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5种眼病及防治方法
最常见的5种眼病及防治方法
1、近视眼
症状描述:这个还用多说嘛,中国的近视眼发病率雄踞世界第二,身边不戴眼镜的朋友真是屈指可数。近视眼的典型症状就是看近处物体还算ok,看远处景色却一片模糊。
发病原因:除了遗传因素以外,发生近视眼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用眼过度,眼睛中的睫状肌和韧带通过收缩和松弛来调节眼睛的屈光度,眼睛长时间得不到休息,睫状肌也会不堪重负滴~如果你是在中国长大,不用多说,你懂的!
该怎么办:目前对待近视的最主要方法还是佩戴框架眼镜来矫正近视,这也是最安全、最方便的视力矫正方法。至于爱美的姐妹佩戴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小编还是持保留态度的,角膜接触镜的卫生问题以及质量都无法保证,长时间佩戴还会影响眼睛的“呼吸”(房水循环)。特别是市场上那些叫不上牌子的美瞳,更是影响眼睛健康的隐患。
2、沙眼
症状描述:幼儿和儿童时期是沙眼的高发期,但是通常症状并不明显,可以自愈;成年人的沙眼的症状和细菌性结膜炎相似,在急性期时,除了有眼睛变红以外,也会出现怕光、流泪、分泌物增加、异物感等等,但是由于沙眼很容易转成慢性,并且症状并不明显(只有眼睛痒痒、干燥、异物感等轻微症状),因此很容易被忽略。可是,一旦患上慢性沙眼,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倒睫毛、角膜混浊、视力下降甚至是失明这些严重的后果。
发病原因:沙眼是由一种被称为“沙眼衣原体”的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发生的结膜角膜炎。国际上曾用一个国家的沙眼患病率来衡量卫生水平,看来引起沙眼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脏”!
该怎么办:相较于红眼病,沙眼的慢性危害更令人恐惧,所以要特别提醒热爱旅游、爱温泉spa的姐妹,你们可是易感人群哦~~一旦患上沙眼,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看医生,千万不要乱用药,特定的抗生素会让你很快好起来的!
3、干眼病
症状描述:顾名思义,干眼症的最主要症状就是眼睛干涩,同时还会有沙粒感、异物感、烧灼感,用眼时间一长就会觉得眼睛酸痛、怕光、痒痒,闭上眼睛会感觉舒服一些。
发病原因:在我们眼球的表面会覆盖一层薄薄的泪膜,每眨眼一次,就会形成一层新的泪膜,保护眼睛。干眼病实际上就是泪液减少引起的,长时间计算机操作、读书、驾驶、佩戴隐形眼镜,空气干燥,眼睛大(小眼睛的童鞋表示很幸福~)等等各种造成泪液减少、蒸发过快或泪液质量下降的原因都会造成干眼病。用电脑的时间越来越长,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让干眼病变成了现代都市人的常见病。
该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不用电脑、少看电视!这根本做不到对不对?即便是你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脑,也要多为眼睛着想!工作时,每隔1小时就要休息一下,闭上眼睛或者远眺窗外的风景;适当控制自己玩游戏、网上购物和qq八卦的时间;尽量与电脑屏幕保持60cm以上的距离。平时可以多眨眼睛,不要瞪着眼睛太过专注;多吃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动物内脏等)等有益于眼睛的食物;缩短佩戴隐形眼镜的时间或者干脆换上一款充满流行元素的框架眼镜。如果上述措施你已经都尝试过却仍没有改善,就需要去看医生啦,他们会建议你使用人工泪液来改善症状~
4、麦粒肿
症状描述:睑腺炎就是我们常说的麦粒肿,眼皮上会长出一个米粒大小的硬结,很红、很痛、很肿,还会有脓,通常会感觉有异物磨眼睛、看不清、流眼泪、很多眼屎糊在眼睛上,严重了还会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即影响了美观,更影响到生活。
发病原因:当眼皮上出现小硬结并伴有红、肿、热、痛的时候,我们就高度怀疑是麦粒肿啦,麦粒肿实际上是眼睑腺体的细菌性感染。当身体抵抗力下降,不注意用眼卫生,或者我们常说的“上火”的时候,就很容易感染睑腺炎~
该怎么办:作为一个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小小的麦粒肿当然不在话下,如果出现轻微的红肿且症状不严重,多喝水、局部热敷,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或者中药滴眼液)促进炎症消散即可;如果症状很严重,生活很受影响,当然要快去看医生啰~得了麦粒肿千万不要用手去挤压或弄破小脓肿,很容易感染扩散滴!
