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近视高发不宜盲目配眼镜
假期近视高发不宜盲目配眼镜
每年寒暑假都是儿童近视的高发期,一来寒暑假作业繁重,二来玩电脑、看电视没有节制,这些都使孩子的眼睛疲劳,导致视力急剧下降。过完假期学生视力下降已是普遍现象。
眼镜店前排长队 八成以上是学生
2月8日上午8点20左右,记者在西安市解放路一眼镜店门前看到,虽然眼镜店还没有开门,但是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队伍的“壮观”程度一点都不亚于春运期间的买票队伍。
记者走访了西安市部分医院的眼科,据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刘建国副主任介绍,距离开学日期越近配眼镜的学生就越多,尤其是最近几天每天配镜的患者里有85%以上都是学生,而且人数也一直居高不下。据刘副主任介绍,6日一天前来就诊的患者有900人左右,而7日更是爆满,人数居然超过了1000人。记者在西安市东大街几家比较有名气的老眼镜行看到,前来配镜的学生排着长长的队,在等候医生验光,有的戴着试光镜在店内挑选自己喜欢的镜架。三年级学生张雪的妈妈告诉记者,过年的时候她发现张雪看东西总是眯着眼睛,她就赶紧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这才发现孩子已经近视了,医生建议配镜。
寒假用眼过度 视力大幅下降
寒假还没有过完,小穆就觉得自己的眼镜度数不够用了,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视力降得厉害,原来200度的镜片,现在要换成300度才能看得清。苦恼的同时,小穆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就爱玩电脑,但是上学期间父母管得比较紧,只是偶尔玩一下,放寒假之后她基本上就没有出过门,做完作业就玩电脑游戏,经常一玩就是一整天。而小穆的妈妈说:“平时都害怕耽误学习,不让她玩,放假后就放松了,我们也管得少,她想玩就玩,没有想到才不到一个月时间,眼睛却看坏了。”记者从西安部分眼镜店了解到,类似小穆这样,一开学就忙着换镜片、配眼镜的学生为数不少。
据东大街一眼镜店的测光医生介绍,学生寒暑假之前要应付考试,很多学生都经常熬夜,眼睛本身都处于疲劳状态,放假之后应该好好休息调节,但是网络和电视却成了他们假期的新选择,眼睛一直没有得到休息,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用眼过度,视力也会大幅度下降。
假期近视高发 不宜盲目配镜
据第四医院眼科刘主任介绍,每年寒暑假都是儿童近视的高发期,一来寒暑假作业繁重,二来玩电脑、看电视没有节制,这些都使孩子的眼睛疲劳,导致视力急剧下降。过完假期学生视力下降已经是个普遍现象。表面上看孩子是在休假,其实孩子的眼睛根本没有得到真正的休息。
因此,学生们平时要养成爱护眼睛的好习惯———饮食中要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平时应培养轻松自然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姿势;还要定期检查视力,如有异常应及时矫治,否则任凭视力继续下滑,最后受累的还是自己。专家指出,每年假期结束,青少年视力疲劳的情况特别明显。如果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调节的话,不仅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会引起结膜炎、青光眼、近视眼,还容易使人过早形成白内障。
针对开学前“配镜热”现象,西安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石一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很多家长都是在学生开学前匆忙带着孩子测光配镜,其实这样做并不是很好。石主任讲到,即将开学才测光配镜已经有些晚了,应该在孩子一放假就带去进行测试检查,这样就可以将假性近视排除,配到和眼睛实际近视度数比较接近的眼镜,或者是根据不同的眼疾及时进行治疗。有些孩子放假之后整天看电视、玩游戏,这样眼睛一直处于疲劳状态,与实际的近视等状况之间都有一个“缓冲区”,如果在这个时候盲目配镜,可能会导致眼镜的度数比实际度数高出50到75度的误差,不仅没有达到治疗的作用,反而影响加速眼睛的近视程度。
