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记忆障碍 9个方面防范
老人记忆障碍 9个方面防范
所谓心理老化,是指一个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及个性品质与其年龄阶段特征相比,整体反应水平下降,心理机能明显退化和衰老。心理老化是一个人精神上“未老先衰”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心理病态。
人的心理发展也与生理发展一样,要经历幼稚、成熟、衰老的过程。随着生理年龄进入老龄阶段,人的心理也逐渐衰退,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但是,生理与心理并非完全同步,有的人年逾花甲,却仍然热爱生活、豁达乐观;而有的人虽处在中年,却暮气沉沉,缺乏生气和活力。后者的心理状态,就是心理老化的表现。
以下是心理老化的一些表现,如果你的情况与其中相同的越多,表明你的心理老化程度越严重。
①忆力明显下降,常丢三落四。
②喜欢回忆往事,时常不厌其烦地讲述自己的过去。
③爱钻牛角尖,思路狭窄,反应迟钝。
④缺乏创新意识,循规蹈矩。
⑤对脑力劳动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⑥经常感到无聊、空虚和乏味。
⑦对发生在身边的事视而不见,反应冷淡。
⑧对什么事都觉得司空见惯,缺乏好奇心和新鲜感。
⑨缺乏求知欲,兴趣越来越少。
⑩时常怨天尤人。
⑾面临突发事件常感到惊惶失措。
⑿越来越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⒀变得爱唠叨。
⒁自感办事效率明显降低。
⒂做事情总是一拖再拖。
⒃渐渐对没有价值和用途的东西感兴趣。
⒄常找借口逃避与陌生人接触。
⒅常产生厌烦、不安、忧愁的情绪。
⒆总觉得很疲倦。
心理专家认为,心理老化现象作为一种心理疾病,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引起各种心理性疾病,还会埋没个人原本的才智,影响创造力的发挥,甚至引起精神萎靡不振、悲观失望,失去生活和做人的信心。
对此,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1)掌握一些必备的心理卫生知识,学会心理的自我保护。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使工作、学习、生活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培养广泛的生活情趣。多读、多看、多听一些东西,多一些爱好,可以激发人的智慧,充实人的内心世界,排除烦恼和郁闷,保持愉快的心境。
(4)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交往,使人彼此获得多方面的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支持。在交往中,心理处于开放状态,这有利于激发人的精神力量,防止心理老化。
(5)适度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使人精力充沛,心情舒畅,充满活力。
(6)多结交有成就、有知识、有朝气、有创造精神的朋友。这样的朋友能给你启发、激励、鞭策,能使你学到知识,受到感染。
(7)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更新生活内容,善于寻找生活乐趣,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激情,热爱生活,豁达开朗。
(8)改变自己的外观形象。通过适当的服饰打扮,落落大方的行为举止,以年轻、精悍、果断、充满活力的美好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9)确立积极的生活目标。不懈的追求,才会让人感到生活充实。
成人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1、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2、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恋关系等。
3、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4、重复刻板行为是青年人自闭症常见的表现的变现。
5、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6、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7、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8、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9、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1、患者起病隐袭,精神改变隐匿:
早期不易被家人觉察,不清楚发病的确切日期,偶遇热性疾病、感染、手术、轻度头部外伤或服药患者,因出现异常精神错乱而引起注意,也有的患者可主诉头晕、难于表述的头痛、多变的躯体症状或自主神经症状等。
2、逐渐发生的记忆障碍(memory impairment)或遗忘
近记忆障碍明显:患者不能记忆当天发生的日常琐事,记不得刚做过的事或讲过的话,忘记少用的名词、约会或贵重物件放于何处,易忘记不常用的名字,常重复发问,以前熟悉的名字易搞混,词汇减少。远事记忆可相对保留,早年不常用的词也会失去记忆。Albert等检查病人记忆重要政治事件日期和识别过去及当前重要人物的照片,发现记忆丧失在某种程度上包括整个生命期。
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范小脑萎缩
随着年轻的日益增长,人们的大脑会出现一些萎缩的状态,那么如何能够有效的预防脑萎缩呢,小脑萎缩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高,尤其是一些高龄老人,要特别注意防范小脑萎缩的症状出现。
一,小脑萎缩的症状表现中最明显的就是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主要是近记忆障碍,自己熟悉的东西不知放在何处,丢三落四,甚至记不住刚吃过的饭菜,叫不出朋友的名字。
二,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也是小脑萎缩的症状之一,比如出门一下子想不起家在何处,如何返回。
三,语言障碍是小脑萎缩的症状表现,发音有一定障碍,说话不太利落,书写困难,在与人交谈经常想不起一些简单的词语,或以不常用的词语代替,使说的话和写出的句子让人难以理解。
老年痴呆前兆 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出现于早期,尤其是近记忆障碍,几十小时甚至数分钟前发生的事情都无法回忆。患者日常生活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反复提问想通的问题或反复述说相同的事情。
告诉大家老年痴呆的表现
一、老年痴呆的症状分类表现
1.记忆障碍。老年性痴呆发病最初的症状是记忆障碍,主要表现为近期记忆的健忘,如同一内容无论向他述说几遍也会立即忘记,刚放置的东西就忘掉所放的位置,做菜时已放过盐过一会儿又放一次,刚买下的东西就忘记拿走,刚刚被介绍过的朋友,再次见面时就因忘了他的姓名而出现尴尬的场面。而对过去的、曾有深刻印象的事件,如过去曾经经历过的战争、参加过的某种政治活动、失去的亲人等则记忆较好,即所谓远期记忆保持较好。但是,随着疾病发展,远期记忆也会丧失,会出现错构、虚构及妄想。如把过去发生的事情说成是现在发生的,把几件互不关联的事情串在一起,张冠李戴,甚至会从头到尾地述说一件根本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记忆障碍最严重时,表现为不认识自已的亲人,甚至连镜子或照片中的自已都不认识。
2.对时间和地点的定向力逐渐丧失。例如不知道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不清楚自已在何地,出了家门就找不到家等。
3. 计算能力障碍。轻者计算速度明显变慢,不能完成稍复杂的计算,或者经常发生极明显的错误。严重时连简单的加减计算也无法进行,甚至安全丧失数的概念。
4.理解力和判断力下降。表现为对周围的事物不能正确的理解,直接影响对事物的推理和判断,分不清主要的和次要的、是本质的还是非本质的东西,因此不能正确地处理问题。
5. 语言障碍。轻者说话?嗦内容重复、杂乱无章,重者答非所问,内容闻题千里,令人无法理解,或经常自言自语,内容支离破碎,或缄默少语,丧失阅读能力。
6.思维情感障碍。思维呈常出现片断性,大事被忽略,琐事却纠缠不清,同时伴有情感迟钝,对人淡漠,逐渐发展为完全茫然而无表情,或小儿样欣快症状很突出。有的则出现幻觉,如幻听、幻视等;有的出现片断妄想,如嫉妒妄想、被偷窃妄想、夸大妄想等。
7.个性和人格改变。多数表现为自私、主观,或急躁易怒、不理智,或焦虑、多疑。还有一部分人表现为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缺乏热情,与发病前相比判若两人。
8. 行为障碍。早期表现为以遗忘为主的行为障碍,如好忘事、遗失物品、迷路走失等。中期多表现为与思维判断障碍和个性人格改变相关的行为异常,如不分昼夜,四处游走,吵闹不休;不知冷暖,衣着紊乱,甚至以衣当裤,以帽当袜;不讲卫生,不辨秽洁,甚至玩弄便溺;不识尊卑,不分男女,甚至有性欲亢进的倾向。
9.行动障碍。动作迟缓,走路不稳,偏瘫,甚至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不能自主时食,终至死亡。
二、老年痴呆的症状分期表现
