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锻炼禁忌 忌摇晃旋转
老年人锻炼禁忌 忌摇晃旋转
老年人协调性差、平衡力弱、腿力发软、步履缓慢、肢体移位迟钝,因而像溜冰、荡秋千、弹跳板及各种旋转动作不要参加,相对老年人而言,这些则都是危险性极强的运动。稍有损伤,后果将不堪设想。
老年健身器材怎么用
扭腰器
功能:可让腰部、背部肌肉放松。
禁忌:旋转幅度莫超过180°。
中老年人在练习扭腰器时,要注意控制扭腰的幅度,速度要慢,动作要轻柔,否则有扭伤腰肌的风险,幅度不要超过180°,每3-4秒完成一次为宜。
漫步机
功能:主要用于锻炼腿、腰、腹部肌肉及心肺功能。
禁忌:切勿摇摆幅度过大。
很多中老年人喜欢双腿一起摇,这是很危险的,容易重心不稳,一旦失手摔下,首先受伤的就是后脑。老年人在操作漫步机时,最适宜的摇摆幅度为45°左右,最佳频率为3-4秒/次。
上肢牵引器
功能:主要锻炼上肢和肩背部肌肉,缓解肩周炎和腰椎间盘突出。
禁忌:上肢力量不足者不能做。
上肢牵引器的缓慢牵拉动作能让肩周肌肉得到放松,对于中老年人的肩周炎很有帮助,还可以起到预防腰椎盘突出的作用。但建议手力不足的老年人别进行这项运动。可以把能否做引体向上作为标准,如果连一个引体向上都做无法完成,最好还是选择别的拉伸运动。
蹬腿器
功能:主要用于锻炼腰部和下肢的力量
禁忌:有关节疾病者不宜使用蹬腿器
有的老人平时以为有膝关节痛,上下楼觉得腿脚无力等症状,以为用蹬腿器锻炼一下就可以增强腿部力量。然而有以上症状的老人也可能患有髋骨软化症,本来髋关节的负重功能就不好,再用运动强度较大的蹬腿器,很容易损伤伸膝肌群,反而加重原有症状
健骑机
功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上肢、腰部、腹部、腰部、背部肌肉力量和四肢协调能力,对四肢及腰背酸痛有康复作用。
禁忌:腰椎盘突出者别碰健骑机。
这项运动很适合那些经常伏案、颈肌、和腰肌都有劳损的人,但如果病情已经发展到椎间盘突出的话,千万不要使用这类器械,因为脊柱绝经不起健骑机这一拉一扯的“折腾”。
划船器
功能:主要锻炼手臂力量、背阔肌和动作协调能力,缓解腰背酸痛。
禁忌:动作间不要出现停顿。
划船器能让脊背在体前屈和体后伸的过程中最大范围地活动,同时有效增强脊柱各个关节的弹性和韧性,缓解腰背酸痛。但在练习时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每一个蹬伸动作间不要出现停顿,而且动作一定要到位,否则相关的肌肉无法得到锻炼。
运动锻炼治晕动病
乘车船旅行,绝大多数人都能很好地适应。但对于一些有晕动病的人来说,却是一桩苦事。这些人每逢乘车船,轻则头晕恶心、烦闷不适,重者天旋地转、翻肠倒肚,苦不堪言。
晕动病是晕车、晕船、晕机和由摇摆、颠簸、旋转、加速运动等因素所致疾病的统称。易患晕动病的人,其内耳平衡器官--前庭器官对旋转等不规则的体位变化适应能力较差。当然,晕动病的发生还有其他诱发因素,例如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噪声、不良气味、情绪紧张、睡眠不足、过度疲劳、饥饿或饱餐、身体虚弱等。
医学专家指出,可用运动锻炼治疗晕动病。患者平时可有意识地做些含有摇摆和旋转方式的运动,例如可循序渐进地做一些低头弯腰,摇晃脑袋和反复下蹲起立的运动,待逐渐适应后可做一些旋转度较大的锻炼,如借助转椅慢速左右交替旋转身躯。通过循序渐进的运动,可增强内耳前庭器官对不规则运动的适应能力,逐渐减轻乃至克服晕动病。
老人摇扇能有效防治肩周炎
老人摇扇可防治肩周炎
肩周炎又称为“五十肩”,因为它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故而得名。治疗肩周炎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锻炼。肩关节的锻炼主要有6种运动:屈、伸、收、展、内旋外旋和旋转。摇扇子正是一种手指、腕、局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的上肢运动。向前扇一扇脸、胸腹部,向后扇一扇背,这两种动作不仅规律、轻柔,而且包括了肩关节运动中除旋转的前5种运动。天热的时候经常摇扇,可以有效地促进上肢关节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和各关节协调配合的灵活性。老人在摇扇子时头部经常活动,对防止颈部骨质增生也有一定的作用。
摇扇还可以达到静心的良好功效。摇扇子是一种最简单的健脑运动,不仅可以减少老人脑中风的发生,还可以增强大脑的功能,防止血压突然升高。
所以说老人摇扇会有防治肩周炎的作用,无论老人是否需要摇扇,可以模仿摇扇的动作,从而达到防治肩周炎的目的。很多老人出现肩周炎后,就不敢再活动肩膀,殊不知,只有经常锻炼肩膀,才能更有效的治疗肩周炎。中医对肩周炎有不少疗法,你也可以来试一试。
老年人健身运动要注意五项禁忌
老年人健身运动要注意五项禁忌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不仅心肺功能降低,而且运动器官和听觉、视觉、触觉、平衡器官等功能都会逐渐衰退,表现为反应缓慢、灵敏度低、协调性差。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特点,决定了老年人在健身运动中对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有所选择。老年运动专家建议,老年人在运动锻炼中应重视五方面的禁忌,以免给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老年人参加健身活动要做到“五忌”。