科学配眼镜 掌握六要点
专家提醒那些正准备为孩子配眼镜的家长们不可掉以轻心,要掌握有关的配镜科学,特别要注意以下六点。
第一、儿童眼病尽早治。医学表明,6岁以前是眼病的多发期,同时由于此时眼睛的可塑性非常强,因此也是治疗的关键期,特别是儿童弱视,在12岁后治疗基本就无效了。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专家建议对于3—6岁的儿童,无论孩子视力好坏,均有必要到医院眼科进行定期检查。
第二、正规医院最踏实。正规医院无论是从检验的设备、经验上,还是从眼镜的精度、价格上都会比路边的小店更具有质量保证。
第三、先要查清啥近视。孩子视力下降,首先需要通过散瞳的方法检查一下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青少年?穴特别是12岁前的儿童?雪正处在发育期,眼球的调节能力较强,如果是因眼睫状肌调节过度导致的眼疲劳造成的假性近视,则通过适当治疗就可恢复,不需配戴眼镜。
第四、电脑验光不合适。电脑验光的参数是以人的视力的平均值设定的,由于儿童的眼睛调节力很强,所以屈光度不能只以静态的为标准,所以应该在散瞳后采取试片验光方式。若确需采用电脑验光方法,其结果也只能供临床参考,不适合直接作为配镜处方。还须指出的是确定镜片的度数应以低矫为宜,即选取能达到最好视力的最低屈光数。
第五、配戴隐形非明智。由于眼睛中的各种器官分泌物直接和隐形眼镜片接触,就会产生蛋白质沉淀,久之必然易使致病微生物滋生。而儿童由于天生好动,个人卫生又相对较差,所以配戴隐形眼镜会让诸如角膜干燥、眼睛受感染等问题变得更为严重,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因天气干燥,沙尘又多,故更不提倡儿童配戴隐形眼镜。
第六、大小轻重反复试。选择的镜架要注意与儿童的面部特征相适应。儿童的鼻梁大多较低,故应选镜架鼻托高一些的,否则镜架就会贴在面部,甚至碰到眉毛上,直接影响配戴效果,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松松垮垮。若考虑运动的需要,还可以配上眼镜链,以防脱落。
镜架也应以塑料材质的为宜。一是因为儿童眼睛屈光度变化较快,一年左右就需更换新镜,所以从经济的角度宜选价格便宜的塑料架。二是因为儿童顽皮好动,对眼镜的摘戴、摆放都不太注意,而金属架则易扭曲变形,故不可选。
镜片也不容忽视,专家建议无色的树脂纤维片为宜。
掌握以上六个方面,家长基本上就可以为孩子选配到一副合适的眼镜了。
配眼镜五大误区
误区一:眼镜戴上就摘不下来,度数越戴越深?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一戴上了眼镜就摘不下来,所以孩子近视已到了看不见黑板的程度也不给配眼镜。过早的配眼镜肯定不好,过迟配眼镜对学习很不好。近视眼发生后不及时矫正。破坏了眼睛正常的调节和集合的匹配功能,特别是长时间近距离学习时,易于引起视力疲劳。近视的加深主要是与学生的用眼距离和持续用眼时间有关,与配戴(合格)眼镜关系不大。什么情况下该配、换眼镜呢?假性近视不需要配眼镜。真性近视只有出现看黑板困难;两眼视力一好一孬;眼睛有散光或有明显视力疲劳等情况之一者应考虑配眼镜。
误区二:近视矫正配镜加深度数
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近视眼的发生、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结果;学生的近视大多数是以环境为决定因素。青少年正处于眼球发育过程中,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的阅读,用眼过度、调节痉挛以及眼外肌作用于眼球壁,使眼轴变长,还有姿势不良,偏食挑食等生活习惯,导致近视会逐渐加深。并不是因为近视矫正配镜后近视度数加深。
相反,戴了合适的近视眼镜后,由于眼调节放松,解除了眼疲劳,再加上注意用眼卫生,纠正不良习惯,就能有效地延缓和控制近视的发展。
误区三:配眼镜时最好减一点度数?
