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脚跟长骨刺如何治疗效果好

脚跟长骨刺如何治疗效果好

一、物理治疗

轮流用热水及冷水泡脚,对减轻症状大有好处,用冰按摩脚底也有帮助。可以用骑脚踏车或游泳取代走路或慢跑,既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又不会伤及病脚。

二、手术治疗

这并非脚跟骨刺的治疗的首选疗法。当选用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三、家庭治疗

选择软底鞋

选择橡皮底的鞋子对足部较好(胜过皮制的), 穿得舒适比穿得好看更重要,慢跑鞋是不错的选择。避免走在坚硬的表面上,例如水泥地、木板、或无地毯的地板。而且也可以在脚跟处加护垫,以减轻疼痛。

垫上泡沫软垫

软垫则是可以减轻骨刺对周围神经的压迫,并且可以在软垫骨刺的部位挖一个小洞。

热敷

如果疼痛的比较厉害,可用亚麻仁敷袋热敷。

减肥

肥胖往往是引起骨刺的原因之一,所以出现脚跟骨刺的话,则减肥是刻不容缓的一件事情。

卧床休息

足跟骨刺急性期如疼痛难忍,卧床休息1-2周对骨刺的康复很必要,卧床期间可局部使用外用药物助于康复。

缓解脚跟骨刺疼痛的日常方法

穿底厚软的鞋子

由于骨刺是软骨被磨损、破坏后骨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形成的突起,脚跟长了骨刺后,在走路的时候,骨刺部位会成为一个单独的受力点,压力会增大,导致骨刺本身及临近的组织受到压力,出现疼痛,压力越大疼痛越严重。患者应该穿底厚软的鞋子,这样可以使骨刺的压力减少,同时避免骨刺直接接触地面。

走鹅卵石路

走鹅卵石路相当于是进行脚底按摩,脚底存在很多穴位,经常走鹅卵石路不仅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改善脚底的血液循环,对于有脚跟骨刺的患者非常有好处。脚底血液循环的加速,可以使骨刺硬化、增生速度减慢,甚至是缩小。

泡脚

泡脚十分有益身体健康,同时也能缓解脚跟骨刺疼痛。泡脚时水温不应过高,以自己能承受但不感觉皮肤疼痛为准,在泡脚的同时可以双脚互搓,这样可以促进骨刺及其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同时也能起到预防骨刺发生的作用。

脚后跟长骨刺的食疗方法

中医认为则多系肝肾不足、虚中夹实。不足者有阴虚、阳虚之分,夹实者有瘀结、湿热之别,病情比较复杂。阴虚者表现为口燥便坚,形瘦眩晕;阳虚者肢体畏寒,小便清长,阳痿滑泄;湿热者多有关节肿胀,关节内有积液,按之波动,屈伸不利。中医治疗以补肾软坚为主,可用下列方药: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淮山药10克、丹参30克、皂角刺10克、穿山甲10克、威灵仙、淫羊藿、巴戟天、杜仲各15克、生甘草5克。阴虚者加知母10克,龟板、鳖甲各12克;阳虚者加干姜10克、附片15克;瘀结者加桃仁10克、红花5克;湿热者加苍术10克、黄柏10克。

1.取狗骨头150克,砸碎炒黄,白酒(50度以上)500毫升浸泡,3日后用生姜蘸酒擦患处,1日3次(最好同时喝此酒1蛊),需用半月可治愈。

2.用川芎末6--9克,山西老陈醋适量,药用凡士林少许。将药末加山西老陈醋调成糊状,然后混入少许药用凡士林调匀。随即将配好的药膏涂抹在患者增生部位,涂好后盖上1层塑料纸再贴上纱布,用宽胶布将纱布四周固封。2天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3.取白芍30克,木瓜、甘草各12克,鸡血藤、威灵仙各15克。颈椎加葛根12克;胸椎加狗脊12克;腰椎加杜仲、怀牛膝各12克(亦适用于膝关节以下骨关节病)。此方重用白芍,若效果不显可逐渐增至60克。若有腹泻,可加炒白术15克、茯苓12克。水煎服,1日1剂。

4.用花蛇(银环蛇)4条,威灵仙72克,当归、土元、血竭、透骨草、防风各36克,共研细末,过筛。日服2次,每次3克,开水送服。

骨质增生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肢骨纹状肥大 、骨增粗 、脚后跟长骨刺、 膝盖长骨刺、 食指和中指僵硬痛麻

