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祛湿五饮食方法
防暑祛湿五饮食方法
1、适当吃清热解暑之品
中医认为:“夏属火,其性热,通于心,主长养,暑邪当令。”具有清热祛暑功效的食物有鲜藕、绿豆、冬瓜、西瓜、竹笋、荸荠、苋菜、莼菜、梨等,既能清解暑热,又能清泻身体产生的内热。也可服用有甘寒清暑或辛凉散发功用的中药,如菊花、荷叶、竹叶、金银花、连翘、薄荷等。
2、饮食宜清淡
在夏季尤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因此时人体应季变化阳气宣发,常吃肥甘厚腻,会加重脾胃负担,致脾阳虚弱而生痰湿。清淡饮食中,主食要以五谷杂粮为主,副食以豆类、蔬菜、水果、菌类为主,肉类要少食、淡食。烹饪宜清蒸、水煮,少放油盐,尽量保持食物原味。《孙真人卫生歌注释》言:“三伏天,食物尤要淡味节减,使脾胃易于磨化,则腹疾不生。”
3、注意饮食卫生
夏暑季节,致病微生物极易滋生繁殖,食物易变质、腐败。而且在夏天人们喝水多,胃酸被稀释,消化道的防御功能会减弱。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就很容易患肠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因此,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预防夏季消化道疾病的的发生,谨防“病从口入”。
4、不应恣食生冷
《孙真人卫生歌注释》中指出:“盛暑之时,伏阴在内,腐化稍迟,瓜果园蔬,多将生痰,冰水桂浆,生冷相值,克化尤难。”夏暑炎热,阳气宣发在外,阴气郁于体内,如果食用过多生冷的瓜果蔬菜,会使寒湿盛于体内,不容易被脾胃所运化。《摄生消息论》亦认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冰、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少食瓜茄生菜,原腹中方受阴气,食此凝滞之物,多结症块。”夏季适当吃些冷饮,可清热消暑解渴。但如果恣食生冷,就易损伤脾胃阳气,违背“春夏养阳”的原则,还可能引起胃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老年人脾胃阳气已渐衰,过食生冷会进一步损伤机体阳气。儿童消化机能尚未充盈,夏季又易感暑热湿邪,如常吃生冷食物易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出现食欲不振、腹痛、大便异常等症状,久之就会造成胃肠疾病。女性有经、带、胎、产的特殊生理现象,易气虚血亏,所以女性更不能恣食生冷,经期、产后更要注意,过食生冷不仅伤害脾胃阳气,还可造成宫寒等病症。
5、长夏重视健脾祛湿
长夏与脾相应,这个时候天气闷热多雨,人体较易感受暑湿之邪。脾性喜燥而恶湿,若脾阳为湿邪所遏,脾胃失其健运,就会产生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小便不利等病症,所以饮食中可加用些健脾胃祛暑湿之品,如茯苓、白术、薏米、佩兰、藿香、扁豆、莲子、白豆蔻等。
三伏天应该如何养生 吃健脾化湿的食物
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也有防暑祛湿帮助,例如:红豆、绿豆、荷叶煮粥,藿香、佩兰、苍术泡茶,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湿之效。
小贴士:辣椒虽能开胃助消化,祛湿功效却一般。
2022三伏天哪天最热 三伏天晒太阳去湿气吗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晒太阳在中医里面叫晒背,是一种养生方式,晒太阳的时候,自然界的阳气进入身体,可以为身体进行阳气的补充,加速排出身体中的湿气、寒气,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适当的晒太阳还可以改善抑郁的心情。
如果身体中的湿气、寒气比较重的话,除了适当的晒太阳外,还要搭配一些祛湿饮食的搭配,例如食用红豆薏米等,来加强祛湿的效果。
夏季泡脚可防暑祛湿
炎夏很多人习惯冲凉,有人恨不得一天24个小时都呆在凉水里,正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很多人放弃了泡脚的习惯。殊不知夏季湿气很重,并且湿气容易阻滞在脾胃中特别伤身体。夏天才更应该泡脚,不仅能达到祛除暑湿的效果,还可以更好的调理身体。
中医认为“人的脚就像树的根,树死根先枯,人老先老脚。”认为一年四季泡脚都适宜,而且功用不同,“春天泡脚,开阳固脱;夏天泡脚,暑理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蠕;冬天泡脚,丹田暖和。
