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力衰竭的食疗方

心力衰竭的食疗方

1、五泽强心汤

组成:黄芪10~15克,党参10克,益母草10~12克,泽兰10克,炙附片6~10克,制半夏10克,北五加皮4~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主治心力衰竭。

2、组成:桑白皮12克,金银花15克,前胡、浙贝母各12克,葶苈子15克,车前子、茯苓各30克,鱼腥草20克,黄精15克,麦冬、黄芩、虎杖各12克。

用法:随症选用,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解毒泻肺,强心化痰,止咳平喘。主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

3、化瘀强心汤

组成:黄芪40克,当归、赤芍、川芎各15克,桃仁、红花各12克,地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活血、强心。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方解:本病病机,一方面是气血虚弱以致心阳不振;另一方面是心血瘀阻以致气机不畅,二者又互为因果。

怎样治疗心力衰竭呢

1、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伴有多发性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和乳头肌功能不全。

2、心肌病患者,尤其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3、严重或恶性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常同时伴有严重的肾或脑血管病变及风湿性多瓣膜病伴有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

4、失去手术时机的心血管病变,病程逐渐恶化。

难治性心力衰竭可能是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终末期的表现,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考虑不周、治疗措施不力或治疗不当所致,对这部分患者,经过努力调整治疗方案和悉心治疗后,有可能挽回患者生命,康复出院,变难治为可治。必须指出,不同时期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概念或诊断标准不尽相同。近年来由于对心肌力学、心脏血流动力学和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深化,心力衰竭治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使以往认为的部分难治性心力衰竭变为可治。经典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经休息、限制水钠、给予利尿药和强心剂后,心力衰竭仍难以控制者,而这类心力衰竭目前有可能通过应用血管扩张药、ACE抑制剂、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及改善心肌顺应性而控制。因此,目前难治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应包括上述治疗措施均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病人的食疗原则为低钠、低热量、清淡易消化,足量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适量脂肪,禁烟、酒。还应少食多餐,因饱餐可诱发或加重心衰。

心力衰竭疾病患者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心理压力,也不要感觉这样的疾病治疗不好,如果认真面对疾病的话,那么改善自己症状将会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心力衰竭疾病的时候饮食方面也要严格的按照这样的要求来给自己定制一份最合理的食谱。

2款食疗方帮你轻松治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食疗方

五泽强心汤

组成:黄芪10~15克,党参10克,益母草10~12克,泽兰10克,炙附片6~10克,制半夏10克,北五加皮4~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主治心力衰竭。方用黄芪、党参补气;附子温阳;益母草、泽兰、五加皮活血利水。且泽兰入脾行水,入肝活血;而五加皮用量宜小到大,视症情相应而递增。半夏燥湿化痰。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本方剂有强心作用。吐甚加竹茹、生姜;咳嗽叹息不得卧,加苏子、白果、炙麻黄等;水肿明显,伴咳吐稀白泡沫痰,加白术、茯苓、车前子、苏子、白芥子等;阳虚明显加菟丝子、补骨脂等;阴虚明显去附子,加麦冬、五味子。

治心力衰竭方

组成:桑白皮12克,金银花15克,前胡、浙贝母各12克,葶苈子15克,车前子、茯苓各30克,鱼腥草20克,黄精15克,麦冬、黄芩、虎杖各12克。

用法:随症选用,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解毒泻肺,强心化痰,止咳平喘。主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症见心悸气促、咳嗽喘憋痰多黄白、身热不退、肢体浮肿、不能平卧,舌暗红苔黄腻,脉细数或滑数。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1.改变生活方式

医生可能会建议您改变生活方式,譬如戒烟、限制钠摄入量、减轻体重或缓解压力水平。

这些改变会帮助您缓解某些与心衰有关的症状,减轻您的心脏疲劳度。

2.心脏药物

有许多种药物可用于治疗心衰。您的医生可能会开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液稀释剂和利尿剂等等药物。

一般来说,患者会同时使用几种心脏药物。

心力衰竭有哪些病因

现在有很多疾病的发病率都在升高,其中就包括心力衰竭这个疾病,而且心力衰竭的危害性有多大,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吧,因此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不希望自己患上心力衰竭这个疾病,那么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心力衰竭呢?