5、红眼病
症状描述:从小就常听说不爱干净的小朋友会得红眼病,红眼病医学上称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眼睛红的像兔子一样,流眼泪、怕光、疼痛、很多分泌物,还有异物感或者烧灼的感觉,很不舒服呢!
严冬警惕风泪眼等5种眼病
风泪眼。冬季天冷风大,对冷空气较敏感的人,眼睛会不由自主地流泪,这种病症叫风泪眼。此病之所以在冬季常见,是因为眼睛受到冷风刺激,泪腺分泌能力增强,泪小管周围肌肉因为遇冷收缩,便出现了“迎风流泪”现象,老年人由于泪腺和泪道功能退化更易患病。因此,寒冷天气外出最好做好眼部防护,大风天气最好减少出行。对于患有沙眼、慢性结膜炎及泪道疾病的人,尤其应注意积极治疗,否则易造成眼病加重,甚至可能导致角膜炎、白内障等。
干眼症。冬季比较干燥,泪液蒸发较多,加上很多人户外活动减少,经常宅在家中看电视、玩游戏、上网等,近距离用眼过度,很容易出现眼睛发干、发涩等症状。建议大家,持续用眼四五十分钟后,最好让眼睛休息一段时间,看书、看电视等要保持正确姿势。同时,一旦出现眼睛酸涩、疲劳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用眼,可用热毛巾敷眼或做眼保健操调节。
青光眼。冬季气温低,寒冷的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短时间内人的眼压会急剧升高,极易诱发青光眼。患者会出现头痛、眼睛胀痛、视力下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休息或睡觉后症状有所缓解或消失。但也正是这一缘故,青光眼的症状往往会被忽视,更有患者认为是患了感冒、肠胃炎等疾病,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建议青光眼高危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40岁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高度近视、远视的眼病患者等,一旦有恶心欲吐、头昏不适、双眼胀痛等症状时,一定要考虑青光眼发病的可能性,及时就医。
雪盲症。这是一种由于视网膜受到强光刺激导致视力模糊的现象。在北方,下雪天应注意护眼,因为雪地对日光的反射率极高,可达到将近95%,直视雪地就如同直视阳光,极易对眼睛造成损伤。因此,如果长时间观赏雪景,最好佩戴合格的墨镜。一旦出现雪盲症,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黑暗处,或者用眼罩蒙住患者眼睛,用湿毛巾冷敷眼部。值得注意的是,出现雪盲症时切忌用手揉眼,因为揉眼会加重病情。
眼中风。眼中风是因为血管硬化、血管内皮损害形成的血栓或血管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脱落,造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多发于老年人,特别是伴有心血管病的老人。预防眼中风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治疗各类老年病,避免过度疲劳及紧张,放松节奏,减轻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高危人群应定期做眼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病变。一般来说,眼中风在发病前有一些先兆,如眩晕恶心、一过性失明、眼前黑雾或波纹、视物模糊或重影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最好马上去医院检查。
老人怎样能预防5种眼病
多补维C防白内障。
老人白内障主要是因为衰老引起的晶体代谢异常。白内障引起的视力下降是无痛、渐进的,特别是有近视或远视的老人,原来戴着合适的眼镜突然变得不清楚了,也可能是白内障。白内障患者大多缺乏维生素C。想要预防,多吃葡萄、西瓜、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效果最佳。
情绪稳定防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科疾病。情绪差、过度用眼等就会诱发。青光眼虽然不能治愈,但是可以控制。可多吃黄花菜、佛手、桂圆等补益肝肾的食物。同时,青光眼患者不宜多喝水,以免加重病情,日常饮用牛奶、豆浆、果汁等流质饮食也应注意适量;不宜食用大葱、生姜、大蒜等辛辣食物。
保护眼底防黄斑变性。
黄斑变性是老人常见的致盲眼病,可能与长期慢性的光损伤、遗传、代谢、营养等因素有关。发病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如果老人出现视物变形、视野中有暗点或者视力下降等情况,要考虑出现眼底病变的可能。
全身健康防干眼症。
干眼症是老人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主要是由泪液的质或量以及泪液动力学异常引起的。干眼症的原因非常多,老人比较常见的是睑板腺功能障碍、长时间近距离工作以及患有糖尿病、类风湿等全身性疾病。子女平时要注意老人是否有眼干、眼痒、异物感、烧灼感、容易疲劳等症状,如果有应及时就诊。室内可用加湿器提高环境的湿度;让老人少吹风,少吹空调等,来配合缓解干眼的不适。
