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容易感染丙肝病毒
什么人容易感染丙肝病毒
丙型肝炎的感染年龄与乙型肝炎不同。乙型肝炎多为自幼感染,感染年龄越小,慢性化程度越高;而丙型肝炎多为成年期感染。在全球,丙型肝炎感染者中 55~64岁人群的比率最高[1],在美国3/4的感染者是1945-1965年出生的人群。我国的丙肝病毒感染者的年龄小,41~50岁年龄者高多,占 26%[2]。
不同人群中丙型肝炎的感染率不同,其中静脉吸毒者中的感染率最高,高达67%[3];其次是血液透析有群,大约在4.9%[4]。另外,由于艾滋病毒和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相似,艾滋病感染者和乙肝病毒感染者常同时感染丙肝病毒,尤其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大约有12%~60%的感染者同时感染了丙肝病毒。东欧的一项通过随机选择2200例健康人筛查研究的结果显示,丙肝病毒和乙肝病毒共感染率为0.68%[5]。我国的研究显示,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有1.22%~5.34%合并乙肝病毒的感染[6-8]。
在我国,丙型肝炎的哨点人群监测中发现,丙肝抗体的阳性率的献血员中为0.31%~0.56%,在孕产妇中为0.16%~0.24%,血液透析人群中为5.21%~8.25%,接受非一次性医疗器械诊治者中为0.65%~1.07%,吸毒人群中为38.4%~42.8%,男性同性恋中为 0.72%~1.19%。可以看出,吸毒人群感染丙肝病毒的风险最大,其次是血液透析人群。
哪类人容易感染丙肝
一、有输血或输血制品史者,因为血液传播是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丙肝病毒可直接通过被污染的全血或血制品(如输新鲜血浆、凝血因子、血小板浓缩液、白蛋白等)传播给受血者。
二、反复血液透析者,有些医院没有做到对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隔离透析,而普通透析者与丙肝病毒携带者共用一台透析机时就可能感染丙肝。
三、丙肝母亲所生的孩子,母体内的丙肝病毒可直接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或分娩时因消毒不严格而导致胎儿被感染。
四、与丙肝感染者性交或有不洁性行为者,调查发现丙肝病毒携带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中HCV-RNA也呈阳性反应,多见于男性同性恋以及性交较滥者,正常的夫妻间性传播的感染率较低。
五、镶牙、补牙、纹身、纹眉、穿耳洞者,可因器械未经严格消毒而感染丙肝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什么意思
1、丙肝通过母婴垂直方式进行传播,被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主要是在新生儿出生或者哺乳期将丙肝病毒传染给孩子。而目前随着医学的进步,丙肝的母婴阻断措施日渐完善,通过垂直方式传播丙肝的机会越来越小。
2、丙肝通过血液传播方式进行传播即输入被丙肝病毒感染的血液或使用血制品等是传播丙肝的主要方式。器官移植,血液透析患者以及经历大量输血的患者是容易感染丙肝的高危人群。
3、性传播也是传播丙肝的主要方式,研究证实丙肝病毒存在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精液,唾液中,因此提示有性传播接触感染丙肝的可能。
4、医源性传播也可传播丙肝,即使用被丙肝病毒感染的注射器,医疗器械等都会很容易感染丙肝病毒。
5、丙肝的其他传播方式主要是日常的生活接触传播,是易感者感染丙肝病毒,但是几率是很低的。
复方维生素B、维生素C、肌苷片、保肝治疗,但是药物不要过多,过多的药物:中药或西药都可能反而会造成肝脏损害。因为任何药物都要通过肝脏代谢。都会或多或少加重肝脏损害。肝功能正常就不需要特别治疗,肝功正常才是目的。
丙肝抗体阳性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可以诊断你感染了丙肝病毒,要进一步检查肝功能、HCV RNA等,如果肝功能异常、病毒量很高,那就要按丙肝作规范治疗,包括护肝以及更重要的抗病毒治疗。
2、患了丙肝,除了积极治疗以为,生活上应保持乐观的心态,戒酒,不要过于疲劳。
上面这些就是针对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的一些解释了,希望大家对于丙型肝炎更加了解一下,这样的话就可以减少这种疾病的传播了,平时的时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注意自己的生态健康,对于有丙肝的患者要注意他们的唾液分泌物或者是精液,这样会导致丙肝的传播的。
丙肝抗体
丙肝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是RNA病毒,和艾滋病毒、非典病毒有相似之处———极易发生变异,所以疫苗的研发工作显得相当艰难。另外,丙肝的危害在于它的可转化性,虽然丙肝在急性发作时有可能自愈,但是更多的丙肝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丙肝。全球现有1.7亿丙肝患者,其中80%的患者会发展成慢性肝炎。和乙肝一样,丙肝患者会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经过20年的感染,大约10%-30%的丙肝病人又会患上肝硬化。