夏天泡脚,有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因为脚部是仅次于心脏的重要部位,被称为“第二心脏”。双脚上面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是人体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夏天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季节,此时用温水泡脚能更好地刺激经络,振奋人体的脏腑机能。特别是先天脾胃不好的人更适合夏天泡脚,当脾胃好了,就不容易被湿气侵犯,夏天因为湿气过重所出现的食欲不振、爱犯困、没精神、容易烦躁等症状就会得到缓解。
泡脚时在足浴盆里加入不同的中药可以缓解不同的症状。夏季泡脚,首要的目的就是祛除暑湿。用中药藿香煎汁然后进行足浴泡脚。取30至50克藿香放入2升水中用大火煎煮40分钟左右,再用小火煎熬,药液剩下1升,取出汁液,再加水2升煎至1升,将两份药汁放在盆中,浸泡双足,药液以泡过足踝为度,在浸洗过程同时进行足部按摩。这个方法是夏季泡脚,祛除湿气,消解暑热的好方法。
夏季男人祛湿饮食
一、薏米红豆粥
材料:薏米50克、红小豆25克、白糖适量。
做法:薏米、红小豆洗净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浸泡3-4小时后同煮至熟。加入适量白糖,冷却后食用。
二、茯苓骨头汤
材料:猪脊骨500克、茨实50克、薏米30克、土茯苓(干)30克。
做法:将猪骨头冲洗干净备用;茨实、薏米、土茯苓洗净备用;瓦煲内放适量水,将猪骨头倒入;倒入茨实、薏米、土茯苓;开大火烧开,用汤勺将浮沫撇去,再开小火慢慢煲1.5个小左右,关火前5分钟加盐即可。
三、淮山猪骨汤
材料:茯苓、淮山各15克、炒扁豆、薏米、谷牙、麦芽各10克、陈皮1/4个、猪骨500克。
做法:猪骨斩件焯水;各种药材用热水洗净,陈皮刮去囊;除猪骨外所有材料加适量清水煲滚,后放猪骨再煲滚,小火煲至扁豆软烂(大概1.5~2个小时左右)即可。
四、砂仁陈皮鲫鱼汤
材料:砂仁6克、陈皮1/4个、鲫鱼300~400克、芫荽4棵、生姜3片。
做法:砂仁打碎;陈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净;鲫鱼宰净,去鳞、肠杂,置油锅慢火煎至两边微黄;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小时,调入适量芫荽及食盐和生油便可。
五、咖喱鸡丝羹
材料:鸡肉400克、红萝卜、薯仔各150克、洋葱100克、青豆仁50克、蒜茸、辣椒丝、姜丝各10克、咖喱粉20克、鲜奶250毫升。
做法:鸡肉洗净切细丝,马蹄粉芡拌匀,起油镬炒至刚熟就铲起。红萝卜、薯仔、洋葱去皮切丝。起油镬下蒜茸、辣椒丝、姜丝炒香,溅入绍酒后下水1500毫升(6碗水量),滚后下红萝卜丝和薯仔丝至熟,下鸡丝、青豆仁、洋葱、鲜奶、咖喱粉和适量食盐少许、胡椒粉白糖,推入马蹄粉40克拌均的芡,下少许生油便可。
六、藕丝百合汤
材料:莲藕、百合、冰糖。
做法:将莲藕清洗干净,然后去除外皮之后切成细丝备用。新鲜的百合剥片之后也是切丝备用。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开之后加入准备好的莲藕丝以及百合丝。大火烧开之后小火熬煮,等到莲藕和百合变得软烂之后加入准备好的冰糖,搅拌均匀之后就可以直接起锅服用了。
防暑的小妙招
一、饮食起居
1、夏天天气热,日照的时间也很长。所以,大家在夏季的起居时间,应当按照迟睡早起的习惯是最好的。
外出时最好穿棉、麻类的浅色长袖衣服,少穿化纤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
2、多吃蔬菜瓜果,适量饮用盐开水、绿豆汤、酸梅汤等清凉饮料,常备点防暑药物:霍香正气水(丸、胶囊)、人丹、十滴水、六一散、暑症片等。
3、夏天中暑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人体体内的水分散失过多,最终导致机体失水而照成的。所以大家一定要依照气温的变化,适当地增加饮水量,这样可以很好的补充体内所失的水分,也可以有效地达到防暑的功效。
二、入夏常备的防暑药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准备一些防暑药物是很有必要的,这些药物有:
仁丹:能清暑祛湿。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
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
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的功效主要是它可以解表理气。对暑天里因中暑而产生的头昏、腹痛和呕吐有较好的疗效。