营养均衡防老花眼。
有老花眼的老人,看近距离的物品和文字会模糊不清。建议平时多吃富含维生素A、B族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瘦肉、鱼、蛋、牛奶、菠菜、胡萝卜、南瓜、核桃、桂圆等。
警惕最易导致失明的5种眼病
1、白内障
白内障是导致失明的第一大眼病,因晶状体变混浊引起。估计目前全世界有2千万人因此失明,我国目前失明人数中有半数是白内障引起的。因此白内障盲是防盲治盲最优先考虑的眼病。白内障一旦确诊,就应尽早考虑进行手术,否则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中老年朋友如果视力越来越差、眼前有黑影,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一般认为白内障不能被预防,但通过手术可将大多数盲人恢复到接近正常的视力。
2、青光眼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力或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青光眼是一种终身进展、不可逆性的致盲性眼病,该病已成为全球导致失明的第二大眼病。但许多青光眼患者在疾病初期往往没有症状或症状表现不明显,一旦忽视任由疾病发展到晚期,患者的视功能就会被损害,导致无法挽回的局面。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有青光眼家族史、近视眼度数在600度以上等高危人群,每年至少做一次眼科检查。如果有眼肿等不适,每隔半年就应检查一次。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超过10年约有半数合并有视网膜病变,其中1/4病人视力障碍甚至于失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慢性的,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相当大的影响。合理控制和早期治疗糖尿病对于控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有效的。改变生活方式,进行恰当的干预可能会改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预后。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础上,每年必须查一次眼底。
4、老年性黄斑变性
黄斑位于视网膜的中央,是人的视觉最敏锐和最关键的部位,主要用于精细视觉和识别颜色,对视力影响很大。是当前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疾病之一。由于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因此,如果家族中有人患老年黄斑变性,那么家族成员中50岁以上者应该定期进行视力及眼底检查,一旦发现病变,应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争取尽早治疗,防止失明。
5、感染性眼病
角膜炎和沙眼等感染性眼病也是导致失明的常见眼病。从建国初期到上世纪70年代,导致失明的主要疾病是感染性眼病,其中以沙眼为主。经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沙眼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明显下降。但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沙眼仍是严重的致盲眼病。而如今以感染所致的角膜炎症发病率增高,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病毒性、霉菌性等角膜炎是减少角膜病致盲的重要手段。
糖尿病眼病防治八招
一、控制血糖
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眼病的根本措施。有人进行过长达20余年的观察,发现80%以上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人在20年后会发生视网膜病变,而控制良好的病人只有10%左右出现视网膜病变,差别非常巨大。
二、控制血压
血压、血脂、血糖对预防糖尿病眼病都很重要。有人曾研究过两组糖尿病患者,一组是高血压,一组是正常血压,观察血压对眼底病变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血压组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高了34%。每个人的视力主要是靠黄斑区的光反射,黄斑区出现水肿即影响视力,有人认为糖尿病最影响视力的是黄斑区的水肿。
