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运动注意事项 注意运动强度
糖尿病运动注意事项 注意运动强度
糖尿病人运动的强度要适中,一方面太低的话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另一方面强度过大容易造成血糖下降。运动强度正确把握的方法:
1.摸心率:运动中的心率应该控制在170-患者年龄左右。
2.说话交流:运动中能正常交流为宜,如果是交流困难则要降低强度。
3.自我感觉:运动中身体适度出汗,肌肉有轻微酸胀感。如果脉搏无明显变化、不出汗、人轻松则运动强度过低,如果运动吃力,能坚持或者是不能坚持运动结束都属于运动强度过大。
糖尿病运动疗法简介
运动疗法主要适用于轻度及中度二型糖尿病病人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对于其他类型的糖尿病病人则无治疗意义。
其运动和类主要是步行、慢跑、游泳及太极拳等。要根据病人的情况任选1至2项。其中步行是国内外最常用的,应作为道选。糖尿病病人经一天的旅行后,血糖可降低60毫克/升。
糖尿病运动疗法有两个特点:一是运动强度应控制在中等,过高则引起血糖上长,过低又会使血糖下降。二是注意使全身肌肉都得到锻炼,以利于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因此运动强度应相当于最大摄氧量的50%—60%。即活动至全身出汗,心率在130以下。每次持续20—30分钟,可逐步处长至1小时。生次运动前要有10分钟准备活动,如原地慢跑或徒手操等,使身体做好充分准备。运动后还要做整理活动,可选择全身的伸展体操和放松动作等,整理活动的顺序应与准备活动相反,这样可加速乳酸的排泄,尽快恢复疲劳。
高血压运动建议
1、运动训练有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作用;
2、运动训练改善高血压病人的左心功能,还能提高最大有氧能力和改善收缩功能;
3、运动疗法能预防和治疗因高血压病而引起的重要器官损害,如冠心病、脑血管病等,以及防止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肥胖病和高脂血症等。
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方式宜选择降低周围血管阻力的动态有氧运动,最简单易行的有步行、慢跑、踏车、平板运动和游泳等运动项目。放松运动和呼吸运动也有较好的效果,如放松体操和中国传统运动太极拳等。老年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反射功能差和对降压药较敏感,极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即过快由卧位到坐位或站位转换时易出现头晕甚至晕倒,老年人运动训练时应避免选择体位变动较大的运动项目。
高血压病患者的运动强度如何才适度?运动强度一般以自觉运动强度感觉很轻、有点累或稍累。低强度动态运动的目标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70%。
高血压病的运动频度怎么计算?一般来讲,每次运动20~30分钟或间歇进行运动,每周以3~5次为宜。每天的运动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要注意分几次来完成。健身运动的时间越长,产生的降压效果越好,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的幅度越明显。但是要注意一点,高血压病人坚持运动训练是取得和维持降压效果的关键。
高血压病运动适宜人群:
1、轻度和中度高血压病患者;
2、高血压伴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如糖尿病、肥胖病、高脂血症等。
但是,有以下情况的高血压病患者,不要轻易运动:
1、未得到控制的重度高血压病、高血压危象或急进性高血压病;
2、高血压病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
3、严重心律失常和视网膜病变等。
适宜采取运动疗法的那些高血压病患者,可以按照以上的运动疗法原则参加运动。
控制糖尿病做到以下方法
一、根据体型选择运动强度
运动的强度决定运动的效果,患者应根据自己的体型选择运动强度,既达到运动效果,又确保安全的心率。正常体重型的病人应选择轻度运动,如散步、做饭、清扫、购物、拔草、步行、下楼梯、广播操、平地骑车等;偏胖体型的病人应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上楼梯、坡路骑车、快步走、滑雪、滑冰、打台球、登山等;偏瘦体型的人应选择长跑、跳绳、打球、游泳、击剑等活动。运动负荷量应由小逐渐加大;运动时机选择在餐后1小时左右,有规律、持之以恒地进行。
二、根据病情掌握运动“宜忌”
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满意,高于14mmol/L,不宜参加运动,以免产生酮症;新近发生的血栓、各种急性感染、急性并发症者,不宜运动。患有高血压者不举重、屏气;有视网膜病变者不举重、不潜水,运动时头不低于腰;有周围神经病变者避免过度伸展,不负重;严重的糖尿病肾病、眼底病变、心功不全、严重心律失常、糖尿病足、高血压者,运动宜轻缓不宜剧烈。
三、做好细节准备防意外
外出活动安全第一,要告诉家人时间、地点,佩带标明姓名、住址、疾病的名签,以便发生意外时能及时救治和与家人联系。着装要宽松,特别是鞋袜,鞋不能太硬,以免磨脚;袜子不宜太紧,以免影响血供。运动时间长的病人应随身携带食品,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运动量增加前应适当减少胰岛素剂量或少量进食以防运动后低血糖反应。运动中若有心血管方面不适应,及时停止运动并到医院处理,避免不幸的发生。