丙肝抗体
丙肝抗体阳性不可确诊是丙肝,只是有较大可能。需要进一步做更详细检查,再确定是否是丙肝。
产生原因
一旦查出丙肝抗体阳性,只能说明曾经感染过,但是现在体内是否还有病毒,则需要进行 HCV-RNA的测试。HCV-RNA是探测血液中丙肝病毒的实际存在情况。这是一个很灵敏的测试,可以在感染两星期内检测到病毒。
传播方式
1、丙肝通过母婴垂直方式进行传播,被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主要是在新生儿出生或者哺乳期将丙肝病毒传染给孩子。而目前随着医学的进步,丙肝的母婴阻断措施日渐完善,通过垂直方式传播丙肝的机会越来越小。2、丙肝通过血液传播方式进行传播即输入被丙肝病毒感染的血液或使用血制品等是传播丙肝的主要方式。器官移植,血液透析患者以及经历大量输血的患者是容易感染丙肝的高危人群。3、性传播也是传播丙肝的主要方式,研究证实丙肝病毒存在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精液,唾液中,因此提示有性传播接触感染丙肝的可能。4、医源性传播也可传播丙肝,即使用被丙肝病毒感染的注射器,医疗器械等都会很容易感染丙肝病毒。5、丙肝的其他传播方式主要是日常的生活接触传播,是易感者感染丙肝病毒,但是几率是很低的
丙肝传染人不呢?如何传染的
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丙肝会传染,而且乙肝丙肝可以重叠感染,使肝炎症状加重。丙肝易感染人群也包括可能接触血液的传播方式的人群,比如镶牙、补牙、纹身、纹眉、穿耳洞者,可因器械未经严格消毒而感染丙肝病毒,与丙肝患者共用剃须刀、牙刷者都可以传染。
丙肝如何传染
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纹身和穿耳孔等都是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与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可以引起传播。有多性伴性行为的人,感染丙肝的风险更大。感染丙肝病毒的孕妇约有5%-10%的可能在怀孕、分娩时将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用餐具和水杯、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和其它无皮肤破损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播丙肝病毒。咳嗽、打喷嚏不会传播丙肝病毒。蚊虫叮咬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喝酒会影响丙肝抗体检查吗
丙肝抗体是人体感染了丙肝病毒,免疫系统攻击丙肝病毒产生的物质,喝酒并不会产生丙肝病毒,所以丙肝抗体阳性不是喝酒导致的,所以喝酒不会影响丙肝抗体检验结果,但如果喝酒后检查肝功能可能会造成转氨酶升高,丙肝抗体检查主要是为了检测人体中是否存在病毒,而喝酒只会影响人体的血液浓度,所以需要人们对此了解。
丙肝抗体检查的目的在于筛选感染丙肝病毒的人群,主要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丙肝抗体,检查前喝酒只会影响血液的浓度,影响肝功能等检查的结果,但是不会改变血液中是否存在丙肝病毒,确定体内存在丙肝抗体后,应当立即进行HCV RNA检查,查明体内感染丙肝病毒的具体情况,病毒是否复制、病毒数量、病毒复制速度以及传染性。
通常确诊人们是否感染丙肝,是不会单独做丙肝抗体检查去判断的,都是结合肝功能,病毒RNA,B超进行综合检测,所以建议做丙肝抗体检查前不要喝酒、吃饭,喝水,也不要吃药,尽量空腹进行检查。
一旦确定感染上了丙肝病毒后,肝功能异常,一定要找出原因,以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目前很多人并不了解丙肝,再加上肝病的隐匿性,很多感染了多年的丙肝也不自知,长期性丙肝很容易导致肝硬化,病情随着时间的逐渐加重,所以丙肝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发现一旦感染上丙肝就要积极进行治疗。
丙肝化验结果怎么看
丙肝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特别是胆红素及转氨酶的异常、丙肝病毒抗体阳性或丙肝病毒-RNA阳性,最常用的标记物检查是丙肝病毒抗体检查。通过这些丙肝检查方法,可以正确的诊断丙肝。抗-hcv检查结果阳性为感染丙肝病毒的标志,但不能反映出是处于急慢性抑或是恢复期感染。这时候就需要结合HCV-RNA的检查,HCV-RNA检查能够大致反映出感染丙肝病毒的数量及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对于丙肝的诊疗和治疗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丙肝化验结果怎么看?