有人做了实验,一组高血压,一组正常血压,结果是高血压组的视力明显低于正常血压组,也就是说,平常控制血压很重要,血压不控制好,很容易出现糖尿病眼病。有些病友现阶段血压不好,但暂时没有任何反应,但如长此以往,10年后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几率非常大,还会导致失明。
三、控制血脂
血脂也很重要,当病人有严重高脂血症时,血液中含有大量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可使视网膜血管颜色变淡而近乳白色。这些脂蛋白有可能进一步从毛细血管中漏出,这就是视网膜脂质渗出,在视网膜上呈现出黄色斑片。如果脂质渗出侵犯到黄斑则可严重影响视力。
高脂血症引起的视网膜静脉血栓,后果非常严重,且不易被及早发现。高浓度的血脂可以激活血小板,使其释放多凝血因子,造成血小板聚积性增高,血管内血栓形成。若血栓发生于眼睛内,可以造成视网膜血管阻塞。
中央静脉阻塞可表现为视盘周围环状出血和渗出及视网膜静脉扩张,可引起视力严重下降,且老年人严重的视力下降可造成双目失明。
四、定期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不可逆转的,必须早发现、早治疗,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视力及眼底。1型糖尿病患者应在发病5年后每年检查一次;2型糖尿病患者则应从发现糖尿病
五、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戒除不良嗜好
糖尿病病友必须戒烟;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和高脂肪的食品;适当锻炼,但避免剧烈运动;脑力劳动者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阅读、使用电脑等造成的视疲劳,从而尽量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
另外,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对糖尿病及其引起的多种并发症都要加强重视。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在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很多种糖尿病眼部病变都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得到很大提高。
六、与电脑和平共处
自我调节 使用电脑一段时间后,做5分钟眨眼运动,可以改善睫状肌的调节作用;或者再做一下眼部按摩,眼睛周围有很多穴位,许多经脉由此而过,通过按摩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明显改善视疲劳状态。
七、饮食或者药膳的调理
中医讲“药食同源”,可以利用一些食物来调节视疲劳状态。 没有糖尿病的眼病患者可以泡茶,比如菊花绿茶,在绿茶中加一些菊花;有糖尿病的患者可以泡菊花,加枸杞、决明子,可滋阴、养肝、明目。每天热水冲泡两次代茶饮,早上、下午各一杯。在水温不很烫的时候,把眼睛贴在杯子口,用代茶饮的热气熏眼睛,茶稍凉之后喝掉,这样,一次代茶饮起到了两次保护眼睛的作用,内外兼用。
八、出游防护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大部分专家都主张的控制血糖三大法宝为:带着白开水,多运动,多吃蔬菜。
出游是一项很好的运动方式,但是夏日阳光好,紫外线很强烈,很多研究资料已经明确显示:紫外线照射可诱发白内障,所以,不管是糖尿病患者还是正常人,在夏季外出时,都需要打遮阳伞、戴上防护眼镜,比如墨镜。购买太阳镜时需注意,要选择真正能防紫外线的眼镜。
干眼病防治的三大误区
为预防眼疲劳,不少人纷纷采取了不同措施,在办公桌上备用一瓶眼药水就是最常见的现象。不过由于缺乏护眼知识,选择这种措施未必就科学,以下是在干眼病的认知上最容易出现的误区。
误区一:眼睛干燥就点眼药水
当我们长期面对电脑或大气污染等原因引发眼睛干涩酸痛、疲劳不适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恐怕就是去药店购买眼药水。过度使用眼药水就是我们最容易踏入的误区之一。医生不主张干眼病患者长期使用眼药水。因为目前90%的眼药水中都含有防腐剂,这些物质会对眼睛表面的细胞产生损害。就有乱滴眼药水致盲的病例,所以眼睛出现不适还是要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不要随意乱滴眼药水。
误区二:干眼病一次就能治愈
干眼病需要长期治疗,不是看一次医生就能治愈的,而且治疗期间病情可能会反复。因为无论是全身疾病还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干眼病,都只有去除了病因才能根治。
误区三:患了干眼病会失明
很多患者担心干眼病会导致失明,心理压力较大。其实只有极少数由于全身疾病引起的干眼病会致盲,大部分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会导致失明。
