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按摩哪里 点揉下关穴
三叉神经痛按摩哪里 点揉下关穴
下关穴在耳前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闭口有凹陷,张口即闭。
按摩主治:治疗三叉神经痛,张嘴困难,口眼㖞斜,牙痛,颞颌关节炎等症。
按摩方法:按摩者同时用拇指点按被按摩者双侧下关穴约半分钟,顺时针按揉1分钟,然后逆时针按揉1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整个面部放散为佳。
面部神经疼怎么办
1、大多数的三叉神经痛可以通过按摩的方法对其疼痛感进行缓解,患者首先采用坐位,全身肌肉放松,同时心态放平和,调整好呼吸,然后揉按印堂穴、下关穴、内关穴、外关穴、颊车穴等穴位,在按摩这些穴位的时候要注意力度要适当,时间也不宜过长。
2、饮食疗法也是可以对缓解三叉神经痛产生有利效果的方法,患者的饮食要避免刺激性比较大的的食物,例如辣椒、葱、姜蒜等,要以流食等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食物的质地最好以绵软易咀嚼为主,减少由于咀嚼坚硬食物而发生疼痛。
3、运动疗法是另外一个有利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游泳、爬山、散步、慢跑等各种运动方式都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新陈代谢的作用,这对于缓解三叉神经痛来讲是有好处的。
牙疼头疼发烧怎么回事 牙疼头痛发烧可以通过按摩促进恢复
在手上沿着每根手指的内侧和外侧找痛点和感觉有颗粒的地方,找到后坚持用拇指推按几分钟。
按揉下关穴,下关穴位于闭口时耳前颧弓与下领切迹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空,张口即闭。顺时针按揉36圈,再逆时针按揉24圈。长期牙疼的人,每天可2~3次。
按揉太阳穴,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在两眉梢后凹陷处。主治头痛,偏头痛、感冒、眩晕、牙疼,目赤肿痛,及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等。
如何通过穴位治疗三叉神经痛
穴位治疗三叉神经痛主要是通过按摩穴位来进行三叉神经痛治疗的一种中医方法,一般要按摩下关穴、印堂穴、风池穴、太阳穴等很多关节。具体穴位位置和功效如下:
1、下关穴:位于耳屏前1横指,为两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患者用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放在同侧下关穴上,再用适当的力度揉按下关穴0.5~1分钟。起到疏风清热,解痉止痛的作用。
2、印堂穴:位于两眉正中,正对鼻尖处。用一手拇指指腹放于印堂穴上,其余4指附于对侧目外,适当用力从印堂向上推至发际处,反复推20~30次可以起到祛风开窍,安神宁志的功效。
3、风池穴:位于颈项后,枕骨下,发际线上,大筋外侧凹陷处。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上,其余4指附于头部两侧。用适度的力由轻渐重揉按0.5~1分钟,按压此穴位具有疏风清热,开窍镇痛的作用。
4、太阳穴:位于目外眦角斜上1寸处。患者可以用双手的掌心紧贴在同侧太阳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可以起到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中医是我国治疗疾病的传统方法,临床上有很多疾病也是有采用穴位按摩来进行治疗的,通过上文的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对穴位治疗三叉神经痛这一中医疗法有阐的了解了,希望能够对广大患者朋友们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需要注意的,此方法一定要注意按摩的力度和位置的准确性,否则很易出现不良的现象给患者们带来影响。
三叉神经痛的穴位按摩方法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又称“脸痛”,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后。三叉神经痛主要症状有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骤发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的剧烈性疼痛,给三叉神经痛患者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对患者的身心都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三叉神经痛除了注意日常的护理,还可以通过穴位按摩来缓解病痛,那么三叉神经痛的穴位按摩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为您来详细介绍。
