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眯眼看东西或为弱视
宝宝眯眼看东西或为弱视
弱视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功能发育的眼病,如果发现较早的话,早期治愈的可能性也更高。但是由于三岁以下的宝宝检查视力的机会较少,而且很难很好地配合医生的检查,因此早期发现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此时,家长对宝宝的观察就显得极为重要。吴夕指出,一般来说,孩子如果双眼都有弱视情况的话,会出现看东西时喜欢往前凑、眯眼、歪头、离画面很近,日常活动异常、平衡感差,经常容易摔跤绊倒等情况,此时要及早到专业正规医院测查。
不过,如果孩子是单眼视力不好的话,症状更少,更难觉察。如果宝宝存在是早产儿或有家族眼病遗传史等高危因素,出生后一定要做一个眼底筛查,以排查是否存在弱视和其他眼病的可能性。
小孩近视要警惕10大危险信号
一、观察你的宝宝在观察事物时是否东西时经常眯眼。这是因为眯眼时眼睑可以遮挡部分瞳孔,这样就能减少光线的散射,从而可以暂时提高和改善视力。因此,当您的孩子经常眯眼看物体时,应考虑到其可能患了早期近视。
二、大家都知道眨眼是为了舒缓眼部压力,增强视力。但是经常频繁眨眼就有可能是近视的信号了。
三、不管是宝宝还是大人,在眼睛不适的时候都会揉眼,以防看不清楚物体。但频繁的、经常地揉眼爸爸妈妈就应当及时带其去医院检查视力。
四、不要以为歪着头看东西的宝宝很可爱。因为歪着头看物体可以减少散射光线对其视力的影响。所以,当发现你的孩子经常歪着头看物体时,一定要带其去医院检查视力,并要纠正其看物体的错误姿势,以免使其养成歪头的习惯。
五、皱眉头可不是宝宝在耍酷。爸爸妈妈们,皱眉头是人试图改善视力的一种方法。但经常皱眉会使眼外肌压迫眼球,会反向刺激眼睛肌肉。加速近视形成。当发现您的孩子经常皱眉时,要及时带其去医院检查视力。
六、拉扯眼角和皱眉外头一样,都有可能是危险信号。一些宝宝在患近视后,常会用手向外侧拉扯自己的眼角,因为这样做可以出现同歪头、眯眼一样的效果。当发现您的孩子有拉扯自己眼角的习惯时,要及时带其去医院检查视力。
七、观察您的孩子是否有斜视,有些近视的患儿会合并有斜视。注意观察,爸爸妈妈们会发现:其一只眼睛向前看时,另外一只眼睛会不自主地向外侧看的习惯。这也是近视的信号。
八、不良的阅读习惯,超近距离观察事物。如果爸爸妈妈们发现宝宝在看书是习惯把眼睛贴近书面,或者总是要求调亮室内光线,这也是近视的表现。
九、如果您的宝宝突然变得不爱和人打招呼,或者看不清暗处的东西,这也有可能近视的表现。原本爱和邻居同学打招呼的他们,忽然不爱说话了,这有可能是孩子们看不清楚了,近视了。爸爸妈妈们也请注意。
十、注意观察宝宝眼球的外观,如果出现眼球突出,也有可能是近视已经盯上了你的宝宝。高度近视眼由于眼轴增长,眼球变大,外观上呈现眼球向外突出的状态。
宝宝近视的危险信号
一、观察你的宝宝在观察事物时是否东西时经常眯眼。这是因为眯眼时眼睑可以遮挡部分瞳孔,这样就能减少光线的散射,从而可以暂时提高和改善视力。因此,当您的孩子经常眯眼看物体时,应考虑到其可能患了早期近视。
二、大家都知道眨眼是为了舒缓眼部压力,增强视力。但是经常频繁眨眼就有可能是近视的信号了。
小儿斜弱视要如何护理你知道吗
1、家长应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注意引导孩子多吃些粗粮,以增加维生素的供给,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限制过多糖类的摄入,以促进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发育。
2、斜视、较高度的远视、近视和散光等均可引起孩子弱视。弱视患者超过一定年龄,治疗起来会比较困难。如果在学龄前发现孩子弱视,及时进行正规治疗,一般是可以治愈的,而且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小儿斜弱视要如何护理?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歪头看东西的习惯,看东西时经常皱眉、眯眼,或凑近才能看清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3、一旦孩子被确诊为弱视,家长注意应鼓励孩子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小儿斜弱视要如何护理?首先,要为孩子配眼镜,并坚持佩戴,决不能时戴时摘。
其次,要每年进行一次散瞳验光,如眼镜不合适,要及时更换。
最后,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各种弱视训练,如让孩子穿珠子、描画等。
怎么判断儿童弱视
早期发现弱视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观察,发现孩子弱视的蛛丝马迹。
注意宝宝的眼睛有无以下异常
1、灯光在双侧瞳孔内的反射不对称;
2、眼睛内有白色的反光。
3、注意宝宝有无以下行为:凑得很近地看电视、看书;眯着眼睛看东西;斜着眼睛或斜着头看东西;不能追随移动的物体;对强烈的光线没有眨眼反射。