第一期:遗忘期。此期表现为特别健忘,并在记忆障碍的同时,渐渐出现计算能力、认识能力和定向力障碍,活动范围减少,但尚能保持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上不需旁人帮助。此期是本病持续最长的一期。
第二期:精神错乱期。此期痴呆持续加重,病情急转直下,认识功能进一步减退,伴有失认、失语和失用,思维情感障碍及个性人格改变明显,行为明显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少动、假面具脸和肌张增高,也可见偏瘫痫发作,日常生活已难自理,需他人帮助。
第三期:痴呆期:患者严重痴呆,处于完全缄默,完全卧床,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状态。常伴有恶病质、肌强直和大小便失禁。
记忆力减退的表现主要有哪些呢
一般说来,自中年以后人们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减,这是正常的现象,是大脑皮层逐步萎缩的结果,这种记忆障碍进展都很缓慢,表现不会很严重。中老年人如果记忆力明显减退,那应该认真地查找一下原因,有些原发病得到及时的治疗以后,记忆力即可很快恢复。
如果中老年人突然出现严重的记忆力障碍,并有明显的波动性,时好时坏,这往往是脑动脉硬化所引起的,脑动脉硬化病人的脑部血液供应常因脑血管痉挛而不足,以致影响了脑的功能,使记忆力减退,积极治疗脑动脉硬化。
记忆障碍也是神经衰弱的主要表现,中年人,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身心疲劳后易患神经衰弱,这种记忆障碍常出现在失眠以后,这时如果适当应用失眠轻珍丸以改善睡眠,记忆障碍也相随好转。
在预防方面,饮食也有助于记忆。全谷类食物、豆类、花生、芝麻、水果、蔬菜及海产品,都含丰富的葡萄糖和脑黄金,能给大脑提供所需能量。豆类与绿色蔬菜富含叶酸,因为叶酸对记忆有帮助。据说银杏也有助于增强记忆,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银杏含白果酸、白果粉,别称“抗衰老素”,可促进脑细胞再生。人处于低血糖时,记忆力会受损。那些记忆力相对好的老年,我们看到他们最常吃的食物有:芝麻糊、红枣、大核桃、香蕉、苹果、花生,几乎每天必吃。这些不仅有利于保持机体营养,对延缓记忆力衰退一定有很好的功效。
老人脑萎缩的症状 记忆障碍
这是最早出现的脑萎缩症状,患者会记不起最近发生的事情,经常丢失东西,忘记将东西放在哪里了,与别人交谈内容转身就忘,理解新鲜事物的能力大大降低,到后期记忆力衰退现象更严重,很久以前的事情都会记不起来。
成人孤独症有哪些症状呢
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恋关系等。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是青年人自闭症常见的表现的变现
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5.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6.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7、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8、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9、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老年痴呆的表现
1.记忆障碍。老年性痴呆发病的最初的症状是记忆障碍,如同一内容无论向他述说几遍也会立即忘记。
2.对时间和地点的定向力逐渐丧失。例如,不知道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
3. 计算能力障碍。轻者计算速度明显变慢,不能完成稍复杂的计算。严重时连简单的加减计算也无法进行。
4.理解力和判断力下降。表现为对周围的事物不能正确的理解,直接影响对事物的推理和判断,分不清主要的和次要的,因此不能正确地处理问题。
5. 语言障碍。经常自言自语,内容支离破碎,或缄默少语,丧失阅读能力。
6.个性和人格改变。多数表现为自私、主观,或急躁易怒、不理智,还有一部分人表现为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缺乏热情,与发病前相比判若两人。
由此可知,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语言或是记忆障碍等等方面,患者可以通过医生的积极治疗,这样,对老人的痴呆症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对于我们家中的老人的话,最重要的是呢,我们要做好日常的预防工作,避免疾病的发生。
老年痴呆症又叫什么
老年痴呆症又叫什么?不知道老年痴呆症又叫什么?
