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鳓鱼的繁殖

鳓鱼的繁殖

其洄游季节性较强,游泳迅速,对温度的反应敏感,在水温低时,它们都在近海水域栖息,当水温升高则靠近沿岸活动,每逢春、夏季它们成群结队地游到河口沿海产卵。

由于鳓鱼游速很快,渔民说它是“小小鳓鱼无肚肠,一夜游过七爿洋”,因此难以掌握其规律,加上群体小,年渔获量只有2000吨左右。

凤尾鱼繁殖前的特征

1.体型见方。从侧面看母鱼的肚子有长方形的感觉,是相对于平时的肚子形状说的,可不是严格的见方。

2.胎斑的颜色比较重。多数野生色的鱼胎斑发黑,也有其他颜色的,从胎斑的面积来判断比较好,一般即将生产的母鱼胎斑面积比较大。

3.肛门凸出。如果肛门凸出的话,说明母鱼很快就要生产了,那就要准备接生了。

4.行动表现。即将生产或者生产过程中的母鱼多数会表现为两种状态,有的会上窜下跳,有的会很安静的躲在一个角落。

立鱼的繁殖

真鲷野生鱼一般4龄达性成熟,生物学最小型为尾叉长280mm-360mm,体重达0.5kg-1.1kg的范围;养殖鱼2齿即能产卵,3齿则全部达到性成熟,生物学最小型为尾叉长200mm-260mm,体重0.26kg-0.4kg的范围。生殖季节,北方黄、渤海地区真鲷的产卵期为5-7月,盛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南方广东沿海生殖季节为11月底至2月初,盛期为12月中至1月底。亲鱼的怀卵量与年龄体重有关,平均怀卵量在100×104粒以上,高者达300×104粒,低的只有25×104粒。黄海野生的真鲷5龄-10龄鱼产卵量可达30×104粒-100×104粒。而养殖的真鲷在4龄以上产卵量可达300×104粒以上。产卵前雌鱼体色开始变得鲜红艳丽;雄鱼则在头部及体两侧形成明显的黑斑。产卵场一般在水深10m-4m处,产浮性卵。

真鲷肉质嫩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19.3克、脂肪4.1克,还含有钙、磷、铁及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成分,而其鱼肉滋味似鸡肉鲜美,故不少地方称它为“海底鸡”,广州人还称它为“海底鸡项”,加之其色泽鲜艳而深受人们青睐。在中国沿海省区市、港、澳、台及日本等地,尤其酒楼食肆,都把真鲷视为上等海鲜佳肴,也因它有加吉鱼之名,故人们每逢节日或结婚喜事,酒宴上也设法加一道菜:加吉鱼,这是吉利的象征。真鲷还具有清热消炎、补气活血、养脾祛风之功效,食法有清蒸、清炖、红烧等多种,味道鲜美好吃,所以颇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因此,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积极发展真鲷的人工养殖,这对于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和出口创汇,都很有作为。

鳓鱼的做法

清蒸鳓鱼

食材:新鲜鳓鱼一条,葱姜若干,食用油。

做法:

1、洗净鳓鱼,在锅中倒入适量料酒、少许盐腌制15分钟。

2、在鳓鱼上放些葱姜,上旺火蒸8分钟,拣去原来的葱姜,在汤汁里加适量蒸鱼豉油或生抽。

3、然后在蒸好的鱼身上放上葱姜细末,淋上热油爆香即可。

烤鳓鱼

食材:

鳓鱼,芹菜,香菜,大葱,大蒜,老姜,泡椒,泡姜,野山椒,干辣椒,花椒,榨菜,炒香的白芝麻,油,盐,生抽,料酒,生粉,胡椒面,郫县豆瓣。

做法:

1、清洗干净鳓鱼,在锅中倒入适量盐、生抽、料酒、胡椒面、生粉、大葱、姜片,腌制片刻。

2、鱼腌好之后,表面刷一层油,开烤箱200度上下火15分钟,上火5分钟。

3、开始炒料,先热油,炒香切碎的大蒜、大葱、老姜、泡椒、泡姜、野山椒、干辣椒和郫县豆瓣,然后加点清水,烧开之后,把芹菜和榨菜放进去煮一下,煮开之后,把汤倒进烤好的鱼里,再接着烤10分钟。

4、起锅热油,炸香花椒,然后连着花椒一起淋在鱼上,最后洒上香菜和白芝麻,就可以开吃了。味道还真是不错,不过下次还是要去那家店尝尝万州烤鱼。

鳓鱼的副作用有哪些

副作用

凡患有瘙痒性皮肤病者忌食;患有痛症,红斑性狼疮,淋巴结核,支气管哮喘,肾炎,痈疖疗疮等疾病之人忌食。吃鱼前后忌喝茶。

禁忌人群

凡患有瘙痒性皮肤病者忌食;患有痛症,红斑性狼疮,淋巴结核,支气管哮喘,肾炎,痈疖疗疮等疾病之人忌食。

鳓鱼虽然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了解了哪些人不适合吃鳓鱼之后,我们知道鳓鱼其实也是有很多人都不适合食用的,所以我们在平时一定要结合身体情况去选择食物,不能只想着满足口味。