糖尿病运动误区
做家务就是运动,不必要再运动了做家务虽然具有运动的部分特点,但与糖尿病治疗意义上的运动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做家务是以完成必要的家庭事务为主,不具有治疗运动连续性和运动量的概念。一般来说,做家务不能满足治疗所需要的运动量。调查发现,家庭主妇真正处于运动状态的时间每天大多不足两个小时,而且运动强度都较低。而且在家庭环境中,往往达不到治疗的效果。糖尿病的运动治疗应因人而异,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并要有一定的运动环境。
每天都很累,再运动就受不了了必要的运动量是糖尿病运动治疗的前提,除非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你每天都感觉很累,说明你血糖可能控制很差,更需要加强运动,只有血糖控制良好,这种“累”才会减轻。认为“再运动就受不了了”只是自己吓唬自己。
凡是运动都有利于降血糖这种运动是盲目性的,认为只要运动就会降血糖的想法是错误的。对有严重并发症者,盲目运动可能加重病情。如果把糖尿病的治疗希望完全寄托于“运动”,既不监测血糖、也不就诊,那更是有害无益的。而且盲目运动缺乏针对性,即使适合运动的人,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运动,不宜盲目运动。
越早起床运动,效果越好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生物钟”,这个钟都是为你的生理节律而存在的,它不能随便被调拨,否则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过早起床,可能会打乱你的生物钟,导致人体生物节律紊乱,使体内节律性分泌的激素发生紊乱,从而引起血糖波动。所以每天的起床时间不宜早于清晨6点,而且每天起床的时间要基本一致。
已经服用降糖药了,就不必再运动了体育锻炼能够消耗热量、降低血糖、减轻体重,而减轻体重也能降低血糖。所以说,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降糖疗法,尤其是餐后的运动更能使血糖下降。通过运动能协助降糖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
糖尿病患者最简便易行的体育锻炼方法就是走路。开始可以慢走,每天走大约10分钟,每周5天,渐渐地增加到每天走30分钟。步行时,可以边走边听磁带,这样可以鼓励和帮助你调整步伐和节奏。或者也可以听一些娱乐节目,边运动边放松。
预防糖尿病可以做哪些运动
运动疗法的方法
糖尿病运动疗法的运动类型为有氧运动,常见的运动形式有步行、慢跑、游泳、爬楼梯、骑自行、打球、打太极拳等。达到增加葡萄糖利用,消耗脂肪,改善心肺功能的目的。
常用运动类型
步行、慢跑步行:一般从慢速步行(1.2~2.7千米/30分钟,能量消耗60~80千卡,逐渐增加步行速度(中速2.1~2.7千米/30分钟,快速2.7~3千米/30分钟),时间从1o分钟逐渐延长至3o分钟,距离从500米逐渐延长1000~ 1500米,中间可穿插一些爬坡或登台阶等。
慢跑:一般用间歇跑(慢跑和步行交替进行的过渡性练习)和常规慢跑(速度一般为6千米/30分钟)。
运动强度强度决定效果。只有当运动强度达到50%最大摄氧量时才能改善代谢和心血管功能。强度过低只起安慰作用,但可改善主观感觉,强度过大,无氧代谢比重增加,治疗作用降低,且可引起心血管负荷过度或运动系统损伤,应当避免。
靶心率:指能获得较好运动效果,又确保安全的心率。即运动试验中最高心率的70~80%作为靶心率,一般人,最高心率=220一年龄,故理想心率应为170一年龄。
运动时间及频度
从10分钟开始,逐步延长至3o~40分钟,其中可穿插必要的间歇时间,但达到靶率的累计时间一般以2o一3o分钟为宜。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极限共同决定运动量,两者可协调配合。每周锻炼3—4次为最适宜。若运动间歇超过3—4天,则效果及累积作用将减。
预防糖尿病可以做哪些运动?以上是推荐给糖尿病患者的几种健身运动,但是同时糖尿病患者也应该整我一个度,不要让自己感觉到疲劳,适度就可以。
哪些运动方法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
1、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应注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并注意运动量。
2、患者在运动前应注意热身,运动时应从轻度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运动后,不要马上停下来,适当做一些恢复运动。
3、有高血压的患者,还应注意运动强度,最好选择比较温和的运动方式。
4、老年患者一般每天可以将运动时间分为2-3次,每次20-30分钟,避免一次进行较长时间的运动。
5、患者的运动强度以运动时有轻度的心跳加快、畏寒,运动后有身心舒畅、不会感觉过度疲惫为宜。
老年糖尿病患者不但应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还应合理控制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接受科学合理的临床治疗,这样才有助于早日摆脱糖尿病的困扰。
糖尿病人如何运动锻炼 运动强度适中最好
糖尿病患者运动强度以适中为宜,过低则引起血糖上升,强度过高又会使血糖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