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肾病综合症如何鉴别诊断

肾病综合症如何鉴别诊断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临床表现相似的症候群,而不是独立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血脂症。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和继发性。

确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首先必须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相鉴别。临床常见的、须与本病鉴别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主要有以下几种:

1.紫癜性肾炎 病人具备皮疹、紫癜、关节痛、腹痛及便血等特征表现,又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肾炎的特点。若紫癜特征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本病早期往往伴血清IgA升高。肾活检弥漫系膜增生为常见病理改变,免疫病理是IgA及C3为主要沉积物,故不难鉴别。

2.狼疮性肾炎 多见于20~40岁女性,病人多有发热、皮疹及关节痛,血清抗核抗体、抗ds-DNA、抗SM抗体阳性,补体C3下降,肾活检光镜下除系膜增生外,病变有多样性特征。免疫病理呈“满堂亮”。

3.糖尿病肾病 多发于糖尿病史10年以上的病人,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眼底检查有微血管改变。肾活检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生,典型损害为Kimmelstiel-Wilson结节形成。肾活检可明确诊断。

4.乙肝病毒相关肾炎 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毒血清检查证实有病毒血症,肾脏免病理检查发现乙肝病毒抗原成分。

5.Wegner肉芽肿 鼻及鼻窦坏死性炎症、肺炎、坏死性肾小球为本病的三大特征。肾损害的临床特征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血清γ球蛋白、IgG、IgA增高。

6.淀粉样肾病 早期可仅有蛋白尿,一般经3~5年出现肾病综合征,血清γ球蛋白增高,心脏、肝、脾大,皮肤有血清γ球蛋白苔癣样黏液样水肿,确诊依靠肾活检。

7.恶性肿瘤所致的肾病综合征 各种恶性肿瘤均可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肾病综合征,甚至以肾病综合征为早期临床表现。因此对肾病综合征病人应做全面检查,排除恶性肿瘤。

8.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复发 肾移植后肾病综合征的复发率约为10%,通常术后1周至25个月,出现蛋白尿,受者往往出现严重的肾病综合征,并在6个月至10年间丧失移植肾。

9.药物所致肾病综合征 有机金、汞、D-青霉胺、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非类固醇类消炎药有引起肾病综合征(如膜性肾病)的报道。应注意用药史,及时停药可能使病情缓解。

1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肾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肾病(HIV-AN)是AIDS患者肾脏合并症,多见于HIV感染的早期,其他严重感染之前。依据患者有无HIV易感因素(如静脉毒品滥用、同性恋、HIV高发地区及人群),早期HIV检测及抗HIV抗体的检测,并结合HIV的其他临床表现(如无症状性感染、持续性淋巴结肿大、继发性肿瘤)可有助于HIV-AN的诊断。结合肾病综合征患者及肾病综合征范围的蛋白尿患者,尤其是对短期内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性。HIV-AN的肾病理学特征是:全球性或节段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收缩与塌陷,伴有明显的足突细胞增生;光镜中只要任何一个肾小球呈全球性塌陷或20%以上的肾小球呈节段性塌陷就应考虑本病;电镜下HIV-AN的肾小球内皮细胞、间质白细胞内有大量的管网状包涵物(存在于80%~90%的HIV-AN患者),有助于确立诊断。

11.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肾损害 患者同时具有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三种疾病的混合表现,但不能确诊其中一疾病,血清多可检出高滴度的抗RNP抗体,抗SM抗体阴性,血清补体几乎都正常。肾损害仅约5%,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及血尿,也可发生肾病综合征,肾功能基本正常,肾活检病理改变多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或膜性肾病。对糖皮质激素反应好,预后较好。

12.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 类风湿性关节炎好发于20~50岁女性,肾损害的发生率较低,其肾损害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类风湿性关节炎镇痛药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肾淀粉样变、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肾病综合征十分罕见,其类风湿因子阳性,肾活检最常见为系膜性肾小球肾炎,应用皮质激素治疗后可改善。

