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食物中毒到底怎么办
婴幼儿食物中毒到底怎么办
1.食材选择要新鲜
采买食材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新鲜度和保质期。首先注意食物标签上的保质期,确保在保质期内能够用完。另外不能完全相信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像蔬菜、水果肉类这些食物要检查仔细,闻闻气味。
2.食物要保存在冰箱
食材和做好的食物一定要放冰箱保存,做好的食物和肉类食材最好放冷冻室,解冻时最好不要常温解冻,因为这样会增加细菌污染的几率。
3.注意环境清洁
厨房要及时清洁,尤其是垃圾桶、水池周围,每日产生的处于垃圾要及时处理。
4.餐具、用具及时消毒
宝宝餐具及厨房用具一定要及时消毒。宝宝餐具、奶瓶、水杯可用沸水煮10分钟高温消毒;菜板、刀具要生熟分开,使用前后彻底清洁,定期沸水消毒;抹布要多准备几张,定期更换,清洗后最好日光消毒1小时;擦手毛巾应每天更换,清洗后最好进行日光消毒。
5.做饭小动作
在做饭的过程中,你的一些小动作也可能会污染食物。因此,在做饭前,一定要先用流动的水洗干净双手;在做饭过程中尽量不要接触其他物品;离开厨房也要先洗手,以防食物上的细菌被带到别的物品上。
开心果什么样的人不能吃 婴幼儿
坚果类食物中的脂肪、油脂、胆固醇等都是很高的,对于婴幼儿来说,其肠胃比较脆弱,其次就是开心果是一种质地比较坚硬的食物,婴幼儿食用后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症状发生,反而会加重其胃肠道不适。
小儿食物中毒怎么办
1.催吐
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一至两个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喝喝浓食盐水或生姜水,可迅速促进呕吐。吐过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物,则可以服用十滴水来促进迅速呕吐。这是一个非常简单但很有效的方法。方法是用干净的手指放到喉咙深处轻轻划动,也可用筷子、汤匙等。
2.导泻
如果小儿吃下去中毒的食物时间超过二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进食两个小时后,食物已到了小肠大肠里,这时催吐是没什么效果的,要考虑导泻。可以将中药大黄用开水泡服,也可用元明粉,也就是无水硫酸钠。但注意导泻用于体质较好的年轻人。小孩和老人要慎用,以免引起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婴幼儿护肝20个细节
生活中婴幼儿护肝:
1、 保持婴幼儿食具、手的洁净,防止病从口入。辅食添加要循序渐进,宝宝饮食成人化或过早添加调味品等都会加重婴幼儿肝脏、肾脏的负担。
2、 尽量别让婴幼儿生食蔬菜、瓜、果,防止摄入附着的农药后损害婴幼儿幼嫩的肝脏。
3、 不要给孩子喂食过多的橘子或橘子汁。这是因为婴幼儿肝脏功能不健全,不能将体内过多的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
4、 不要给婴幼儿食用含有防腐剂的食品,如方便面,罐头食品,因为防腐剂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5、 各种有颜色的汽水、饮料含香精和色素过多,也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婴幼儿应尽量少喝或不喝。
6、 父母不要给婴幼儿吃腌制、熏制的食物,如火腿、熏肉、咸鱼等。
7、 大闸蟹、螃蟹中含激素,胆固醇含量也很高,千万不要给婴幼儿食用,否则会加重婴幼儿的肝脏、肾脏负担,甚至导致宝宝过敏。
8、 海鲜中有激素,还有寄生虫、致病菌等,父母千万不要给婴幼儿生食,如吃生鱼片、炝虾、糟蟹或虾等生、冷海鲜。
9、霉变的花生、红薯、土豆、过期的食品、隔夜的蔬菜千万不能给宝宝吃, 食品变质产生的毒素不仅加重婴幼儿的肝脏负担,有些还会有致癌作用。
10、家里的水果、蔬菜稍有霉烂时就应该扔掉,不要把霉烂部分切除后继续食用其他部分,残余的毒素会加重肝脏的负担,甚至引发食物中毒。
用药时婴幼儿护肝:
1、谨慎用药,所有药物都对肝脏有毒性损害。尤其抗肿瘤、抗真菌类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更是严重的。
2、慎用绿油精、风油精、白花油等含樟脑成分的药物,2岁以下的婴幼儿肝脏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樟脑经肝脏代谢时可能会造成肝脏伤害。
3、防止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最大的影响就是破坏人体正常菌群,降低婴幼儿机体防御能力。菌群失调可直接引起婴幼儿胃肠道功能紊乱,损害肝功能。
4、不要给婴幼儿吃成人的退烧药,成人药物的剂量是幼儿的4~5倍,容易发生中毒现象,造成药物性肝炎。