带孩子配眼镜时,不少家长会要求将镜片度数配得比实际度数低一点,而且叮咛孩子不要太常戴眼镜,以免看得太清楚,让眼睛习惯较深的度数,之后又得配更深的度数。正确做法,刚好相反。
专家称,配镜的目的在辅助视力,使眼睛不必用力眯眼才看得见。如果度数不足,负责调节焦距的睫状肌会过度调节而持续痉挛,长时间下来很容易疲劳,可能让视力恶化更快。但为了避免因假性近视而造成的度数误差,有时候验光人员会将电脑验光机测出来的度数减25~50度。年轻人或儿童眼球调节能力强,如果长时间近距离阅读、玩手机,眼球睫状肌过度调节,量出来的度数可能比平时高出50~100度,甚至更多。配镜时除了以验光机测度数,也要戴上镜片做实际视力测试,并能看清楚至少0.8~1.0左右。若感到头晕,也应该请验光师详细检查,不一定是减度数,因为也可能是镜片两眼焦距不合。近视矫正配镜是不是做过散瞳验光?选择好的镜片?视力是不是经过眼科专家系统检查?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这些就是佩戴近视矫正眼镜容易闯进的误区。
误区四:盲目追求眼镜配的越清楚越好
近视眼的矫正原则是宁欠勿过,视力达到1.0就可以。不要盲目追求学生配眼镜的矫正视力达到1.2,甚至还有的追求要达到1.5。眼镜度数配的过高容易使近视加深过快。
误区五:旧眼镜没用了
近视度数增加了需要换眼镜,结果换下来的旧眼镜就废弃不用了。现在的镜片质量都非常可靠,用一年后磨损很轻,丢弃很可惜。最好是新眼镜用于上课看黑板,旧眼镜在看书、写作业时用。可以减轻眼睛的负担,减缓近视的发展。
近视的人在电脑屏幕前工作时间长了,眼睛就会流泪或出现乾涩、异物感、视物模煳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有视力下降。出现这样的视疲劳症状时,换上以前戴过的旧眼镜,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为
什麽要这样做呢?因为我们看远时(5米以外),眼睛基本上不用调节。但当物体在5米以内时,就必须通过眼睛调节才能看清楚。物体越向接近眼睛的地方移动,眼睛使用的调节力度就越大,这样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人眼在进行调节的时候,眼内晶状体、悬韧带、睫状体三者协同作用,缺一不可。就像照相机一样,能把远近物体都拍下来。然而,人眼的调节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
儿童轻度近视需要格外注意
近视眼是目前所占比例比较大的一种眼科疾病,很多人都错误认为200度左右的近视不算什么,无需配镜和手术治疗,从而错过近视最佳矫正时机。专家提醒大家儿童轻度近视不可忽视。
医生介绍,孩子近视的预兆有很多,如眯眼、斜眼等都是孩子近视的预兆,有些家长在孩子视力下降之后就盲目的到眼镜店配眼镜,殊不知盲目配眼镜很有可能会使儿童轻度近视变成重度近视,如不采取任何措施矫正,任由其发展,近视度数每年都会升高,可能一年就会加深200、300度,因此近视眼应预防近视再加深。
专家提醒大家儿童轻度近视不容忽视,一旦出现视力下降等症状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院检查验光,并且定期要到医院检查眼睛。
小孩近视能恢复吗
儿童假性近视发现及时是可以恢复的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患了近视就必须戴眼镜,这样既可以治疗近视,又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许多孩子在出现近视的症状时,很可能患的是假性近视,若是此时孩子戴近视眼镜,会使其患的假性近视转为真性近视,从而失去治疗假性近视的比较好时期。
因此,家长们在孩子患了近视后,一定要带其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以确诊孩子患的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若为假性近视,家长不要急于给孩子配戴眼镜,因为,假性近视眼球前后径并没有加长,眼球结构也未发生变化,仅仅是生理机能的改变,所以,一般不要配戴眼镜。
假性近视儿童家长只要让孩子注意保护眼睛,使睫状肌放松,视力就可以恢复正常,不过,如在假性近视阶段没有引起重视,继续发展下去,眼球的前后轴变长,这时眼球的结构发生改变,即成为真性近视,就必须用配戴眼镜来矫治。
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要及早配眼镜