一忌憋气运动。
老年人多有肺气肿,憋气用力时,会因肺泡破裂而发生气胸。憋气也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胸闷、心悸。憋气时因胸腔的压力增高,回心血量养活脑供血减少,易发生头晕目眩甚至昏厥。憋气之后,回心血量骤然增加,血压升高,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像举重、拔河、硬气功、引体向上、爬绳等这些需憋气的运动项目,老年人不宜参加。
二忌争强好胜
老年人不论参加哪些项目运动,重在参与、健身,不能运动过于激烈,不要一心想与别人争高低。否则不仅体力承受不了,还可能因易碰撞、摔倒、激动而发生意外。
三忌急于求成
老年人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差,因而在运动时应有较长时间适应阶段,一定要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反而会危害身体健康。
四忌晃摆旋转
老年人协调性差,平衡能力弱,腿力发软,步履缓慢,肢体移动迟钝。因此像溜冰、荡秋千及各种旋转动作应忌讳,否则易发生危险。
五忌过分激动
在体育运动中,尤其是参加体育运动会时,老年人要正确认识健身运动的目的和意义,正确对待胜负和成绩,正确处理好健康、友谊和比赛的关系。不能因一时的胜负而过分激动,否则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的发作。
老人健身运动五项禁忌
怎样成为“健康的老年人”
人老了不是疾病缠身勉强地维持生命,而是身心健康高质量地享受生活,这是所有老年人的愿望,也是我国实现健康老龄化努力的方向。老年人怎样才称得上是健康的呢?要怎么做才能成为“健康的老年人”呢?
在举行的江西省第五届老年人健身运动会新闻发布会上,江西省老年体协公布了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提出的健康老年人十大标准:一是躯干无明显畸形,无明显驼背等不良体形,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二是无偏瘫、老年性痴呆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检查基本正常;三是心脏基本正常,无高血压、冠心病及其它器质性心脏病;四是无慢性肺部功能不全;五是无肝肾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恶性肿瘤及影响生活功能的严重器质性疾病;六是有一定的视听能力;七是无精神障碍,性格健全,情绪稳定;八是能恰当地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九是能适应环境,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十是具有一定的学习、记忆能力。
专家称,具有上述标准的老年人往往表现为精力充沛,反映敏捷,体重适当,头发有光泽,肌肉有弹性,眼睛有神,听力正常,睡眠质量好。
老年人要达到或接近以上健康的十条标准,参加体育健身运动是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江西省老年体协的专家建议老年人从三个方面努力。首先,每一到两天进行一次健身活动,每次活动半小时以上,每人学会两项以上健身方法,配置一件健身器材。每年做一次户外远足旅游。
第二,形成随时随地抓住机会运动的意识。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老年人可多从事伸展、放松、柔软体操、有氧运动等形式的体力活动,例如:步行、舞蹈、爬楼梯、游泳、蹬自行车、坐位健身操,甚至日常的买菜、打扫卫生、园艺维护等都是有益于健康的。
最后,在自己坚持体育健身活动的同时,要以持之以恒的锻炼精神和健身的良好效果,影响带动自己身边缺少健身锻炼的老中青年人,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探讨和交流的健身氛围。
老年人健身运动要注意五项禁忌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特点,决定了老年人在健身运动中对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有所选择。老年运动专家建议,老年人在运动锻炼中应重视五方面的禁忌,以免给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康乐寿》杂志总编、原江西省老年体育协会秘书长胡礼通告诉记者,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不仅心肺功能降低,而且运动器官和听觉、视觉、触觉、平衡器官等功能都会逐渐衰退,表现为反应缓慢、灵敏度低、协调性差。老年人参加健身活动要做到“五忌”。
一忌憋气运动。老年人多有肺气肿,憋气用力时,会因肺泡破裂而发生气胸。憋气也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胸闷、心悸。憋气时因胸腔的压力增高,回心血量养活脑供血减少,易发生头晕目眩甚至昏厥。憋气之后,回心血量骤然增加,血压升高,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像举重、拔河、硬气功、引体向上、爬绳等这些需憋气的运动项目,老年人不宜参加。
