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常见过敏类型及治疗
宝宝常见过敏类型及治疗
1.婴儿玫瑰疹
轻微传染性皮肤病,多见于婴儿出生半年至两年期间,四岁以后比较少见。主要症状是呼吸道方面,持续高烧,等高烧退下后皮肤上有粉色小疹子,或者凸起的小肿块,主要集中在四肢端和身体躯干部。
2.传染性红斑
它是一种传染病,症状较轻,初期与流感症状相似,身上出现疹子,不过几周后会自动恢复。患病的孩子要注意休息,吃点流食,随时观察身体是否有更严重症状。如果家里有怀孕的女性,需要咨询医生意见,因为此病影响胎儿发育。
3.水痘
水痘是常见皮肤病,传染性极强。水痘伴有水泡、破裂、结痂、脱落四个阶段,症状主要是身体出现疹子或者水泡,非常痒。它的并发症很严重,可以引发肺炎,甚至死亡。一般采用注射疫苗的方式来预防。
7种最常见的食物过敏
1、粗粮过敏(谷蛋白过敏)
所有用小麦、黑麦、大麦、燕麦做成的食物都会使这一人群过敏,因为这些食物都含有谷蛋白,它会刺激小肠使其产生不耐受反应。
2、蔷薇科水果过敏
蔷薇科水果包括桃、杏、苹果、李子、樱桃、草莓以及覆盆子等。有些对桦树或橄榄树的花粉过敏的人也可能对蔷薇科水果过敏。
3、坚果过敏
这一过敏原包括杏仁、榛子和核桃等坚果。这种过敏类型可能对身体有很大危害,有15%的过敏性休克是由坚果引起的。
4、花生过敏
这是所有过敏类型中患者最多的。法国保健和医学研究所估测有1%至2.5%的法国人对花生过敏。而对花生过敏的人有50%的概率对坚果过敏。
5、鸡蛋过敏
在这种过敏类型中,蛋白比蛋黄更容易导致过敏,因为它含有很多引发过敏的蛋白质,包括卵清蛋白、卵类粘蛋白和溶菌酶等。但由于这些过敏原对温度比较敏感,所以有的过敏患者可以食用熟的蛋白。
6、伞形科蔬菜过敏
伞形科蔬菜是指所有叶子为伞形的芳香蔬菜,包括胡萝卜、芹菜萝卜、芹菜、茴香、小茴香和香菜。这种过敏类型的人通常会对艾蒿花粉过敏。
7、豆类过敏
这里的豆类起初是指豌豆、四季豆、扁豆、蚕豆和大豆,但最近十几年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羽扇豆过敏。由于在做面包的时候可能会用羽扇豆粉作为食材之一,所以对羽扇豆过敏的人在购买前应先问清面包里是否含有羽扇豆粉。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盒装汤里也会有羽扇豆粉,购买前应仔细确认。
防范宝宝换季过敏,看不见的空气品质也是关键 防范宝宝过敏从食衣住行着手
宝宝常见的过敏类型大致可分为过敏性气喘、过敏性鼻炎和异位性皮肤炎,有些宝宝过敏时会咳不停、呼吸不顺,有些宝宝则是鼻塞、眼睛痒,有些是皮肤红肿、搔痒。
不管宝宝是属于什么类型,过敏对宝宝及家长来说都很困扰,宝宝有可能因此睡不好、吃不下、哭闹发脾气,连带也影响家长的生活品质。所以,防范过敏是很重要的事。
哺育母乳可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也能预防过敏,宝宝较大之后则要注意均衡的饮食,建议一天一瓶优酪乳补充肠道好菌。
另外,也要让较大的孩子多喝水,避免孩子养成喜欢喝饮料的不好习惯。
换季时要留意天气的冷热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可采用多层次的穿法,并且留意衣物的材质,纯棉为佳,避免长毛、绒毛、刷毛;
保持宝宝通风凉爽,避免过热流汗刺激皮肤,增加皮肤霉菌感染机会,若真有汗水,建议以湿毛巾擦拭或是洗澡。
保持环境清洁,家中尽量少用厚重的地毯及窗帘、布沙发,宝宝的棉被床单建议每1~2周以55℃的热水先浸泡10分钟再水洗。
也建议家中可以使用空气清净机,来提升空气品质,减少室内空气中的超微细过敏原、异味及细菌病毒。
爸妈可以留意当外头空气品质不好时,就减少带宝宝外出,平时如果出入公共场所也应适时戴上口罩。
常见过敏原
过敏体质的人,主要是肺、脾、肾三脏腑功能失调。常见的过敏原主要有:
1.食入式过敏原如鱼虾、鸡蛋、牛奶、海鲜、牛羊肉、动物脂肪等。
2.吸入式过敏原如粉尘、花粉、动物皮屑、螨虫、油烟等。
3.接触式过敏原如辐射、化纤用品、金属饰品、化妆品、肥皂、过冷或过热的空气、塑料、菌类等。
宝宝过敏有哪些常见问题
过敏性疾病有哪些?