当确诊为真性近视,就应该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加以矫正了,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太小,担心戴上眼镜就摘不下来,因此“能不配眼镜就尽量不配眼镜”,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就目前来讲,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配戴眼镜其实就是一种针对性治疗,不配镜,使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反而可能导致近视度数越发加深。
孩子近视不及时戴眼镜,会影响视觉发育的,因为,当眼睛看不清晰时,眯着眼睛使劲看,会使眼部肌肉过度疲劳,还会加速近视,儿童配镜是医学行为,非商业行为,请家长务必带孩子去专业眼科医院,进行科学、精准验光,在医生的指导下,配镜,不科学的配镜,会给孩子的眼睛造成很大的危害。
近视仪和药物治疗儿童近视不可取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宣传治疗近视的仪器或药物,说能使高度近视者降低度数,使低度近视者摘下眼镜,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对于假性近视,这些仪器或药物尚可能在缓解视疲劳、改善假性近视症状方面起暂时性的作用,一旦孩子确诊为真性近视,就只能配眼镜矫治,这些仪器和药物就根本派不上用场了。
合格眼镜的选配
合格眼镜的选配
配戴眼镜仍是目前公认的矫正眼睛屈光不正的最安全手段。但眼镜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矫正效果。一副不合格的眼镜,会引起戴镜者的视觉疲劳,加重视力减退,严重时会引起头痛、头昏恶心、消化不良、精神不振。尤其是青少年正处于发育阶段,戴了劣质眼镜后会遗憾终生。笔者从事眼镜产品质量检验工作多年,现就眼镜产品的选配谈谈自己的经验与体会,供广大消费者参考。眼镜应该用光学玻璃、光学树脂等材料制作,这些材料均匀性好,折射率稳定,透过率高,能拦截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而购买普通玻璃制作的眼镜。
很多青少年由于功课紧张、看电视或玩游戏过多等原因导致视力下降。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假性近视,也有可能是真性近视。如果是假性近视,无需配戴眼镜,休息一段时期,症状就会消除。假性近视一旦戴上眼镜,就会成为真性近视,很难再恢复。为了不出现误诊,最好找医生经过散瞳验光后确定是否需要佩带眼镜。对经医生确诊的儿童弱视与斜视,应配合治疗,不要盲目戴或不戴眼镜。
不要相信“电脑验光,立等可取”的招牌。一副合格的眼镜,要经过验光、选架、配片、检测、加工配装、整形、再检测等多道工序,很难在半天之内就完成。
选择镜架和镜片必须依据验光处方,科学合理,要与自己的脸型相适应。戴上合格的眼镜后应视物清晰,无强烈的不适感,不应出现头晕、恶心、眼球发涨、视物倾斜等症状。
近视程度较高的患者(超过—4.00D),应考虑选择高折射率(1.7左右)的镜片;近视程度较低的患者,可选择低折射率的镜片。光学玻璃镜片价格低廉,表面抗磨损能力强;树脂镜片重量轻,一般能阻挡紫外线;镀膜、加硬处理后的超薄树脂镜片,价格较高。
老花眼患者不要盲目配镜,因为有可能是眼病造成的花眼。配镜时,要按正规程序进:行验光和定配,不要随便买一副成镜凑合着戴。
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佩戴太阳镜是保护眼球免遭紫外线损伤的较好方式之一。一副合格的太阳镜,既能装饰外表,又能阻挡紫外线透过,并且没有屈光度,对不同颜色的交通信号具有良好的分辨力。消费者购买太阳镜时;不要只重视新颖款式和别具一格酶风度,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戴上太阳镜后出现头晕、恶心、晃眼等不适时,一定不要勉强佩戴,以免受到伤害。
下面介绍一下眼镜优劣与真假的简易识别。
合格的金属镜架,表面光洁度好,无划伤,两镜圈大小一致,各部件做工精细,焊接点细腻。优质的塑料架应软中有硬,手感强度适中。正规厂家生产的眼镜架都带有规格、尺寸、牌号等字样。
用普通玻璃制作的镜片,侧面观察多发绿色,这种玻璃透光率低,材质不均匀,含较多杂质、条纹、气泡等,多为平凸型或平凹型。
镜片面形应规则,不应出现螺旋形和霍光等。识别办法是双手持架置于眼前,镜片凸面向外,上下缓慢移动,从镜片内观察远处物体,如果大部分物体静止不动,但局部有波纹状跳动现象,说明镜片表面不平,存在霍光。
太阳镜都是平光镜,不应带有顶焦度。佩戴后若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应意识到镜片出现顶焦度。当平光镜的边缘不等厚时,佩戴后会出现视物移位现象。
有人喜欢佩戴水晶眼镜以显示身份高贵,其实,水晶镜片的光学特性远不如优质光学玻璃,建议消费者不要佩戴。
