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热惊厥
新生儿高热惊厥
新生儿高热是父母亲最为焦急的事,因为持续发热,尤其是高热,不仅会增加机体的新陈代谢,而且会极大地消耗营养物质,有些小孩因为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而出现高热惊厥。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在婴幼儿更为多见,好发年龄为6个月~5岁,以9个月~20个月为高峰,其发病率约为2%~4%,在欧美为2%~5%。热性惊厥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多伴有双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或四肢肌强直,痉挛或不停地抽动。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严重的热性惊厥可遗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总之热性惊厥之前如已有神经系统异常,可能导致将来的智力低下,严重的持续性惊厥本身也能引起脑损伤而影响智力。
警惕小儿高热惊厥转为癫痫
高热惊厥并不等于癫痫。因为高热惊厥的症状反应和癫痫发作表现症状类似,但并非癫痫,而且一般预后良好。值得注意的是高热惊厥虽然不等于癫痫但与癫痫关系密切,临床上高热惊厥有转为癫痫的可能。对于有高热惊厥症状史的小孩,家长一定要懂得以下相关疾病知识,以防小症成大病。
1、一次发热过程中只发生一次惊厥是单纯性高热惊厥,二次以上就是复杂性高热惊厥;惊厥发生在发热开始的24小时内(通常是6-8小时),抽搐时间在5分钟左右,不超过10分钟为单纯性高热惊厥;惊厥后精神状态良好,一般是单纯性惊厥。如精神萎靡,则可能是脑炎。如果嗜睡,则往往易发展为癫痫。
2、宝宝发烧时,口腔温度达38.5℃、肛表温度39℃以上,发生单纯性高热惊厥的较多。口腔温度38.5℃、肛表温度39℃以下发生的就属于复杂性高热惊厥。无热惊厥即为癫痫。
3、2个月-6岁以内的宝宝高热容易引发惊厥,1-2岁是好发年龄,这个年龄段初次发生高热惊厥的,往往是单纯性居多。而3岁后开始第一次发病的,复杂性的更多,转变为癫痫的可能性较大。新生儿高热时抽搐,不叫高热惊厥。宝宝6岁以后,如是单纯性惊厥会自然消失,依然有惊厥的话,则肯定是复杂性惊厥。
小儿高热惊厥有可能转为癫痫
高热惊厥并不等于癫痫。高热惊厥在一般情况下预后大多数良好,但复发性的高热惊厥有转为癫痫的倾向。高热惊厥通常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不归属于癫痫综合征,但与癫痫的关系比较密切。
12岁的浩浩上半年因感冒高热,在学校时校医给服用了感冒药未退烧,妈妈接其回家时已神志模糊,有握拳、啃咬妈妈手镯等异常行为,担心病情严重遂被送往当地医院,医院予以输液治疗后慢慢退烧,清醒后浩浩并不记得自己的异常行为。据浩浩妈妈回忆,浩浩从小就经常发烧,以往高烧时偶尔也出现过大喊大叫、咬人等异常行为,这种情况从出生到现在十几年,大概出现了六七次。她担心孩子是否是癫痫,遂到一家省医院就诊。
经过几个小时的脑电图检查后,专家告诉浩浩妈妈:浩浩的异常行为属于高热惊厥,不是癫痫发作,但是临床上高热惊厥有转为癫痫的可能,因此嘱咐浩浩妈妈务必要定期带他复查脑电图。
高热惊厥并不等于癫痫。高热惊厥在一般情况下预后大多数良好,但复发性的高热惊厥有转为癫痫的倾向。高热惊厥通常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不归属于癫痫综合征,但与癫痫的关系比较密切。高热惊厥发展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原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癫痫家族史;首次发作伴有复杂性高热惊厥的表现。
由于癫痫属于慢性疾病,疾病发作对患儿的大脑发育危害很大,对于有高热惊厥症状史的小孩,家长一定要懂得以下相关疾病知识,以防小症成大病。
1、一次发热过程中只发生一次惊厥是单纯性高热惊厥,二次以上就是复杂性高热惊厥;惊厥发生在发热开始的24小时内(通常是6-8小时),抽搐时间在5分钟左右,不超过 10分钟为单纯性高热惊厥;惊厥后精神状态良好,一般是单纯性惊厥。如精神萎靡,则可能是脑炎。如果嗜睡,则往往易发展为癫痫。2、宝宝发烧时,口腔温度达38.5℃、肛表温度39℃以上,发生单纯性高热惊厥的较多。口腔温度38.5℃、肛表温度39℃以下发生的就属于复杂性高热惊厥。无热惊厥即为癫痫。 3、2个月-6岁以内的宝宝高热容易引发惊厥,1-2岁是好发年龄,这个年龄段初次发生高热惊厥的,往往是单纯性居多。而3岁后开始第一次发病的,复杂性的更多,转变为癫痫的可能性较大。新生儿高热时抽搐,不叫高热惊厥。宝宝6岁以后,如是单纯性惊厥会自然消失,依然有惊厥的话,则肯定是复杂性惊厥。
