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芍药根食用禁忌

芍药根食用禁忌

【宜忌】血虚无瘀之症及痈疽已溃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2.《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 3.《本草经疏》:"赤芍药破血,故凡一切血虚病,及泄泻,产后恶露已行,少腹痛已止,痈疽已溃,并不宜服。"

1、血虚无瘀之症及痈疽已溃者慎服。

2、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

3、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芍药分为哪几类

由于芍药花型富有变化,从而使分类方法也有多种,目前多采用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的花型分类法。

芍药根据颜色可分为白、黄、绿、粉、粉蓝、红、紫红、紫、黑、复等多个品种。根据花型可分为蔷薇型、皇冠型、千层台阁型、托桂型、金环型、菊花型、绣球型、楼子台阁型、单瓣型等。

中国产的芍药组植物有八种和六个变种,其中通常直称为芍药的,是近代芍药品种群的主要原种。八种芍药分别是:草芍药、美丽芍药、芍药、多花芍药、白花芍药、川赤芍、新疆芍药和窄叶芍药。

草芍药别名山芍药、野芍药,花白色、红色、紫红色。其变种有毛叶草芍药。

美丽芍药花红色。

芍药花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其变种有毛果芍药。

多花芍药花白色。

川赤芍的花多为紫红色或粉红色。其变种有毛赤芍、光果赤芍、单花赤芍。

新疆芍药的花红色。

窄叶芍药花紫红。有变种块根芍药。

芍药根的形态特征

根:根由3部分组成:根颈、块根、须根。根颈头(区别于“根茎”,根颈是根,根茎是茎)是根的最上部,颜色较深,着生有芽;块根由根颈下方生出,肉质,粗壮,呈纺锤形或长柱形,粗0.6~3.5厘米,外表浅黄褐色或灰紫色,内部白色,富有营养,块根一般不直接生芽,断裂后却可萌生较小的新芽,因此秋季收集5厘米以上的断根也可繁殖;须根主要从块根上生出,是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主要器官,并可逐渐演化成块根。芍药的根按外观形状不同,一般又可分为三型:粗根型、坡根型、匀根型。粗根型,根较稀疏,粗大直伸;坡根型,根向四周伸展,粗细不匀;匀根型,根条疏密适宜,粗细均匀等。根可入药。

芽:丛生在根颈上,肉质,冬季在地下越冬,春初随气温上升,萌芽出土,初生时水红色至浅紫红色,也有黄色的,长出地面后,颜色加深,一般成为深紫红色,外有鳞片保护。芍药的芽为混合芽,既发育成生殖器官——花,又形成营养器官——茎和叶。萌芽前,芽长为2.5~4厘米。芽生出地面之后的颜色与形态也因品种不同会有所差异,颜色从深紫红色到黄褐色不等,芽形则可分为3型:即短圆型、竹笋型、笔尖型。短圆型,芽体较短,端部钝圆形;竹笋型,芽体较长,端部急尖,呈竹笋状;笔尖型,芽体较长,端部渐尖,状如毛笔的笔尖。芍药发芽是最壮观的场面之一,因为它体现了生命的萌发与活力,因此具有价高的欣赏价值。

茎:由根部簇生,高约50~110厘米,草本,茎基部圆柱形,上端多棱角,有的扭曲,有的直伸,向阳部分多呈紫红晕。

叶:下部的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即叶的末端由3片小叶组成一束叶,两侧又各有一束叶,两侧的每一束叶通常情况下由4片小叶组成,中部的复叶,末端的3片小叶不变,两侧的小叶片数开始减少,由原先的4片逐渐减为3片、2片或1片,甚至消失,当消失时,末端只有3片小叶构成,这时叫做三回羽状复叶,上方的叶片是单叶。叶长20~24厘米,小叶有椭圆形、狭卵形、被针形等,叶端长而尖,全缘微波,叶缘密生白色骨质细齿,叶面有黄绿色、绿色和深绿色等,叶背多粉绿色,有毛或无毛。芍药的叶也具有观赏价值,“红灯烁烁绿盘龙”中“绿盘龙”就是对叶的赞美,因此也可作为观叶植物。