老年性痴呆又称老年期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疾病。是指老年期出现的已获得的智能在本质上出现持续的损害,智能缺失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
隐袭发病,逐渐发病,以智能障碍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家属往往讲不出病员从什么时候开始起病,一直到痴呆症状较明显时才到医院检查,主要表现为:在智能方面出现抽象思维能力丧失、推理判断与计划不足、注意力缺失;在人格方面出现兴趣与始动性丧失、情绪迟钝或难以抑制、社会行为不端、不拘小节;在记忆方面出现遗忘,不能学习,时间、地形、视觉与空间定向力差;在言语与认知功能方面出现说话不流利,综合能力缺失。
老年人,目前一般指60岁以上的人群,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65岁以上为老年人。老年人口中,痴呆的患病率占总人口的4%-5%,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占17%-20%。据报道,在欧美国家,阿尔茨海默病(AD)约占老年期痴呆的50%,血管性痴呆(VD)约占15%,而混合性痴呆占15-20%。在美国,AD的患病人口为400万,到下世纪中叶这个数字将上升到1100万,每年花费为100亿美元。在中国,据11城乡普查结果表明:60岁以上人口中,VD患病率为324/10万人口,而AD患病率为238/10万人口。据估计,到2025年,世界范围内AD的患病人口为2200万。AD作为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是继心脏病、癌症、中风之后的第四位致死原因。因此对AD的防治已引起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重视。
老年痴呆症的前兆
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出现于早期,尤其是近记忆障碍,几十小时甚至数分钟前发生的事情都无法回忆。患者日常生活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反复提问想通的问题或反复述说相同的事情。
语言障碍
找词困难往往是老年痴呆症中最早出现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由于缺乏实质词汇而表现为空话连篇;或由于找词困难而用过多的解释来表达,终成唠唠叨叨。
视觉空间技能障碍
在老年痴呆症早期及可有视空间技能障碍,其症状包括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有些痴呆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可能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
书写困难
因书写困难而导致写出的内容词不达意,如写信不能写清含义,这常常是引起家属注意的首发症状,特别是一些文化修养较好的老人。研究认为书写错误与远记忆障碍有关。
记忆障碍和老年性痴呆
一、什么是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指个人处于一种不能记住或回忆信息或技能的状态,可以是病理性或情境性的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记忆障碍。有如下几种类型:
1、记忆增强:病人对病前不能够回忆的事都能回忆起来。
2、记忆减退:指患者对既往经历的事情,特别是对在一定时间、地点及具体情境相联系的事件难以回忆(俗称情节记忆障碍)。情节记忆经常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保持的信息也常变化。情节记忆障碍患者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则明显减退。
3、遗忘:指患者对某一段经历或重大事件的记忆缺失,主要表现为回忆的障碍。有以下几种不同表现:
①.顺行性遗忘:即回忆不出在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遗忘的时间和疾病同时开始。如脑外伤、癫痫大发作等
②逆行性遗忘:即回忆不出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但新的记忆能够形成。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③进行性遗忘:指记忆的丧失随着病情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多见老年性痴呆。
④心因性遗忘:是有沉重的创伤性情感体验引起,遗忘的内容与某些痛苦体验有关,可以是选择性的内容遗忘。
4、错构:指对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在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节上出现错误的回忆,并深信不疑。
5、虚构:指患者在回忆中将过去从未经历过的事情当做亲身经历加以描述,以虚构的事实来填补已遗忘的那一段记忆空白。
6、似曾相识症:指对新感知的事物有似曾感知过的体验。
二、老年记忆障碍与痴呆的关系
记忆障碍并不一定就是痴呆,有如下几种可能性。
1、良性老年遗忘症:即与年龄有关的记忆障碍。是指老年人随着衰老而带来的生理性记忆减退,并无痴呆临床表现,这是一种正常的或生理性非进行性的大脑衰老过程。这种记忆障碍的特点表现在对事件的某些细节难以准确的回忆,记不住人名、地点等。虽然有时忘了,但过一会又能想起,或者有时在忘掉某些次要内容的同时却又能够回忆起所遗忘的有关情节。其日常生活或社会活动能力正常。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的反映。
2、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是正常老化与老年性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认知损伤状态。特点是患者本人主诉记忆障碍且得到知情者证实,可伴有其他认知障碍(如注意力、视空间结构、词语流畅性、执行功能等),但是社会职业或日常生活功能未受影响。
与老年性痴呆的关系:平均每年有10%~15%的MCI患者转化成老年性痴呆;3年之后,可达到50%;6年后,约80%。
3、老年性痴呆:随着人口老年化,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明显增加,80岁以上老人中,约40%以上有不同程度痴呆。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社会活动或日常生活功能受影响。如出现下列症状应高度怀疑之。
(1)记忆障碍:包括记忆力减退、错构、虚构等。早期突出表现为情节记忆障碍。
(2)情绪改变或/和人格改变:糊涂、多疑、害怕、易激动、抑郁、淡漠、焦虑或粗暴等 。
(3)语言障碍:突出表现为语言重复。另外还可出现表达困难,经常忘记简单的词语或以不恰当的词语表达,结果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字让人无法理解。
(4)兴趣丧失:对日常活动不感兴趣,能几个小时地呆坐在电视机前或长时间地昏昏欲睡,对以前的爱好也会兴趣减低。
(5)视觉空间认识机能障碍:指对于物与物、物与人、景与物等之间的空间方位关系的判别能力减退。如外出后不能回家(迷路)。
(6)计算障碍:通过一般的减法就可以判断,如100-7=?-7=?-7=?...