鳓鱼的生活习性

为暖水性近海中上层洄游的重要经济鱼类。喜栖息于沿岸及沿岸水与外海水交汇处水域。黄昏、夜间、黎明和阴天喜栖息于水的中上层,白天多活动于水的中下层。遇大风、淡水或打雷时则沉入海底。游泳快,昼夜垂直移动现象不明显。喜集群,产卵前有卧底习性。[1]

食性

主要食物为头足类、甲壳类、小型鱼类。[3] 幼鱼以挠足类、箭虫、磷虾、蟹类幼体为食。成鱼时则以虾类、头足类、多毛类和鱼类为食。[1]

东海鳓鱼的饵料生物种类有60余种,浮游甲壳类、鱼类和不可辨认的头足类为其主要食物类群。按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IRI%)排序,优势饵料种类最高的是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pterotum)(IRI%为46.54%),其次是中国毛虾(Aceteschinensis)(IRI%为30.38%)、太平洋磷虾(Euphausiapacifica)(IRI%为12.08%)和不可辨认的头足类(IRI%为6.48%)等。统计分析检验表明,鳓鱼的空胃率和平均胃饱满系数有显著的季节变化(P<0.01),而无明显的叉长变化,摄食强度春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相对较高,而冬季最低。

繁殖

生殖期多不进食。每年4-6月由越冬场洄游到盐底较低的浅海河口附近繁殖。辽宁辽东湾,河北沿海,山东小清河口、套儿河口、黄河口,江苏吕泗渔场,福建九龙江口、浯屿、青屿,广西北部湾等处都为产卵场。2-3龄鱼性成熟,怀卵量一般为4-10万粒。卵为浮性卵。卵径2.22-2.48mm。卵黄径1.71-1.81mm,油球1个。油球径0.38-0.42mn。卵黄龟裂呈泡状。受精卵在水温23-26℃时约30小时可孵出仔鱼。初孵仔鱼5.1mm。产卵后即散群,同幼鱼一起约于冬初游回深海。生长中以第一年生长最快,1龄鱼体长可388.37mm左右。以性别生长情况比较看,雌鱼各龄的平均增长量相应地要比雄鱼快。

哪些人不宜食用鳓鱼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多注意一些细节,能够让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尤其是饮食是最为重要的,像鳓鱼这样的食物一定不能随着食用,否则对身体也是有伤害的,下面一起了解下哪些人不适合吃鳓鱼呢!

副作用

凡患有瘙痒性皮肤病者忌食;患有痛症,红斑性狼疮,淋巴结核,支气管哮喘,肾炎,痈疖疗疮等疾病之人忌食。吃鱼前后忌喝茶。

禁忌人群

凡患有瘙痒性皮肤病者忌食;患有痛症,红斑性狼疮,淋巴结核,支气管哮喘,肾炎,痈疖疗疮等疾病之人忌食。

鳓鱼虽然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了解了哪些人不适合吃鳓鱼之后,我们知道鳓鱼其实也是有很多人都不适合食用的,所以我们在平时一定要结合身体情况去选择食物,不能只想着满足口味。

鳓鱼的营养价值 增强免疫力

鳓鱼中含有丰富蛋白质,进入人体内会分解成氨基酸,为机体合成抗体提供足够的原料。同时还含有不少脂溶性维生素A和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等,这些成分可以增强各种粘膜抵御病毒的的抵抗力,因此吃鳓鱼可以帮助补充人营养,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吃鳓鱼上火吗

只有保证正确的饮食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但是生活中总是遇到过饮食不当上火的现象,那么吃鳓鱼会上火吗?下面一起了解下。

鳓鱼的营养价值

鳓鱼味鲜肉细,营养价值极高,其含蛋白质、脂肪、钙、钾、硒均十分丰富;鳓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大有益处。

吃鳓鱼上火吗

吃鱼肉一般情况下不会上火的,不过跟做法是有很大关系的。

饮食营养的均衡能让身体更加的健康,并且搭配好饮食能避免身体出现问题,上面就是对吃鳓鱼会上火吗的介绍之后,就能根据身体情况选择饮食了。

相关推荐

鳓鱼的功效与作用 保护眼睛

鳓鱼中的维生素A含量不低,它能够合成视网膜视杆细胞感光物质,对眼睛发育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视力,预防夜盲。另外,鳓鱼当中的DHA不仅对大脑发育有重要影响,而且对视网膜光感细胞的成熟也有重要作用,经常食用可保护眼睛。