一、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

心力衰竭绝非最终诊断,明确心力衰竭的病因、心力衰竭的加重因素以及合并其它疾病情况对于治疗有重要意义,对所有病人均应仔细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可能为:心肌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变、心包疾病或心律失常诱发、贫血、肾脏或甲状腺功能不良,抑制心脏药物可加重心力衰竭,偶尔也可以是心力衰竭的病因。

二、我国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的变化

在中国心力衰竭的病因也有了很大变化,根据资料,慢性心力衰竭病因中,风心病比例明显下降,而冠心病和高血压比例明显上升。

另据调查,心力衰竭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死亡率却占40%,提示预后严重,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国家对1980年、1990年、2000年 2400例三个年份的心衰病人的发病原因、患病率、治疗方法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发现20年来心衰的病因、发病年龄、病死率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心衰病人发病原因1980年主要是心脏瓣膜病变,风心病引起的心衰占47%,到了1990年和2000年分别只占24.3%和8.9%; 而冠心病引起的心衰呈上升趋势,由1980年的29.1%上升到1990年的38.8%和2000年的50%衰竭。其间,应当努力寻找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针对病因采取特异治疗措施疗效更好。

社会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导致心力衰竭的病因也是会有所改变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就是的补充自己关于心力衰竭的知识,从而让自己有办法去对付心力衰竭,那样才可以让自己健健康康的生活,避免心力衰竭的困扰。

急性心力衰竭的饮食疗方

急性心力衰竭可食用龙眼百合粥来减缓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具体做法是,龙眼肉15~30 g,百合15~30 g,大枣3~6枚,糯米50~100 g,白糖适量。之后将前4味一起加适量清水共煮为粥,。待粥熟时加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可,待温服食。可达到益气补阴的效果,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食,连服5~7日。以下是关于急性心力衰竭食疗方。

1、莱菔子粥:

[原料]莱菔子10~15 g,粳米50~100 g。

[制法]将莱菔子洗净,除去杂质,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纱布袋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中火熬成汁,取出纱布袋不用。将洗净的粳米加入汤汁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待温服食。

[功效]利水消肿。适宜心阳虚证。

[服法]1~2剂/d,作早、晚餐食用,连服5~7日。

2、莱菔子山楂红枣汤:

[原料]莱菔子5~10 g,山楂25~50 g,大枣50~100 g。

[制法]将莱菔子用小纱布袋装好;大枣、山楂去核,洗净,与药包一同放入锅内煮熟,去渣取汁即可,待温食用。

[功效]利尿,补血,消食。适宜气阴两虚证。

[服法]1~2剂/d,作早、晚餐食用,连服5~7日。

3、洋参益心膏:

[原料]西洋参15~30 g,麦冬100~150 g,炒酸枣仁80~120 g,龙眼肉180~250 g,炼蜜适量。

[制法]将前4味用水煎3遍,合并滤液,浓缩,对入适量炼蜜收膏。

[功效]益气养心。适宜心气不足证。

[服法]早、晚各服5~10 g/d,连服5~7日。

[服法]代茶饮,随意服食。

4、龙眼枣仁芡实汤:

[原料]龙眼肉15~20 g,炒酸枣仁10~15 g,芡实12~15 g。

[制法]将上3味加适量清水一同煎汤即成,待温服食。

[功效]益气养阴。适宜心力衰竭有气虚、阴虚、血虚表现,心悸有气虚、阴虚表现,经常气短者。

[服法]睡前饮,随意服食。

肾衰竭食疗法

1:高蛋白质的饮食增加肾脏排除的废物,加重肾脏的负担。所以,肾衰竭的病人,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取。蛋白质可选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卵蛋白、肉类,含有必需氨基酸较多,以供应身体所需。而植物性蛋白则很少。