宝宝5种眼病治疗办法
早诊早治出生半年内查视力
我国对婴幼儿眼部体检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基本没有人带孩子到眼科做检查。国外的宝宝半岁时就要到医院进行眼部体检,2岁会使用图形视力表,3岁即会看“E形”视力表。
宝宝家长可用家庭自测的方式来判别孩子的视力情况,一般先遮挡住孩子的一只眼睛,然后将一个大玩具递给孩子,如果孩子哭闹或没有任何反应则证明没有遮挡的眼睛有问题,如果孩子拒绝或伸手抓玩具,则表明正常。
另外,儿童眼球娇嫩,自护能力差,若遭受外伤,又未及时合理处置,常导致严重视力损害,甚至失明或失去眼球。对于儿童眼外伤,一定要及时治疗,使损害降到最低点。
红眼病滴眼药水即可解决
目前是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的高发季节,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即人们常说的“红眼病”,直接接触细菌是其致病原因。婴幼儿期间,免疫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建立,不能正确识别有害细菌是“异己细胞”,一旦把它当成自己的朋友,将很快被感染。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双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细菌可以通过宝宝的小手、用品、饮用水等多种媒介传播。
该病传染性极强,发病时有流泪、异物感、烧灼感,宝宝的一般表现为经常揉搓眼睛;大量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从眼睛里流出,早上醒来时,睫毛被分泌物粘住不能睁眼。
家长发现孩子患有结膜炎后不必惊慌,只需带孩子到医院治疗即可,一般滴抗生素类眼药水即能解决问题。
多色彩居室有效防弱视
我国弱视儿童人数相当“可观”,每100个儿童中就有3个是弱视。
宝宝的眼球经检查一切正常,而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即使戴矫正镜后视力仍不能达到孩子所属年龄应有的视力时,可确诊为“弱视”。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不能接受太阳光照射,常把居室的窗帘拉上,带宝宝出门时,小车子用布盖着,这些做法均不合适。其实即使在明媚的阳光下,只要婴幼儿眼睛不直视太阳,眼睛就不会受损伤,恰恰相反,多见光亮对婴幼儿眼睛发育还有促进作用。
把宝宝的房间打扮得像童话世界一样花花绿绿并非为了好看,它的最大作用是刺激婴幼儿对色彩的反应。陈刚说,除了买玩具要挑选鲜艳的颜色外,还要注意个头儿要大,因为孩子视力在6岁之前,不能和成人相“媲美”。
弱视治疗应“赶早集”,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一旦超过14岁,治愈基本无望。
“猫眼”厉害危及生命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眼病中较常见的恶性瘤,好发于1~5岁,25%的患者为双眼同时发病,该病起于胎儿时期的基因突变,有遗传因素。早期可经瞳仁看到眼内有灰白色或淡黄色反光,犹如“猫眼”,也有人称之为猫眼病。
视网膜母细胞瘤目前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临床中遇到的病人大部分已经到了晚期,不得不摘除眼球,只有这样才能挽救生命。如果在最早期发现,可以采取激光、放疗等方式保住眼球、维持残存的视力。
补充维生素A预防角膜软化症
维生素A、蛋白质缺乏可导致角膜基质溶解,使婴幼儿患上角膜软化症。维生素A人体不能自产,必须由外界供给,前些年生活条件差时,缺乏维生素A的婴幼儿较多,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缺乏维生素A的现象已经不多见了,但如果没有采取母乳喂养或母乳不够,婴幼儿断奶时,仍可造成维生素A的缺乏。
据介绍,虽然目前角膜软化症病人不多,但维生素A对眼睛的作用是巨大的,夜盲症就是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疾病,因此应及时给予补充。母乳、动物肝脏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平时婴幼儿应多食豆奶、牛奶和鱼肝油。
宝宝5种眼病治疗办法
早诊早治出生半年内查视力
我国对婴幼儿眼部体检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基本没有人带孩子到眼科做检查。陈刚说,国外的宝宝半岁时就要到医院进行眼部体检,2岁会使用图形视力表,3岁即会看“E形”视力表。
宝宝家长可用家庭自测的方式来判别孩子的视力情况,一般先遮挡住孩子的一只眼睛,然后将一个大玩具递给孩子,如果孩子哭闹或没有任何反应则证明没有遮挡的眼睛有问题,如果孩子拒绝或伸手抓玩具,则表明正常。
另外,儿童眼球娇嫩,自护能力差,若遭受外伤,又未及时合理处置,常导致严重视力损害,甚至失明或失去眼球。对于儿童眼外伤,一定要及时治疗,使损害降到最低点。
