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兹海默病病因概要
阿尔兹海默病病因概要
发病机理
阿尔兹海默病的病因不明。有多种病因学说:①迟发性病毒感染说,由慢感染病毒或感染因子所致。②微量元素中毒说,患者脑组织中铝和硅的含量明显增多。③免疫因素说,有甲状腺炎和头部外伤史者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推测外伤损害血脑屏障,使免疫系统对特殊的脑组织抗原致敏,产生免疫反应。④遗传因素说,存活至成年的先天愚型患者均患病,且病理改变同本病,共同机制是微管蛋白异常。分子遗传学方法已将呈AD遗传的阿尔兹海默病定位。⑤递质缺陷说,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脑组织中胆碱能神经元减少,皮质与海马的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下降,且这些改变与病理表现和痴呆程度有关。
病理
广泛性对称性皮质萎缩,白质变性,脑重量下降20-30%。主要累及额、颞和顶叶,亦可累及底节、丘脑和乳头体。皮层第三和第五层细胞受累最严重,神经元数目减少35—45%,细胞内结构破坏,胶质增生。阿尔兹海默病的起因是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老年斑(senile plaque)和血管中淀粉样蛋白变性为特征性病理表现。神经纤维缠结由紧密包绕的直径200,长800萀配对的螺旋纤维结构组成,不同于微管蛋白,它影响细胞的轴索运输,导致细胞结构破坏。神经纤维缠结亦可见于先天愚型,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帕金森痴呆综合征和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老年斑由嗜酸和嗜银的直径40萀β片层纤维构成,多见于锥体细胞。组织化学检查示神经节苷脂含量降低、淀粉样蛋白增加及乙酰胆碱脂酶活性降低。
老年痴呆的病因
现在无论是医学界,还是社会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都是比较关注的饿,现在很多人到了一定老的程度都会发生阿尔茨海默病,对于阿尔茨海默病大家都不是很清楚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希望大家对其有一定的了解。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
绝大部分的流行病学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某些患者的家属成员中患同样疾病者高于一般人群,此外还发现先天愚型患病危险性增加。进一步的遗传学研究证实,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所致。最近通过基因定位研究,发现脑内淀粉样蛋白的病理基因位于第21对染色体。可见痴呆与遗传有关是比较肯定的。
先天愚型(DS)有该病类似病理改变,DS如活到成人发生该病几率约为100%,已知DS致病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乃引起对该病遗传学研究极大兴趣。但该病遗传学研究难度大,多数研究者发现患者家庭成员患该病危险率比一般人群约高3~4倍。ST.GEORGE-HYSLOP等(1989)复习了该病家系研究资料,发现家庭成员患该病的危险,父母为14.4%;同胞为3.8%~13.9%。
用寿命统计分析,FAD一级亲属患该病的危险率高达50%,而对照组仅10%,这些资料支持部分发病早的FAD,是一组与年龄相关的显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文献有一篇仅女性患病家系,因甚罕见可排除X-连锁遗传,而多数散发病例可能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与AD有关的遗传学位点,目前已知的至少有以下4个:早发型AD基因座分别位于2L、14、1号染色体。相应的可能致病基因为APP、S182和STM-2基因。迟发型AD基因座位于19号染色体,可能致病基因为载脂蛋白E(APOE)基因。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很多时候跟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对于有阿尔茨海默病家族史的人们一定要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要多多动脑,避免自己的阿尔茨海默病遗传给自己的后一代,当然对于后辈人们一定要做好阿尔茨海默病病情的了解。
尿液气味有望检测早期阿尔兹海默症
最近有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尿液气味检测出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症状,为这种常见痴呆症带来一种非侵入式的检测方法。
该研究报告已于14号发布在了《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研究小组使用动物模型对病毒和疫苗,对来自于人体外的物质可能引起的身体气味变化,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
据研究的作者,美国农业部国家野生动物研究中心的化学生态学家Bruce Kimball博士介绍,研究小组已经发现了一些证据表明尿液气味特征,会因为大脑中由阿尔兹海默症引起的变化而改变。这一发现也可能用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检查当中。
研究小组使用了3种经过基因调整,使其脑部和行为上的变化与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相似的老鼠进行了试验,发现其中每一种老鼠的尿液特性都与对照组具有区别。造成这些区别的原因都来自同一种化合物的浓度变化。
研究人员表示,在实验老鼠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斑的堆积能够被检测出来以前,这种尿液气味特征的变化就会出现,表明该气味源于潜在关联基因,并不是大脑病变的结果。
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能够影响个体记忆力、思考和行为的痴呆症。根据阿尔兹海默症协会的数据,在美国目前有大约530万阿尔兹海默症患者。
痴呆的分类
一、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