本病起病缓慢,无全身症状,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常为多关节发病,也有单关节发病者。受累关节可有持续性隐痛,活动增加时加重,休息后好转。疼痛常不严重,气压降低时加重,与气候变化有关。有时可有急性疼痛发作,同时有关节僵硬感,偶尔可发现关节内有磨擦音。久坐后关节僵硬加重,稍活动后好转,有人称之为“休息痛”。后期关节肿胀、增大及运动受限,很少完全强直,一般表现为骨阻滞征。

脚后跟长骨刺是什么原因呢

脚后跟长骨刺是什很多人很常见的疾病的了。而且骨刺,也就是臭名昭著的学术名词,另外一个名称其实是叫做骨疣的了。一旦病人的脚后跟出现骨刺的问题的时候,那么往往是一种卡卡的症状和隐隐作痛的症状的了。往往是很痛苦的了。需要进一步去积极的治疗的了。脚后跟长骨刺是什么原因

骨刺不是一个医学上确当的名词,因为它既非完全由骨构成,也不尖锐如刺。医学上的正确名称应该是骨疣。骨刺是关节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一般长骨刺就表示此人的脊椎进入老化阶段。然而, 骨刺并非老人家的专利,由于工作型态改变,许多人必须久坐、久站,若是加上姿势不正确,很容易年纪轻轻就使脊椎提早发生退化现象,而诱发骨刺的发生。最常见于膝、髋、腰椎、颈椎、肘等关节。[1]

中医认为则多系肝肾不足、虚中夹实。不足者有阴虚、阳虚之分,夹实者有瘀结、湿热之别,病情比较复杂。阴虚者表现为口燥便坚,形瘦眩晕;阳虚者肢体畏寒,小便清长,阳痿滑泄;湿热者多有关节肿胀,关节内有积液,按之波动,屈伸不利。中医治疗以补肾软坚为主,可用下列方药: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淮山药10克、丹参30克、皂角刺10克、穿山甲10克、威灵仙、淫羊藿、巴戟天、杜仲各15克、生甘草5克。阴虚者加知母10克,龟板、鳖甲各12克;阳虚者加干姜10克、附片15克;瘀结者加桃仁10克、红花5克;湿热者加苍术10克、黄柏10克。

验方

1.取狗骨头150克,砸碎炒黄,白酒(50度以上)500毫升浸泡,3日后用生姜蘸酒擦患处,1日3次(最好同时喝此酒1蛊),需用半月可治愈。

2.用川芎末6--9克,山西老陈醋适量,药用凡士林少许。将药末加山西老陈醋调成糊状,然后混入少许药用凡士林调匀。随即将配好的药膏涂抹在患者增生部位,涂好后盖上1层塑料纸再贴上纱布,用宽胶布将纱布四周固封。2天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3.取白芍30克,木瓜、甘草各12克,鸡血藤、威灵仙各15克。颈椎加葛根12克;胸椎加狗脊12克;腰椎加杜仲、怀牛膝各12克(亦适用于膝关节以下骨关节病)。此方重用白芍,若效果不显可逐渐增至60克。若有腹泻,可加炒白术15克、茯苓12克。水煎服,1日1剂。

4.用花蛇(银环蛇)4条,威灵仙72克,当归、土元、血竭、透骨草、防风各36克,共研细末,过筛。日服2次,每次3克,开水送服。

温馨提醒:一旦有骨刺的问题的时候,那么其是可以偏方的治疗的了。需要取活蚯蚓数条,然后认认真真去加白糖适量,把起因给化为粘液以后,认认真真去涂抹患处,然后用布热敷患处,坚持往往可以缓解。

脚骨刺的治疗方法

运动治疗,平时做些有助于病情的运动,有效并且没有副作用,身体靠近墙壁,双臂张开,一只腿弯曲一只腿伸直,后脚跟紧贴墙根。保持姿势半分钟,左右腿互换,重复做。每天坚持做可以缓解和治疗脚跟骨刺。

手术可以治疗脚跟骨刺,手术可以切除增生的骨刺。手术治疗快速,但是需要住院治疗,手术治疗恢复的时间较慢,需要很长的恢复期。而且大多数骨刺都长在靠近血管的位置,所以手术治疗需要慎重。

药物治疗病情不是非常严重的骨刺,治疗骨刺的药物大多以辅助和缓解疼痛的效果。消炎止痛为主。中药也能有效的缓解和治疗脚跟骨刺。服用中药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细节。有的中药有碍于睡眠。