(7)注意力分散:可在早期出现判断力差、概括能力丧失、注意力分散等。
(8)社会活动或日常生活功能受影响:日常家务不能完成如烧水后不关煤气;日常生活有明显穿衣困难如衣服反穿等。
怎样关注老人的记忆障碍
人到老年以后,大脑容易发生智能衰退,从而出现记忆减退的症状,记忆障碍分为表面记忆缺陷和真正记忆障碍。前者,可通过语意处理过程的适当调节和有效暗示,使记忆得到改善。也就是说尽管老人有记忆力下降,但对重大事件的认识能力基本上不减,它是一种生理变化的表现,后者则是痴呆症最早出现的症状,是记忆过程受损,随着病情的发展将会越来越明显。
对有记忆障碍的老人,家属及护理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情感支持:尊重老人,切忌嘲笑老人干错事,忌用“笨”、“傻”等语言,刺激老人。多给老人以心理支持,要鼓励和赞赏老人的每一点进步,提高老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避免大声训斥老人因好忘事而反复的提问。
强化记忆力:强化老人记忆用脑。从客观记忆开始,直到完成记忆全过程训练。在老人的日常活动中,帮助老人反复复习记忆内容,引导老人去记忆一些事情。
安全护理:房间布局要简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没有阻碍手脚的障碍物,把有危险的物品,如刀、火柴和药品锁起来。
老人可能打开煤气和电器后,忘记关闭或错误使用,常常使老人处于危险的境地。因此,不要让老人独自留在厨房,电器用过后应拔掉电源。
避免其他伤害:如果老人坚持外出,一定要有陪同,老人口袋内应放置老人身份卡片或把老人的姓名缝在衣领上,或制作一手链戴在老人的腕部。告知邻里和朋友,如看到老人独自在外,就给家人打电话。
总之,对记忆力下降的老人,家属要特别关注老人,发现异常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老年痴呆患者会出现哪些主要症状
近记忆障碍常为首发及最明显的轻度老年痴呆的症状,如经常失落物品,忘记重要的约会及许诺的事,记不住新来同事的姓名;学习新事物困难,看书读报后不能回忆其中的内容。常有时间定向障碍,患者记不清具体的年月日。计算能力减退很难完成简单的计算,如100减7。再减7的连续运算。思维迟缓,思考问题困难,特别是对新的事物表现出茫然难解。
早期患者对自己记忆问题有一定的自知力,并力求弥补和掩饰,例如经常作记录,避免因记忆缺陷对工作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例如妥善的管理钱财和为家人准备膳食。尚能完成已熟悉的日常事务或常务。患者的个人生活基本能自理。这些都是常见的轻度老年痴呆的症状。
老年痴呆一般分为以下三期:
1、遗忘期:老年痴呆的症状为特别健忘,并在记忆障碍的同时,渐渐出现计算能力、认识能力和定向力障碍,活动范围减少,但尚能保持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上不需旁人帮助。此期是老年痴呆的症状持续最长的一期。
2、精神错乱期:此期痴呆持续加重,病情急转直下,认识功能进一步减退,伴有失认、失语和失用,思维情感障碍及个性人格改变明显,行为明显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少动、假面具脸和肌张增高,也可见偏瘫痫发作,日常生活已难自理,需他人帮助。
3、痴呆期:患者严重痴呆,处于完全缄默,完全卧床,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状态。老年痴呆的症状常伴有恶病质、肌强直和大小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