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主要是指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在1907年,一位名叫阿尔海默(Alzheimer)的医学家,首先报道了一组65岁以下的病人由于大脑变性而发生的进行性痴呆,以后为了纪念他,把这类疾病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英语:Alzheimer'sdisease,简称AD),又称为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或称脑退化症,是一种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也是失智症中最普遍的成因。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是一种发生在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慢性、进行性痴呆。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大脑皮质广泛的、弥漫性萎缩,即脑变性。
阿尔茨海默病好发于65岁以上的老人,然而也有少见的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病患会提早发病。在2006年,全世界约有两千六百万名阿尔茨海默症病患,到2050年时预估全球每85人就有一人罹患本病。
虽然阿尔茨海默病在每个病患中的表现都不相同,但仍有许多共同的症状。早期症状常被误认为是“年纪大了”的忧虑,或是压力的一种表现,疾病初期最常见的症状是难以记住最近发生的事。当怀疑为阿尔茨海默病时,通常借由行为评估以及认知测试来确认诊断,或者做神经影像检查辅助诊断。随着疾病进展,症状将会包括谵妄、易怒、具攻击性、情绪起伏不定、丧失长期记忆等,当病患功能下降时,会从家庭和社会的社交关系中退出,随着身体功能逐渐丧失,最终导致病患死亡。
因为疾病在每个病患表现均不相同,因此很难预测患者患病后的情况。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时间无法预测,时间长短也非常多变,平均而言,阿尔茨海默病确诊之后的存活期约有七年,确诊之后存活超过十四年的病患少于3%。
目前仍不清楚阿尔茨海默症的成因及疾病进程,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症与大脑中的老年斑块和神经纤维纠结有关。目前的治疗仅能缓解疾病的症状,并没有能够停止或是反转阿尔茨海默症病程的治疗方法。
截至2012年为止,已有超过1000个临床试验研究如何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然而这些研究是否能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未知数。有人提出进行脑力锻炼、运动和均衡饮食等方法可能可以帮助健康老人减缓认知症状(并非减缓大脑的病理学变化),然而这些方法仍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其效果。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是无法治愈的退化性疾病,病患终需依赖其他人协助及照顾,主要的照护者通常是病患的伴侣或是亲近的家属。然而照护阿尔茨海默病病患会对照护者产生非常大的负担,对照护者的人生各方面都造成压力,包括其社交、精神、体能和经济都会受到影响。在发达国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社会中花费最高的疾病之一。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分为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与阿尔茨海默老年痴呆症两种,其中又以后者较为常见。
二、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指在缺血性、出血性及急慢性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基础上,产生的以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同程度的记忆力、感觉能力、判断力、思维能力、运动能力等受损,以及情感反应障碍和性格改变的痴呆综合征。
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以男性为多,半数以上病人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病史。这是由于血管性痴呆发生多在心脑血管疾病之后,而心脑血管疾病以男性患者为多。
本病病情民展迅速,病史中有反复多次的中风发作,多在脑卒中后不久即发生痴呆。病情呈阶段梯样进展,即中风每发作一次痴呆症状加重一次。
VD是具有明确致病因素或病因的一类疾病,是目前惟一可预防的痴呆类型。特别是中年时期就开始很好地控制血管危险因素。治疗应包括控制高血压、治疗糖尿病、降低血脂、减肥、戒烟、低盐饮食。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血管性痴呆(以下简称VD)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VD的危险因素包括可干预的血管性危险因素和不可干预的人口学和遗传因素。
在各种危险因素中控制高血压是主要目标。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动脉硬化和小血管扩张异常,血管阻力增加,使血流量大为减少,影响脑组织的血液灌注和血液供应,也可导致血管自主调节功能丧失而引起白质病变。
总之,高血压通过影响脑代谢和破坏脑结构而损害认知功能,被认为是一个可以改变的首位的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次是糖尿病、心脏病与房颤。吸烟、大量饮酒都会增加卒中的危险。
三、混合性痴呆
同时存在有老年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症状,有时鉴别很困难。我国27个城乡的普查资料表明:60岁以上老人中血管性痴呆的患者率为324/10万人口,阿尔茨海默病为238/10万人口;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阿尔茨海默病正相反,农村多于城市。
有一种老年痴呆叫作脑积水
很多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记忆力下降、走路变慢等症状,有的还伴随小便失禁.不少家属误以为这是年龄变大的原因、是正常现象.其实,这些可能是老年痴呆的表现,而很多人又认为老年痴呆是无药可治的,因此不去看病,但事实并非如此.