2:热量的计算很重要,调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可增加碳水化合物以维持热量所需,而降低蛋白质的摄取量。脂肪则考虑食用单一不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如植物性油。

3:限制水分,盐分的摄入以免加重肾脏的负担。造成水肿

4:如果肾脏持续恶化,也要注意体内的钾离子的蓄积,严重者会影响到心脏的功能,所以含钾太多的食物应该避免。如香蕉、干燥的水果,牛肉、猪肉、沙丁鱼、豆酱、生菜、小麦等

5:可多吃含镁离子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巧克力等,避免服用制酸剂和含镁盐的缓泻剂。

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肺心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情况。肺心病如果持续进展,严重时易导致心力衰竭的出现。水肿是心力衰竭的常见症状之一,必须针对病因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才可得到缓解。 心力衰竭可发生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肺心病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长期的肺组织疾病或肺血管病变所造成的心脏疾患。患者可由于肺动脉高压出现右心负荷过重,失代偿后可导致右心室功能障碍。因此,肺心病所引起的心力衰竭,一般是右侧心力衰竭,可引发体循环淤血,出现水肿、颈静脉怒张、腹胀、肝肿大等症状。

2、 肺心病心力衰竭导致水肿,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可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患者应及早住院治疗,在详细检查之后可以明确诊断,医生会制定适合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缓解患者的症状。 肺心病心力衰竭导致水肿,治疗方面应重视原发病的处理,消除或控制引起心力衰竭的诱因,对症处理水肿。

3、主要治疗措施为休息、吸氧,及时处理呼吸道感染,应用有效的抗生素,以促进呼吸功能改善。在应用利尿、强心药物时需要谨慎,出现明显右心力衰竭症状时,可小剂量应用起效较慢的利尿剂,以免影响病情。此外,为改善水肿症状,应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状态,并注意适量增加营养。

心力衰竭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1、病因治疗心力衰竭:病因治疗心力衰竭包括纠正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脉动脉狭窄、心功能不全等),以及去除导致心律失常发作的其它诱因(如电解质失调、药物不良副作用等)。

2、非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机械方法兴奋迷走神经、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导管消融以及外科手术治疗心力衰竭。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有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Valsava动作等。电除颤和电复律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迅速、可靠而安全,是快速终止上述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并无预防发作的作用。心脏起搏器多用于治疗严重缓慢的心律失常,以低能量电流按预定频率有规律地刺激心房或心室,维持心脏活动频率和节律。

3、药物治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迷走神经抑制药物(阿托品)。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兴奋剂(洋地黄制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甲氧明、苯福林)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按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分为四大类,即膜抑制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延长动作电位间期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等。

日常生活心衰患者怎么办

心衰患者怎么办?在某些右心衰竭患者中可出现腹水而外周水肿不明显。主要原因可能为外周血管收缩后使侧压(侧压指静脉内血容量对静脉血管壁的压力)降低,而内脏血管扩张使侧压升高,有利于液体外渗。

老年人心力衰竭腿肿是由于右心衰所致的体循环淤血引起的,可使得老年人两条腿都肿胀起来,但不会有疼痛。

老年人心力衰竭腿肿的治疗关键还是在于纠正心力衰竭,应尽快去医院接受系统治疗,才能延缓病情的发展,改善腿肿的症状。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基本治疗手段包括休息、吸氧、改善心肌收缩力、纠正致病因素(如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利尿、限制钠盐等。药物治疗方面可选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即ACE抑制剂)、洋地黄制剂、血管扩张剂等。ACE抑制剂是唯一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治疗药物,是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基石。

心力衰竭是一种由于心功能不好所致的临床综合症,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就会不断进展,需要及时治疗控制病情。心力衰竭能恢复正常吗?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心力衰竭不能恢复正常,无法完全治好。通过规范治疗,心力衰竭的症状可能会减轻。心力衰竭通过治疗无法达到无症状的状态,不能停药,也不能恢复到和正常人一样的状态。只能缓解症状,依靠药物和自身调节改善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患者应及时就医检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明确病情严重程度,心衰可通过利尿、强心、扩血管等治疗措施处理。心力衰竭患者应正确认识疾病,只要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稳定,正常人进行的一般活动都可参与。

