空肠弯曲菌肠炎的特点是,大便多带有粘液和鲜血,往往容易与细菌性痢疾相混淆。这种肠炎也可在托幼机构引发流行。经研究证实家饲猪、鸡的粪便中都存在这种细菌,这一点应引起家长注意。
病毒性腹泻:
引起小儿腹泻的病毒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小圆病毒及诺瓦克因子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性肠炎多发生于秋季,故又称“秋季腹泻”。临床表现也以水便为主。
以上就是对婴儿秋季腹泻的病原体的介绍了,专家提醒,应对秋季腹泻应以预防为主,除了注意天气变化、饮食卫生之外,接种预防秋季腹泻疫苗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小儿秋季腹泻的症状及危害
小儿秋季腹泻症状及危害一:肠道内感染
症状:
1、腹泻轻的小儿大便每天可10次以下,黄绿色,带少量粘液,有酸臭,蛋花汤样或薄糊状,脱水症状(前囟,眼窝凹陷) 不明显。
2、情况重的小儿大便每天多达10-20次或更多,黄绿色水样带粘液、伴呕吐及发烧、脱水症状明显,面色发灰,哭声低弱,精神萎靡, 体重锐减,尿少等,很快会出现水与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严重症状。
危害:肠道内感染小儿潜伏期短,症状重,开始时厌食、吐奶、腹胀,继之腹泻呈黄绿色水样大便,有击拍声,腥气奇臭,一天大便次数可达10次左右,很快出现脱水症状。
小儿秋季腹泻症状及危害二:肠道外感染
症状:肠道外感染腹泻的小儿一般无粘冻、脓血和奇臭,次数较少。
危害:小儿腹痛一般多在脐周,多无压痛,若病毒侵入肠系膜淋巴结,导致淋巴结炎,则会出现剧烈腹痛。
小儿秋季腹泻症状及危害三:非感染性腹泻
症状:一般无粘液或奇臭。
危害:非感染性腹泻小儿,找到腹泻的原因去除病因即可自愈。
宝宝咳嗽发热后警惕腹泻
空气中飞沫传播是主要感染源
一说腹泻,大家首先就会想到“吃坏肚子了”。用这个来套用小儿秋季腹泻的病因,小儿秋季腹泻是一种肠道的轮状病毒传染病,和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不一样,它的源头并不是来自变质、被污染的食物,主要还是通过空气里的飞沫传播,患儿的玩具、餐具沾上带有轮状病毒的飞沫,也可能成为间接的传播媒介。
小儿秋季腹泻的发生与天气转凉有密切关系,家家关门闭户,孩子活动场所也常常局限在室内,空气流通性不好,病毒的生长和繁衍加快,疾病因此高发。在北方,小儿秋季腹泻一般在立秋后多见,到10月底才进入疾病高发期,直到来年的1月初才渐渐消退。患儿主要集中在6月龄到2岁之间,3月龄以内的小孩腹泻可能是食物不耐受、消化不良等其他原因,而非轮状病毒感染。
腹泻多半发生在咳嗽、发热之后
因为病毒感染的缘故,小儿秋季腹泻还与一般腹泻存在明显差别,即通常先出现咳嗽、发热、呕吐,几天后再突然腹泻。“很多家长以为是吃药引起的腹泻,实际上病毒的潜伏期就是2-3天,过了这个时间,病毒就会发作。”黄海说,秋季腹泻的大便要么呈水样便,要么是蛋花汤样便,患者病程平均为5-7天,有的孩子体质强2、3天就能好转,有的却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中毒性脑病、抽搐、囟门凹陷等。
“每个孩子的病情都可能不一样。不忽视,但也不要太紧张,才是正确的态度。”黄海表示,如果小孩三更半夜发病,只要没有高烧、剧烈呕吐的症状,可以先在家吃一点思密达止泻,等第二天再上医院看病。要是小孩有点呕吐,也可以用抑酸药止吐,同时配合一些益生菌药物。“这个病很常见,社区医院比较好的,不一定要到大医院排长队挂号。而且,对社区医院的医生同样应该信任,若家长不理解,反而会让医生缩手缩脚,延误病情”。
提前接种疫苗可以降低患病率
天凉如水,关门关窗可以防风保暖。但从小儿秋季腹泻的预防来说,即使天气很冷,也不适宜长时间密闭门窗,把孩子关在家里玩更是不可取。专家建议,最好早中晚都适时打开门窗透气,晴朗天气里多让孩子到户外活动,并做好餐具、玩具的清洁消毒,就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病毒的侵扰。
三个误区
1、小孩拉肚子就不给吃东西
专家说:只要小孩能吃,就要鼓励他吃,奶粉、母乳都行。如果拉的次数多,建议将奶粉改成不含乳糖的(止泻)奶粉。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改吃加少许盐的白粥。
2、怕小孩拉坏了,给瘦肉水喝
专家说:腹泻患儿肠道消化能力下降了,应给予适当的清淡饮食。饮食油腻会进一步加重肠胃负担,让腹泻变得更严重。
3、小孩吃不下东西就输液
专家说:口服比输液相对安全。若患儿能维持不脱水症状,而且大便次数不多,可以先口服补液盐(冲水当茶喝)或糖盐水。只有在患儿大便完全是水样便、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又不能吃东西,甚至喝水都吐的状况下,才考虑输液。此时病毒有可能会侵袭心、脑、肝等重要器官,建议配合护肝药物等。
一个提醒
