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肥胖治疗护理
青春期肥胖治疗护理
1、要对肥胖青少年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使之懂得肥胖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机体的危害,掌握肥胖防治方法;
2、要避免产生自卑感,积极和朋友来往,参加文体活动,特别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消耗体能;
3、合理安排休息,不要贪睡;
4、进食适中,餐前可先吃水果和汤类,要少吃主食、甜食和动物脂肪,多吃蔬菜、水果、豆类和瘦肉等;
5、千万不要用饥饿疗法减肥,以免影响青春期正常生长发育。
小儿肥胖减肥要掌握好时机
少儿肥胖可分为乳儿肥胖、幼儿肥胖、学童肥胖、青春期肥胖。从小儿最容易发胖的年龄来说,可有两个时期:一是脂肪组织发育最旺盛的乳儿期,一是青春前期。
乳儿期是以脂肪细胞数增殖为主并伴有肥大。青春期与之相反,脂肪细胞以肥大为主伴有增殖。从乳儿期肥胖伴有脂肪细胞增殖这一点来说,可以知道其多少与后来的肥胖有关。当然, 也有自然减轻的事例。所以,乳儿期的肥胖也可看作良性肥胖。约有70%~80%的学童期肥胖、青春前期肥胖会发展为成年肥胖。因此,儿童减肥应从幼儿期开始。
青春期肥胖症的原因
青春期肥胖是指青少年身体里脂肪过多蓄积造成体重超标准的现象。一般体重超标10%为超重,超20%为轻度肥胖,超30%为中度肥胖,超50%为重度肥胖。个别青少年因骨骼坚硬、肌肉发达而超重不算肥胖。肥胖青少年常常一活动就感到心慌气短,甚至由于氧耗量和心输出量增加,出现头晕、头痛和血压增高等现象。
造成青春期肥胖的原因是:
①遗传及内分泌紊乱;
②体力活动不足;
③摄入的热量超过了自身消耗热量。
防治青春期肥胖要注意以下五点:
①要对肥胖青少年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使之懂得肥胖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机体的危害,掌握肥胖防治方法;
②要避免产生自卑感,积极和朋友来往,参加文体活动,特别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消耗体能;
③合理安排休息,不要贪睡;
④进食适中,餐前可先吃水果和汤类,要少吃主食、甜食和动物脂肪,多吃蔬菜、水果、豆类和瘦肉等;
⑤千万不要用饥饿疗法减肥,以免影响青春期正常生长发育。
孩子太胖怎么办
治疗目的
因许多儿童仍然在生长,所以目标设置和治疗必须是个体化的(即采取适合不同肥胖儿童的治疗方法)。首要目的是恢复能量摄入和消耗的平衡;在摄入显然过多的情况下,在增加能量消耗的同时必须限定热量摄入。
稳定生长中儿童的体重可缓慢降低 BMI Z分值。不过,成年人的研究提示,以0.5kg/周的速度,体重减少5~10%,保持2~5年,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葡萄糖耐受性。因此,应当以BMI Z分值的减少鼓励肥胖儿童。儿童期肥胖治疗的长期目标是将BMI Z分值降低到2以下,逆转和预防短期和长期的共存疾病。
提供环境
此方法为儿童肥胖治疗的主要方法,其目的在于预防和治疗与体重相关的问题。父母良好的抚育和饮食习惯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知晓内在饥饱提示、不强调体瘦的关键因素。在多数全家参与的儿童减体重计划中,肥胖儿童是主要目标。有趣的是,最近的报告说明,仅把父母作为活动目标时肥胖儿童的体重减的最多。
把握时机
少儿肥胖可分为乳儿肥胖、幼儿肥胖、学童肥胖、青春期肥胖。从小儿最容易发胖的年龄来说,可有两个时期:一是脂肪组织发育最旺盛的乳儿期,一是青春前期。
乳儿期是以脂肪细胞数增殖为主并伴有肥大。青春期与之相反,脂肪细胞以肥大为主伴有增殖。从乳儿期肥胖伴有脂肪细胞增殖这一点来说,可以知道其多少与后来的肥胖有关。当然, 也有自然减轻的事例。所以,乳儿期的肥胖也可看作良性肥胖。约有70%~80%的学童期肥胖、青春前期肥胖会发展为成年肥胖。因此,儿童减肥应从幼儿期开始。
运动疗法
随着“减肥”风的刮起,运动减肥已成为近年来医务工作者及广大肥胖患者普遍推崇的减肥方法,认为这种减肥方法有“百益而无一害”。因此,儿童选择运动减肥也是可行的。
日本学者认为,体育疗法可以加强患儿的能量消耗,促进基础代谢的提高和改善脂肪的氧化,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的相互配合可发挥明显效果,而单用运动疗法使体重减少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小儿更为困难。
那么,儿童肥胖怎样行使运动疗法好呢?
