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鸡汤的做法
家常鸡汤的做法
材料:三黄鸡、食盐、葱、姜、料酒、胡椒粉、枸杞
1、三黄鸡洗净,去掉内脏和鸡油;葱切段,姜切片
2、枸杞用水泡发;锅置火上加入适量水、料酒烧开下入鸡焯去血沫捞出备用
3、焯水的三黄鸡用清水洗净血沫;加葱姜、料酒大火烧开
4、撇去浮沫,转小火煲至1小时;用勺撇去鸡汤上的油脂
5、加入枸杞再煲10分钟;盛入碗中加入盐和胡椒粉调味即可
看了上面这些内容,要知道不是什么病都用鸡汤进补。体质虚弱的人需要进补,但是进补也是有讲究的,有技巧的,不能盲目进补,反而会威胁到身体的健康。鸡汤进补也是如此,以上为大家介绍了鸡汤进补的禁忌,希望大家要注意。
鸡汤不能和什么一起炖 家常炖鸡汤的做法
食材:鸡、蒜、姜、枸杞、盐、黑枣。
做法:
1、将鸡清洗干净,用盐和香油涂抹于鸡的表面和内部,将蒜、姜、枸杞塞进鸡肚中。
2、将鸡放入到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3、开大火进行熬煮,煮沸之后转小火慢炖。
4、小火慢炖1小时之后,加入黑枣,继续炖煮15分钟。
5、炖烂鸡之后,加入适量的盐进行搅拌均匀即可。
老母鸡汤的功效与作用 老母鸡汤的家常做法
材料:老母鸡1只 。
调料:葱段,姜片,精盐,绍酒各适量。
做法:
1.老母鸡去毛,取出鸡胗,鸡肝,鸡心,除去杂质,放入清水中漂洗干净。
2.锅中加入清水烧沸,放入净鸡和鸡杂焯烫约半分钟,捞出用冷水过凉,沥干水分。
3.取一炖锅,将净鸡,鸡胗,鸡肝,鸡心,火腿放入锅中,加清水淹没鸡身。
4.再倒入绍酒,葱段,姜片调匀,用圆盘压住鸡身。
5.开旺火烧沸鸡汤,撇去浮沫,转微火炖约3小时至鸡肉酥烂,离火。
6.取出圆盘,去掉葱段,姜片,再捞出鸡胗,鸡肝,鸡心,再煮沸片刻即成。
冬天喝鸡汤可加这些食材
冬天喝鸡汤需加料
生姜。加入生姜,可滋补强精、缓解感冒、提高人体免疫力。搭配鸡汤对于风寒感冒更有帮助,食一碗生姜鸡汤,赶走体内寒气,起到防寒养生的作用。
枸杞。加入枸杞能平补阳气,有助于人体阳气生长,抵抗严寒。也可以加些冬瓜、蘑菇之类吸油食物,能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人参。入冬时喝人参鸡汤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滋补方法。人参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冬季患上感冒的几率。
板栗。板栗在我国北方地区随处可见,它含有大量的淀粉和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性味甘温,能厚肠胃、补肾气,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消肿等功效。
柠檬。柠檬汁可使经典鸡汤配方风味更加独特,同时还可增加额外的维生素C摄入量。
香菇。香菇里含有一种叫香菇多糖的成分,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黄芪、党参。黄芪、党参这两种补益的知名中药,它们的有效成分也是多糖,分别叫黄芪多糖、党参多糖,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3种鸡汤的做法。
3款家常鸡汤的做法
人参炖鸡
材料:人参10克,母鸡一只(大约1200克)
调味料:油,鲜汤,味精,盐,黄酒,姜片,葱段
做法:母鸡宰杀洗净后,剁去鸡爪,切块,放沸水汆烫,捞出洗净,人参用清水泡软洗净备用;油锅烧热,加入姜片、葱段和鸡肉炒香,调入黄酒,倒入鲜汤煮沸;将鸡肉及鸡汤倒入砂锅里,放入人参片,用小火炖到鸡肉烂熟,然后加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大补元气,安神、益智,暖胃、补肺;
