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是什么辐射
紫外线是什么辐射
紫外线是物理辐射。紫外线强烈作用于皮肤时,可发生光照性皮炎,皮肤上出现红斑、痒、水疱、水肿等;严重的还可引起皮肤癌。
紫外线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体温升高等。作用于眼部,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称为光照性眼炎,还有可能诱发白内障,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会使焊工患上电光性眼炎(可以治愈)。
在室内需要擦防晒霜吗
在室内需要擦防晒霜。紫外线是可以穿透玻璃的,即使在室内、车内,甚至阴天,我们同样会受到紫外线的辐射。此外,室内的电脑、电灯也都是紫外线的来源,所以在室内也要擦防晒霜。
在家用擦防晒霜吗
室内也是需要防晒的。
1、一般情况下,紫外线是可以通过玻璃射进室内的,并且室内的灯光和电脑也会产生紫外线,因而,在室内最好也涂防晒霜。
2、在室内距离窗口位置2-4.5m的区域都属于光照辐射区,紫外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性,能直接穿过玻璃进入室内,而大多数玻璃对于紫外线流量的过滤又很少,所以在室内也需要防晒,可以选择拉上遮光帘,或是涂抹日常外出时使用的防晒霜。
雾霾对小孩的危害 小儿佝偻病
由于太阳中的紫外线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惟一途径,紫外线辐射的减弱直接导致宝宝患小儿佝偻病的机率。另外,紫外线是自然界杀灭大气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的主要武器,灰霾天气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易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紫外线是什么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0.40微米辐射的总称。紫外线的波长愈短,对人类皮肤危害越大。短波紫外线可穿过真皮,中波则可进入真皮紫外线强烈作用于皮肤时,可发生光照性皮炎,皮肤上出现红斑、痒、水疱、水肿等;严重的还可引起皮肤癌。
紫外线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体温升高等。作用于眼部,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称为光照性眼炎,还有可能诱发白内障,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会使焊工患上电光性眼炎(可以治愈)。
虽然紫外线在一年四季都存在,冬季太阳光显得比较温和且北方多雾,但紫外线仅仅比夏天弱约20%,仍然会对人体皮肤和眼睛等部位造成很大危害,所以冬季仍需避免紫外线照射。长期紫外线照射最易造成皮肤产生各种色斑。所以,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户外活动时也应涂抹隔离霜或防晒霜。当然,SPF指数在15就足够了。 如果是外出进行滑雪运动或在雪地里长时间停留时,最好还是戴上护眼镜,以防止紫外线和雪地强白光对眼睛的刺激。
灭蚊灯有没有辐射 灭蚊灯是紫外线灯吗
灭蚊灯不是紫外线灯。
灭蚊灯虽呈现淡紫色,与紫外线灯有点相似,但灭蚊灯是以黑光灯和紫光灯为基本光源,,合成一种拓宽了波长的混合光谱,点亮后可发出紫外线光波,但波长与单纯的紫外线灯是有实际区别的,所以灭蚊灯不是紫外线灯。
红外线和紫外线有什么区别
两者主要的区别是波长不同。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界。 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l000μm 之间。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0.40微米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电磁谱中波长0.01~0.04微米辐射,既可见光紫端到X射线间的辐射。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米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人工的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的电弧(如低压汞弧、高压汞弧),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荧光作用强,日光灯、各种荧光灯和农业上用来诱杀害虫的黑光灯都是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紫外线还有生理作用,能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病等。紫外线的粒子性较强,能使各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阴天晴天紫外线一样强吗
晴天紫外线强。
晴天紫外线比阴天强。因为紫外线是太阳辐射的,而在阴天云将大量的紫外线反射回去,所以晴天比较强。
紫外线是什么
紫外线属于物理学光学的一种。