13.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 临床上遇到紫癜、关节痛、雷诺现象、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视力障碍、血管性晕厥及脑血栓形成等,同时并发肾小球肾炎,应考虑本病,进一步证实血中冷球蛋白增高,即可确定诊断。冷球蛋白血症都可引起肾损害。在临床上1/3患者发生慢性肾小球疾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及镜下血尿,常可发生肾病综合征及高血压,预后较差。少数患者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部分可呈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直接发展至终末期衰竭。

14.结节病肾损害 结节病是少见的病因未明的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肾脏受累较少见,临床肾损害者约占1%,肾活检及尸检时发现肾病变者达20%,多发于30~50岁,男女均可发病。确诊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及胸部照片,淋巴结、皮肤、肝、肾活检,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升高等有助于诊断。结节病的肾损害可分为:肉芽肿直接侵犯肾脏、钙代谢异常所致肾损害和肾小球肾炎。

15.纤维素性肾小球病 40~60岁发病多见,男性偏多,大多数患者有镜下血尿,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蛋白尿,60%~70%患者为肾病综合征范畴蛋白尿,50%以上患者有高血压,绝大多数无系统性疾病,有少数病例合并恶性肿瘤。电镜下示存在类似淀粉样纤维丝样物质或呈中空的微管样结构的纤维样物质,但对刚果红染色、硫磺素T等染色阴性。目前,倾向于把两者视为同一疾病。

16.胶原Ⅲ肾小球病 成人及儿童均可发病,男性多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以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为特点,长时期内肾功能正常,以后逐渐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本病的惟一手段,免疫荧光可见增宽的系膜区及整个毛细血管均见强阳性胶原Ⅲ。

17.纤维连接蛋白肾小球病 发病在14~59岁,多见于30岁以下年轻人,男女均可受累,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蛋白尿是本病常见的临床表现,50%患者有高血压。肾活检病理检查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系膜区及内皮下均质的透明样物质(PAS阳性),刚果红染色阴性,电子显微镜检查可见毛细血管襻腔内充满纤细的颗粒状电子致密物,基底膜厚度正常,这些刚果红染色阴性的纤维直径较免疫管状疾病的纤维小,其分布与光学显微镜下所见的PAS阳性的物质相一致;免疫病理检查系纤维连接蛋白染色肾小球强阳性,且弥漫分布于系膜区和内皮下,有助于确诊。

18.脂蛋白肾小球病 多见于男性,多数呈散发性,少数为家族性发病。全部患者存在蛋白尿,有的逐渐进展为肾病范围的蛋白尿,脂蛋白不在肾外形成栓塞。其病理特征为高度膨胀的肾小球毛细血管襻腔中存在层状改变的“脂蛋白栓子”,组织化学染色脂蛋白阳性,电子显微镜下证实“脂蛋白栓塞”,并存在血脂质代谢异常,诊断不难确立。本病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

原发性肾病综合症

1、高度水肿。不同类型的肾病综合症病人,肾炎肾病综合症、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等等,几乎所有肾病综合症病人都可在临床上出现程度不同的浮肿,水肿以面部、下肢、阴囊部最明显。肾病综合症病人身体水肿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或一直伴随疾病时肿时消。当病人遭遇感染(特别是链球菌感染)后,浮肿常使复发或加重,甚至可出现氮质血症。

2、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症状的出现是诊断肾病综合症的可靠指标之一。

3、高脂血症。肾病综合症病人脂类代谢异常,导致病人血浆中几乎各种脂蛋白成分均增加,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4、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症病人体内丢失大量白蛋白,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多在30g/L以下,此时很容易发生低蛋白血症。

小儿肾病综合征能活多久

肾病综合症不同阶段,治愈的机会也不一样,肾病综合症早期可以好转,如没有好转转到尿毒症,就影响到生命安全。刚刚发现肾病综合症,这一时期是危及不了生命的,但是如果不加以重视,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以后肾病综合症一旦损伤了肾功能,肾脏的功能下降所带来的后果则是非常严重的。

肾病综合症患者更需要爱

对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可以活得长而不是一个确切的答案,没有一个可以肯定的说,肾病综合征可以活得长,事实上,肾病综合征可以长期生存,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一、应该看治疗方法

