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兰-巴雷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吉兰-巴雷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脊髓灰质炎 起病时多有发热,肌肉瘫痪多呈节段性,且不对称,无感觉障碍,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常增多。
2.急性脊髓炎 虽然急性期也呈弛缓性瘫痪,但常有锥体束征及横贯性感觉障碍,且括约肌功能障碍较明显。脑脊液蛋白和细胞均有轻度增高或正常。
3.周期性瘫痪(周期性麻痹) 发病急,可呈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少数病例也可有呼吸肌麻痹,但常有血清钾含量降低及低钾心电图改变,病程短,补钾后可迅速恢复,多在数小时至3~4天自愈。
尚应注意和铅、砷所致的急性中毒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及癌性多发周围神经病相鉴别。
小儿吉兰-巴雷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小儿吉兰-巴雷综合征常见症状:
感觉障碍、共济失调、听力下降
一、症状
1.急性炎症性脱髓鞘型多发性神经根病(AIDP): 90%以上GBS为此型患者,可累及各年龄患者,该型症状出现较快,常在数天内发病,也可呈暴发性,最常见的表现是进行性,上升性,弛缓性瘫痪,伴轻至中度感觉障碍,或者伴有脑神经麻痹(呈下降型),严重患者可发展为延髓麻痹,并导致严重并发症;最易受累的为第7,9,10对脑神经,其次为2,5,12对脑神经,严重者24~48h内发生呼吸肌麻痹,需立即机械通气。
感觉障碍包括麻木感,蚁行感,针刺感,烧灼感,通常无排尿或排便障碍,本病的自主神经系统损害常见,可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功能不全的症状,病人常有手足少汗或多汗,窦性心动过速,血压不稳定,可有一过性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下列指标提示临床呼吸衰竭:疾病进展较快,延髓功能障碍,双侧面肌无力,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与呼吸衰竭有关的肺功能指标为:肺活量<20ml/kg最大吸气压<30cmH2O,最大呼气压<40cmH2O,或肺活量,最大吸气压及最大呼气压下降超过30%。
2.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 临床表现为急性瘫痪,不伴感觉障碍,恢复较慢,患者在恢复期早期常出现腱反射亢进。
3.急性运动-感觉型轴索型神经病(AMSAN) :该型多见于成人,是一严重的轴索破坏性亚型,表现为运动和感觉功能同时受损,其恢复更慢,感觉障碍包括麻木感,蚁行感,针刺感,烧灼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易混淆疾病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一种在心脏发病的一种疾病,不过这种疾病一般是大多于40岁以上的人才会出现的症状,又叫做病窦综合征或病窦,又称窦房结功能不全。它是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亦可包括心房、房室交接区等)的器质性病变,导致窦房结冲动形成障碍和冲动传出障碍而产生的心律失常和多种症状的综合病征。
当你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你可呈间歇发作性。多以心率缓慢所致脑、心、肾等脏器供血不足尤其是脑血供不足症状为主。轻者乏力、头昏、眼花、失眠、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或易激动等,严重者可引起短暂黑矇、近乎晕厥、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部分患者合并短阵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又称慢-快综合征。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时,心率可突然加速达100次/min以上,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心动过速突然中止后可有心脏暂停伴或不伴晕厥发作。严重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除引起心悸外,还可加重原有心脏病症状,引起心力衰竭或心绞痛。
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所易混淆疾病呢?因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与药物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等,窦性心律失常可以会很快的就消失,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治疗困难。又因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的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应与变异性快-慢综合征区分出来,一种由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导致的心动过缓与短阵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的组合,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快-慢综合征。再因为神经官能症:降低迷走神经张力,窦性心律失常可以很快消失。
麦格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癌性胸腔积液、腹水 多为血性渗出液,有原发灶及恶病质等。
2.肝硬化腹水 典型病史、蜘蛛痣、肝功能异常、盆腔无肿物等。
3.结核性腹水 为渗出性,有结核病史,或全身其他部位结核病灶及结核毒素症状等。
4.充血性心力衰竭 为漏出液,无心脏病其他症状及体征,盆腔无肿物。
5.肾病综合征。
6.晚期血吸虫病。
7.低蛋白血症。
8.严重卵巢水肿。
吉兰-巴雷综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以往认为与病毒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有关。现已明确GBS是由细胞及体液免疫介导的,由周围神经特异性抗原引发的抗体导致髓鞘脱失的疾病。
GBS病前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感染率较高,是促发本病的重要因素。
(二)发病机制
早期血清学研究发现48%的患者各种病毒补体结合试验呈阳性反应,如感冒及副感冒病毒、单胞病毒、腺病毒等。近年国内外均发现GBS患者病前,空肠弯曲菌感染率较高.