脚后跟长骨刺指脚后跟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

足跟骨刺即足跟骨质增生,其症状是足跟压痛,走路时脚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

脚跟骨刺又被称作为跟骨质增生,小编提醒您不能因为前期的病情比较轻而不注意,由于自身的疏忽导致病情的加重,上可能会影响到你以后健康,希望大家在认真阅读以上内容之后,知道脚跟骨刺的治疗方法,小编建议你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锻炼,定时的去医院进行体检。

转动养生法增强体质

转动养生法简便易行,但做时要慢,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下去,对调剂精神、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器官衰老有很大的作用。

转头,双眼微闭,挺胸收腹,头部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20圈,再按逆时针方向转动20圈,此法除能锻炼颈部的肌肉关节使其功能增强外,还能防治神经性头痛、失眠、颈椎骨质增生、颈肩综合征等。

转腰,两手叉腰,腰向前弯,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20圈,再按逆时针方向转动20圈,此法能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还能防治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脱出、风湿性腰痛、脊柱侧弯、慢性肾炎等疾病。

转腿,两腿并拢,身体向下蹲,双手扶住双膝,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20圈,再按逆时针方向转动20圈,此法能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防止腿先老,并能治疗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下肢静脉曲张等。

转脚,两脚跟抬起,只让脚尖着地。先用左脚按顺时针方向转动20圈,再换右脚按顺时针方向转动20圈,此法能增强脚踝部肌肉关节的力量和灵活性,并能防治踝关节扭伤、脚跟长骨刺、扁平足等疾病。

脚下长骨刺怎么办呢

1脚底长骨刺,很多人在治疗的时候利用了手术治疗的方法,但是虽然手术治疗可以,去除脚底骨刺,但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并且在做这项手术的时候,费用还是相当比较高的,所以可以选择其他的方法来治疗。

2脚底长骨刺,可以用醋水泡脚的方法来软化骨刺,每天晚上在睡觉之前,烧一壶开水,然后倒在盆子里,放上一些食用醋,注意好洗脚水的温度,醋水泡脚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而且可以软化骨刺,防止疼痛。

3另外脚底长骨刺,也可以用中药来泡脚,但是在取中药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知名度比较高的老中医,不能任意到一些药店去看,通过这些中药来泡脚,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可以达到标本兼治。

注意事项:现在对于脚底长骨刺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才是最重要的,脚底长骨刺在治疗的期间,一定不能活动量太大,不要走太多的路,同时还要坚持每天晚上用水泡脚,每次泡脚的时间不能低于二十分钟,这样是有助于骨刺治疗的。

脚后跟疼是骨刺吗

骨刺是老百姓熟悉的一个词,它也是自然老化的一个现象,也有一些报道说足跟痛是足跟长了骨刺,因此不少人来看病就会问医生:"我是不是脚跟上长了骨刺?"而事实上,在所有跟痛症的患者中,仅有5%的病人是长了骨刺,而更多的90%的病人则是跖筋膜炎,另有一部分病人是胫神经跟后支的问题。

足跟痛是由多种慢性疾病所致。跟痛症是指足跟部跖侧(即足底一侧)的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有跖腱膜炎、足跟脂肪垫炎及跟骨骨刺、跟骨滑囊炎等。另外,腰臀部软组织劳损,膝关节 “髌下脂肪垫炎”、“踝管综合征””等一些疾病也可引起足跟部疼痛。只有找出足跟痛的原因,对症治疗,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腰部骨刺治疗方法

腰椎骨刺是很常见的腰椎疾病,腰椎的骨刺是因为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各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也逐渐衰退老化,退化的椎间盘逐渐失去水份,椎间隙变窄,纤维环松弛向周边膨出,椎体不稳,纤维环在椎体边缘外发生撕裂,导致髓核之突出,将后纵韧带的骨膜顶起,其下面产生新骨,形成骨刺或腰椎骨质增生。一般患上此病后,提醒患者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帮助患者早日摆脱此病。那么,腰椎骨刺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其实生活中,腰椎骨刺治疗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物理治疗,药物离子主要经皮肤汗腺导管口毛孔进入皮内或经粘膜、上皮细胞间隙进入粘膜组织,其生理治疗作用除电流作用外,主要由导入药物离子的药理特性决定,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充分发挥了药物的作用,但因导入药物为液体,易挥发,药效不持久,限制了该方法的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在患上腰椎骨刺后,患者还可以选择腰椎骨刺治疗方法中比较常见的钩活术疗法,钩活术疗法专门治疗颈椎,腰椎,四肢骨关节疾病,由于是微创疗法,所以创口小,安全,采用四位五法效果明显,是治疗颈腰椎疾病的首选疗法。此外,还有按摩与牵引治疗,按摩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炎止痛用作。牵引可减轻骨刺对局部神经、组织的压迫而起到暂时缓解疼痛的作用。适用于颈、腰椎骨刺。按摩与牵引完全靠外力的作用,只对局部进行治疗却忽视了对人体内整体地调节,因此,只能起到暂时的止痛作用,而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足根痛是什么原因