花蕾:形状有圆桃、平圆桃、扁圆桃、尖圆桃、长圆桃、尖桃、歪尖桃、长尖桃、扁桃等数种。外轮萼片5枚,叶状披针形,绿色,从下到上依次减小;内萼片3枚(不包括变种),绿色或黄绿色,有时夹有黄白条纹或紫红条纹,倒卵形、宽卵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花:一般独开在茎的顶端或近顶端叶腋处,也有一些稀有品种,竟是2花或3花并出的。原种花白色,花径8~11厘米,花瓣5~13枚,倒卵形,雄蕊多数,花丝黄色,花盘浅杯状,包裹心皮基部,顶端钝圆,心皮3~5枚无毛或有毛,顶具喙;园艺品种花色丰富,有白、粉、红、紫、黄、绿、黑和复色等,花径10~30厘米,花瓣可达上百枚,有的品种甚至有880枚,花型多变。花期5~6月,果期8月[3] 。

果实:蓇葖果,呈纺锤形、椭圆形、瓶形等,光滑,或有细茸毛,有小突尖。2~8枚离生,由单心皮构成,子房1室,内含种子5~7粒。具有药用价值。

种子:黑色或黑褐色,种子大型,呈圆形、长圆形或尖圆形。

白芍的副作用

白芍副作用

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1.《本草经集注》:"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2.《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曰,减芍药以避中寒,诚不可忽。"

3.《本草经疏》:"白芍药酸寒,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

4.《本草正》:"若脾气寒而痞满难化者忌用。"

5.《药品化义》:"疹子忌之。"

6.《得配本草》:"脾气虚寒、下痢纯血、产后三者禁用。"

饮食宜忌

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宜忌

虚寒腹痛泄泻者慎服。

芍药籽的功效与作用 止痛止痒

芍药是一种具有观赏作用的植物,同时芍药也入药,芍药入药使用最多的是芍药的根茎,其实芍药籽也能入药,但芍药籽的药用价值没有芍药根茎那么出色,生活中常用芍药籽来提取天然油脂,芍药籽提纯加工后的油脂直接涂抹在皮肤表面上能让皮肤上蚊虫叮咬出现的红肿、疼痛尽快消退,皮肤出现干痒不适时也可以涂抹芍药籽油让症状减轻。

白芍的副作用有哪些

白芍在治疗一些妇科疾病上的作用是非常多的,特别是用于调养肠胃上疗效也是很不错的,如果月经失调或者是有一些妇科炎症的话,它都是有一些效果的,别光看白芍的好处,白芍的副作用也是很多的,白芍的副作用有多大呢?有什么不良反应呢?白芍可以泡成茶来饮用,用它当作保健茶是非常不错的,但是白芍的副作用还是很显著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白芍的副作用吧。

白芍的副作用有多大?有什么不良反应?

白芍既然是一种药材,那么白芍肯定有一些副作用。今天小编就来讲一下白芍的副作用。

白芍的副作用:注意事项

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1.《本草经集注》:"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2.《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曰,减芍药以避中寒,诚不可忽。"

3.《本草经疏》:"白芍药酸寒,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

4.《本草正》:"若脾气寒而痞满难化者忌用。"

5.《药品化义》:"疹子忌之。"

6.《得配本草》:"脾气虚寒、下痢纯血、产后三者禁用。"

白芍的副作用:饮食宜忌

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宜忌

虚寒腹痛泄泻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须(一作'雷')丸为之使。恶石斛、芒消。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②《本草经疏》:"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

③《药品化义》:"疹子忌之。"

④《得配本草》:"脾气虚寒,下痢纯血禁用。"

白芍的副作用有很多,白芍的食用禁忌中所要注意到的一些事项是需要谨慎对待的,否则的话就会出现不良的反应,在食用白芍的时候最好在医师的指导下再食用。

白芍的副作用和食用禁忌

白芍的副作用

白芍为我国著名的传统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芍药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记有“主邪气白芍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陶弘景始分白芍,赤芍两种,曰:“芍药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马志注云:“此有两种,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其花亦有赤、白二色”。陈承《本草别说》中载:“谨按《本经》芍药,生丘陵川谷,今世所用者多是人家种植。欲其花叶肥大,必加粪壤。每岁八九月取其根分削,因利以为药,遂暴干货卖”。可见宋代已广泛采用栽培的芍药入药。