红眼病滴眼药水即可解决
目前是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的高发季节,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即人们常说的“红眼病”,直接接触细菌是其致病原因。婴幼儿期间,免疫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建立,不能正确识别有害细菌是“异己细胞”,一旦把它当成自己的朋友,将很快被感染。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双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细菌可以通过宝宝的小手、用品、饮用水等多种媒介传播。
该病传染性极强,发病时有流泪、异物感、烧灼感,宝宝的一般表现为经常揉搓眼睛;大量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从眼睛里流出,早上醒来时,睫毛被分泌物粘住不能睁眼。
家长发现孩子患有结膜炎后不必惊慌,只需带孩子到医院治疗即可,一般滴抗生素类眼药水即能解决问题。
多色彩居室有效防弱视
我国弱视儿童人数相当“可观”,每100个儿童中就有3个是弱视。
宝宝的眼球经检查一切正常,而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即使戴矫正镜后视力仍不能达到孩子所属年龄应有的视力时,可确诊为“弱视”。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不能接受太阳光照射,常把居室的窗帘拉上,带宝宝出门时,小车子用布盖着,这些做法均不合适。其实即使在明媚的阳光下,只要婴幼儿眼睛不直视太阳,眼睛就不会受损伤,恰恰相反,多见光亮对婴幼儿眼睛发育还有促进作用。
把宝宝的房间打扮得像童话世界一样花花绿绿并非为了好看,它的最大作用是刺激婴幼儿对色彩的反应。陈刚说,除了买玩具要挑选鲜艳的颜色外,还要注意个头儿要大,因为孩子视力在6岁之前,不能和成人相“媲美”。
弱视治疗应“赶早集”,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一旦超过14岁,治愈基本无望。
“猫眼”厉害危及生命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眼病中较常见的恶性瘤,好发于1~5岁,25%的患者为双眼同时发病,该病起于胎儿时期的基因突变,有遗传因素。早期可经瞳仁看到眼内有灰白色或淡黄色反光,犹如“猫眼”,也有人称之为猫眼病。
视网膜母细胞瘤目前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临床中遇到的病人大部分已经到了晚期,不得不摘除眼球,只有这样才能挽救生命。如果在最早期发现,可以采取激光、放疗等方式保住眼球、维持残存的视力。
补充维生素A预防角膜软化症
维生素A、蛋白质缺乏可导致角膜基质溶解,使婴幼儿患上角膜软化症。维生素A人体不能自产,必须由外界供给,前些年生活条件差时,缺乏维生素A的婴幼儿较多,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缺乏维生素A的现象已经不多见了,但如果没有采取母乳喂养或母乳不够,婴幼儿断奶时,仍可造成维生素A的缺乏。
据介绍,虽然目前角膜软化症病人不多,但维生素A对眼睛的作用是巨大的,夜盲症就是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疾病,因此应及时给予补充。母乳、动物肝脏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平时婴幼儿应多食豆奶、牛奶和鱼肝油。
宝宝为什么习惯性揉眼
一类是不良习惯,孩子哭闹、玩耍、有困倦或入睡之前、视疲劳时,往往喜欢揉眼,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经常揉眼的不良习惯。当孩子哭闹或揉眼时,应及时地用柔软的纸巾帮他擦净眼泪。如孩子面孔、眼部有汗水或尘污时,应及时帮他洗净擦干,保持孩子眼睛和面孔的清洁干净,这样便可减少小孩揉眼的机会,避免养成揉眼的不良习惯。
另一类是与眼病所引起的眼部不适有关。各种眼病及不适都会引起揉眼,如过敏性结膜炎、倒睫、婴幼儿泪囊炎等,其中尤以过敏性结膜炎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儿童过敏性眼病日益增多,而过敏性结膜炎症状往往都不太严重,结膜轻度充血,很少会引起家长的注意。 而眼睛的不适、发痒常常会导致小儿揉眼不止,所以如果孩子经常揉眼或有结膜炎时,除了及时就医外,同时还应该在生活环境中寻找一下有无明显的致敏原,如新装修的居室、食品中的鱼鲜类等,特别是家养的宠物、铺设的地毯,会向室内散发大量的致敏物质。应使孩子远离致敏原,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治过敏性眼病,防止揉眼的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