临床上有一种叫"正常颅压脑积水"的神经系统疾病,因症状与阿尔兹海默病十分类似极易被误诊为"老年痴呆".西安红会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放射科等多科协作,对正常颅压脑积水病人用微创的脑脊液分流手术治疗,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由于我国老年人口比例越来越高,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但大部分人会忽略这一点,所以出现漏诊的可能性比较大. 脑积水通过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将过量的脑脊液引入腹腔中,手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反应能力、记忆力和运动功能,痴呆也可以明显好转甚至治愈.
人如何看待老者会影响自身老年健康
研究者称,这是学界第一次在研究中将这样的风险因素与阿尔兹海默综合征联系起来。
广告据报道,研究者进行了两个系列研究。在其中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抽取了158名健康人士,在他们40多岁时请他们对老年人进行评价。25年后,他们开始对这批人进行脑部扫描,观察他们脑中海马体的体积。海马体与阿尔兹海默症息息相关。结果发现,人们对年老的印象越负面,他们的海马体萎缩得越快。研究者说,这些人3年内萎缩的海马体体积相当于正常人9年内萎缩的体积。
他们的另一项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此前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消极看待年老会造成包括记忆力下降、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健康风险。
熬夜对身体的危害 老年痴呆症
当老鼠睡眠不足时,会使大脑表现出不好的预兆,可能会引发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
阿尔茨海默病概述
阿尔茨海默病(AD),又译为阿兹海默病、老人失智症、老年痴呆症、脑退化症,是一种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也是失智症中最普遍的成因,症状表现为逐渐严重的认知障碍(记忆障碍、学习障碍、注意障碍、空间认知机能、问题解决能力的障碍),逐渐不能适应社会。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1年的公布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有约3650万人患有痴呆症,每7秒就有一个人患上此病,平均生存期只有5.9年,是威胁老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
严重的情况下无法理解会话内容,无法解决如摄食、穿衣等简单的问题,最终瘫痪在床,病情恶化的途中有的患者会伴有被害妄想幻觉等现象出现。
通常还会见到诸如行为语言粗暴、举止下流等周边症状,所以在护理上有很大的困难。阿兹海默老年痴呆症通常在老年期(60岁以上)发病。
越怕患老年痴呆症者更易患此病
据俄罗斯《报纸报》12月8日消息,专家研究称,越担心自己会患阿尔兹海默氏症的人越易患此病。
专家称,如果老年人感觉周围人对自己有轻视之意,且认为由于年龄大其正逐渐失去正常思考的能力,那他患阿尔兹海默氏症等退化性疾病的风险会更大。
专家为证明此观点进行了10年的研究,在研究中,专家观察了158名参与实验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在此项研究工作开展时实验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68岁,到研究工作结束时实验参与者中已有78人去世。
专家对死去的人的大脑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阿尔兹海默氏症的生理症状,即淀粉样多肽斑块和神经原纤维缠结。同时,研究人员对人的心理状态及其对生活的态度进行了相关研究。最终研究表明,如果人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轻视,担心失去部分智力,并认为年老就是机体功能不断退化的过程,那么他就更可能患阿尔兹海默氏症。
专家建议,人们应帮助自己年老的亲属保持乐观心态,应该确保他们拥有体面的晚年的必要条件。
老年痴呆的治疗用药
1、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是目前治疗阿兹海默病的首选药,适用于轻、中度阿兹海默病。常用的包括多奈呱齐(donnezepril)、加兰他敏(galantamine)、利伐斯的明(rivastigmine),副作用不大,主要为胸闷、恶心呕吐及头痛。肾衰竭或肝病病人不宜使用。
2、n-甲基-d-天冬氨酸拮抗剂美金刚(memantine)——最近一项研究已确定美金刚能有效地延缓中度老人痴呆症病情的发展。
3、抗精神病药——有行为问题如攻击行为、躁动不安时,可用氯丙嗪、硫利达嗪。
4、减缓阿兹海默病的药——常用的有司来吉兰(selegiline)及维生素e。前者是一种b型单胺氧化酶抑剂,其主要不良反应为体位性低血压;维生素e则是一种抗氧化剂,临床试验表明其疗效与司来吉兰差不多。另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斯匹林)可能延迟阿兹海默病的发生和发展。
阿尔茨海默病预后如何护理
从现有的流行病学资料来看,阿尔茨海默病(AD)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在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发病。虽然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病理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生理和病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仍处于探索阶段,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尚远未阐明。那么,阿尔茨海默病预后如何护理呢?