一般来说,应严格地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象食物疗法一样分阶段进行。不能要求肥胖症患儿从不爱活动的生活方式立即改变到强度较大的体耗状态,这是绝对禁止的。
其次,小儿的体育疗法也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绝对不能自作主张。因为不合理的体疗会使心血管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进一步失调,其结果是不但不能减肥,而且容易引起危害性的并发症。
在各种体疗项目中,可以偏重些不以双足为支撑点的内容,如坐着或躺着做操,游泳、划船、骑自行车,以及溜冰、郊游,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要求其每日坚持跑步锻炼。不过,一定要拟定一个综合性的锻炼计划,并经医生许可。
除上述外,在肥胖儿的日常生活中把扫除、叠铺被褥、涮洗餐具等作为身体活动的一项内容,这也是肥胖儿运动疗法较为适合的方法。
总之,只要合理行使运动疗法,是能收到较好疗效的。不要因为运动的结果,孩子的食欲增加,就任其多吃主食,运动疗法要与饮食疗法相配合,如定时就餐,少吃零食,喝些含丰富维生素的饮料,细嚼慢咽等,只有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运动减肥方能见效。
青春期男孩容易发胖吗
青春期肥胖是指青少年身体里脂肪过多蓄积造成体重超标准的现象。
某机构对青少年肥胖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青春期男性肥胖比率比女性高,男性为18.83%,女性为13.42%。在青春期男孩中,轻度肥胖者占9.77%,中度肥胖者占6.22%,重度肥胖者占2.84%(一般体重超标20%为轻度肥胖,超标30%为中度肥胖,超标s0%为重度肥胖)。另外,个别青少年因骨骼坚硬、肌肉发达而超重不算在肥胖之列。
综上所述,青春期男孩的生理发育阶段和环境的特点使其容易发胖。这不仅给青春期男孩的健康带来了隐患,而且使他们被别人嘲笑、讥讽,从而产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全家总动员,让青春期男孩远离肥胖,远离困扰。
1.耍严格控制青春期男孩热量的摄入,不妨给青春期男孩设计一个科学的食谱。
2.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所以在督促青春期男孩学习的同时,切不可使其荒废运动。
3.如果青春期男孩已经处于肥胖状态,那么在饮食调节的同时一定要辅以一定的运动量。
小儿肥胖减肥要掌握好时机
什么是小儿肥胖?少儿肥胖可分为乳儿肥胖、幼儿肥胖、学童肥胖、青春期肥胖。从小儿最容易发胖的年龄来说,可有两个时期:一是脂肪组织发育最旺盛的乳儿期,一是青春前期。
乳儿期是以脂肪细胞数增殖为主并伴有肥大。青春期与之相反,脂肪细胞以肥大为主伴有增殖。从乳儿期肥胖伴有脂肪细胞增殖这一点来说,可以知道其多少与后来的肥胖有关。当然, 也有自然减轻的事例。所以,乳儿期的肥胖也可看作良性肥胖。约有70%~80%的学童期肥胖、青春前期肥胖会发展为成年肥胖。因此,儿童减肥应从幼儿期开始。
上述就是为您介绍的小儿肥胖的减肥时机介绍,希望给您带来了帮助。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小儿肥胖的常识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
小儿肥胖减肥要掌握好时机
少儿肥胖可分为乳儿肥胖、幼儿肥胖、学童肥胖、青春期肥胖。从小儿最容易发胖的年龄来说,可有两个时期:一是脂肪组织发育最旺盛的乳儿期,一是青春前期。
乳儿期是以脂肪细胞数增殖为主并伴有肥大。青春期与之相反,脂肪细胞以肥大为主伴有增殖。从乳儿期肥胖伴有脂肪细胞增殖这一点来说,可以知道其多少与后来的肥胖有关。当然, 也有自然减轻的事例。所以,乳儿期的肥胖也可看作良性肥胖。约有70%~80%的学童期肥胖、青春前期肥胖会发展为成年肥胖。因此,儿童减肥应从幼儿期开始。