"脚后跟疼的原因有很多可能,如足跟长骨刺,但是也不是所有的骨刺都会引起疼痛。 还有跟痛症,多见于老年人,足底的脂肪垫因弹力下降,跟骨直接长期承受人体的重量,造成疼痛。 再一个就是跟腱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过度使用导致跟腱内的纤维发生慢性损伤。 除了这几个常见的原因,还有一些如跖筋膜炎、跟骨骨膜炎等等。"

脚底骨刺是怎样形成的

足底骨刺的形成多于足跟长时间的负重和磨损有关,当足跟关节出现磨损、破坏后,人体自身会进行自我的修复,硬化与增生,从而形成足跟骨刺,它是人体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足跟骨刺即足跟骨质增生,其症状是足根压痛, 走路时脚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

骨质增生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肢骨纹状肥大 、骨增粗 、脚后跟长骨刺、 膝盖长骨刺、 食指和中指僵硬痛麻

本病起病缓慢,无全身症状,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常为多关节发病,也有单关节发病者。受累关节可有持续性隐痛,活动增加时加重,休息后好转。

疼痛常不严重,气压降低时加重,与气候变化有关。有时可有急性疼痛发作,同时有关节僵硬感,偶尔可发现关节内有磨擦音。

久坐后关节僵硬加重,稍活动后好转,有人称之为“休息痛”。后期关节肿胀、增大及运动受限,很少完全强直,一般表现为骨阻滞征。

相关推荐

脚跟上长骨刺应该怎么办

1.避免长期剧烈运动 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本病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对于持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过度的运动使关节面受力加大,磨损加剧。长期剧烈运动还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过度地受力及牵拉,造成局部软组织的损伤和骨骼上受力不均,因此要避免长期剧烈运动。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避免长期剧烈的运动,并不是不活动,恰恰相反,适当的体育锻炼可有效预防本病。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液,而关节液只有靠“挤压”才能够进入软骨,促使软骨的新陈代谢。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

脚后跟疼痛治疗方法是什么

(1)脚跟痛是因为脚跟长期承受重物负担,以致造成脚跟部位的疼痛。脚跟痛之所以会造成许多人的困扰,主要原因是疼痛的部位是在我们每天日常生活活动一定要使用到的部位—脚底。因此,这个疾病也好发在每天需长时间站著或走路、跑跳等不同工作或职业的人,例如老师、美发理容业、工厂作业员、军人、田径及球类邉订T、外科医师...等。 (2)腰椎型脚后跟疼痛:许多人脚后跟疼痛是由于年龄的增长,腰骶部的马尾神经受到第4、第5根腰椎退行病变变形后(即骨质增生)引起了压迫R20;“窜痛”,从而导致下肢不适的。初期表现就是整个后脚跟

脚后跟肉疼是什么原因呢

(1)脚跟痛是因为脚跟长期承受重物负担,以致造成脚跟部位的疼痛。脚跟痛之所以会造成许多人的困扰,主要原因是疼痛的部位是在我们每天日常生活活动一定要使用到的部位—脚底。因此,这个疾病也好发在每天需长时间站著或走路、跑跳等不同工作或职业的人,例如老师、美发理容业、工厂作业员、军人、田径及球类邉订T、外科医师...等。 (2)腰椎型脚后跟疼痛:许多人脚后跟疼痛是由于年龄的增长,腰骶部的马尾神经受到第4、第5根腰椎退行病变变形后(即骨质增生)引起了压迫R20;“窜痛”,从而导致下肢不适的。初期表现就是整个后脚跟

陈醋泡脚治脚跟骨刺

效果不大。 脚跟骨刺是软骨的一种退行性病变,也是骨质增生的一种,目前临床上除了手术之外基本没有其他完全根治的方法,只有控制和缓解病情的保守疗法。所以,用陈醋泡脚是治不好脚跟骨刺的。