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10^(-9)米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
人工的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的电弧(如低压汞弧、高压汞弧),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荧光作用强,日光灯、各种荧光灯和农业上用来诱杀害虫的黑光灯都是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
紫外线还可以防伪。紫外线还有生理作用,能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病等。紫外线的粒子性较强,能使各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紫外线会折射吗 紫外线指数1需要防晒吗
紫外线指数值为0、1、2时为1级,表示太阳辐射中紫外线量最小,对人体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可以选择不防晒。
紫外线是伤害性光线的一种,经由皮肤的吸收,会伤害到肌肤,导致肌肤变黑生长色斑的现象。紫外线强度一般用0-15表示。通常规定夜间紫外线指数为0,数值越高则代表的紫外线的杀伤力就越大。
很多人外出时都会购买防晒霜来抵御紫外线污染的伤害,不同系数的防晒霜可以抵御不同指数的紫外线,可以根据自己外出的次数和经历的紫外线的强度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晒霜系数。
紫外线在1级的时候,是对人的肌肤没有过多伤害的,所以可以不用涂抹防晒。指数在3-4的时候,是属于紫外线的2级情况,表示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量比较低,对人体的影响比较小,可以适当的涂抹系数比较低的防晒霜。
紫外线指数为5、6时可称3级,表示紫外线辐射为中等强度,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程度的伤害,所以要注意防晒霜的涂抹,保护好自己的肌肤。紫外线指数为7-9的时候可视为4级,4级的紫外线辐射是比较强的,对人体危害也比较大,应注意预防,做好防护工作。指数再大的就不建议出门了,很容易晒伤肌肤。
防晒衣有必要买吗
是有必要的。
夏季的时候阳光的紫外线是很强的,若是不进行防晒,那么很容易导致人体皮肤被晒伤、晒黑,专业的防护服可以起到防紫外线、防辐射的保健作用,可以很好的帮助人体预防紫外线,保护人体的肌肤,因此夏季防晒衣是很有必要买的。
但市场上防晒衣种类多,一些低价防晒衣更多是商家的概念炒作和噱头,看起来漂亮、有遮荫效果,但透气性很差,也完全没有防晒剂,不能防紫外线,因此购买的时候要仔细辨别才行。
紫外线是什么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0.40微米辐射的总称。紫外线的波长愈短,对人类皮肤危害越大。短波紫外线可穿过真皮,中波则可进入真皮。
近年来,大量化学物质破坏了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破坏了这道保护人类健康的天然屏障。据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报告显示,1979年以来我国大气臭氧层总量逐年减少,在20年间臭氧层减少了14%。而臭氧层每递减1%,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上升3%。目前,北京市气象局发布了北京市的紫外线指数,以帮助人们适当预防紫外线辐射。
北京市气象局提醒人们当紫外线为最弱(0—2级)时对人体无太大影响,外出时戴上太阳帽即可;紫外线达到3—级时,外出时除戴上太阳帽外还需备太阳镜,并在身上涂上防晒霜,以避免皮肤受到太阳辐射的危害;当紫外线强度达到5—6级时,外出时必须在阴凉处行走;紫外线达7—9级时,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段时间最好不要到沙滩场地上晒太阳;当紫外线指数大于等于10时,应尽量避免外出,因为此时的紫外线辐射极具有伤害性。
紫外线是什么辐射
1、紫外线是什么辐射?
紫外线是物理辐射。紫外线强烈作用于皮肤时,可发生光照性皮炎,皮肤上出现红斑、痒、水疱、水肿等;严重的还可引起皮肤癌。
紫外线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体温升高等。作用于眼部,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称为光照性眼炎,还有可能诱发白内障,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会使焊工患上电光性眼炎(可以治愈)。
2、紫外线辐射对眼睛的危害
2.1、日光性角膜炎:波长为280毫微米的紫外线对角膜损伤力最大,能引起剧烈疼痛、角膜混浊而致视力下降,造成日光性角膜炎。
2.2、白内障:波长为290-400毫微米的紫外线,能使晶状体可溶性蛋白交联凝聚,使晶状体老化或变得不透明,最终发生白内障。紫外线对晶体的影响是可累积的,在紫外线较强的高原地区尤其明显。有研究表明,每天多晒1个小时的太阳,患白内障的危险会增加10%。
2.3、视网膜病变:紫外线尤其是长波紫外线UVA,可穿透到眼内深部,直达眼底而引起黄斑变性等视网膜病变。黄斑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分,此处的病变能严重影响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