消费者选配眼镜,最好到已经获得生产许可证的正规商店购买,索取发票和包修、包换、包退的凭证。遇到质量问题,可到消费者协会或技术监督部门解决。
近视眼佩戴眼镜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近视眼配镜过程中快速简捷验光
验光配镜是一个严谨的过程,不能仅仅靠电脑验光或插片,简单查一下视力数分钟即解决问题。科学规范的医学验光所需的时间至少是20至30分钟。
误区二:近视眼配镜过程中无需眼部检查
视力不良的原因很多,不一定只是单纯的近视或散光。在验光前要进行系统的眼科检查以排除其他眼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免延误诊治。
误区三:近视眼配镜度数越低越好
近视眼的配镜原则是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度数,但这并不是说度数越低或者越高越好,度数过低仍看到的是模糊影像,反而更容易促进近视的发展;度数过高增加了调节,同样造成视觉疲劳,导致近视的进一步发展。
误区四:配镜时追求双眼度数一致
配镜应达到双眼的矫正效果、视觉质量一致,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双眼度数一致,否则会干扰双眼的视觉平衡和发育。
误区五:视力下降一定是近视
青少年刚刚出现视力下降时,一定要到正规的眼镜门店或眼科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散瞳验光,以确定是否是近视还是散光或远视等屈光不正及程度,同时排除假性近视眼,不要轻易的扣上近视眼的帽子,在不该戴镜时戴上眼镜。
误区六:医学验光与普通验光无区别
医学验光强调的是双眼视觉功能的提高,除了精确检查每只眼的屈光度数外,必须检查双眼平衡、眼位、调节力、瞳距等,不但能有最清晰的视觉效果,还要达到舒适,对眼起到保健治疗作用。
儿童近视矫正的误区
误区1:孩子太小别戴近视眼镜
经常有眯眼看人、视物的儿童。不少父母会说:“别让孩子那么小就戴眼镜,戴了就摘不下来了。”这种认识是极端错误和非常有害的!
儿童正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保证完整、健全的视觉,最重要的就是双眼能同时看到一个清晰的视网膜(眼底)像。近视眼如不及时矫正,长期的视网膜模糊像,一方面会诱发眼轴的进一步加长,使近视度增加,甚至引发弱、斜视;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表现为对外界新事物兴趣降低,生活范围缩窄,重者影响智力发育。
误区2:近视眼镜越换度数越高
青少年时期近视度数增加的原因,除遗传因素外,最主要的是过重的用眼负担和不科学的用眼习惯。身高快速发育期,往往近视度数也增长较快。因此,在科学、合理矫正的基础上,近视度数是否增加与是否更换眼镜无关。
专家建议青少年应每3~6个月做一次视光学检查,定期监测视力变化。矫正视力过低者须重新验光,并更换合理屈光度的矫正镜片。
误区3:近视眼镜不能配得太清楚
近视的完全矫正是将近视矫正为正视,用以恢复调节与集合之间固有的正常关系。长期戴低矫眼镜,眼睛看近物时不用调节或少用调节,为了维持双眼单视,两眼视轴一定要集合起来,这样调节和集合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紊乱。如果使调节向集合靠拢就要产生过度调节,因而引起睫状痉挛,即人为地增加了近视度数;另一方面是集合向调节靠拢,即向低集合方面发展,产生眼外肌肌力不平衡,当肌力不平衡不能维持时,双眼视功能就会被破坏,只靠一眼看物,另一只眼偏向外侧,成为暂时性交替性外斜视。对于配镜度数的高低,验光师会根据孩子的视功能情况合理给予,家长不要盲目干预。
误区4:为不戴眼镜或少长度数而盲信各种“治疗”
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治疗近视”仪器、疗法(按摩、针灸等)已经让众多的家长上当、受骗。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些治疗手段往往对舒缓眼疲劳可能有所帮助,对假性近视的恢复视力有一定作用,而对真性近视(近视眼)无任何帮助。到目前为止,近视眼最有效的矫治手段仍然是光学矫正--佩戴合适的眼镜。
因此,如孩子视力出现下降,家长应抓紧时间到正规的眼镜验配机构让孩子接受检查,请专业人员帮助制定合适的矫正方案。
青少年近视要怎么治疗
近视这种眼镜疾病大家应该是最熟悉不过的了,不管男女老少,都有可能会患上近视。虽然说近视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是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有很多不便的影响的。现在最为普遍的纠正近视的方法就是戴眼镜,当然,如果不想带眼睛还能动手术。那么青少年近视要怎么办呢?