5、不要随便给婴幼儿服用保健品,有些保健品的成分会扰乱孩子的胃肠功能,损害肝功能。有些保健品中甚至含有激素,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早熟、肥胖等现象。
6、尽量不用或少用婴儿牙胶及大多数软胶制成的玩具,因为可能含有塑胶软化剂, 当pvc含量超过安全标准时会损害到孩子的肝、肾功能。
7、激素类药物不要长时间使用,会间接伤害到肝脏功能。
8、过期药品绝对不能给宝宝服用。
9、不要为了能够让孩子早日恢复就加大药物剂量。当婴幼儿发育尚未健全的肝脏无法代谢时,就会发生积蓄中毒,造成肝脏损害。
10.、及时给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对肝脏的损害。
婴儿食物中毒解决方法
面对食物中毒的宝宝,爸爸妈妈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早让宝宝脱离有毒的场所,爸爸妈妈们将宝宝被毒物污染的衣物统统脱下清洗,换上干净的衣物,并且应该对宝宝先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
其次,在帮助宝宝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的过程之中,您还需要帮助宝宝减低毒性,防治毒物被二次吸收。您可以使用一些肥皂水或者是石灰水来中和这些毒物。当然,您还可以在等待医生的过程中,喂宝宝喝一些豆浆或者牛奶,这二者也有中和酸碱,帮助毒物进行沉淀,保护宝宝食道以及肠胃粘膜的作用。
小孩能吃蜂巢蜜吗 小孩什么年龄能吃蜂巢蜜
小孩在1岁以上就能吃蜂巢蜜。
新生的婴幼儿脏器发育不是很完善,蜂巢蜜属于生蜜,含有很多的活性因子成分,更带有一定的毒素,婴幼儿食用可能出现中毒、过敏之症,对脏器损伤严重。因此,1岁以上的婴幼儿虽然能吃蜂巢蜜,但也不能多吃。
夏天预防小儿食物中毒
购物的路程
一般来说,不能久存的食品如奶制品、肉、禽类、鱼、冷冻食品等能在非冷冻状态下维持4个小时左右。所以尽量在离家较近的商店、超市选购这类食品,不要让它们在非冷冻状态下超过1小时。如果是坐汽车回家,要注意将这类食品放在远离发动机的地方,以免食物受热使细菌生长。
冷冻储藏
如果家里冰箱的冷冻柜和冷藏库都塞满了东西,空气得不到很好的流通,就会产生温湿。哪怕冰箱只比规定的温度高一点点,也会滋生细菌。保持冰箱内架子的清洁和干燥,并经常查看温度计的读数:冷冻柜应保持在0摄氏度以下,冷藏库应保持在1到5摄氏度之间(倘若没有配温度计,立刻买一个)。不要将鸡蛋放在门边的架子上,因为那是冰箱最热的地方。另外不宜如此放置的是色拉、沙司。它们中含有足够的糖分,在稍稍温暖的条件下就可滋生细菌。冰箱门被打开几分钟后才关上会影响内部的温度。因此,要让孩子在打开冰箱之前就想清楚他们需要什么。
蔬菜、水果的清洁
由于现代社会污染日益严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也有可能成为细菌躲藏的地方,买回家后,应立刻将它们放入冰箱。蔬菜在冲洗之前要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左右。水果在吃之前要先用水不断冲洗,再用纸巾擦拭干净。实验结果表明,用流水冲洗可以除去99%的细菌;而单单用水清洗,则只能除去75%的细菌。所以对一些外皮较厚的水果如西瓜等,最佳的方法是先清水冲洗,再用清洁的干布擦拭。这样可以防止在切片的过程中,外部的微生物细菌污染西瓜瓤。
肉类的清洁
将肉放在厨房解冻或是浸泡在调味汁里,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温床,所以,应将肉放在冰箱内解冻或浸泡。而且,为了防止肉汁水滴在其它食品上或是弄脏冰箱表面,解冻或腌渍的肉应被放置于冰箱的最底层,并在盛肉的盆子或托盘下铺上纸巾,以便随时吸收滴下的汁液。
切完生肉要用温的肥皂水和清水将砧板和其它切割用具冲洗干净,才可以再切蔬菜。注意分开放置生肉、家禽和其它食品,以免发生交叉污染。烧煮时要将肉完全煮透。如果参加野营做烤肉,应将肉烤至流出干净的汁水。
手的清洁
几乎20%的食物中毒病例是由孩子和孩子之间相互传播的,所以预防病菌传染的最佳方法是洗手。但是只是将手指尖放在冷水下湿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洗手。手上的细菌不但还在,抹手布上同样也有细菌。正确的方法是要让家人特别是孩子,在饭前便后用肥皂搓和温水冲洗至少2分钟左右。经常洗手的另一个好处是,它能使孩子减少或消除得病的机会。
厨房的清洁
定期打扫厨房,保持清洁卫生和干燥。每次烧煮之后要将锅碗瓢盆等用具立刻清洗干净,以防蚊蝇的叮咬。
抹布是细菌潜伏隐藏的住所。所以,不但要冲洗干净,还要定期放在微波炉中蒸煮消毒。
婴幼儿饮食禁忌
婴幼儿饮食一忌咀嚼喂养。有些家长喂养婴儿时,习惯于先将食物放在自己嘴里咀嚼,再吐在小勺里或口对口喂养,这样做的目的是怕孩子嚼不烂,想帮帮忙。其实,这样做反而不利于婴幼儿消化机能的成熟。如果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消化程度选择食物,烹调时做到细、软、烂,婴儿虽然没有牙齿或牙齿未长齐,咀嚼能力差,仍是能够消化的。咀嚼喂养是一种不卫生的习惯,它会将大人口中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传染给孩子,而孩子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因此而引起疾病。