二忌争强好胜。老年人不论参加哪些项目运动,重在参与、健身,不能运动过于激烈,不要一心想与别人争高低。否则不仅体力承受不了,还可能因易碰撞、摔倒、激动而发生意外。
三忌急于求成。老年人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差,因而在运动时应有较长时间适应阶段,一定要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反而会危害身体健康。
四忌晃摆旋转。老年人协调性差,平衡能力弱,腿力发软,步履缓慢,肢体移动迟钝。因此像溜冰、荡秋千及各种旋转动作应忌讳,否则易发生危险。
五忌过分激动。在体育运动中,尤其是参加体育运动会时,老年人要正确认识健身运动的目的和意义,正确对待胜负和成绩,正确处理好健康、友谊和比赛的关系。不能因一时的胜负而过分激动,否则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的发作。
老年人锻炼的禁忌
1、忌进行负重锻炼。由于老年人运动器官的肌肉已开始萎缩,韧带的弹性减弱,骨骼中钙质减少,关节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进行负重的锻炼,容易发生骨折裂,损伤关节、肌肉和韧带。
2、忌进行屏气锻炼。老年人的呼吸肌力量减弱,肺的纤维结组织增多,肺泡的弹性降低,如果在体育活动时屏气,易损坏呼吸肌和导致肺泡破裂而发生支气管咯血等现象。
3、忌进行争抗和竞赛。因竞赛和争抗活动必然引起神经剧烈兴奋,同时争抗会产生付出自身最大能力的获胜心,这种情况会使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力不从心的矛盾,甚至会发生意外。
会晕车怎么办
可用运动锻炼治疗晕动病。患者平时可有意识地做些含有摇摆和旋转方式的运动,例如可循序渐进地做一些低头弯腰,摇晃脑袋和反复下蹲起立的运动,待逐渐适应后可做一些旋转度较大的锻炼,如借助转椅慢速左右交替旋转身躯。通过循序渐进的运动,可增强内耳前庭器官对不规则运动的适应能力,逐渐减轻乃至克服晕动病。
预防
1、提前服晕车药。
2、少看车窗外。
3、开点车窗。
缓解
1、吃点话梅什么的。
2、涂清凉油。
3、用右手拇指指甲抠压左手虎口和手腕的中间位置。
4、如果可以,下车。
善后
如果还是吐了,事先一定要准备好塑料袋,否则害人害己。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预防
不要以剧烈摇晃的方式安抚宝宝
宝宝哭闹是有原因的,可能是没睡好、想喝好、尿湿、身体不舒服等等。家长应给予爱心和耐心,找出孩子哭闹的原因,切忌不要在用力摇晃宝宝。
抱/背宝宝颈部要支撑
除了激烈摇晃宝宝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在抱或背的时候,必须给予宝宝颈部有力的支撑,并固定其颈部,避免摇晃宝宝颈部。宝宝的颈部能自行支撑头部,约在6个月大时,在这之前,只要抱着宝宝,家长都应以手掌支撑住宝宝的颈部。
若使用背带,应选择适合月龄并要有支撑颈部的功能的背带,避免头部少了支撑力而摇晃。但现在有的宝宝似乎很早就能自行挺直脖子,一般来说,当宝宝会翻身后,就表示头部的支撑力已足够。
和宝宝玩游戏别太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激烈摇晃宝宝,和宝宝玩游戏也可能会导致“婴儿摇晃症候群”。包括以下几个游戏:
1、在空中抛接宝宝。
2、将宝宝抛到床上。
3、抱着宝宝旋转。
4、让宝宝坐在大人膝盖上,往后用力翻躺。
5、过度依赖摇篮。
将小孩抛到空中再接住、抱着宝宝旋转等这些游戏,都有可能对宝宝造成伤害。宝宝在和大人玩游戏时,有时会笑得很大声开怀,但并不代表宝宝很快乐舒服,有时可能是因为惊吓过度而大笑。
老年人锻炼的禁忌
1、戒急于求成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降低,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差,因而在运动时应有较长的适应阶段。30岁以上的人,年龄每增长10岁,对负荷的适应时间约延长40%。因此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对一定的运动负荷适应后再慢慢增加活动量,切忌操之过急而使活动量负荷过大。
2、戒负重练习
老年人肌肉有所萎缩,肌肉力量也明显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协调能力差,对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因此老年的运动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得到活动的练习,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适。
3、戒屏气使劲
平时我们的胸膜腔内压力低于大气压,称胸腔负压,这有利于静脉血液流回心脏,而屏气时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畅,心输出量减少,因而脑的血液供应也减少,故易发生头晕、目眩,严重者可发生昏厥;而屏气完毕时,血液骤然大量回心,会使心输出量骤增,血压上升,脑子血供也猛然增加,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呼吸顺畅自然,切戒屏气使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