青少年早期发生的近视有真性与假性之分。也就是说,当首次发现孩子的视力下降,万万不可急着配个眼镜戴上了事。为了正确区分是真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家长要做的是,切不可随随便便到小诊所,或盲目听信广告上宣传的店所配眼镜,一定要带孩子到正规的眼科医院做散瞳。所谓散瞳,就是用药水扩大瞳孔,调节眼内的睫状肌,使处于紧张状态的睫状肌得到充分的休息。屈光不正主要包括近视、远视的散光,而中小学生的睫状肌很发达,调节能力很强,如果直接验光,往往不够准确,只有散瞳麻痹眼内睫状肌才能测出正确地真实的屈光度数,此时,若视力恢复正常,则是假性近视,假性近视并不需要戴眼镜,只需多注意眼睛休息,多做眼保健操即可;而如果视力未能恢复正常则表明已形成了真近视,这时就要配戴眼镜了。
客观的讲,目前治疗近视并没有一种极好的办法,补救视力问题最常见的无非是配框架眼镜或者隐形眼镜来进行矫正。
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对框架眼镜有一个误区,就是眼镜不到非戴不可,尽量不戴。因为越戴度数会越深。孩子在上课看黑板时需要戴上眼镜,下了课其它时候就不要戴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近视在不戴眼镜时,看东西会比较费劲,睫状肌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能放松,这样反而会加深近视的度数。若长时间戴着眼镜看事物,眼球处于放松状态,视力也没那么容易加深。
矫正近视眼的秘诀:
1.光学矫正即配戴镜架眼镜和隐形眼镜。
2.点药可以治疗假性近视和减慢近视进行的效果。
3.针灸针灸疗法虽被世界卫生组织所认可,但疗效短暂,且效果较不明显。
4.手术RK(放射状角膜切开术)、PRK(准分子雷射屈光角膜切除术)、ALK(层状角膜切除术)及LASIK(层状角膜切除术加上准分子雷射屈光手术)。对高度近视者较有助益,但因手术并发症尚在追踪阶段,目前较少被采用。但如果非要选择挨一刀的话,可要非常非常谨慎的选择专业医院和医师喔!
5.ACCC/OK角膜矫形医学研究发现,角膜占整个眼屈光力的85%。角膜矫形是利用非手术的方法,使用逆几何设计的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增大角膜的弧度,从而减轻近视和散光的度数,阻止或减慢近视发展。这是现代治疗近视最有效、快速的方法,而且没有如使用手术治疗会带来后遗症的弊病。
患近视眼的人如果不戴眼镜,只会加重眼的调节负担,引起视力疲劳,导致近视度数增加,甚至出现斜视;如果配戴合适的眼镜,既消除了视力疲劳,又提高了视力。只要配戴的眼镜合适,一般不会因为戴眼镜加深度数的;如果高度近视者既不戴镜又不重视视力卫生,就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专家表示,5~15岁是青少年屈光不正的最好矫正时机,除了少数弱视、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等不可改变的情况以外,只要在15岁以前,几乎100%的青少年近视问题都是可以矫正治疗的。
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治疗近视眼有了更加深入和清晰的了解了。希望对大家的治疗有所帮助。当然,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做好日常的预防和保养才是最好的,如果真的患有近视眼,应该去正规的机构配眼镜或是医院做手术,争取能够恢复视力。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两眼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