小儿脑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一、脑瘫的预防孩子出生前:
(1)预防流感、风疹等病毒感染,不接触猫、狗等;
(2)应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不能滥用麻醉剂、镇静剂等药物;
(3)孕妇要积极进行早期产前检查,做好围产期保健,防止胎儿发生先天性疾病;
(4)避免与放射线等有害、有毒物质接触及频繁的b超检查。
二、脑瘫的预防孩子出生后:
(1)观察黄疸消长。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黄疸常出现在出生后3天,持续约7~10天完全消退,黄疸出现过早、于出生后2天内即出现,并逐渐加深,持续时间又长,均可能为病理性黄疸,应及时治疗。
(2)防止感染性疾病发生。由于产后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极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加上新生儿皮肤娇嫩,很容易受损,细菌和病毒会趁虚而入,引发脑炎、脑膜炎。所以家长朋友一定要保护好新生儿皮肤、保持新生儿皮肤洁净。
(3)预防高热惊厥。热惊厥好发于6个月龄到3周岁的婴幼儿,高热惊厥持续时间加长会使小儿缺氧,导致脑功能紊乱,对神经系统和脑细胞造成严重伤害。所以家长朋友一定要注意高热惊厥的出现。
癫痫病与高热惊厥有区别
单纯性高热惊厥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点,宝宝只要有一点不符合,就属于复杂性高热惊厥。这时,家属应小心癫痫病的突然到来。
一、年龄。
2个月~6岁以内的宝宝高热容易引发惊厥,其中,1~2岁是好发年龄,这个年龄段初次发生高热惊厥的,往往是单纯性居多。而3岁后开始第一次发病的,复杂性的更多些,转变为癫痫的可能性较大。新生儿高热时抽搐,不叫高热惊厥。宝宝6岁以后,如是单纯性惊厥会自然消失,依然有惊厥的话,则肯定是复杂性惊厥。
二、体温。
宝宝发烧时,口腔温度38.5℃、肛表温度39℃以上,发生单纯性高热惊厥的较多;口腔温度38.5℃、肛表温度39℃以下发生的就属于复杂性高热惊厥。无热惊厥即为癫痫。
三、病因。
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均可引发宝宝高热惊厥,且单纯性与复杂性都有可能。注意,必须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等)引起的惊厥区别,特别是一次发热中反复几次惊厥的宝宝。
四、神经系统体格检查阳性往往是复杂性高热惊厥。
用针划脚底,大拇趾上翘,其余四趾呈扇形张开。有部分宝宝在高热惊厥后24小时内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病理征,但在24小时后自然消失,这种现象还属于正常。2岁以上的宝宝如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大脑有损害。
五、惊厥本身的特点。
1、一次发热过程中,只发生一次惊厥是单纯性高热惊厥,二次以上就是复杂性高热惊厥。
2、惊厥发生在发热开始的24小时内(通常是6~8小时),抽搐时间在5分钟左右,不超过10分钟为单纯性高热惊厥。
3、惊厥后精神状态良好,一般是单纯性惊厥;如精神萎靡,则可能是脑炎;如果嗜睡,则往往易发展为癫痫。
六、脑电图。
在高热惊厥2周内检查脑电波,如有异常,不一定属于不正常现象。因此,建议在热度退后的2周后检查脑电图,如脑电波显示有尖波、尖慢波、棘波、棘慢波等痫样发电现象,均属不正常,是复杂性高热惊厥的象征,并有可能演变为癫痫。
如何预防高热引起的新生儿惊厥
高热也是引起新生儿惊厥的一种常见因素,因而加强新生儿的高热处理对于预防新生儿惊厥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中将为您详解。
