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胃痛怎么治疗
突发胃痛怎么治疗
治疗急性胃痉挛——梁丘穴
急性胃痉挛多是由于饮食不规律造成的,生冷食物和对胃有刺激的食物也可以引起胃痉挛。好多人在夏天都喜欢吃雪糕、喝冷饮来解暑,但是如果喝入大量的冷饮,使寒气凝结在胃里,刺激胃壁,阻碍了胃的正常功能,就会引起急性胃痉挛。这时食物不能消化,越发堆积在胃中,导致越积越多,越积越难消化,越积越疼。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赶紧点揉梁丘穴。
梁丘穴,梁指屋之横梁;丘指土堆。当绷紧大腿肌肉时,这个穴位在隆起的股外侧肌肌腹下缘,如同在山坡下一般,因此得名。梁丘为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有调理脾胃之效,中医理论认为,郄穴是脏腑经气深聚之处,阳经的郄穴可治疗急性痛证,阴经的郄穴可以治疗出血类疾病。因此,急性胃痛发作,疼痛难忍时,可以点按足阳明胃经的梁丘来缓解。点揉的方法是,将拇指立起,指尖用力点按梁丘,每次1分钟,左右交替,直到症状缓解。
快速取穴: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主治:胃痉挛、腹泻、膝盖痛、浮肿等。
治疗气滞胃痛——章门穴、期门穴、中脘穴
气滞胃痛,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有点专业,但是提起气滞胃痛颗粒,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气滞性胃痛通俗地说就是气运行不畅而停滞的病理变化,诱发的原因可能是饮食邪气,或七情郁结,或体弱气虚不运等。一般来说,这种胃痛生气的时候最容易发作,患者表现为一生气就胃疼、发胀,连带两肋也胀痛,嗳气、消化不良等。治疗的时候要以疏肝理气为主,推荐使用的穴位是章门、期门、中脘。
章门穴属足太阴脾经,期门穴属足厥阴肝经,前者为脾之募穴,后者为肝之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两穴位于胁肋,可以调和肝脾,理气止痛。
中脘穴属奇经八脉之任脉,为胃之募穴,是胃部气血聚集之所,最善于调理肠胃,也是六腑之会,可健运脾胃,调理气机。适合温热刺激,摩热、热灸均可。
操作的时候可以将3个穴位一起擦热,方法是将双手手掌放于两胁(肋骨下缘章门穴处),自章门穴沿肋弓经期门穴擦至中脘穴处,左右交替来回擦动,即擦完左手擦右手,直到胁肋、胃脘均发热为宜。
章门
快速取穴:侧卧举臂,从腋中线第十一肋骨端稍下处,屈肘合腋时,当肘尖尽处。
主治:胁痛、泄泻、痞块。
期门
快速取穴:仰卧位,先定第四肋间隙的乳中穴,并于其下两肋(第六肋间)处取穴。
主治:胃肠神经官能症、肠炎、胃炎、胆囊炎、肝炎、肝肿大、心绞痛、胸胁胀满、癃闭、遗尿、肋间神经痛、腹膜炎、胸膜炎、心肌炎、肾炎、高血压。
中脘
快速取穴:仰卧位,在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按压有酸胀感。
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吞酸、食不化、疳积、黄疸、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
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仗着自己年轻就不拿胃当回事,就算有再高明的方法,也不如大家自己平时注意保养,俗话说,胃病要“三分治七分养”,饮食调摄才是保养脾胃的关键。
下脘痛咋回事 下脘应用配伍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消食导滞化积,如配梁门,中脘,天枢,足三里,治疗食滞胃肠之腹痛,腹胀,胃痛,泄泻,便秘;配璇玑,梁门,腹结,足三里,治疗食不化,伤食呕吐。
2、配天枢,水分,神阙,阴陵泉,针刺补法,灸神阙,水分,温阳散寒,和中止痛,治疗寒邪客胃之腹痛,腹胀,腹内痞块,呕吐,泄泻等。
3、配天枢,阴陵泉,足三里,针刺泻法,清利湿热,治疗胃肠湿热之泄泻,便秘,痢疾等。
4、配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针刺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治疗木郁乘土之胃痛,腹痛,泄泻等。
5、配中脘,天枢,脾俞,关元,足三里,陷谷,针刺补法,灸中脘,关元,温阳和中,治疗脾胃阳虚之腹痛,泄泻,肠鸣,反胃等。
苏打饼能缓解胃痛
现在昼夜温差悬殊,很多老胃病受冷空气刺激后很容易出现反酸、胃痛等不适。
偏方:当胃痛发作时可以吃酵母粉、吃苏打饼干,因为它们是碱性的,可以中和引发胃痛的胃酸。这跟胃药的原理一致,因而能治疗胃病。
正解:吃Ph值呈碱性的食物确实能缓解胃痛,但仅此而已,并不能治疗胃病,还有让胃酸增多的可能性。
酵母粉、苏打水、苏打饼干Ph值为碱性,确实能中和胃酸。如果患者已经被确诊为胃病,反酸、胃痛时可以吃这点暂时缓解不适,但它们不能治疗胃病。如果胃痛反复发作,必须上医院看病找出原因并系统治疗。一来,能引发胃痛的胃病有胃溃疡、胃炎、胃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它们的治疗方式、选用药物各不相同;二来,胃癌也有胃痛症状,盲目吃酵母粉、小苏打症状虽能缓解,却耽误疾病治疗。中老年患者更应提防这种情况。此外,胰腺疾病、胆脏疾病、心绞痛均可表现为胃痛,盲目以为“胃痛就是胃病”都会耽误治疗。
胃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起居不调