清凉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
五行人养生
木行人:大麦益气补肝阴饮食调养:宜多吃具有健脾益肾补肝,消暑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大麦、黄花菜、椰菜花、西兰花、苦瓜、水蜜桃、菠萝、葡萄等[1]。药膳可选择“大麦芽汤”:大麦芽50克,冬瓜300克,陈皮25克,猪瘦肉200克。大麦芽、陈皮洗净,冬瓜去皮洗净,切块;猪瘦肉洗净,切小块,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煮1-2小时。有清热消暑,理气健脾的功效。
火行人:清热祛暑别放松饮食调养:宜多吃消暑生津,益气养肝的食物,如冬瓜、番茄、菠萝、香蕉、草菇、粉葛、鸭子、蕨菜等。药膳可选择“荷叶瘦肉汤”:猪瘦肉250克,鲜葛根250克,鲜荷叶15克,精盐适量。猪瘦肉洗净,切小块,葛根去皮洗净,切块。荷叶洗净。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1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有清热祛暑,健脾益气的功效。植提纤每天早晚一颗,可以帮助代谢脂肪,消脂减肥。
土行人:玉米须可去湿健脾饮食调养:宜吃具有益气消暑生津、清热祛湿的食物,如冬瓜、鸭肉、荠菜、茭白、苦瓜、沙葛、莲藕、玉米、水蜜桃、绿豆等。药膳可选择“白玉猪小肚”:猪小肚500克,白茅根60克,玉米须60克,大枣10枚,盐、生姜粉各适量。将猪小肚去净肥脂,切开用盐、生姜粉拌擦后用水冲洗,放入开水锅内煮15分钟,取出在冷水中冲洗。把白茅根、玉米须、大枣洗净。全部用料放入开水锅内,大火煮沸后,小火煨3小时,调味后即成。有清热祛湿、健脾益气的功效。
金行人:西洋参荸荠生津润燥饮食调养:适合具有生津润燥、益气养阴消暑功效的食物,如丝瓜、百合、苡仁、胡萝卜、荸荠、西红柿、葫芦瓜等。药膳可选择“洋参荸荠饮”:西洋参10克,荸荠50克,白糖30克。将西洋参浸透切片;荸荠洗净,去皮,切碎。将西洋参、荸荠放入炖杯内,加入清水约250毫升,放入白糖,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25分钟即成。有益气生津,除燥热的功效。
水行人:南瓜黄瓜清暑祛湿饮食调养:多吃益气养肝、清暑祛湿的食物,如南瓜、黄瓜、豇豆、西兰花、椰菜、鸭肉、黑豆等。药膳可选择“玉米须猪苓牛肉汤”:玉米须60克,猪苓30克,泽泻10克,生薏苡仁60克,陈皮5克,黑豆50克,牛肉100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精盐适量。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其用料洗净。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小火煮2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有清暑利湿、健脾益气的功效。
防暑降温小常识
一、饮食起居
1、夏天天气热,日照的时间也很长。所以,大家在夏季的起居时间,应当按照迟睡早起的习惯是好的。
外出时好穿棉、麻类的浅色长袖衣服,少穿化纤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
2、多吃蔬菜瓜果,适量饮用盐开水、绿豆汤、酸梅汤等清凉饮料,常备点防暑药物:霍香正气水(丸、胶囊)、人丹、十滴水、六一散、暑症片等。
3、夏天中暑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人体体内的水分散失过多,终导致机体失水而照成的。所以大家一定要依照气温的变化,适当地增加饮水量,这样可以很好的补充体内所失的水分,也可以有效地达到防暑的功效。
二、入夏常备的防暑药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准备一些防暑药物是很有必要的,这些药物有:
仁丹:能清暑祛湿。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
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
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的功效主要是它可以解表理气。对暑天里因中暑而产生的头昏、腹痛和呕吐有较好的疗效。
鸡汤里可以放些海带吗
鸡汤里可以放海带,有一道菜就叫海带炖鸡汤。
夏天吃一些海带和鸡肉可以补充由于天热而流失的维生素和,利水消肿,防暑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