预备姿势坐位,双目微闭平视,放松心情,调匀呼吸,静息1~2分钟。
按揉风池穴
方法: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上,其余4指附于头部两侧。由轻渐重按揉30秒~1分钟。
作用:疏风清热,开窍镇痛。
位置:风池穴位于颈项后,枕骨下,发际线上,大筋外侧凹陷处。
掐合谷穴
方法:用一手拇指指尖放在合谷穴上,其余4指置于掌心,由轻渐重掐揉30秒~1分钟。
作用:疏风解表,开窍镇痛。
位置:合谷穴位于第二掌骨中点外侧,即手指并拢,虎口根部。
合按内、外关穴
方法:用一手中指和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外关穴和内关穴,对合用力按压30秒~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作用:和胃理气,安神镇痛。
位置:内关穴位于手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两筋间;外关穴位于手背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尺桡骨之间。
掌揉太阳穴
方法:用双手掌掌心,紧贴在同侧太阳穴上,适当用力按揉30秒~1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
作用: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位置:太阳穴位于目外眦角斜上1寸处。
分推前额
方法:两手4指并拢,紧贴前额正中,拇指分别紧贴于头两侧,沿两眉毛适当用力向外推至鬓发处,反复推10~15次。
作用:活血通络,清脑镇痛。
以上是三叉神经痛的穴位按摩方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朋友有参考价值。专家提醒,三叉神经痛患病要及时治疗,避免拖延导致病情加重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颊车的功效与作用 颊车的配伍疗法
1.颊车穴配地仓穴、合谷穴,治疗牙痛。
2.颊车穴配地仓穴、下关穴、颊车穴、内关穴、外关穴、印堂穴,治疗三叉神经痛。
牙疼三叉神经痛按摩按哪个部位
牙痛三叉神经痛可以按摩以下穴位来止痛:
1.颊车
定位: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左右各一。
功效主治:颊车穴为十三鬼穴之一,统治一切癫狂症,有祛风清热,开关通络的功效。主治牙疼,面神经麻痹,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牙髓炎,冠周炎,咬肌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甲状腺肿等。
2.上关
定位:位于耳前,下关直下,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寻找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靠的取穴姿势,位于头部侧面,在戴眼镜脸侧中央骨洼处即是此穴。
功效主治:上关穴有升清降浊的功效。主治头痛,耳鸣,耳聋,聤耳,口眼喎斜,面痛,牙疼,惊痫,瘛疭。
3.下关
定位:位于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取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的姿势,下关穴位于人体的头部侧面,耳前一横指,颧弓下陷处,张口时隆起,闭口取穴。
功效主治:下关穴主治牙疼,牙关紧闭,耳鸣,耳聋,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腮腺炎等。
4.合谷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功效主治:合谷穴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的功效。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牙疼,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腹痛,消化不良,痢疾,便秘,瘾疹,丹毒,疔疮,臂痛,及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三叉神经痛,癔病,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5.外关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功效主治:外关穴主治头痛、颊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以及热病,胁肋痛,上肢痹痛,瘰疬等。
6.风池
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主治:风池穴有壮阳益气的功效。主治头痛,头晕,伤风感冒,鼻渊,鼻衄,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症,耳鸣,耳聋,颈项强痛,落枕,荨麻疹,丹毒,及神经衰弱,癫痫,高血压,甲状腺肿,电旋旋旋旋光性眼炎,视神经萎缩等。