即使宝宝看上去“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弱视。对于轻中度的弱视、单眼弱视、微小的斜视,爸爸妈妈都没有经验来辨别。弱视的筛查是简单而有效的,在发达国家如美国、瑞典等,都规定在2?4岁期间要进行全面的眼部筛查。主要内容有视力检查、眼位检查、验光检查。这些是早期发现弱视的最好方法。
预示宝宝弱视的5个症状
1、喜欢愣神或专注某物时出现了“对眼儿”。
2、看东西的时候很吃力,喜欢凑得很近。有这种表现的宝宝说明视力已经有问题,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
3、喜欢歪头、偏脸看书。不正确的读书姿势会影响宝宝的视力。而且总是歪着看东西,宝宝可能会形成斜视,之后演变成弱视。
4、在阳光下一眼眯缝怕光。这说明宝宝两只眼睛的屈光度已经出现差异,怕光的那只眼睛会变得越来越“胆怯”,视力也会随之下降。
5、总是斜视着看东西。宝宝斜视看东西时,通常只使用一只眼睛,而另一只眼睛则不能注意所看的东西。长此以往,宝宝的大脑皮层就是抑制斜视的那只眼睛传入信息的冲动,慢慢地这只眼睛就会变成弱视。
宝宝弱视的治疗原则
宝宝的视力发育,非常重要,但也常常被家长所忽略,一直到检查宝宝视力出现了问题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弱视在早产儿中比较常见,通常是因为宝宝的视网膜发育不健全而造成,经过矫正后视力达不到0.8。那么宝宝弱视应该怎么办呢?母婴专家指出,宝宝弱视的治疗原则是“用进废退”。
宝宝视力的发育,从出生至6岁左右,会达到成年人的标准,发育期间若视力受到阻碍,就会形成视力问题。如果5岁以上宝宝视力有问题,治疗效果会变差,9岁以上甚至无法复原。因此,有任何眼睛疾病时,应请眼科医生做详尽检查,及早治疗。
眼病信号
一般来说,当父母发现宝宝有以下表现时,就应该提高警惕:
当经常出现以上情况中的某一种或者几种时,家长这时可以带着宝宝到专门的医疗机构做眼睛的检查,以确定宝宝是否有视力损伤情况。
看电视习惯走到电视跟前;经常出现眨眼睛、揉眼睛的情况;看人看物的时候喜欢斜看;出现斜视(也就是俗称的斗鸡眼);经常眯眼看东西,经常侧着头看东西。
弱视
患有弱视的人通常不能在某些背景上识别字或图形;无法分辨诸如“上”、“下”,“6”、“9”,“b”、“d”等反转或倒转的图形或字。
弱视的治疗原则是“用进废退”,对患有弱视的眼睛加强使用,人为促进它的功能发育。目前治疗弱视的有效率达到90%以上,治愈率也达到70%,最佳治疗期为3~4岁,超过5岁之后,治疗效果明显减弱。
妈妈这样做
1. 坚持佩戴眼镜 当宝宝被确诊为弱视,那么家长应该督促宝宝坚持佩戴眼镜,从起床开始到上床闭眼睡觉之前,在所有的用眼时间内都要让宝宝戴上眼镜。
2. 坚持做例行检查 每半年到一年就要做一次扩瞳验光,然后根据验光结果重新佩戴合适的眼镜。
3. 坚持做弱视训练 每天帮助宝宝进行20分钟到半小时的弱视训练,将正常的眼睛遮住,完成穿针引线等精细工作,如果两只眼睛都有弱视,那么就轮流做。要注意的是,大约20分钟或者半小时后,一定要去除遮罩,以免人为造成正常眼睛的弱视。
温馨提醒:宝宝弱视的治疗原则是“用进废退”。当父母发现宝宝存在弱视的情况,请马上带宝宝到专科医院检查,一般说来,3岁的宝宝已经可以通过视力表检查来确诊是否存在视力异常了。
哪些原因会让孩子患上弱视呢
有的家长在孩子出现了弱视的问题时,由于家庭经济不好,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眼睛的问题越来越多,却想不到办法解决,其实,如果我们在孩子出现弱视问题前,就做好预防,那么我们根本不用为孩子患上弱视而发愁。
引起孩子弱视的常见原因
1.屈光不正
有些孩子生来就有双眼高度远视、散光或近视,如果不及时配戴合适的眼镜,他们所看到的外界物体总是模糊不清,以至眼睛到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的神经通路发育不良,从而产生弱视。
有些细心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看书喜欢将书放得很近,看电视时喜欢往电视机前凑,常常眯着眼看东西,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比同龄的其他孩子差。
2.屈光参差
有些孩子有屈光不正,但一眼度数低,一眼度数高,这就是屈光参差。这些孩子屈光度数低的一眼看东西是清楚的,而度数高的那只眼看东西则是模糊的,两眼同时看物体时由于在大脑视皮层所形成的物像清晰度不一致,大脑无法将它们融合为一个,于是视觉中枢主动抑制了模糊的像,久而久之度数深的眼成为弱视眼。
伴有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孩子有一个眼睛看东西是清晰的,因此平时家长很难发现有何异常,往往是上学或年龄更大后查视力时才被发现。
温馨提示:当我们得知孩子看不清东西的时候,千万不要大骂孩子,应该正确地引导他们多注意自己的用眼卫生和日常的学习姿势,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弱视的病情,当然,有不少弱视患者,从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个疾病,这时候就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对弱视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