过敏性疾病涉及耳鼻喉科、呼吸内科、皮肤科、消化内科及眼科等多个领域,常见的过敏症为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湿疹、荨麻疹、过敏性胃肠炎等,其中儿童以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最为普遍。
许多父母以为宝宝长大了过敏症状亦会随之消失。但事实上,过敏的表现是会随着年纪的增大而改变,许多过敏儿早期可能出现湿疹、过敏性肠胃炎等,之后如果还是持续受到过敏原长期的刺激,就可能出现过敏性鼻炎或支气管哮喘。
宝宝过敏有哪些症状?
虽然部分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的食物过敏现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但大多都会对婴幼儿的身体造成危害。严重的食物过敏,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有效抢救,还会危及生命。因此,在给1岁内宝宝添加固体食物时,一定要注意宝宝是否有下列过敏现象:消化道过敏: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黏液状腹泻、便秘、肠道出血、口咽部瘙痒等。
皮肤过敏:荨麻疹、风疹、湿疹、红斑、瘙痒、皮肤干燥、皮肤鳞状、眼皮肿胀、嘴唇肿胀等。
呼吸系统过敏: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眼泪汪汪、支气管炎、不断发生耳部感染、久咳不愈、胸部发出声响、气喘、咳嗽等。
宝宝过敏最常见的类型
1、皮肤过敏
皮肤过敏,又称为敏感性皮肤,就是容易因饮食、情绪或所用的护肤用品,导致皮肤表面干燥、发红、起斑点、眼肿、脱皮或生暗疮等。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个月开始发病,通常在3—5岁时缓解。
婴儿期症状:两颊皮肤干燥、发红和脱皮再延伸到脸部、颈部、手腕、手、腹部和四肢。瘙痒导致宝宝焦躁不安,难以入睡。
在儿童时期(2—12岁)的患儿以四肢屈侧皮肤炎为主,包括肘窝、腋窝、颈部、手腕和足踝,而搔抓还可能导致续发性的细菌或病毒感染。
预防宝宝皮肤过敏,要注意重点部位的清洗。
(1)嘴和下巴:宝宝吃完奶或溢奶时,要用湿布及时擦嘴,千万不要漏了容易沾到奶的下巴和脖子。由于这几个部位一天要擦好几次,因此下手要轻要慢,不然很容易擦红皮肤。
(2)屁股:如果天气热,要少用尿布或纸尿裤。若用时,则要勤换,保持宝宝屁股透气,千万不要让纸尿裤一捂就几个小时。另外,宝宝排便后,不少妈妈为图方便,有时光用湿纸巾抹屁股就完事。吴婕翎指出这种做法很不妥,因为粪、尿有一定的酸碱性,甚至里面还残留有对皮肤不利的微生物,最好用清水彻底洗干净。
(3)头皮:有些宝宝头皮油脂分泌过多,易跟灰尘结在一起,甚至形成茄。有些家长怕麻烦或怕弄疼孩子就随它去。吴婕翎指出,宝宝身上无论哪里不干净,对他的健康都是个威胁,因此,建议家长适当用点婴幼儿洗发水细心地将其洗净,不要在宝宝身上留下任何卫生“死角”。
2、食物过敏
婴幼儿的食物过敏反应发病率,明显高于成年人。6岁以下的宝宝,大约有1%-3%会对食物过敏。
当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他的身体就会把这种食物当作入侵者,同时产生一种叫做免疫球蛋白E(IgE)的抗体。当宝宝再次吃到这种食物时,抗体就会通知身体的免疫系统释放一种叫做组织胺的物质来抵抗“外来入侵者”。
(1)食物过敏信号:宝宝吃过导致过敏的食物后几分钟到2小时之内出现,出现荨麻疹或肿胀、慢性湿疹、或呼吸问题。有时候症状会反映在消化道,宝宝可能会呕吐或腹泻。也有的过敏属于迟发型过敏反应,则需要几小时或1天后,乃至2-3周后才会发生症状。如果小宝宝在进食某些食物后发生以上症状,妈妈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2)找出过敏真凶:以下食物是最易造成宝宝过敏,妈妈们可要小心给宝宝食用。
蛋白质类:如鱼、虾、贝类、鸡、鸭、蛋、豆制品、牛奶等。
淀粉类:面粉或米类制作的食物、各种坚果、蚕豆等。
蔬菜类:苋菜、灰菜、土豆、莴笋、蘑菇等。
水果类:最多见的是菠萝。因为菠萝中含有的一种菠萝蛋白酶,会使个别小宝宝在吃了菠萝后发生过敏,从而发生消化道的变态反应。还有就是芒果,孩子吃芒果以后口周会发红,出现过敏性皮疹。