婴幼儿饮食二忌硬、粗、生。婴幼儿咀嚼和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完善,消化能力较弱,不能充分消化吸收营养,因此,供给的辅食或饮食应软、细、熟,如将蔬菜挤出菜汁、切成菜泥,瘦肉切成肉末等。
婴幼儿饮食三忌饮食单调。婴幼儿对单调食物容易发生厌倦。为了增进婴幼儿的食欲和避免偏食,保持充分合理的营养,在可能口瘀情况下,应使食物品种丰富多样,色、香、味俱全,主食粗细交替,辅食荤素搭配,每天加1-2次点心。这样,既可以增进孩子的食欲,又可达到平衡膳食的目的。
婴幼儿饮食四忌盲目食用强化食品。当前,市场上供应的婴幼儿食品中,经过强化的食品很多。倘若目地选购各种各样的强化食品给婴幼儿食用,就有发生中毒的危险。家长应仔细阅读食品外包装上所标明的营养素含量。如遇几种食品中强化营养素是一样的,就只能选购一种,否则对婴幼儿有害。必要时家长应征求医生或专家的意见。
婴幼儿饮食五忌强填硬塞。婴幼儿在正常情况下知道饥饱,当孩子不愿吃时,不要强填硬塞。中国有句俗话,抚养孩子要“三分饥饿,三分寒”,孩子才能生长得更好。家长应多尊重孩子的意愿,食量由他们自己定,不要强迫孩子进食,否则,孩子听腻了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过于强求还容易使孩子产生消化不良。
婴儿食物中毒怎么办呢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早期饮食应为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情好转后可恢复正常饮食。沙门菌食物中毒应床边隔离。
2、对症治疗:呕吐、腹痛明显者,可口服丙胺太林(普鲁本辛)或皮下注射阿托品,亦可注射山莨菪碱。能进食者应给予口服补液。剧烈呕吐不能进食或腹泻频繁者,给予糖盐水静滴。出现酸中毒酌情补充5%碳酸氢钠注射液或11.2%乳酸钠溶液。脱水严重甚至休克者,应积极补液,保持电解质平衡及给予抗休克处理。
3、抗菌治疗:一般可不用抗菌药物。伴有高热的严重患者,可按不同的病原菌选用抗菌药物。如沙门菌、副溶血弧菌可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冬季婴儿轻松补钙六策略
1、对于婴儿期的宝宝来说,奶类是他们的主要食物。0-5个月的婴儿每天对钙的摄取量为300毫克,只要每天母乳喂养或喂配方奶600-800毫升,就可满足身体对钙的需要。
2、4-6个月的宝宝开始添加辅食,随着辅食量的增加奶量逐渐减少,而5-11个月的婴儿对钙的摄取量每天增至400毫克,因此,从这时起应开始补充钙剂。
3、1-3岁时,宝宝对钙的摄取量每天增至600毫克。可他们的饮食是从以奶类为主,逐渐过度到以谷类为主的。调查显示,我国1-3岁婴幼儿饮食中的钙仍达不到需要量。因此,每天还应为宝贝补钙150-300毫克,奶及奶制品也仍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每天最好饮奶400毫升左右,同时注意安排奶制品、骨头汤、小虾皮、鱼类等富钙食物。
4、早产儿及双胞胎应在出生后1-2周开始补充VD,正常足月儿应在出生后2-4周开始补充。6个月以下婴儿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6个月以上婴儿每天补充400-600国际单位。
5、补充VD和钙剂应持续到2岁至2岁半。幼儿在2岁半后户外活动增加,饮食种类逐渐多样化,这时就不需要补充VD和钙剂了。
6、多晒太阳是婴幼儿补钙的重要途径。因为,引起他们缺钙的主要原因是VD摄取不足,而VD在食物中含量很少,加之婴幼儿食谱单调,所以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到很少的VD。晒太阳可促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转化为VD,这种补充途径最安全,不会发生VD中毒。
六个月宝宝能喝蜂蜜吗
六个月宝宝不适宜喝蜂蜜。1周岁内的宝宝不要喝蜂蜜,因为蜂蜜在酿造、运输与储存过程中容易被微生物污染,比如说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而婴幼儿肠道系统尚未发育健全,抵抗力较低,细菌对周岁内的宝宝来说是很大的威胁。婴幼儿食入肉毒杆菌后,则会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而其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容易引起肉毒杆菌性食物中毒。除此以外,1岁内宝宝还容易对蜂蜜过敏,所以小宝宝应该不吃蜂蜜。
如果1周岁内的宝宝若不小心误食了蜂蜜的制品,其实也不要过分紧张,家长可以观察宝宝在食用后8~36个小时内,如没有出现恶心、食欲不振和过敏现状,则表示宝宝状况良好,否则应该立即咨询医生,说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