平时患有胃病的人,当遭受到雨淋风吹,寒气侵袭,或者进食生冷食品及饮料等,会引起气血凝滞,胃黏膜突然收到不良刺激,导致胃平滑肌痉挛,引起突发胃痛。
疾病因素,常见的可引起胃痛的疾病有消化道溃疡、胃炎等可直接引起胃痛不适,此外胆囊炎、胰腺炎等会造成胆汁反流,大量的胆酸能够破胃黏膜的屏障,造成幽门功能紊乱,而引起胃部疼痛。
男人胃痛吃什么食物好 苏打饼干
当胃痛发作时可以吃酵母粉,吃苏打饼干,因为它们是碱性的,可以中和引发胃痛的胃酸。这跟胃药的原理一致,因而能治疗胃病。
酵母粉、苏打水、苏打饼干PH值为碱性,属于弱碱性食物,确实能中和胃酸。如果患者已经被确诊为胃病,反酸、胃痛时可以吃这点暂时缓解不适,但它们不能治疗胃病。
筋缩的准确位置怎么找 筋缩穴常用配伍
1.配风府,大椎,阳陵泉,行间,针刺泻法,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治疗肝风内动之脊强,筋挛拘急,四肢不收等症。
2.配印堂,大陵,膻中,丰隆,三阴交,针刺泻法,化痰降浊,治疗痰浊蒙心之癫证。
3.配通里,丰隆,三阴交,行间,针刺泻法,化痰熄风,开窍醒神,治疗痰蒙心窍之惊痫。
4.配大椎,瘛脉,腕骨,行间,针刺泻法,清热熄风,治疗温邪热极生风之小儿急惊风。
5.配至阳,腕骨,阳陵泉,太冲,针刺泻法,利胆退黄,治疗肝胆湿热之阳黄。
6.配悬枢,期门,上脘,足三里,行间,针刺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治疗肝气犯胃之胃痛。
板栗发霉了还能吃吗 板栗发霉吃了怎么办
不小心吃了发霉的栗子,吃发霉的食物的确有致癌的可能,但是偶尔吃一点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不需太过担心,但是需要预防急性肠胃炎等疾病发生,可以吃一些胃药,突发胃痛是迅速就医。
按摩中脘的作用与好处
1、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且去眼袋、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作用;
2、缓解治疗胃痛、腹痛、腹胀、呕逆、纳呆、反胃、食不化、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黄疸、胃扩张等;中脘穴可以缓解肠胃不适,对于出现的胃痛,腹痛还有腹胀等情况有调理的作用。
3、缓解治疗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治疗慢性肝炎等;
4、缓解治疗喘息不止、恶心、痰多、咳喘、失眠、脏躁、癫痫、尸厥、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治疗烧心等。按摩中脘穴还能治疗恶心痰多的问题,对于出现的失眠问题也有改善。
下脘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下脘应用配伍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消食导滞化积,如配梁门,中脘,天枢,足三里,治疗食滞胃肠之腹痛,腹胀,胃痛,泄泻,便秘;配璇玑,梁门,腹结,足三里,治疗食不化,伤食呕吐。
2.配天枢,水分,神阙,阴陵泉,针刺补法,灸神阙,水分,温阳散寒,和中止痛,治疗寒邪客胃之腹痛,腹胀,腹内痞块,呕吐,泄泻等。
3.配天枢,阴陵泉,足三里,针刺泻法,清利湿热,治疗胃肠湿热之泄泻,便秘,痢疾等。
4.配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针刺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治疗木郁乘土之胃痛,腹痛,泄泻等。
5.配中脘,天枢,脾俞,关元,足三里,陷谷,针刺补法,灸中脘,关元,温阳和中,治疗脾胃阳虚之腹痛,泄泻,肠鸣,反胃等。
6.配脾俞,胃俞,足三里,四缝,针刺补泻兼施,健脾消积,治疗脾胃虚弱,积滞内停之消化不良,疳积等。
7.配脾俞,肾俞,水分,气海,阴陵泉,太溪,针刺补泻兼施,灸水分,气海,温补脾肾,利水祛湿,治疗脾肾阳虚之浮肿。
艾灸中脘的最佳时间 艾灸中脘主治疾病
中脘穴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此外对一般的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等症也有一定疗效。
胃痉挛:有胃病者,尤其是脾胃虚寒型胃病,感受寒邪,或饮食过于寒凉,可突发胃痛,疼痛剧烈,悬灸法灸中脘15-20分钟,以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
慢性胃炎:对于慢性胃炎患者, 在中脘穴上,每年三伏天施灸,每伏灸一次,采用直接灸法,直至皮肤表面起泡为止。
板栗发霉吃了怎么办
不小心吃了发霉的栗子,吃发霉的食物的确有致癌的可能,但是偶尔吃一点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不需太过担心,但是需要预防急性肠胃炎等疾病发生,可以吃一些胃药,突发胃痛是迅速就医。
栗子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它富含维生素、胡萝卜素、氨基酸及铁、钙等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可达到养胃、健脾、补肾、养颜等保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