白芍毒副作用

白芍急性毒性:芍药的甲醇提取物6g/kg腹腔注射,大鼠和小鼠自发运动抑制、竖毛、下痢、呼吸抑制后大鼠半数死亡,小鼠在2日内全部死亡。灌胃给药未见异常。芍药甙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为3.53g/kg,腹腔注射为9.53g/kg,灌胃不死。白芍总甙小鼠和大鼠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125mg/kg和301mg/kg。另报道小鼠静脉和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159mg/kg和230mG/kg,灌胃>2500mg/kg,无明显中毒症状,也无死亡。亚急性毒性:给大鼠灌胃芍药甲醇提取物每日1.5g/kg和3.0g/kg,连续21日。低剂量组可见尿蛋白升高。高剂量组体重明显减轻,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均显著下降,平均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分布幅有显著增加,提示可能为巨红细胞性贫血,两剂量组脾脏均肿大,其增重与剂量有关,可见脾窦扩张和充血。肺重量也显著增加。

饮食宜忌

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白芍禁忌

禁忌

1、白芍在进行实用是,绝对不能够与藜芦,否者会出现胃酸等不适;2、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以及小儿出麻疹期间不宜食用;3、小儿麻疹期间同样需要忌食白芍;4、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白芍。

上面介绍了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原来食用白芍的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起到补血养生的作用。对于一些女性食用来说可以有效的帮助调理月经不调的现象。还可以帮助我们起到美容的作用。不过一般体质虚的人还是不要食用的好,所以了解食物的功效和作用是食用前必须清楚的。

赤芍药的产地及服用禁忌

赤芍药的产地和药用价值,自去年下半年药市拐点出现以来,好药材出现价格下滑甚至烂市,走动较好的赤芍也被拉进下滑轨道,行情由上半年的25-26元下滑至目的20-22元赤芍真的是没有上涨的可能了吗?回答是否定的,因赤芍为野生品,而且资源减少,国家又限制采挖,目前赤芍下滑只能是暂时的,后市仍然看好。

赤芍生长在北方海拔500-1500米之间的草原和山地。生长周期为4-5年。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切片入药。赤芍气微香,味微苦、酸涩,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等症。

赤勺主产于内蒙古额尔古右旗、牙克石、鄂仑春旗、扎兰屯、鄂温克旗、科尔右中旗、科尔右前旗、阿荣旗、扎鲁特旗、扎赉特旗、莫力达瓦、巴林左旗、多伦、突泉等内蒙古东部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亦有分布。川赤芍集中生长在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海拔3000-3500米的山原和峡谷地,主产于四川阿坝、色达、木里、理县、甘孜等地,甘肃、青海、贵州、新疆、云南也有分布。内蒙古东部的赤芍俗称粉赤芍,质量上乘,“糟皮粉渣”,气微香,享誉海内外,是唯一能够出口的赤芍,特别是多伦被誉为“赤芍之乡”。目前尚无规模家种报道;价格以前内蒙货略高,近年来由于内蒙资源不足,与甘肃货基本持平。

相关推荐

食用禁忌

乳瓜成熟果实含葡萄糖、果糖、蔗糖、胡萝卜素、维生素C、酒石酸、枸椽酸、苹果酸等。未成熟果实的汁液中含多量的乳瓜蛋白酶、脂肪酶。 功效与作用 1、健脾消食,乳瓜中的乳瓜蛋白酶,可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现代医学发现,乳瓜中含有一种酵素,能消化蛋白质,有利于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故有健脾消食之功。 2、抗疫杀虫,乳瓜碱和乳瓜蛋白酶具有抗结核杆菌及寄生虫如绦虫、蛔虫、鞭虫、阿米巴原虫等作用,故可用于杀虫抗痨。 乳瓜 3、通乳抗癌,乳瓜中的凝乳酶有通乳作用,乳瓜碱具有抗淋巴性白血病之功,故可用于通乳及治疗淋巴性白