高热引起的新生儿惊厥的典型症状是先发热后惊厥,体温通常在38.5-40℃或更高,惊厥多在发热初体温上升时出现,伴随神志不清、口吐白沫、面色及口唇发紫,手脚阵发性抽动,持续时间为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有研究发现,服用淡盐水可预防宝宝高热惊厥复发。近些年研究显示,高热惊厥患儿容易发生低钠血症(血清钠低于130mm/l),发生率为56%-60%。其中高热惊厥1次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46%,惊厥≥1次为71%,明显高于无热惊厥患儿(15.6%)。合并低钠血症的患儿,惊厥发作次数明显多于血钠正常者,其比例约为6:1。
经静脉输液中加入适量含钠液配合降温及止惊治疗,大部分患儿在6-8小时内血钠回升到正常值范围。因此,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者——现在处于感冒初期,伴有发热(体温≥37.8℃),口渴时,应适当增加饮水量。
让宝宝喝两杯淡盐冷开水,一次饮水量100-200ml,间隔1-3小时,可起到防治低钠血症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高热惊厥复发及惊厥性脑损伤的目的。当然,给患儿喝完第一杯盐开水后,应带去正规医院看医生。
小儿颠痫的预防
1、预防脑外伤:各种意外事故以及外伤都会造成癫痫病的发作,因此要预防各种意外事故,减少脑外伤,脑外伤患者可常规服用抗癫药物,以预防癫痫病发生。
2、预防颅内感染:各种颅内的感染也是导致癫痫病发作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注意预防脑炎、脑膜炎;急性期积极治疗,预防后遗症;出现惊厥者应及时足量使用抗癫药物。
3、加强孕妇保健:妊娠期间的孕妇要避免感染,酗酒、吸烟,以确保胎儿发育完好。
4、避免新生儿产伤: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难产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新生儿生产窒息,避免因缺氧、窒息、产伤引起癫痫病。
5、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对于小儿容易出现的高热,要及时控制以防惊厥。
新生儿惊厥可以吃什么中药
1、蒿柴薇丹汤
青蒿10g,银柴胡10g,白薇10g,丹皮10g,菊花6g,大青叶10g。水煎,每日1剂。适用于新生儿惊厥高热不退者。
2、清热散
朱砂24g,琥珀15g,钩藤15g,薄荷10g,滑石45g,柿霜30g,豆蔻15g,甘草45g。共为细面。每服0、3g,日服3次。适用于新生儿惊厥惊叫不安者。
3、防惊汤
蝉衣6g,钩藤8g,甘草8g,珍珠母10g,炒枣仁10g,栀子4g,黄连3g,防风3g,杭白芍8g,青黛3g。水煎服。每疗程服4周,第1周每日1剂,以后隔日1剂。适用于新生儿惊厥热退风止,善后调理。
4、天竺黄散
天竺黄、川郁金、山栀子、白僵蚕、蝉衣、甘草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服0.3g,以薄荷汤送服。适用于新生儿惊厥痰多者。
5、牛黄丸
牛黄0.3g,炒蝉蜕.3g,大黄15g,黄芩15g,龙齿15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每服3g,薄荷汤送服,日服2次。适用于新生儿高热惊厥。
中医如何对付小儿高热
高热惊厥属于中医的“急惊风”范畴。中医认为,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是由于感受外邪,入里化热,热极生风所致。中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在惊厥发作之时,急予针刺人中、涌泉等穴位,以尽快控制抽搐,然后再行中药治疗。
小儿高热惊厥发作之时,热势较高,四肢抽搐,两目直视。大约持续3-5分钟后一般能够缓解。抽搐缓解后,患儿发热仍很高,这时如不积极退热,可能还会再次发生惊厥。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治疗应采用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的方法。中药可选用羚羊角、生石膏、钩藤、菊花、生地、桑叶、寒水石、黄芩、郁金等。也可以选用牛黄镇惊丸、救急散、小儿牛黄散等中成药。还可以用羚羊角粉冲服。
小儿高热惊厥缓解后,发热渐退,病情平稳之后,中医应根据患儿所患疾病,临床主要证候特点,进行辨证治疗。如果是因为一般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惊厥,中药治疗应侧重清热解毒。如果是某种传染病导致的惊厥,中药应针对不同的传染病进行治疗。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中药应加用平肝熄风之品,如钩藤、生牡蛎、僵蚕、地龙、全蝎、蝉蜕等,这样可使肝风平熄,阴阳平衡,避免惊厥再度发作。