阿尔茨海默病为慢性进行病程,总病程一般为2~12年,北京地区调查,平均病程8年。通常可将病程分为3期,但各期间可存在重叠与交叉,并无截然界限。
第1期(早期):一般持续1~3年,以近记忆障碍、学习新知识能力低下、视空间定向障碍、缺乏主动性为主要表现。生活自理或部分自理。
第2期(中期):病程继续发展,智能与人格改变日益明显,出现皮质受损症状,如失语、失用和失认,也可出现幻觉和妄想。神经系统可有肌张力增高等锥体外系统症状。生活部分自理或不能自理。
第3期(后期):呈明显痴呆状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有明显肌强直、震颤和强握、摸索及吸吮反射,大小便失禁,可出现癫痫样发作。
以上文章讲述了关于阿尔茨海默病预后如何护理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总的预后不良,部分病人病程进展较快,最终常因营养不良、肺炎等并发症或衰竭死亡。发病年龄越早,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脑损害症状就越严重。早显性类型,可能与位于人类1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有关,此基因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无关。与晚发性相比,早显性肌阵挛较常见,是肌肉抽搐和痉挛。希望大家予以重视,尽量远离病症的发生。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老年性疾病,很多中老年人都被这个问题困扰着,那么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想必这是大家都比较关心和在意的问题,所以针对大家的疑问今天我们的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患病率研究显示,美国在2000年的阿尔茨海默病例数为450万例1。年龄每增加5岁,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百分数将上升2倍,也就是说,6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而85岁人群的患病率为30%2。如果治疗方法没有取得进展,则美国在2050年时,有症状的病例数预期将上升至1320万例1。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治疗费用非常惊人;每年支出共计839亿美元(按1996年的美元计算)3。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包括5个主要部分:神经保护疗法、胆碱酯酶抑制剂、采用非药物干预和精神药理学药物减少行为障碍、健康维护活动、临床医师与家庭成员及照看病人的其他人员联合。治疗需要准确诊断,并且越来越依靠对疾病病理生理的了解。
小编寄语:大家听了以上小编的介绍以后大家现在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这一问题应该了解一些了吧,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哦,因为只有正规的医院才会更加的安全哦!
卵巢早衰有什么危害 认知力下降
雌激素缺乏将导致记忆力下降,认知障碍及痴呆,绝经前卵巢切除并未进行激素替代的患者,发生阿尔兹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的几率明显升高,对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是沉重的负担。
摘除“白内障”延缓“老年痴呆”这靠谱吗
不愿意手术现象
研究者提到:虽然阿尔兹海默病、其他类型痴呆及白内障常常并发,但是医务人员通常不愿予以手术。
Lerner 博士讲道,临床难题是病人不会仅仅因为患有痴呆而进行白内障手术,患者家属也不想其行白内障手术,甚至一些老年病学家、内科医生、抑或一些眼科大夫也不推荐摘除白内障。
为评估白内障手术对视力、认知、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者从痴呆、眼科门诊收集同时患有痴呆和显著影响视力白内障的患者。分为两组:干预组在入组后即刻予以白内障手术(28名病人);对照组或拒绝手术或6个月后予以手术,共14人。
除评估患者视力、白内障严重程度外,另外利用MMSE、阿尔兹海默病认知评功能定量表(ADAS-Cog)测量患者认知状况。使用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评估患者焦虑、迷惘、抑郁、幻觉等精神症状,NPI-Distress估测看护者的压力。
术前及6个月时评估研究对象各项指标。干预组平均年龄为80岁,对照组为83.6岁;两组的MMSE评分分别为18.75分及16.93分,从认知角度看,研究对象的认知损伤不小。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视力显著提高,看起来这一结果似乎是显而易见,但是白内障手术并非扣篮那样,但是患者的视力确实改善了。其次,即刻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MMSE提高0.39分,而对照组则下降了2.3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