(3)就医信号:如果宝宝出现呼吸问题、面部或嘴唇肿胀,或者进食后出现严重呕吐或腹泻,你应该立刻拨打急救电话。严重的过敏反应绝对不能耽搁。你宝宝的呼吸道可能会在几分钟之内完全堵塞,所以这时候可能送急诊都来不及了,你必须马上叫急救人员来现场。
3、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主要发生于特异体质的患儿,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主要有磺胺类、汞利尿剂、青霉素类、血清制剂等。药物过敏的发生与患儿的体质因素、药物的化学性质和用药的方法等因素有关。
对药物过敏所致的发热必须及时进行处理。首先立即停用致敏药物,给予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非那根等。发热反应较重者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经抗过敏治疗体温仍不下降者可给予退热剂,如百服宁、阿苯、泰诺等,对3岁以下小儿可给予安乃近滴鼻。经以上药物治疗,多数患儿体温会很快降至正常,其他过敏表现亦会随之消失。
常见过敏性皮炎有几种类型
过敏性皮炎是皮肤病中一大类病症,症状可有红肿、痒、痛,尤以瘙痒最为明显,最让人烦恼。其常见的症状包括:
一、药疹
有些药物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紫癜、水泡及表皮松懈、瘙痒疼痛,有时还会伴随低热。皮疹消退后多无色素沉着。西药过敏较为多见,如青霉素、磺胺类(如SMZ)、安乃近过敏。而中药中的某些成份也可作为过敏原。据报道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草药有鱼腥草、鸦胆子、天花粉、冰片、大黄等。中成药如六神丸、牛黄解毒片、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舒心片等。药疹发生后,必须立即停用该类药。
二、接触性皮炎
指皮肤接触某种物质后,局部发生红斑、水肿、痒痛感,严重者可有水泡、脱皮等现象出现。能使皮肤产生接触性皮炎的物质有首饰、表链、镜架、凉鞋、化纤布料、外用药、化学品、化妆品等。一旦发现有上述症状,立即寻找导致过敏的物品,并停止接触,容易发生接触性皮炎的人多属于过敏人群。
三、湿疹
湿疹有明显渗出。近年来湿疹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这与化学制品的滥用、环境污染、三废治理不善、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大等因素有关。发病特点: A任何年龄均可发病;B可发生于体表的任何部位;C反复发作;D局部或全身可见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出、结痂、脱屑、色素沉着;E剧烈瘙痒。
四、荨麻疹(风团、风疹块)
定义:机体对各类刺激在皮肤上表现的一种血管神经性反应(皮下组织的小血管扩张,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发生渗出作用,形成局部水肿)。病因:㈠外在接触冷、热、日光等刺激;蚊、虫叮咬;荨麻、漆树等植物;㈡内部接触鱼、虾、海产品、蘑菇、磺胺类药、水杨酸、青霉素、血清、寄生虫产生的毒素;㈢精神神经月经不调、精神紧张、疲倦、抑郁等;㈣家族遗传史(过敏体质的遗传)。症状:㈠皮肤突然剧烈瘙痒或烧灼感。㈡出疹:患处迅速出现大小不等的、局限性块状的浮肿性风团,小到米粒,大至手掌大小,常见为指甲至硬币大小,略高于周围皮肤。
五、皮肤划痕症
皮肤瘙痒,用手抓后起一条条伤痕。严重时不划,稍与硬物挤碰就会发病,症状同荨麻疹。
六、紫外线过敏
阳光中的这两种穿透性紫外线,会直达皮肤真皮层,使过敏体质的人身上出现红、灼、热、痛,这便是医学上常说的日光性皮炎即紫外线过敏。同时,紫外线辐射还会导致"健康杀手"--自由基在体内急剧增加,使局部皮肤产生皱纹、色素沉积、细胞损害,甚至改变免疫系统,造成更严重的光毒性和光过敏反应。常规紫外线防护措施包括防晒霜和防紫外线遮阳伞的使用,防晒霜只能阻挡部分UVA,对UVB则不太管用,而防紫外线遮阳伞对从地面和墙面反射来的紫外线根本无能为力。专家指出:日光性皮炎、紫外线过敏者必须内治。