芍药食用菜谱

芍药归杞鸡肉汤 基本特点 滋肾益阴、和营养血基本材料 鸡肉200克,当归15克,熟地25克,枸杞子15克,白芍15克,淮山20克,炙甘草5克[制法]: 1.把当归、熟地、枸杞子、白芍、淮山、炙甘草分别用清水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文火煮1小时,汤成去渣留汁,备用。 2.鸡肉洗净切片,放入药汤内,用文火煮至肉熟,调味趁温热食用。 [功能]:滋肾益阴、和营养血 [适用范围]:用于血虚引起的月经后期。症见月经来潮延后一个星期,量少色淡,伴小腹隐隐作痛,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质淡,苔薄,脉虚细。 芍药甘草炖

元蘑的注意事项

一、哪些人不能吃元蘑? 无特殊禁忌人群。 二、元蘑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三、元蘑的食用禁忌 无特殊食用禁忌

白芍的副作用及禁忌

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虚寒腹痛泄泻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须(一作’雷’)丸为之使。恶石斛、芒消。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②《本草经疏》:"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 ③《药品化义》:"疹子忌之。"

荞头的注意事项

一、哪些人不能吃荞头? 腌制的荞头含有亚硝酸盐,孕妇等不宜多吃。 二、荞头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荞头。特别适合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三、荞头的食用禁忌 无特殊食用禁忌

帝王蟹的副作用有哪些

哪些人不能吃帝王蟹、帝王蟹的注意事项 1、哪些人不能吃帝王蟹 体虚无热者及孕妇慎用。 2、帝王蟹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皆可食用。 3、帝王蟹的食用禁忌食用禁忌

节瓜的注意事项

一、哪些人不能吃节瓜? 节瓜性平,几乎所有禁忌人群。 二、节瓜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肾脏病、糖尿病患者可多食节瓜。 三、节瓜的食用禁忌 只要不过量食用,节瓜暂无发现食用禁忌

桂枝汤是什么

【方名】 桂枝加葛汤 【出处】 《伤寒论》 秦之瑛自拟方歌:桂枝汤中葛入,解肌祛风调营卫。 【分类】 解表剂-辛温解表 【组成】 桂枝(6克) 芍药(6克) 生姜(9克) 炙甘草(6克) 大枣(3枚) 葛(12克) 【原方】葛(四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方诀】 桂枝加葛汤证是外感风寒,太阳经气不舒,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于濡养,所以项背强几几。但有汗出来风,是表虚。所以用桂枝汤减少桂、芍用量,加葛,取其解肌发表,生津舒筋之功。 【功用】 解肌

芍药花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花的性微寒、味苦酸,功能调肝脾、和营血,主治血虚腹痛、肋痛、痢疾、月经不调、崩漏等症。野生的芍药掘后即成“赤芍”,性微寒、味苦,功能凉血、散瘀凝滞、经闭、胁痛、赤痢、痈肿等症它的具体功效以及作用,如下所述, 一、养血柔肝,散郁祛瘀 芍药花能够养血柔肝,散郁祛瘀,帮助人体祛瘀,缓解疼痛。 二、榨油作涂料用 芍药的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掺合油漆作涂料用。和叶富有鞣质,可提制栲胶,也可用作土农药,可以杀大豆蚜虫和防治小麦秆锈病等。 三、新陈代谢,免疫力提高 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肌体免疫力,抑制脸上的暗疮,

鲍鱼菇的食用禁忌

喜欢吃鲍鱼菇的朋友们,知道鲍鱼菇的食用禁忌吗?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喜欢吃鲍鱼菇而忽略掉了鲍鱼菇食用禁忌,而不去了解鲍鱼菇的食用禁忌的哦。为了我们的健康,和能让鲍鱼菇的营养价值在我们人体中能发挥出最大的用处,我们必须得去了解鲍鱼菇的食用禁忌。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鲍鱼菇的食用禁忌吧。为了家人和自己的健康,大家要认真阅读下面哦。 1.如果鲍鱼菇长毛了,那说明鲍鱼菇已经坏掉了。这些已经坏掉的鲍鱼菇不应该吃,一旦食用了这种坏掉的鲍鱼菇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 2.对于那些肠胃病或者是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来说,最后不要常吃鲍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