急性心力衰竭的饮食疗方

1、莱菔子粥:

[原料]莱菔子10~15 g,粳米50~100 g。

[制法]将莱菔子洗净,除去杂质,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纱布袋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中火熬成汁,取出纱布袋不用。将洗净的粳米加入汤汁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待温服食。

[功效]利水消肿。适宜心阳虚证。

[服法]1~2剂/d,作早、晚餐食用,连服5~7日。

2、莱菔子山楂红枣汤:

[原料]莱菔子5~10 g,山楂25~50 g,大枣50~100 g。

[制法]将莱菔子用小纱布袋装好;大枣、山楂去核,洗净,与药包一同放入锅内煮熟,去渣取汁即可,待温食用。

[功效]利尿,补血,消食。适宜气阴两虚证。

[服法]1~2剂/d,作早、晚餐食用,连服5~7日。

3、洋参益心膏:

[原料]西洋参15~30 g,麦冬100~150 g,炒酸枣仁80~120 g,龙眼肉180~250 g,炼蜜适量。

[制法]将前4味用水煎3遍,合并滤液,浓缩,对入适量炼蜜收膏。

[功效]益气养心。适宜心气不足证。

[服法]早、晚各服5~10 g/d,连服5~7日。

[服法]代茶饮,随意服食。

4、龙眼枣仁芡实汤:

[原料]龙眼肉15~20 g,炒酸枣仁10~15 g,芡实12~15 g。

[制法]将上3味加适量清水一同煎汤即成,待温服食。

[功效]益气养阴。适宜心力衰竭有气虚、阴虚、血虚表现,心悸有气虚、阴虚表现,经常气短者。

[服法]睡前饮,随意服食。

相关推荐

心力衰竭病因

心力衰竭病因: 一、原发性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2、心肌炎和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及心肌病均可导致心力衰竭,以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 3、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为常见,其他如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的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 二、心脏负荷过重 1、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为克服增高的阻力,心室肌代偿性肥厚以

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是什么

(1)感染:感染可直接损害心肌或间接影响心脏功能.使其收缩力减退。呼吸道感染是引起老年人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主要是由于发热、心率增快等加重了心脏的负担,频繁咳嗽可引起暂时性肺动脉高压,加重右心室负荷。 (2)过度的体力活动:凡是活动后出现心慌气短及较显著的劳累感时则称过度。因此,心脏病患者的另一诱因就是过度运动,患者的活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异下进行,切不叮运动过量。 (3)精神因素:精神过度紧张、情绪过于激动,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增快,增加心脏负荷,也是诱发心力衰竭重要因素。心脏病患者性生活也应当竹制

左心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1. 利尿剂(Diuretics):其功能是通过排尿,消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再配合食水量限制,能有效消除病人水肿症状,如下肢水肿、肚胀、呼吸困难等。一般来说,心衰病情愈重,需要利尿剂的剂量就会愈大。但是,如果服食利尿剂过量,就会引发身体缺水,导致病人头晕、恶心、四肢无力。利尿剂在排除水分的同时还会排除体内的重要矿物质,如钾,病人缺钾就会感觉到疲乏无力,肌肉抽筋,心慌等症状,所以,服用利尿剂的病人一般还需要同时吃钾补充剂(Potassium chloride)。 3. β-受体阻滞剂(Beta-blocker

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式

一、镇静 皮下或肌肉注射药物,使患者安静,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呼吸困难。对老年人,神志不清、已有呼吸抑制、休克或合并肺部感染者禁用。 二、吸氧 加压高流量给氧每分钟6~8升,可流经25~70%酒精后用鼻管吸入,加压可以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出,酒精能降低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从而改善通气,也可使用有机硅消泡剂消除泡沫。 三、减少静脉回流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必要时,可加止血带于四肢,轮流结扎三个肢体,每5分钟换一肢体,平均每肢体扎15分钟,放松5分钟,以保证肢体循环不受影