如果控制得好的话一般不影响寿命

如果控制得好的话一般不影响寿命,如果控制不好,反反复复发作就不好说了,总的来说,肾病综合症比慢性肾炎要轻,慢性肾炎有相当一大部分会转为肾功能衰竭,一般2~20年,而肾病综合症患者,积极治疗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在选择治疗的医院时不应该只瞄准大型的综合性的大医院,而是要选择专业治疗的医院,这样的医院它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研究治疗肾病的方面。

二、还要避免复发的因素

肾病综合症患者阻止复发要注意密切配合医生诊治,尽早明确诊断,有条件者可作肾活检,从细胞结构水平确定疾病性质,然后制定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肾病综合症在方案制定后,患者要做的就是严格遵医嘱;积极慎重应对感冒、感染,在医生电话:指导下用药方是良策;保持良好心态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心理状态和饮食对于肾病综合症患者住院治疗和预后养护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也关系到肾病综合症能活多久;应该适当加强自身保健,适当锻炼,增进体质。肾病综合症能活多久这个问题并不像尿毒症那样,只要积极的采取治疗,是不需要担心肾病综合症能活多久这个问题的。

双下肢静脉曲张鉴别方法有哪些

1.下肢静脉曲张如何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鉴别

患者有突发性下肢粗肿、肿胀病史。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期出现下肢浅静脉曲张,以小腿分枝静脉及小静脉曲张为主。患肢肿胀明显,伴有肢体沉重、胀痛不适,活动、站立后诸症加重,卧床休息后不能完全缓解,胫前、足踝部呈凹陷性水肿,皮肤营养障碍较明显。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深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同时存在血液倒流。下肢静脉造影显示:深静脉管壁毛糙,静脉管腔呈不规则狭窄,部分静脉显示扩张。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和浅静脉曲张。

2.下肢静脉曲张如何与布加综合症鉴别诊断

布加综合症是指肝静脉或(和)肝段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导致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所引起的脏器组织淤血受损的临床症候群。主要临床表现为脾脏肿大,大量而顽固性腹水,食管静脉曲张常合并出血,胸腔壁静脉曲张,双下肢水肿及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溃疡等。b超检查显示:肝体积和尾状叶增大,肝脏形态失常、肝静脉狭窄和闭塞。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的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以及b超检查,必要时进行腔静脉插管造影,可以进行明确诊断。

3.下肢静脉曲张如何与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症鉴别诊断

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症的特征是肢体增长、增粗,浅静脉异常粗大并曲张,皮肤血管瘤三联征,下肢静脉造影可以发现深部静脉畸形呈部分缺如,分枝紊乱而多,浅静脉曲张等。在临床工作中,根据患病者的病史及其特征,较易鉴别。

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诊断鉴别

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以确定病因,根据:①大量蛋白尿,每天在3.5g以上;②低蛋白血症,血浆总蛋白少于5g%,白蛋白少于3g%;③全身水肿;④高胆固醇血症(>300mg%以上);⑤脂质尿,可确诊为肾病综合征。

鉴别诊断

1.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好发于少年儿童,有典型的皮疹,可伴发关节疼痛,腹痛及黑便,皮疹出现1~4周以后出现肾损害,部分出现肾病综合征,但是典型的皮肤紫癜及束臀试验阳性有助于鉴别诊断。

2.狼疮性肾炎 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呈现多系统损害,血清补体C3持续降低,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出现多种自身抗体,肾脏病变部分呈肾病综合征表现,多系统损害,尤其是血清学,免疫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3.糖尿病肾病 好发于中,老年,患糖尿病数年后出现尿液改变,尿中出现蛋白,逐渐出现肾病综合征改变,原发病病史对鉴别诊断有意义。

4.肾淀粉样变性 好发于中,老年,淀粉样变性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前者病因不清,主要侵犯心,肾,消化道,皮肤及神经,后者常继发于慢性化脓性感染及恶性肿瘤,肾脏改变主要表现为体积增大,常出现肾病综合征,确诊需要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刚果红染色阳性为本病的特征性改变。

5.骨髓瘤肾病 好发于中,老年,男多于女,可出现骨痛,扁骨X线检查出现穿髓样空洞,血清中单株球蛋白增高,血浆蛋白电泳出现M带,尿凝溶蛋白阳性,本病累及肾脏时呈肾病综合征表现,确诊需要骨髓穿刺,可见大量骨髓瘤细胞。