丙肝抗体(抗-HCV):丙肝抗体即是丙肝表面抗体,它并不是一种保护性的抗体,它是感染丙肝病毒的标志,丙肝抗体阴性一般是指没有感染丙肝病毒,而丙肝抗体呈阳性则说明体内感染丙肝病毒,具有传染性。
HCV-RNA:HCV-RNA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的特点,HCV-RNA阳性是HCV感染的直接证据,是丙肝病毒复制指标,具有传染性。若HCV-RNA阴性,则说明HCV被清除,因此,HCV-RNA检查也可以做为判断预后和疗效的指标。
需要说明的是,HCV-RNA检查虽然可以反映病毒的复制及活跃程度,但并不能准确的反映出病情的轻重程度,此时还需要结合肝功能及b超的检查结果来判断。一般患有丙肝,其肝功能都是异常,它是作为肝脏发炎的一个指标,同时也证明丙肝病毒是会严重损伤肝脏细胞的。
丙肝抗体是在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受到刺激后产生的,所以检测出丙肝抗体的存在,就可以判断丙肝病毒存在的状况。从丙肝病毒的入侵到人体内产生丙肝抗体的大约需要三个月,所以在感染丙肝的最初三个月,检测结果可能出现假阴性。
如果患者的免疫系统能力较弱,不能及时产生抗体,也可能会产生假阴性的结果。因此,免疫系统差的人应该通过HCVRNA聚合酶链反应测试来检验是否得了丙肝。
此外,不同情况的患者,丙肝检查方法也是不同的。如对于慢性肝病或转氨酶异常患者,若丙肝抗体阳性则丙肝的诊断基本成立。如果一个健康人,即无输血史,又无临床症状及体征,转氨酶正常,丙肝病毒抗体呈阳性,这个丙肝的诊断就需慎重了,需要进一步检查。
丙肝窗口期时间是多久
丙肝分布很广,很容易演变为慢性丙肝、肝硬化、肝癌,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肝病,因此,一旦发现丙肝,要尽早进行治疗。那么,你是否知道丙肝窗口期时间是多久?可以判断是否感染丙肝病毒码?
窗口期,是指病毒感染人体后,尚未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视尚未产生抗体的时期。也就是说,丙肝的窗口期是:病人已感染了病毒,但由于针对病毒的抗体并不稳定,所以检查抗病毒的抗体的结果却是阴性,这个时期就叫做窗口期。例如:甲 140天检测丙肝抗体阴性,就可以排除感染丙肝的。但是最好在过40天后在检查一下,如果是阴性就可以彻底放心了。
因此,一次丙肝检测是阴性不能完全表明自身没有感染丙肝,可能是出于丙肝病毒的窗口期,处于这个时期的丙肝患者通常是检测不出来的。丙肝窗口期一般为3-6个月,高于乙肝。
丙肝由于其善变性,至今还没有找到可以检测到丙肝抗原的方法,所以不能像检测乙肝病毒的抗原那样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丙肝病毒,而只能依赖对丙肝病毒抗体的检测。但是窗口期的存在,意味着即使第一次丙肝抗体检查结果为阴性,仍然不能排除没有感染丙肝病毒。必须在过了窗口期之后,再做一次丙肝抗体检查才能确认。
丙肝窗口期期间,就算是检查丙肝抗体阴性,也有感染丙肝的可能。所以,有过和丙肝患者亲密接触的人,如果检查丙肝抗体阴性,还要在丙肝窗口期结束后在进行检查。
不要让丙肝病毒在窗口期蒙混过关
一次丙肝抗体检测是阴性,是不是就表明肯定没有感染丙肝呢?专家说,不!因为丙肝病毒属于rna病毒,非常容易变异。在人体感染病毒后但尚未产生抗体前的一段时间会有一个“窗口期”,在“窗口期”,即使病人已感染了病毒,但由于针对病毒的抗体并不稳定,所以检查抗病毒的抗体的结果却是阴性,容易造成漏诊。
对于丙肝,至今还没有找到可以检测到丙肝抗原的方法,所以不能像检测乙肝病毒的抗原那样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丙肝病毒,而只能依赖对丙肝病毒抗体的检测。但是“窗口期”的存在,意味着即使第一次丙肝抗体检查结果为阴性,仍然不能排除没有感染丙肝病毒。必须在过了“窗口期”之后,再做一次丙肝抗体检查才能确认,丙肝的窗口期为3-6个月。
由于感染丙肝后,患者一般缺乏明显的症状,通常只是感到疲劳乏力,且潜伏期长,患者经常一无所知,直到肝脏出现了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要捕捉到这只威胁健康的“沉默杀手”,丙肝的高危人群主动向医生要求做丙肝抗体检查就非常必要。凡是有过输血史(尤其是1994年以前)的人,都可能是感染丙肝的高危人群,但是因为“窗口期”,高危人群定期做检查就更为重要。怀疑自己是丙肝高危人群的人,如果第一次丙肝抗体阳性为阴性,应该在6个月后再做一次丙肝抗体检查,以确保无“漏网之鱼”。
今年三月份的《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发布会上,已有不少丙肝专家呼吁,要将丙肝检查列入常规体检范围之内。最近有报道说,由于“窗口期”的存在,某些带有血液传染病病毒的献血者没有被检测出来,所以输血者仍然有输血后得病的风险。这个问题在丙型肝炎中尤其突出。
据上海血站统计,随着血液成分病毒灭活技术的广泛实施,上海血液病毒性安全水平日益提高,1999年至今血液及血液成分制品抽检率为百分之百,输血传染病患病几率小于1/10万,迄今没有发生一起输血感染艾滋病事件。但是因为丙肝“窗口期”,上海输血感染丙肝与所有输血者的比例为1:21200,比其他血液传染病高出了近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