Asbury等将死于本病患者的临床病理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的表现做了对比,认为二者之间极为相似。国内学者检测GBS急性期患者脑脊液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发现脑脊液的T细胞增加,外周血的T细胞下降等现象(周善仁等,1983)。近来发现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2(IL-2)浓度均明显升高,并在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好转的恢复期,两者浓度均下降且接近正常。提示由巨噬细胞和抗原激活的T细胞所分泌的TNF-α和IL-2可能直接和间接参与周围神经脱髓鞘的病理损害(雄鹰等,2000)。
另一些研究在患者血清中检测出与补体结合的抗髓鞘IgM抗体以及多种高滴度抗鞘糖脂抗体和抗GM1等抗体。此外,脑脊液中IgG、IgA升高,并出现寡克隆IgG。近期的研究认为自身免疫反应性T细胞和活化的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从血液进入周围神经参与损害周围神经的过程,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起着一定的作用。
尽管一些实验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但已明确GBS是由细胞及体液免疫介导的,由周围神经特异性抗原引发的抗体导致髓鞘脱失的疾病。
衣原体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咳痰、咳嗽、啰音、活动后气促、声音嘶哑、干咳、咽痛、红斑结节、胸痛、恶心与呕吐、捻发音
起病多隐袭,早期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临床上与支原体肺炎颇为相似。通常症状较轻,发热、寒战、肌痛、干咳,非胸膜炎性胸痛,头痛、不适和乏力。
少有咯血。发生咽喉炎者表现为咽喉痛、声音嘶哑,有些患者可表现为双阶段病程:开始表现为咽炎,经对症处理好转,1~3周后又发生肺炎或支气管炎,咳嗽加重。
肺炎衣原体感染时也可伴有肺外表现,如中耳炎、关节炎、甲状腺炎、脑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等。体格检查肺部偶闻湿啰音。
格林巴利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格林-巴利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脊髓灰质炎:发热数日后, 体温未完全恢复正常时出现瘫痪,常累及一侧下肢,无感觉障碍和脑神经受累。病后3周可见csf细胞蛋白分离, 注意鉴别。
2.低血钾性麻痹:gbs多有病前感染史和自身免疫反应,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则有低血钾、甲亢病史。前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进展不超过4周,四肢瘫常自双下肢开始,近端较明显,后者起病快(数小时~1天),恢复快(2~3天,) 四肢弛缓性瘫。gbs可有呼吸肌麻痹、脑神经受损、感觉障碍(末梢型)及疼痛,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无。gbs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电生理检查早期f波或h反射延迟,运动ncv减慢,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正常,电生理检查emg电位幅度降低,电刺激可无反应。gbs血钾正常,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血钾低, 补钾有效。
3.功能性瘫痪:根据神经体征不固定、腱反射活跃和精神诱因等鉴别。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原发性高血压或慢性高血压 多有家族史,主要表现血压升高,发生在孕20周以前一般无水肿及蛋白尿,常无自觉症状,尿常规镜检一般无红细胞及管型。妊娠早期肾功能检查正常,尤其是尿酸水平不升高。眼底表现为动脉变细,有动静脉交叉压迫现象,呈小动脉硬化的高血压病变,产后血压虽然可以降低,但只能恢复至孕前水平。而妊高征患者在妊娠 20周之前血压正常,妊娠20周之后才会出现血压升高并常伴有不同程度水肿、头痛头晕、胸闷不适及蛋白尿,严重时尿中可出现管型及血尿酸升高,眼底检查为小动脉痉挛,严重者可出现出血渗出或视网膜剥脱,这些病变多于产后逐步恢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有妊高征时,须根据病史、血压升高的时间及程度确定。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易并发妊高征,且发生妊高征的时间较一般孕妇为早。