具体按摩方法
1.点揉局部穴位
以食指和中指点揉颊车、上关、下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2.点揉远端穴位
用拇指点揉合谷、外关穴,用食指和中指点按风池穴。
3.点揉耳穴
拇指放在被按摩者耳廓的后方,食指放在耳廓的前方,分别按揉耳垂。耳垂上有耳穴,其中按揉耳穴牙和耳穴颌对于牙疼有很好的止痛作用。按揉时可先用手按压耳垂,寻找最痛的点。每点按揉半分钟。
芒针配合穴位注射疗法治三叉神经痛
芒针深透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较满意疗效。芒针治疗:主穴取太阳、下关、中脘;配穴取风池、合谷。先取中脘穴用32号6寸芒针垂直刺人4~5寸,轻捻缓进之泻法,令针感缓缓下行至脐下为准,出针后急按针孔1分钟,不留针,再取4寸芒针从太阳穴进针,针尖平向下稍后斜刺,轻捻缓进,通过颧骨弓直达下关穴,深度3~3.5寸,感应以上齿及颊部酸麻胀感为度;接着取4寸芒针深刺下关穴,向卵圆孔方向直刺2.5~3寸,有立即止痛之效。此两穴采用电针仪低频连续波,风池穴向对侧眼窝斜刺2寸,用捻转泻法,令感应向患侧头部放散;合谷穴用毫针向上斜刺l寸,同时可配阳白透攒竹,地仓透颊车,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穴位注射:取翳风、下关穴,皮肤常规消毒后,用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各1.5ml,再抽取地塞米松注射液1ml,分别注入翳风及下关穴各2ml,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陈某,男,64岁,1997年8月19日初诊。左侧面痛1年零3个月,每日阵发性左面颊处疼痛,痛似刀割,针刺,电击样。每次疼痛持续1分钟左右,伴有流泪,结膜充血,平时心烦易怒,胃脘痛,口干,大便秘结,舌红质干,脉弦数。诊断:三叉神经痛(阳明热盛,上扰头面)。治则:清泄阳明,解热止痛。按上法芒针透刺3次,穴位注射2次后,疼痛明显减轻。5次后,疼痛只限鼻翼旁,面部有轻度酸胀。10次后,疼痛完全消失,应患者要求再针刺5次以巩固疗效,1年后随访无复发。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复发率较高。复发后使用针灸疗法仍然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
(2)诊断时应排除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压迫。
(3)对于焦虑、紧张的患者,在使用针刺疗法治疗的同时,应在精神上给予诱导和劝慰,并适当放松和注意休息。
三叉神经痛偏方
1、三叉神经痛食疗偏方
决明海带汤:三叉神经痛中药小偏方?决明子(捣破)10克、海带30克,加水500毫升煮成250毫升,弃渣饮汤。方中决明性味苦凉,清肝明目,治眩晕。海带性味咸寒,能清热软坚,化痰利水。
山楂荷叶茶:山楂30克、荷叶12克、用清水500毫升、弃渣饮用,每日一剂。方中山楂性味甘,能化瘀散结。荷叶性味苦涩,外发清阳,治头风、眩晕。
天麻炖猪脑:猪脑1副(洗净剔去血筋)、天麻10克、生姜1片、清水适量共放瓦盅内炖熟。每天或隔天服一剂,趁热服食。方中猪脑能补头脑髓海,治神经衰弱、头风及訾晕。天麻性味甘平,功能平肝、安神止痛。
2、三叉神经痛外用偏方
生南星、白附子、五味子、川芎各25克,细辛、木香各8克,全蝎15个,共研细末,水调为糊状。每次用药15克,贴敷于太阳穴、百会穴,逐日换药一次。
地龙6条,全蝎25个,路路通12克,生南星、生半夏、白附子各60克,细辛60克。上药共研细末,加一半面粉,用酒调成饼,并摊贴于太阳穴上,敷料流动,逐日换药1次。
白芷、川芎、南星各7克,葱白14厘米。上药共研细末,用蜂蜜18毫升调成糊状,敷于太阳穴、印堂上35分钟。
马钱子25克,乳香、没药、川乌、草乌各10克,共研细末,加香油、清冷油适当,调膏状。贴敷于患侧下关穴、太阳穴、颊车穴、扳机点,每次贴3次,隔日换药1次。切忌出口。
蜈蚣1条,地龙12克,蝼蛄12克,五倍子12克,生南星18克,生半星12克,白附子12克,木香12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适当用醋调成糊状,贴于患侧太阳穴上,纱布敷料笼罩,胶布流动,逐日换药1次。
3、三叉神经痛如何按摩
三叉神经痛特效穴位按摩之外关穴点揉法。
位置:在腕横纹上约3横批宽处,手臂的外侧正中。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右手托住被按摩者前臂,用左手拇指点按外关穴约1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约1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按揉约1分钟,以酸胀感向腕部和手放散为佳。
功效:治疗牙痛、面颊痛、头面部发热疼痛、口腔内炎症、手臂痛、失眠、心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