综合症肾病诊断方法是什么

综合症肾病诊断方法:

1.肾病综合征(NS)诊断标准是

(1)尿蛋白大于3.5g/d;

(2)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3)水肿;

(4)高脂血症。其中①②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2.NS诊断应包括三个方面

(1)确诊NS。

(2)确认病因:首先排除继发性和遗传性疾病,才能确诊为原发性NS;最好进行肾活检,做出病理诊断。

(3)判断有无并发症。

鉴别诊断

1.过敏性紫癜肾炎

好发于青少年,有典型皮肤紫癜,常于四肢远端对称分布,多于出皮疹后1~4周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

2.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好发于中年女性及青少年,免疫学检查可见多种自身抗体,以及多系统的损伤,可明确诊断。

3.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或NS,常见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诊断依据:①血清HBV抗原阳性;②患肾小球肾炎,并且排除继发性肾小球肾炎;③肾活检切片找到HBV抗原。

4.糖尿病肾病

好发于中老年,常见于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早期可发现尿微量白蛋白排出增加,以后逐渐发展成大量蛋白尿、NS。糖尿病病史及特征性眼底改变有助于鉴别诊断。

5.肾淀粉样变性病

好发于中老年,肾淀粉样变性是全身多器官受累的一部分。原发性淀粉样变性主要累及心、肾、消化道(包括舌)、皮肤和神经;继发性淀粉样变性常继发于慢性化脓性感染、结核、恶性肿瘤等疾病,主要累及肾脏、肝和脾等器官。肾受累时体积增大,常呈NS。肾淀粉样变性常需肾活检确诊。

在对综合症肾病诊断方法认识后,治疗综合症肾病的时候,需要注意一定要积极配合,而且治疗综合症肾病过程中,患者情绪一定稳定,情绪不稳定,对综合症肾病也是会有很大影响的,这点患者也是要注意的。

怎样对肾病综合症进行正确诊断

肾病综合症的检查项目:

血生化检查:除血浆总蛋白降低外,白/球可倒置,血胆固醇Ⅰ型增高,Ⅱ型可不增高。

血沉增速:肾病综合症患者常为40~80mm/h,血沉增速多与浮肿相平行。

蛋白电泳:α2或β可明显增高,α1、γ球蛋白多数较低。

肾功能检查:Ⅰ型正常,Ⅱ型有不同程度的异常。

肾活体组织检查:可通过超微结构及免疫病理学观察,以提供组织形态学依据。

尿常规:尿常规检查发现肾病综合症患者尿中除有大量蛋白外,可有透明管型或颗粒管型,有时也可有脂肪管型。

选择性蛋白尿及尿中C3、FDP测定:Ⅰ型肾病综合症为选择性蛋白尿,尿C3及FDP值正常,Ⅱ型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尿C3及FDP值往往超过正常。

肾病综合症的鉴别诊断:

肾病综合症与糖尿病肾病:多发于糖尿病史10年以上的病人,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眼底检查有微血管改变,肾活检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生,典型损害为Kimmelstiel-Wilson结节形成,肾活检可明确诊断。

肾病综合症与乙肝病毒相关肾炎:可表现为肾病综合症,病毒血清检查证实有病毒血症,肾脏免病理检查发现乙肝病毒抗原成分。

肾病综合症与紫癜性肾炎:病人具备皮疹,紫癜,关节痛,腹痛及便血等特征表现,又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肾炎的特点,若紫癜特征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本病早期往往伴血清IgA升高,肾活检弥漫系膜增生为常见病理改变,免疫病理是IgA及C3为主要沉积物,故不难鉴别。

肾病综合症与狼疮性肾炎:多见于20~40岁女性,病人多有发热,皮疹及关节痛,血清抗核抗体,抗ds-DNA,抗SM抗体阳性,补体C3下降,肾活检光镜下除系膜增生外,病变有多样性特征,免疫病理呈“满堂亮”。

肾病综合症复发前兆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是指一组临床症状,包括大量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临床特点: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3.5g/d)、水肿、高脂血症,血浆蛋白低(≤30g/L)。病情严重者会有浆膜腔积液、无尿表现。

