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神经衰弱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一)精神易兴奋、脑力和体力易疲劳
患者的精神活动极易发动。由于兴奋阈值低,周围一些轻微的,甚至是无关的刺激也能引起患者较强烈的或较持久的反应,因而患者的注意力涣散,不由自主的联想和回忆增多,注意力很难集中。引起兴奋反应的刺激并不都很强烈,也不一定都是不愉快的事情,但无法平息的无谓联想却令人痛苦。
由于患者的非指向性思维长期处于活跃兴奋状态,大脑无法得到必要的、充分的松弛和休息,于是脑力容易疲劳。感到脑子反应迟钝、记忆力减煺、思维不清晰、思考效率下降。同时患者也感到疲乏、困倦、全身无力等躯体疲劳症状,即使适当休息或消遣娱乐之后仍难以恢复。
(二)神经衰弱情绪方面的表现:
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焦虑或抑郁症状,但不突出,也不持久。神经衰弱突出的情绪症状是易激惹、易烦恼和易紧张。由于情绪启动阈值降低,再加上情绪自知力减弱,患者显得易激惹,包括稍微受到刺激便易发怒,发怒之后又易后悔;看书看戏易伤感,动不动就热泪盈眶;易感委屈;遇到不平之事、不正之风易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易烦恼,即思绪剪不断、理还乱,觉得人人都不顺眼,事事都不顺心;易紧张是指不必要的担心和不安,总觉得处境不妙,形势紧迫、咄咄逼人。
(叁)心理生理症状
指心理因素引起的某些生理障碍,如紧张性疼痛:患者觉得头重、头胀、头痛、头部紧箍感,或颈部、腰背部的不适和酸痛。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入睡不深、自觉多梦、睡后不解乏。或者塬本睡眠尚可,但总担心失眠或总觉得没有入睡。常常是睡眠节律倒错,该醒时昏昏欲睡,该睡时则头脑清醒。其他的心理生理症状还包括耳鸣、心慌、胸闷、消化不良、尿频、多汗或月经不调等。
脑部神经衰弱的后果
神经衰弱有哪些症状?
神经衰弱主要表现容易兴奋和快速感觉疲劳,如头昏、头痛、脑胀、失眠多梦以及记事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1、在工作上则体现为工作效率低下,一遇到小麻烦就立马烦躁,容易动怒。
2、在生活上表现为容易疲劳、感觉肌肉无力,怕光、怕声音,有耳鸣、眼花、精神萎靡的症状。
3、在躯体上还会有各种的不适感,如心跳、气急、食欲不振、尿频、遗精等等。
神经衰弱头痛是怎么回事
精神因素是造成神经衰弱的主因。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使神经活动超过神经系统张力的耐受限度,从而导致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
神经衰弱主要症状有:1.容易疲劳。2.容易兴奋。3.睡眠障碍。4.情绪障碍。5.紧张性疼痛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可见,神经性头痛是神经衰弱的一种病症,神经衰弱引发的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表现有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
大部分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因此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刺激并导致病患神经衰弱病情进一步恶化。
神经衰弱的发病机理
神经衰弱主要是各种原因造成大脑皮质内抑制过程的弱化。因为内抑制过程在人类种族的发展和个体发生上兴奋过程发生的晚,因而是比较脆弱的,在高级神经活动过度紧张甚至失调或伴有其他有害因素时(如;躯体其他疾病),它不仅容易受到损害,而且常常最先受到损害,表现为兴奋过程相对亢进即神经衰弱的早期阶段。此时,病人的自制能力减低,一些平时能够控制不该流露出的情绪及情感反应会失控表现出来,如;易激惹、不稳定。兴奋性释放增加了神经细胞能量的消耗,而且,使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抑制规律紊乱。另外,由于内抑制过程的减弱,又使神经细胞恢复能力减低,造成神经细胞能量减少和衰竭性增高。所以,临床上病人易兴奋,衰竭的也就快。
小儿患上神经衰弱是怎么回事
一般得神经衰弱的孩子多是由于晚上入睡迟、夜间睡眠不深、梦多、易惊醒等,导致白天精神萎靡不振、上课不专心、遇事不顺心、情绪易激动。更有甚者,有的孩子还称眼花、怕声音,或前额部、胸口发热,但体温正常,也有些孩子称一侧肢体麻木等,这些都是儿童神经衰弱的表现。孩子得了神经衰弱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由于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从孩子踏进学校的第一天起,经常逼其读书,迫其上进;
2.许多学校为激发孩子学习积极性,以排定班级名次、年级名次的办法,为孩子设定追求目标,无形中加重了孩子的精神负担,久而久之,便潜移默化地形成神经衰弱;
3.孩子在长假里与家长一起度过欢乐的时光,心理过度放松后,难以尽快适应心理角色的转换,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睡眠不好能是神经衰弱吗
神经衰弱可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醒,醒后难再入睡。常作梦多且大多是恶梦,所以睡不好,睡了也不解乏。 神经衰弱主要有以下五大类症状:
易兴奋学习、交谈、文娱活动都引起精神兴奋,不能控制。学习过程中回忆和联想特别多,所以注意力不能集中。对周围的强光、噪音和拥挤尤其敏感,往往因为一点小刺激而惊恐得心跳、冒汗,常因此莫名其妙迁怒于别人,但吵完后很快又感到内疚、自责。
易疲劳看书、读书时间稍久就感到头痛、头昏和脑子发木。看书时抓不住中心意思,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也明显下降。患病少年有时想拼命努力,有时甚至用冷水浇头、喝咖啡和浓茶等方式试图集中注意力,但明显力不从心。