陈醋泡脚治脚跟骨刺脚跟骨刺泡脚要注意什么

1、泡脚的水温不宜过高,建议控制在40-60℃左右。水温过高会导致双脚血管过度扩张,从而导致足部的血液量急速增加,引发充血等不适反应。 2、泡脚的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容易导致人体心率和血液循环加快,导致上身供血不足,增加心脏负担。建议泡脚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 3、在泡脚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按摩足部,按摩足部可以更好地使血液流通,舒缓神经,对于身体有一定的好处。 4、泡脚时间应该在吃完饭之后的一小时左右泡脚,不宜饭后立即泡脚,饭后立即泡脚容易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营养吸收。 5、在泡脚的过程中,一旦

骨刺的症状有哪些

骨刺是指关节因各种原因引起软骨的磨损和破坏,骨刺是一种很自然的老化现象,患者了解骨刺的症状有利于病情的控制。那么,骨刺的症状都有哪些表现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专家对骨刺的症状问题是如何回答的。 骨刺发病时有何表现? 1.膝关节骨刺所产生的症状:膝关节如果长骨刺,会导致膝关节变形、红肿,下楼梯时会有脚软无力的情况,这种症状在下楼梯时会较上楼梯严重,且走路时膝关节会发出咯咯的声响。 2. 腰椎骨刺所产生的症状:骨刺所生长的部位不一定会疼痛,但是如果是压迫神经的话就另当别论了,当腰椎骨刺压迫到附近的神经时,会造成患

脚后跟骨刺的针灸治疗

1.毫针刺法 取穴:阿是穴、太溪、昆仑、承山。具体方法: (1)以阿是穴为主穴,快速刺入,强刺激。 (2)然后再分别将太溪、昆仑、承山刺入,中度刺激。 (3)每10分钟捻针1次,30分钟起针,每日1次,6次为1疗程。 以上各种症型儿童、青年、老年足跟痛患者都可施用此法。 2.电针疗法 在跖筋膜或滑囊周围刺入4针,成四方形,然后通以感应刺激电流,每次20分钟,每日1次,8次为1疗程。 3.艾条灸法 将一端燃着的艾条,对准足部疼痛明显处,至局部皮肤发红,然后距皮肤半寸处固定,熏灸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

脚踝扭伤长骨刺怎么办

骨刺的症状表现与骨刺的大小、病发时间的长短、有无炎症等有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脚后跟脚尖朝上脚后跟向下用力时,里面有针刺感觉,用手摸有麻痹的感觉; 2、长途步行引起劳累后疼痛又会加重,如走路时不慎踩在砖瓦块上或下楼梯时,足部着地用力过猛,会引起剧烈疼痛; 3、足跟外表皮红肿,用手碰触发热; 4、足跟中央有一个压痛点,用手指触压疼痛剧烈; 5、严重者无法踏地行走。 温馨提示:骨刺的症状往往因人而异,以上为常见的足跟骨刺的症状。如果要确定是否是足跟骨刺,建议拍足跟X光片,可明确病情。 如果拍摄X光片

跑步时脚跟疼是怎么回事

只是一般性的组织损伤,这说明你平时很少运动。这是你跑步的技术动作不对,严格说一百米跑是技术含量最高的跑距,但是你只要知道在跑时用前脚掌着地,脚跟尽量不着地,加大你的摆臂频率,就能有一些提高。不过你要进行系统的正规的长时间的锻炼才有更好的效果,你现在的伤势如果不严重就可以参加活动了,晚上用热水多泡一会。 脚后跟痛有很多原因。脚后跟痛可能是跟骨上长有骨刺。长骨刺是引起脚后跟痛的主要原因,但不是惟一的原因。多数人的脚跟痛是因为长骨刺后,引起了跟骨滑膜无菌性炎症而引起的。当然还有可能是跟腱损伤、跟腱炎引起,或者跟

骨刺治疗偏方

治疗骨刺偏方一:将陈醋500克入砂锅煮开,浸入毛巾,温热敷病痛处,或者清洗浸泡患处,每次40—60分钟,每日午、晚各1次。热敷后,再做做腰背部运动、或按摩。同时用手压擦骨刺。 疗效:用于腰背部骨刺,一般2—3个月能见效,约半年可愈。 治疗骨刺偏方二:用料:生川乌、生草乌各50克。 治疗方法:将上味共研为极细的粉末,装入纱布袋内缝合后扎敷于疼痛患处,隔日换1次。 疗效:疗效极佳,一般数月即愈。 治疗骨刺偏方三:黑木耳,浸入老陈醋中,每次吃6克,每日3次,20天为1疗程。(或:川芎,焙研极细粉,热敷。用后再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