蘑菇炖仔鸡
材料:熟鸡块250克,鲜蘑菇150克
调味料:油,清汤,味精,盐,黄酒,姜片,葱段
做法:蘑菇用清水清洗干净,切成厚片备用;油锅烧热,放姜葱、蘑菇煸炒片刻,然后倒入清汤、鸡块和黄酒,大火煮沸,撇去浮沫,煮熟,加盐味精,拣掉姜葱即可。
功效:大补气血,滋补五脏。
人参附鸡汤
材料:枸杞10克,母鸡一只,熟附子12克,西洋参12克
调味料:葱姜汁,黄酒,盐适量
做法:枸杞子、附子、西洋参洗净,母鸡洗净,去肥油,切块;去砂锅,倒入清水、鸡块、葱姜汁和黄酒,大火煮沸,撇去浮沫,再加枸杞子、熟附子、西洋参,改用小火慢炖3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强身健体,补益心脏,对心脏病患者有益,到那时感冒发热者不适宜食用。
那么,哪些人不适合喝鸡汤呢?
3种人不宜喝鸡汤
胃酸过多:鸡汤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因此患有胃溃疡、胃酸过多或胃出血的病人,一般不宜喝鸡汤。
胆道疾病:胆囊炎和胆石症经常发作者,不宜多喝鸡汤,因鸡汤内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参与,喝鸡汤后会刺激胆囊收缩,易引起胆囊炎发作。
高血压症:高血压患者喝鸡汤,除引起动脉硬化外,还会使血压持续升高,难以降下。
鸡汤的做法很简单,很适合冬天进补哦。
哪些人不能喝鸡汤 怎么煲鸡汤进补
我们都知道鸡汤是很好的滋补汤,生病、进补的时候都会选择鸡汤来喝,但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鸡汤,不同的人群煲汤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所谓“虚则补之”,并非人人需要进补。人们常说秋贴膘,冬进补,秋冬季节人的合成代谢功能增强,机体很容易吸收营养,是进补的绝佳时期。对于一些体重偏低、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的人,需要适当进补可以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同时储存能量好过冬。对于一些身体素质本身就比较好的人来说,这个时候可以喝汤吃肉,但是同时需要多锻炼,走出室内,亲近大自然,做到进出平衡。对于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和“三高”人群就不能盲目进补,以免加重身体负担,造成不良后果。
哪些人不适合喝鸡汤进补
鸡汤性温,鸡汤里多是油、热量和脂肪,有5类人就不适宜喝。
1、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宜喝鸡汤,因为鸡汤富含嘌呤和脂肪,会诱使痛风发作。
2、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本身胃酸多、消化功能就不好,多喝鸡汤会促进胃酸分泌,不仅不利于消化,反会增加胃肠负担,造成消化不良。
3、胆囊炎和胆石症经常发作者,不宜多喝鸡汤,因鸡汤内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一起参加,喝鸡汤后会刺激胆囊收缩,易引发胆囊炎发作。
4、高血脂症和脂肪肝患者,鸡汤中的脂肪被吸收后,会促使血脂、血胆固醇进一步升高,造成脂肪在肝内积聚,会在血管内膜沉积、引发冠状动脉硬化等病态。
5、肾脏功能不全患者,鸡汤内含有某些小分子蛋白质,患有急性肾炎、急慢性肾效果不全或尿毒症的病者,因为病者肾肝对蛋白质分解产物不能准时处置,喝多了鸡汤就会引发高氮质血症,加重病的进程。