易头痛头痛表现为紧张性头痛,即学习时往往加重,休息后明显减轻。而痛,则大多无固定部位,有时颈部有发僵感,有时则像被重物击中过,昏昏沉沉,有时则像戴了“紧箍咒”,但一般还是能忍受,睡后起来显著减轻。
易失眠主要是入睡困难,易惊醒,醒后难再入睡。常作梦多且大多是恶梦,所以睡不好,睡了也不解乏。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大多有厌食、月经不调、心慌、心跳、血压偏高或偏低等症状表现。
具体到个体,症状表现各种各样,有轻有重,通常上述2和3两项为主要症状。
睡眠不好是神经衰弱吗?睡眠不好不是神经衰弱,但是神经衰弱会引起睡眠不好。要有神经衰弱症状的人最好是去医院,做一下检查,然后对症治疗,要不然神经衰弱会导致经常性的睡眠不好,大家都知道睡眠不好会对身体带来很多不好的负面影响。
怎样鉴别失眠症与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主要是因长期紧张工作引起的,而这些工作又是本人不太乐意做的。另外与患者自己的个性素质有很大关系,不善于工作安排,不注意劳逸结合是直接原因。神经衰弱患者以脑力劳动者居多,他们往往对事情主观、求完美,烦燥易怒不易控制情绪,遇事容易激动,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衰退,思维迟钝,要分析思考一个问题极为费力,工作效率低。愈是这样,他们愈感到心烦意乱,压抑紧张。
至于失眠几乎是每一个神经衰弱病人都具有的症状,有些人正是为了失眠而找医生的。他们常常感到不易入睡,睡时多梦,第二天醒来,好像昨天没有休息,疲倦不堪,深以为苦。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神经衰弱患者可以有失眠症状,然而失眠不等于都是神经衰弱?还要结合其他症状做出诊断,如精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
神经衰弱要用药物治疗吗?
神经衰弱不是神经坏了什么、缺了什么,也不是俗称“搭错了线”,而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它是可以恢复的。治疗关键在于要有信心,如果对疾病产生畏难情绪,顾虑太多,就恢复得慢。“信心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可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
人怎样才能调整、休息好呢?首先要在心理上得到休息,就是精神放松,要学会有节奏地工作,什么事情既要拿得起,又要放得下。其次,要调整好脑力与体力的关系。用通俗话比方,用脑时脑细胞处于紧张状态,而四肢运动的肌肉或细胞则在休息;而当运动时,肌肉或细胞处于紧张状态,而脑细胞则在休息,这样,“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就叫劳逸结合。作为一个脑力劳动者,就应该适当注意体育锻炼,在体育活动时,脑细胞得到了休息与调整,这是恢复神经功能的好方法。
焦虑症和神经衰弱的区别
焦虑症和神经衰弱的区别是,焦虑症和神经衰弱均属神经症的范畴,其发病均与精神因素有关,均可有焦虑症状,故有时容易混淆。但也有不同之点可供鉴别:
焦虑症的焦虑症状突出,且呈发作性,无明显原因的紧张不安、焦虑、烦躁、易兴奋而衰竭不明显;神经衰弱主要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缺乏耐性,易于疲劳,虽常有紧张焦虑情绪,但并不明显,呈非发作性,易兴奋、易衰竭性较突出。焦虑症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明显,如心悸、气促、胸闷、喉部堵塞感、口干、出汗、颜面潮红或脸色苍白或尿频、尿急等,且常有运动性紧张,如肌肉紧张、颤抖、搓手顿足、坐立不安等,而神经衰弱则上述表现不突出。
温馨提示:患了焦虑症要及时到正规规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取得好的疗效,尽快脱离焦虑症的困扰。
怎么区分脑动脉硬化与神经衰弱
脑动脉硬化一般是由于患者脑部长期慢性供血不足,引起大脑功能受损减退,出现一系列的高级神经功能障碍和精神症状。脑动脉硬化多发于40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早期表现与神经衰弱十分相似,因此很容易被误诊为神经衰弱,进而耽误治疗,影响疾病预后。
因此,专家提醒,在临床治疗中,要注意区分脑动脉硬化与神经衰弱,主要从这两种疾病的不同点出发,有以下几点:
脑动脉硬化的发病年龄多在40~50岁以后,是由于大脑长期慢性供血不足所引起的脑部萎缩导致,并且患者多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史。而神经衰弱在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主要致病因素为精神因素,一般没有任何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脑动脉硬化除了会出现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减退、困乏无力及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症状,还可能会出现智力及性格改变等,导致动脉硬化性痴呆。而神经衰弱患者除了神经功能衰弱性症状外,不会出现智力上的改变,患者的理解力和判断力一般保持在正常状态。
脑动脉硬化患者由于动脉弹性降低、血流缓慢、阻力增大,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体征,如颞动脉、桡动脉硬化及偏瘫、肢体麻木、吞咽困难等症状,临床检查会发现心电图异常、脑血流图改变。而神经衰弱患者体检无异常发现,不会出现血脂、血糖、脑血流图等异常现象。
最后,专家指出,临床上有多种疾病都会表现出神经衰弱症状,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区分,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和其他神经精神疾病后,方可诊断为神经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