七、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皮疹最为常见,多发生在脸部、口周的红斑,躯干部也较多见,瘙痒脱屑,并可有色素沉着。另有一种,在食用野菜后,经日光照射皮肤可出现光感性皮炎,面颈手部呈现慢性浮肿,全身乏力、恶心、腹泻、腹痛。引起过敏的常见食物有海鲜(尤其是贝类)、笋、香菇、牛奶、番茄、大麦、野菜、水果、果仁、大豆、花生、巧克力等,但有时引起过敏的并非食物本身,而是消毒剂、防腐剂等,也有人发现同时服用青霉素、牛奶也会引起过敏反应,此时的病因应该是青霉素的可能性大。
八、化妆品过敏
化妆品能导致皮肤红、肿、热、痛、起水泡等过敏症。从医学角度讲,如果发现对某种化妆品过敏,最好不用。但生活中有时却又离不开,如中老年人染发和职业女性的淡妆。这时最科学的方法是从根本上改善过敏体质。
不同年龄段的过敏表现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过敏总会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在我们身边。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不同年龄段,过敏会以何种不同面目示人。
一、出生~3岁左右
过敏类型:食物过敏(在1岁以内最多见,其后会下降得比较快。)
表现:腹泻、呕吐、湿疹
一般来说,孩子最早出现的过敏是食物过敏,而牛奶蛋白过敏又首当其冲,鸡蛋也是较常见的过敏原。因为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就有可能接触牛奶。此后,随着孩子年龄逐渐增大,接触的食物种类会越来越多,还可能出现对其他食物的过敏。如果孩子对某种食物过敏,一般会出现胃肠道腹泻、呕吐等反应。
过敏类型:皮肤过敏(1岁以内是发病的高峰,然后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
表现:湿疹
湿疹是婴幼儿的常见病,病因比较复杂,除前面已经提到的食物过敏外,通过空气传播的过敏原也很常见。通常得湿疹的孩子都是先天性过敏体质,在受到一些致敏因子刺激后,就会引起发病。对孩子来说,患湿疹的部位又痒又疼,会令孩子烦躁不安、哭闹不止,难以安睡。
二、3岁~7岁
过敏类型:哮喘(3~7岁达到高峰,然后一直会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发生比率。)
表现:咳嗽、气喘、胸闷
哮喘主要与过敏体质、呼吸道感染和环境因素相关。哮喘发病年龄大多在3岁以后,病情发作时以阵发性咳嗽、气喘、胸闷为主,不一定有发热等症状。过敏原通常有花粉、粉尘、虫螨、羽毛、塑料、牛奶、鸡蛋、鱼虾、阿司匹林、青霉素等,突然接触冷空气或剧烈运动,也可以成为发作的诱因。
三、7岁以后
过敏类型:过敏性鼻炎(7岁以后上升比较快,一直到三四十岁都维持一个比较高的发病率。)
表现:鼻痒、鼻塞、流鼻涕、打喷嚏
过敏性鼻炎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鼻痒、鼻塞、流鼻涕、连续不断打喷嚏,这种鼻炎分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春天主要多见的是季节性鼻炎,也称花粉症,发病时间具有规律性,与花粉播撒密切相关。发病时,比较多见的是眼部、腭部和耳部的痒感症状较重,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从初起的季节性鼻炎逐渐发展为常年性鼻炎。
婴儿早上咳嗽的原因
如果宝宝只有早上咳嗽,白天其他时候不咳嗽,有可能就是晚上睡觉着凉了。
秋冬季节早上经常咳嗽首先要考虑是不是气道敏感。特别是慢性咳嗽,持续了比较长的时间,咳起来就咳几声,没有痰,早晚咳得比较多。宝宝的这类咳嗽通常被按照感染治疗过,吃过消炎药,但通常没有效果。广州的一些老人会认为孩子咳嗽是“热气”所致,会给孩子吃川贝雪梨糖水这类润肺但较寒凉的食物,孩子吃后咳嗽非但不减轻,反而会加重。孩子这种类型的咳嗽如果按照气道高敏感治疗,往往会立即起效。如果是咳得比较轻,医生一般会开抗过敏+气管扩张类药物;如果孩 子咳得比较严重,医生会短期按照哮喘来治疗,在抗过敏+气管扩张类药物的基础上,再加气道雾化治疗。宝宝在出现这种类型的咳嗽时还要注意保暖,不要吃过于 寒凉的食物。另外,宝宝哮喘中有三分之一是只咳不喘的,叫做“咳嗽变异性哮喘”,很容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家长千万不要随便给宝宝买抗生素和止咳糖浆来自 行治疗。要到医院让医生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