另外,鸡汤的营养价值绝对不如鸡肉多,主要是一些水溶性小分子物质,除此之外就是油和热量,嘌呤的含量也很大,汤里所含的蛋白质仅为鸡肉的7%左右,客观上来说并不营养。所以最健康的吃法,应该是主要吃鸡肉,汤只是调味。
此外,体质弱的人可喝老母鸡汤进补,特别有好处,另外,乌骨鸡炖汤也可起到补气血、益精气的作用;清淡一点的小公鸡则应是年轻人的首选;长身体的小孩,最好还是服用童子鸡煮的鸡汤,“童子鸡”也就是小公鸡,对于冬天怕冷、儿童发育迟缓等,吃“童子鸡”有益于促进身体生长发育。
不同人群的药膳鸡汤
在鸡汤中加入中药材的“药膳鸡汤”,不但很补,还能起到食疗的作用。另外,对于白领、青年女性等人群,还可以通过“药膳鸡汤”来达到抗疲劳、养颜美容的作用。
1、老年人:在鸡汤里配上山药、菟丝子、杜仲,具有补肾、抗衰老的作用。
2、青年女性:在鸡汤里配上玉竹、菟丝子、女贞子,具有养颜护肤、美容的作用。
3、白领人群:在鸡汤里配上枸杞子、茯神、百合,具有养心安神、抗疲劳的保健作用。
4、体质较弱、经常生病的人群:在鸡汤里配上黄芪、黄精、白术,具有益气养肺、调节免疫的作用,还可以预防感冒。
“药膳鸡汤”的做法是:把每种中药各取20~30克,用纱布袋子包好,放到锅里和鸡一起煨,40~60分钟后,将包有中药的袋子取出来,烹饪鸡汤的其他作料照样放;每天喝一次,半个月为一个疗程,每次两个疗程。
家常鸡汤的做法
材料:三黄鸡、食盐、葱、姜、料酒、胡椒粉、枸杞
1、三黄鸡洗净,去掉内脏和鸡油;葱切段,姜切片
2、枸杞用水泡发;锅置火上加入适量水、料酒烧开下入鸡焯去血沫捞出备用
3、焯水的三黄鸡用清水洗净血沫;加葱姜、料酒大火烧开
4、撇去浮沫,转小火煲至1小时;用勺撇去鸡汤上的油脂
5、加入枸杞再煲10分钟;盛入碗中加入盐和胡椒粉调味即可
看了上面这些内容,要知道不是什么病都用鸡汤进补。体质虚弱的人需要进补,但是进补也是有讲究的,有技巧的,不能盲目进补,反而会威胁到身体的健康。鸡汤进补也是如此,以上为大家介绍了鸡汤进补的禁忌,希望大家要注意。
鸡汤虽好,上面介绍的5类人群也不适宜喝鸡汤,另外,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鸡汤药膳,以后大家喝鸡汤的时候要注意。
乌鸡汤的家常做法
乌鸡是药食同源的保健佳品,食用乌鸡可以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妇女缺铁性贫血症等有明显功效,对治疗女性体弱不孕、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赤白带下及产后虚弱等症均有疗效,并可用于肺结核、冠心病、胃溃疡、神经衰弱、小儿佝偻等症的辅助治疗。
1. 乌鸡冷水下锅,焯水,撇去浮沫,捞出备用。
2. 汤料用温水浸泡十分钟。
3. 砂锅加入热水,放入乌鸡和汤料,加生姜和米酒,炖90分钟。出锅前加食盐。
鸡汤能下奶吗 公鸡汤的家常做法
食材准备:
嫩公鸡1只、肉苁蓉50克、生姜2片。
制作要领:
1、嫩公鸡剖净,去内脏,洗净斩块;肉苁蓉、生姜(去皮)分别用清水洗净,备用。
2、将以上备用料一齐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炖盅加盖,放入锅内用文火隔水炖2—3小时,调味食用。
当归乌鸡汤的家常做法 当归乌鸡汤适合人群
女性产后出血过多、恶露不下、腹胀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血虚体弱、气血不足、头痛头晕、老年肠燥便秘等病症者适宜食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女性朋友来说的话,月经不调,皮肤暗黄粗糙,经常喝一些乌鸡汤,可以让女性朋友滋阴养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