鲟鱼的生长繁殖

鲟鱼是一种大型洄游性鱼类。平时,中华鲟栖息于北起朝鲜西海岸,南至中国东南沿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在海洋里生活了9—18年后,性腺发育接近成熟时,便成群接队向长江洄游,到达长江上游四川宜宾一带和金沙江下段繁殖。每年夏秋,聚集于长江口,溯江而上至长江上游金沙江一带产卵,和幼鲟顺江而下,到东海,黄海的深水中成长。在产卵群体中,雄鱼年龄一般为9-22岁,雌鱼为16-29岁。中华鲟产卵量也很大,一条母鲟一次可产百万粒鱼籽,只是成活率不高,最后成鱼的仍为少数。产卵以后,雌性亲鱼很快即开始降河。产出的卵粘附于江底岩石或砾

三文鱼的繁殖

三文鱼是美国AquaBounty Technologies公司的研究人员将大西洋三文鱼、太平洋奇努克三文鱼以及大洋鳕鱼三种鱼进行基因杂交改造,培育出来的一种全新三文鱼品种。其具体做法是,在大西洋三文鱼的受精卵中植入从奇努克三文鱼体内提取的生长激素基因序列,以及从大洋鳕鱼体内提取的抗冻蛋白基因序列。 为何选择这三种三文鱼进行杂交培育?奇努克三文鱼是鲑鱼家族中体形最庞大的一种,而大洋鳕鱼血液中的抗冻蛋白,则可以让它们在寒冷的水域中生存。 普通的野生大西洋三文鱼,通常只会在春夏季节的温暖水流中发育成长,需要三年

白姑鱼的繁殖

白姑鱼生殖期聚群向近岸洄游。在我国,现知有三个群,一为山东半 岛南方群,4—5月北游到莱州湾,鸭绿江口及海州湾等处产卵,9—10月南游,11—12月返越冬场。二为济州岛群,约7月到长江口外与舟山之间产卵。第三群在温州外海越冬,4月北上到舟山与长江口外之间产卵,10月后南返越冬。大部二龄即达性成熟。卵浮性,透明,卵径0.85一0.92毫米。初孵仔鱼全长2.38毫米。

鲑鱼的繁殖方式

到了繁殖季节,性成熟的三文鱼会集群回到其出生的河流进行产卵。雌鱼强壮的尾巴会在碎石间拍打水体制造回流,再在河床挖出陷坑筑“巢”。雌鱼和雄鱼会分别在陷坑的上游产卵及排出鱼精。雌鱼会再一次使用其尾巴,拌动碎石覆盖陷坑中的卵及鱼精。大西洋鲑是多次繁殖的,即它们不会在产卵后死去,而是会回到海洋恢复自己后,来年重新溯游入河重复产卵。

鳓鱼的分布

分布于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在中国东海最多。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 除了吻长、叉长/体长等指标在雌雄间有显着差异外,其它指标均无显着差异。到了繁殖早期,雄鱼的体厚、成熟系数都显着地大于雌鱼,而肝指数却显着地小于雌鱼。

鳓鱼的功效与作用 鳓鱼的营养价值

鳓鱼营养丰富,含有不少优质蛋白质、水分、碳水化合物,以及一定的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当中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E叶酸、硫胺素、烟酸等。另外,还含有钙、铁、锌、钾、硒、镁、磷、锰、铜、钠等多种矿物质元素。

沙丁鱼的生长繁殖

小沙丁鱼属在1龄或2龄开始性成熟,春、夏季为生殖期。怀卵量随种类和个体大小而有变化,多半在10万粒以下。卵球形,浮性,成熟卵径约0.6~0.9毫米,初仔鱼长约2.3毫米。 远东拟沙丁鱼是沙丁鱼中产量最高的鱼种。分布于日本近海,可分为4个群系,即太平洋群系、日本海群系、足褶群系和九州群系,其中以前两个群系较大。远东拟沙丁鱼的产卵场位于日本诸岛的近海,黑潮和沿岸水交汇的海域,但各海区、各群系的资源量及主要产卵场位置时有变化。怀卵量通常为27000~84000粒,产卵适温12~19℃。生殖在半夜进行。在17.5

金鱼草的繁殖方法

金鱼草的繁殖方法:播种 苗床播种 苗床要选择土壤结构疏松、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好。苗床要求土粒细、平整。为防止病虫害发生,在播种前25天左右将播种地翻晒2-3次,播种前用呋喃丹对土壤进行消毒。 播时要将苗床浇透水,将种子按1:4与细沙混合,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播后覆盖一层薄草木灰。浇水后用50%的遮光网遮盖,切忌阳光暴晒,出苗后5-6周可移栽。 穴盘播种 种子和介质的消毒很重要。播种前用浓度0.5%左右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1-2小时。每立方米介质(约20袋)中加入甲基托布津粉剂15

鳓鱼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鳓鱼味鲜肉细,营养价值极高,其含蛋白质、脂肪、钙、钾、硒均十分丰富;鳓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大有益处。 1、祛脂降压:使血压更易控制,并使毛细管扩张,血黏度降低,微循环改善。 2、护心:保护心脏,保护心肌细胞,预防或是缓解心悸、心率失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