2.慢性肾炎 妊娠前已经存在急、慢性肾炎史,且孕前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及蛋白尿和高血压。妊娠期这些症状可以加重,多出现在妊娠20周前,重症者可发现管型及肾功能损害,有持续性血压升高,眼底检查可有肾炎性视网膜病变。隐匿性肾炎较难鉴别,须仔细询问病史,必要时应进一步进行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检查。而妊高征患者在妊娠20周以后发病,蛋白尿量不定,伴有不同程度水肿。病情严重时尿中可能有管型,血尿酸增高。
慢性肾炎患者并发妊高征的发生率增加,且发生时间早,症状重,围生儿及孕产妇的死亡率高。
3.子痫的鉴别诊断
(1)癫痫:癫痫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它是一种短暂性的大脑功能失调,因此,在妊娠前也有类似的发作史。大发作时表现为全身肌肉呈持续性收缩,抽搐持续数秒钟后意识丧失,脑电图提示癫痫样放电波。如果患者未合并妊高征时,一般不伴有血压升高、水肿及蛋白尿表现。癫痫可以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候,而子痫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发作前多有重度妊高征的临床表现,抽搐的时间较持久。
(2)癔症:癔症性抽搐常有一定的情绪刺激因素,有别人在场时才发病,神志清楚,抽搐无一定规律,大多无大、小便失禁。事后仍能回忆发作的经过,神经系统及脑电图检查正常。
(3)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发生在妊娠任何时期,头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等,颅压增高症状明显,CT及脑脊液检查可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但未伴有妊高征者,无高血压、水肿及蛋白尿。
最近流感病毒2018症状吃什么药 2018流感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C,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流感并发的肺炎可分为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或混合性肺炎。流感起病后2-4天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在流感恢复期后病情反而加重,出现高热、剧烈咳嗽、脓性痰、呼吸困难,肺部湿性罗音及肺实变体征。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为主。
包括脑炎、脑膜炎、急性坏死性脑病、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 Ilain-Barre syndrome)等。
心脏损伤不常见,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可见肌酸激酶升高、心电图异常,重症病例可出现心力衰竭。此外,感染流感病毒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相关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
主要症状有肌痛、肌无力、肾功能衰竭,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升高、急性肾损伤等。
表现为高热、休克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等。
干燥综合征容易哪些疾病相混淆
1.系统性红斑狼疮 虽然该病与SS的共同之处是两者均为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抗核抗体、抗RNP抗体、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阳性,但通过检查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及临床表现不难鉴别。应注意60%的病人两病重叠。
2.类风湿关节炎 两病的共同特点是均可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病变是一种侵蚀性关节炎,与SS鉴别较易,但应注意有60%~70%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与SS重叠。
3.肾小管酸中毒 对于不明原因的肾小管酸中毒,应高度警惕SS继发的可能。
4.流行性腮腺炎 多见于儿童,呈流行性,与感染源接触经2~3周潜伏期才发病,病情不反复。症状在1周左右减轻,有时也可伴有关节炎,关节炎也可在数周内减轻。
5.化脓性腮腺炎 多见于成人及糖尿病患者,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大部分为一侧性,有发热、白细胞增加及局部明显的炎症表现。
6.腮腺恶性肿瘤 单侧性缓慢增大,如侵犯面神经,可引起面神经麻痹。
7.慢性肉芽肿 由结核、结节病、霉菌引起的腮腺慢性肉芽肿,鉴别较困难,有时需依靠病原学及病理检查加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