上述就是为您介绍的小儿肥胖的减肥时机介绍,希望给您带来了帮助。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小儿肥胖的常识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
女性各阶段肥胖的特点
1.青春期肥胖
青春期是女性生殖系统发育趋于成熟的阶段,从作为卵巢机能指标的月经来看,成年肥胖伴有月经异常,而青春期高度肥胖者其初期较早。体脂肪量与初潮密切相关,初潮期必有一定的体脂肪量。有学者对24115名中学生和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9—15岁初潮者,其体脂肪量占体重的21%一24%;相反,12岁以上未来月经者,体脂肪量较来潮者低。
青春期的女性十分害怕体胖,渴望有一苗条身材。从肥胖的程度而言,有的仅是有些超重,就十分害羞,人为地进行节食及控制体重的增长。一旦错把正常的体重增长,看作肥胖来进行不必要的减肥,不仅会导致体重过度减轻,还会出现初潮延迟,体重减轻性无月经或者神经性厌食症,有的人还因此造成子宫发育不良,形成未来不孕症的原因之一。因此,对青春期的肥胖症,在没有卵巢机能异常时,应指导其控制在不再增加肥胖程度为好,盲目地减肥弊大于利。
2.成年期肥胖
在成年期的女性几乎绝大多数都会因妊娠而肥胖。妊娠本身就有脂肪蓄积和肥胖的倾向,它与肥胖的关系最大。产乳期及哺乳期的妇女肥胖,主要与进食较多的高脂肪饮食有关,也与坐月子时间过长有关。若经济条件不好或一般,这一时期的肥胖随着哺乳及劳动的恢复,体形可恢复正常;而经济条件好转,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会使更多女性肥胖。
肥胖如何全面影响人类生殖健康
肥胖在近年已成为全球性疾病,肥胖多在儿童期即已出现,在育龄期更为常见。国际生命科学学会根据我国人群特征,将中国成人体重指数(BMI)>24 kg/ m2界定为超重,与国际通用肥胖标准BMI>25相比,中国人更倾向于在较低的BMI水平发生代谢相关性疾病。
肥胖在多个方面影响着人类的生殖健康。30-47%的超重或肥胖妇女有月经周期的紊乱。儿童期或青春期肥胖可增加育龄妇女月经紊乱的风险。多数肥胖妇女存在与排卵异常相关的不孕症,18岁时BMI值与后续无排卵性不孕密切相关。BMI介于24-31km/m2患者,无排卵性不孕的相对危险度是1.3,而BMI>32 kg/ m2患者无排卵性不孕的相对危险度是2.7。肥胖无排卵妇女在减重之后其排卵功能及妊娠率均明显好转。在BMI>29 kg/ m2妇女中,BMI每增加1 kg/ m2,自然妊娠率降低4%。另一方面,肥胖患者卵子内含有多量的脂滴,对卵子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即使是进行辅助生育治疗的人群,肥胖患者促排卵时间、促性腺激素的使用量及因反应不良的周期取消率均增加,而获卵数目减少。与正常体重妇女相比,肥胖妇女妊娠率0.73,病态肥胖妇女为0.5。此外,肥胖可增加流产及多种产科合并症的发病率,如胎盘早剥、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肥胖妇女剖宫产率增加。肥胖不仅增加新生儿的出生缺陷,对子代在儿童期及成年后有着更长远影响。另一方面,男性少、弱精症发病率也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
肥胖与人类生殖健康密切相关,肥胖妇女应进行孕前咨询,明确体重控制方案、产科、新生儿并发症及后代的长期并发症影响。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饮食及锻炼是肥胖治疗的一线治疗方案。只有在生活方式改变之后肥胖状态不能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才考虑药物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