肾病综合症的复发征兆--具体如下:

征兆一、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症状的出现是诊断肾病综合症的可靠指标之一,是最常见的肾病综合症的症状。

征兆二、高度水肿,是常见的肾病综合症的症状,不同类型的肾病综合症病人,肾炎肾病综合症、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等等,几乎所有肾病综合症病人都可在临床上出现程度不同的浮肿,水肿以面部、下肢、阴囊部最明显。肾病综合症病人身体水肿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或一直伴随疾病时肿时消。当病人遭遇感染(特别是链球菌感染)后,浮肿常使复发或加重,甚至可出现氮质血症。

征兆三、高脂血症。肾病综合症病人脂类代谢异常,导致病人血浆中几乎各种脂蛋白成分均增加,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这也是常见的肾病综合症的症状。

征兆四、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症病人体内丢失大量白蛋白,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多在30g/L以下,此时很容易发生低蛋白血症,这也是肾病综合症的症状。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您对肾病综合症的复发前兆,都清楚知道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患上肾病综合症,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出现水肿,由于患者的病情不同,所表现出的水肿情况也不同,所以,不要忽视了水肿。

有肾病综合征会不会遗传

由于患有肾病综合症的患者往往需要治疗,特别是应用大剂量激素等治疗方法时,要考虑怀孕期的妇女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有些药物会通过血胎屏障,从而对胎儿造成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

患有肾病综合症的妇女,由于怀孕期母体的变化,特别是水钠代谢的影响,容易加重肾脏的负担,一方面会加重母体自身的病情,另一方面也会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导致发育迟缓。

对于肾病综合症,通常不会遗传。但是,临床诊断和治疗一定要标本并举,因此,找出肾病综合症的病因非常重要,排除肾病综合症病因学上要排除是否为遗传性肾小球肾炎所致的肾病,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临床诊断通过肾脏穿刺等可以确诊。

相关推荐

肾病综合征诊断鉴别

诊断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应结合患者年龄,发病情况,病程特征,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结果综合分析做出诊断,肾病综合征具备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 及高脂血症者,诊断并不难,确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首先要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肾活检的病理改变有助明确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①尿蛋白 超过3.5g/d。②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③水肿。④血脂升高。其中①,②两项为诊断所必须,完整的诊断首先应确诊是否为肾病综合征,然后确认病 因,排除继发性的病因和遗传性病因,才能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若无禁忌证者

神经衰弱症的诊断检查方法

神经衰弱的鉴别诊断 1.需要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辅助检查可与之鉴别; 2.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早期和缓解期,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但患者对其疾病抱无所谓态度,无迫切求治要求,并有相应的精神病性症状,可资鉴别。 3.其他神经症:神经衰弱症状也常见于焦虑症、疑病症、抑郁性神经症等。若患者有这类疾病的典型症状,按等级鉴别诊断原则,应首先诊断为其他类别的神经症。 4.抑郁症:鉴别诊断常很困难,特别是轻度抑郁症患者常被误诊为神经衰弱。这是因为抑郁症患者常有失眠、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缺乏和各种躯体不适感,两类症

肾病综合症为什么会有浮肿

肾病综合症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症的特症,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受到损伤而发生的。它可能是原发性肾病综合症,也可能继发性肾病综合症。大部分成人和儿童的肾病综合症为原发性,在我国继发性肾病综合症的原因以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糖尿病最为常见。 小儿肾病综合症的突出特点是“三高一低”即高度浮肿、高度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症的症状往往是肾病综合症病人前期发现病情的一个重要方面。肾病综合症的症状比起其它肾病症状要明显,容易被患者发现。除

肾病综合征能活多久

很多患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都会问,得了肾病综合征还能活多久?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和日常的生活和治疗方法等有关,下面就由专家为大家进行详细的解答吧!希望可以帮到您!一、应该看治疗方法!如果控制得好的话一般不影响寿命,如果控制不好,反反复复发作就不好说了,总的来说,肾病综合症比慢性肾炎要轻,慢性肾炎有相当一大部分会转为肾功能衰竭,一般2~20年,而肾病综合症患者,积极治疗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在选择治疗的医院时不应该只瞄准大型的综合性的大医院,而是要选择专业治疗的医院,这样的医院它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研究治疗肾病