腺病毒、星状病毒、诺如病毒也会引起类似轮状病毒的腹泻症状,为保险起见,最好在医生诊断后再用药,切勿自己乱用药而不到医院看病。
幼儿秋季腹泻的预防与护理 得了秋季腹泻怎么办
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秋季腹泻,病程一般在5~8天,届时能自行好转痊愈。
父母只要遵医嘱,定时给宝宝吃药,多饮水,并给宝宝补充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一般来说,病情会逐渐好转。
婴幼儿秋季腹泻严重者,如伴有高烧、吐泻频繁、合并脱水现象时,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婴儿秋季腹泻原因和症状介绍
婴儿秋季腹泻的原因
1、消化系统不成熟: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2、免疫功能不成熟: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3、轮状病毒感染:婴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宝宝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8—12月,以10—11月份为最高峰。
4、温差大: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婴儿秋季腹泻症状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腥臭味;
3、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关于婴儿腹泻的原因和症状的相关问题,以上做了详尽的介绍。希望家长们在照顾宝宝之余,能够对这些加以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照顾宝宝,让宝宝在秋季少发生或者不发生腹泻的现象。也根据介绍的这些原因,有针对性的加以预防,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宝宝秋季腹泻肚子疼如何护理
宝宝得了秋季腹泻,做血检和大便化验,一般可以找到轮状病毒,只要宝宝不出现脱水,一般一周的时间就会自愈了。
哭闹是肚子疼的表现,可以检查腹部b超,排除肠系膜淋巴结炎。
肚子疼的话,在家里可以进行腹部按摩,必要时服用颠茄合剂,有助于止痛。
只要宝宝精神好、尿量正常,没有脱水的症状,就不需要服用口服补液盐。尽量多喝水就可以了。
没什么好的办法的,孩子这么的小,还是少吃药物的好,建议你还是让孩子多的点水,
孩子不想喝,那就在里边放点糖啊,这样填了就行了啊,虽然甜的跟咸的一起,但是总比咸的好。要补充的,要不然孩子脱水了。
秋季悄然而至,随着换季小儿患“秋季腹泻”的现象愈发普遍了。如何让宝宝安然度过9-12月这个患病多发季,着实考验着家长们的育儿功力。专家指出,宝妈们要帮宝宝预防“秋季腹泻”,需要从饮食、起居习惯等多方面入手,同时要避免一些错误做法。据调查显示,小儿秋季腹泻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秋季腹泻早期不用急于止泻
不少家长看到平日生龙活虎的孩子患上腹泻后一天拉多次水样大便,明显地消瘦憔悴,心疼地千方百计要为孩子止泻。专家指出,除非孩子出现脱水,否则腹泻早期不要忙着为孩子止泻,不妨在密切观察的情况下,让孩子拉个1~2天,使其体内毒素排清后再以中药辨证施治,这样可以缩短疗程,孩子会恢复得更快更好。
小儿感染轮状病毒后,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对消化道产生刺激作用,使肠道黏膜屏障而出现剧烈的腹泻,此时如果立即止泻,大量复制的病毒不能随大便排出体外,无异于“闭门留寇”,使病程延长,不利于小儿康复。因此,秋季腹泻开始的1~2天内,只要小儿没有发生脱水,不妨让机体的自然反应发生作用,不要匆忙止泻。
注意天气变化预防秋季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以腹泻、发热、呕吐、腹痛等为主要表现,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经过炎夏酷热天气的消耗,孩子的睡眠时间较短,胃口不佳,消化功能下降,夏季食物易变质,容易发生急性胃肠炎,再加上暑假期间偏好吃冷饮,使本已虚弱的肠胃功能更加受损,而轮状病毒在夏秋之交微凉的气温下滋生特别快,因此,如果在立秋后不小心让腹部受凉,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注意,就很容易患上小儿秋季腹泻。
因此,秋天到了,妈妈除了给小儿接种秋季腹泻疫苗之外,还应该在平时多加注意预防秋季腹泻。季节转换,要密切留意天气情况为孩子添衣保暖,也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