有的孩子高热惊厥反复发作,这是因为惊厥缓解后脏腑功能没有得到调理,或者余邪仍然存在。因此,提醒家长们注意,孩子高热惊厥以后应该用中药进一步调理,以防惊厥反复发作。
小儿高热惊厥有可能转为癫痫
经过几个小时的脑电图检查后,专家告诉浩浩妈妈:浩浩的异常行为属于高热惊厥,不是癫痫发作,但是临床上高热惊厥有转为癫痫的可能,因此嘱咐浩浩妈妈务必要定期带他复查脑电图。
高热惊厥并不等于癫痫。高热惊厥在一般情况下预后大多数良好,但复发性的高热惊厥有转为癫痫的倾向。高热惊厥通常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不归属于癫痫综合征,但与癫痫的关系比较密切。高热惊厥发展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原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癫痫家族史;首次发作伴有复杂性高热惊厥的表现。
由于癫痫属于慢性疾病,疾病发作对患儿的大脑发育危害很大,对于有高热惊厥症状史的小孩,家长一定要懂得以下相关疾病知识,以防小症成大病。
1、一次发热过程中只发生一次惊厥是单纯性高热惊厥,二次以上就是复杂性高热惊厥;惊厥发生在发热开始的24小时内(通常是6-8小时),抽搐时间在5分钟左右,不超过10分钟为单纯性高热惊厥;惊厥后精神状态良好,一般是单纯性惊厥。如精神萎靡,则可能是脑炎。如果嗜睡,则往往易发展为癫痫。2、宝宝发烧时,口腔温度达38.5℃、肛表温度39℃以上,发生单纯性高热惊厥的较多。口腔温度38.5℃、肛表温度39℃以下发生的就属于复杂性高热惊厥。无热惊厥即为癫痫。3、2个月-6岁以内的宝宝高热容易引发惊厥,1-2岁是好发年龄,这个年龄段初次发生高热惊厥的,往往是单纯性居多。而3岁后开始第一次发病的,复杂性的更多,转变为癫痫的可能性较大。新生儿高热时抽搐,不叫高热惊厥。宝宝6岁以后,如是单纯性惊厥会自然消失,依然有惊厥的话,则肯定是复杂性惊厥。
孕妇预防癫痫应该怎么做
孕妇最忌讳的就是在怀孕期间得病,尤其是癫痫疾病,因为这不仅危害自己的身体还会给婴儿发育阶段带来困扰,所以孕妇如果在怀孕期间突发病情,那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在这种阶段,一定要学会孕妇保健,对于预防孕妇保健,专家给出了以下几种保健方法保护孕妇身体健康。
1、避免新生儿产伤;及时处理难产,防止新生儿生产窒息,避免因缺氧、窒息、产伤引起癫痫。
2、加强孕妇保健:避免孕期感染,酗酒、吸烟,以确保胎儿发育完好。
3、预防颅内感染:预防脑炎、脑膜炎;急性期积极治疗,预防后遗症;出现惊厥者应及时足量使用抗癫药物。
4、预防小儿高热惊厥:控制小儿高热,以防惊厥;适当的抗癫剂可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防止高热惊厥转变为癫痫。
5、预防脑外伤:预防各种意外事故,减少脑外伤,脑外伤患者可常规服用抗癫药物,以预防癫痫发生。
6、已患有癫痫的患者要树立信心,积极治疗,减少和阻止癫痫发作,有助于减少癫痫的并发症;同时要避免诱发因素,如饮酒、疲劳、暴饮暴食、失眠、情绪激动、感染发热,惊恐等。
7、预防癫痫的复发:癫痫患者通过合理治疗,疗情可以得到控制和稳定,为预防复发,一方面要避免癫痫的诱发因素,另一方面要长期规律服用合适的抗癫药物,直至完全控制2至3年后考虑减停抗癫痫药物,防止过早停药而出现反复。
如果预防儿童癫痫病呢
1、预防颅内感染:预防脑炎、脑膜炎;急性期积极治疗,预防后遗症;出现惊厥者应及时足量使用抗癫药物。
2、预防脑外伤:预防各种意外事故,减少脑外伤,脑外伤患者可常规服用抗癫痫药物,以预防癫痫发生。
3、预防小儿高热惊厥:控制小儿高热,以防惊厥;适当的抗癫剂可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防止高热惊厥转变为癫痫。
4、加强孕妇保健:避免孕期感染,酗酒、吸烟,以确保胎儿发育完好。
5、避免新生儿产伤;及时处理难产,防止新生儿生产窒息,避免因缺氧、窒息、产伤引起癫痫。
6、已患有癫痫的患者要树立信心,积极治疗,减少和阻止癫痫发作,有助于减少癫痫的并发症;同时要避免诱发因素,如饮酒、疲劳、暴饮暴食、失眠、情绪激动、感染发热,惊恐等。
婴儿惊厥的产生原因有哪些
1、感染:多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为多。宫内感染的宝宝,惊厥见于生后3天内,生后感染的则多见于出生后1周后。新生儿高热惊厥罕见。