肾病综合征发病原因有哪些

肾病综合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得了肾病综合症,不仅会对身体产生很多危害,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那么得肾病综合症的几个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一、遗传性疾病,肾病综合症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不仅危害到自身的健康,还会危及到家人的生命健康。日常生活中,脂肪营养不良、Alport综合征、指甲-膑骨综合征、镰状细胞贫血、Fabry病、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会引起肾病综合症。 二、药物或中毒、过敏作用,不当的药物治疗肾病综合症也会引起病情的恶化的,因此,对有机或无机汞的、有机金及银等的毒害作用、丙

肾病综合征能活多久

肾病综合征能活多久 相信很多肾病综合症患者朋友都非常担心得了肾病综合症能活多久?事实上,肾病综合症能活多久是根据病情的阶段性和病情的不同症状及治疗进度来分析的! 肾病综合症不同阶段,治愈的机会也不一样,肾病综合症早期可以好转,如没有好转转到尿毒症,就影响到生命安全。刚刚发现肾病综合症,这一时期是危及不了生命的,但是如果不加以重视,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以后肾病综合症一旦损伤了肾功能,肾脏的功能下降所带来的后果则是非常严重的。 肾病综合症患者更需要爱 对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可以活得长而不是一个确切的答案,没有一个可

肾病综合症传染吗

第一,肾病综合症发病主要是因为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过滤功能下降,大量蛋白质和血浆外漏,从而出现尿蛋白和潜血病情,这个时候只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正规系统的治疗,配合科学的调养,肾病综合症是可很快可以恢复的,蛋白尿和血尿也会迅速消失,而不会传染。 第二,虽然感染非常容易诱发肾病综合症的爆发,但是肾病综合症本身却并非传染性疾病,不会通过血液、空气、衣服等各种途径传染,所以肾病综合症患者勿须自卑,其他人也不要歧视肾病综合症患者,要给患者更多关爱,让他们感受生存的价值,可以促进他们病情的恢复。 意见建议:肾病综合症

小孩肾病综合征的类型

一般而言肾病综合症分为三大类型,即先天性肾病综合症,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和继发性肾病综合症。 1、先天性肾病综合症 一般发生在出生1岁以内、特别在生后3个月内发病。这种小儿的母亲怀孕期间常有妊娠中毒症、早产、胎盘大或小儿在出生前已有病。对于先天性肾病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患这种病的小儿在出生后1年内死于感染。 2、原发性肾病综合症 原发性肾病病因不明,按其临床表现又分为单纯性和肾炎性肾病二型,其中以单纯性肾病多见。本病的临床特点是严重水肿、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常合并高凝状态,且易并发感染

肾病综合症能否饮酒

肾病综合症应限制饮酒。饮酒能招致瘦削增加,肝糖原合成降低。特别是瘦削、高血压、肾病综合症和高血脂的患者。过量饮酒可使食欲降落,食物摄入减少,致使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严重时还可发生酒精性肝硬化。肾病综合症患者应忌酒,由于酒精能使肾血流量减少,恶化肾功用,并增加心脏担负。 肾病综合症预防要注意感染。肾病综合征患者自身抵御力低,容易发生感染。应让肾病综合症患者注意病室的通风换气,经常洗澡,坚持皮肤清洁,避免泌尿系统感染,注意休息,减少人员活动,感冒盛行时节注意预防感冒,有感染发生时及时对治疗肾病综合症。 肾病综

诊断肾病综合症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诊断肾病综合症时应注意哪些事项?肾病综合症的诊断不单单只是依靠身体的检查这些,因此诊断疾病需谨慎,该病是由多种疾病发展而成的,是很难治愈的,所以一定要对其有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的专家为大家介绍下。 1、年龄与性别,对年轻女性患者要注意系统性红斑狼疮。7-10岁左右儿童及青少年则要注意是否为过敏性紫癜,中年以上的患者要注意排除糖尿病肾病,多发性骨髓瘤,结节性动脉炎等。 2、肾组织活检,对于肾病综合症的诊断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3、注意全身系统性疾病的肾外表现,而不能只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肾脏病的表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