心力衰竭的治疗

1.急性心力衰竭 一旦确诊,应按规范治疗。 (1)初始治疗为经面罩或鼻导管吸氧;吗啡、袢利尿剂、强心剂等经静脉给予。使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减少下肢静脉回流。 (2)病情仍不缓解者应根据收缩压和肺淤血状况选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药和血管收缩药等。 (3)病情严重、血压持续降低(30%,提示治疗有效,预后好。 (5)控制和消除各种诱因,及时矫正基础心血管疾病。 2.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衰的治疗已从利尿、强心、扩血管等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主的长期的、

心衰的治疗

心衰的治疗 1、急性心力衰竭 如果患者被确诊为急性心力衰竭的话,需要进行常规治疗。首先要进行吸氧,并且从经静脉给予强心剂或者是吗啡,同时患者要选择半卧或坐着,使两腿自然的下垂,这样才能将下肢静脉回流的状况减少。若是通过这些治疗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缓解的话,需要选择会用血管活性的药物。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采用外科手术和血液净化以及机械通气支持等多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2、慢性心力衰竭 要是患者感染上了慢性心力衰竭,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病因来进行治疗,一定要控制住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危险的因素,并且积极的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饮食治疗方法

限制脂肪 肥胖者应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宜按(40克~60克)/天。因脂肪产热能高,不利于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使胃饱胀不适;过多的脂肪能抑制胃酸分泌,影响消化;并可能包绕心脏、压迫心肌;或腹部脂肪过多使横膈上升,压迫心脏感到闷胀不适。 限制钠盐的摄入 以预防和减轻水肿,应根据病情选用低盐、无盐、低钠饮食。低盐即烹调时食盐2克/天;食盐含钠391毫克/克,或相当于酱油10毫升。1天副食含钠量应少于1500毫克。无盐:即烹调时不添加食盐及酱油,全天主副食中含钠量小于70/毫克。低钠即除烹调时不添加食盐及

老年心衰怎样治疗

1.1、去除或减缓基础病因 抗缺血 : 药物或冠状动脉血管重建、室壁瘤手术矫正。②瓣膜病 : 修补或换瓣。其他 : 控制高血压、纠正贫血、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进行治疗等。 1.2、去除老年人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 积极控制感染 , 去除心律失常 , 纠正贫血及电解质紊乱 , 并注意是否并发肺梗死等。 1.3、药物治疗 利尿药 : 老年心衰病人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水钠潴留 , 因此 , 应用利尿药是处理心衰的重要一环。利尿药的不良反应较多 , 老年人各种生理代偿功能低下 , 尤易发生 , 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2、

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方法

1,心阳气虚证:心悸,气短,胸闷,.神疲乏力,头晕,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补阳益气,保元汤加白术、茯苓、远志等。 2。心肾阳虚证:心悸,面色晄白,肢冷,口唇青紫,或见腰膝酸软,舌质嫩,苔薄白,脉弱而数。温补心肾。参附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3.阳虚水泛证:心悸气喘,胸闷不适,小便短少,下肢水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弦。温阳利水。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4.心气阴两虚证:心悸,气短,下肢水肿,心烦失眠,舌质偏红或紫黯少津,脉细数或促。益气滋阴。炙甘草汤加减。 5.阴阳两虚证:胸闷心悸,难以平卧,下肢水肿,

心力衰竭细胞

左心衰竭肺淤血时,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此时这种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又称心衰细胞。 如慢性肺淤血时,肺泡腔中可见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形成的心衰细胞。但并不是所有肺淤血都能见心衰细胞,只有左心衰引起的肺淤血才能见到。 左心衰竭时,左心腔内压力升高,阻碍肺静脉回流,造成肺淤血。肺淤血患者临床上表现为明显气促、缺氧、发绀,可出多量浆液性白色或淡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 肉眼观察:肺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包膜紧张,边缘变钝,颜色暗红,质地变实。新鲜时切面可挤压出或流出淡粉色或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