2、代谢异常:低血糖,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低钙血症,包括惊厥发生于生后1—3天的早发型及生后1—2周的迟发型;低镁血症,常与迟发型低钙血症并存;高钙或低钠血症;维生素B6缺乏症:惊厥见于生后数小时到2周,镇静剂无效;胆红素脑病;氨基酸代谢异常:枫糖尿症、苯丙酮尿症、高甘氨酸血症等。
预防小儿癫痫发生的方法都有什么
1、预防颅内感染:预防脑炎、脑膜炎,急性期积极治疗,预防后遗症,出现小儿癫痫症状,比如,惊厥者应及时足量使用抗癫药物。
2、预防脑外伤:预防各种意外事故,减少脑外伤,脑外伤患者可常规服用抗癫痫药物,以预防小儿癫痫发生。
3、预防小儿高热惊厥:控制小儿高热,以防惊厥,适当的抗癫剂可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防止高热惊厥转变为小儿癫痫。
4、加强孕妇保健:避免孕期感染,酗酒、吸烟,以确保胎儿发育完好。
5、避免新生儿产伤,及时处理难产,防止新生儿生产窒息,避免因缺氧、窒息、产伤引起小儿癫痫。
6、已患有小儿癫痫的患者要树立信心,积极治疗,减少和阻止癫痫发作,有助于减少癫痫的并发症。同时要避免诱发因素,如饮酒、疲劳、暴饮暴食、失眠、情绪激动、感染发热,惊恐等。
7、预防小儿癫痫的复发:癫痫患者通过合理治疗,疗情可以得到控制和稳定,为预防复发,一方面要避免癫痫的诱发因素,另一方面要长期规律服用合适的抗癫药物,直至完全控制2至3年后考虑减停抗癫痫药物,防止过早停药而出现反复。
临床实践证实,70%—80%新确诊的小儿癫痫患者,通过规范使用抗癫痫药物是可以治愈的。在坚持服用抗癫痫药物2—5年后,约70%的儿童和60%的成人不再需要服药。
专家表示:预防上述疾病,就可以减少小儿癫痫的发病概率。但是也有不少儿童癫痫发病病因并不明确,对于小儿癫痫患者来说,如果可以接受正规专业的治疗也是可以痊愈的,这就需要家长、患儿和医生三方密切配合,做好沟通工作。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1)控制惊厥:立即按压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强刺激。根据医嘱给予镇静物。如鲁米那钠、安定肌注或水合氯醛灌肠。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解开衣扣,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于上下齿之间,以防唇舌咬伤,必要时用舌钳将舌拉出,以免后坠,引起窒息;有分泌物及时清除。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3)吸氧。惊厥发作时及时吸氧。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4)降温。体温升高明显者,头部给予湿冷敷,有条件者加冰袋或冰枕置于头部,同时用冰水或30%~50%酒精擦浴颈、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向处,避免擦前胸后背。亦可用物降温。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5)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病因治疗,如控制上呼吸道感染。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6)减少刺激,避免再次抽搐。各种治疗操作尽量集中进行,房间环境要安静,减少噪音。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7)做好口腔护理。高热时口腔粘膜干燥,易受损发生口腔炎症,所以要做好口腔保健,常用生理盐水轻拭口腔。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8)注意安全,必要时加床挡,防止患儿坠床。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9)饮食。给予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避免因降温过快、出汗过多引起虚脱。高热惊厥症状重、病情急、危险性大,原因复杂。因此,临床工作中要详细了解病情,询问有无家族史,观察发作年龄及发作持续时间,24h内是否复发并配合脑电图检查来确定病因,护士应协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