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皮肤怎么保养 按摩穴位缓解不适
熬夜皮肤怎么保养 按摩穴位缓解不适
熬夜的人可按摩一下足三里穴。
我们坐着的时候用手摸膝盖,膝盖上有两个凹陷地方就是膝眼,外侧膝眼下三寸就是足三里穴。
按摩捶打足三里穴可以帮助熬夜者调节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
如果头脑觉得晕沉沉,手指微开,以手为梳从额头发迹向后梳理到发尾处,有助于提高脑部的阳气,有效缓解疲劳,振作精神。
按摩穴位缓解手脚冰凉
有些人一到冬季就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认为,怕冷是由于体内阳气虚弱所致。治疗手脚冰凉,主要在于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如果经常按摩以下4个穴位,往往能有较好地疗效。
揉搓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部,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揉搓涌泉穴100下,接着揉搓各脚趾100下。中医学认为,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坚持揉搓此穴会促使手脚冰凉症状减轻。
揉搓劳宫穴:劳宫穴位于手心部。一手握拳,揉搓另一只手的手心部,直到感到手心微热,再换另一只手,交替进行。
按揉气冲穴:气冲穴位于大腿根里侧,此穴下边有一根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
按揉、拍打肾俞穴:肾俞穴位于两边腰眼,轻轻用力,两边各拍打100余次。
另外,食疗对于改善阳气虚弱的状况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如常用的大枣红糖汤(大枣10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每晚煎茶喝)对改善手脚冰凉的疗效颇佳。冬季手脚冰凉,还可适当吃些羊肉、狗肉等,暖中补虚、开胃健脾、益肾养肝、御寒去湿,同时也要做好身体的保暖工作。
痘痘按什么穴位
1、额头痘按摩什么穴位
额头痘:集中额头,且呈现细密点点型的小痘痘,原因与运动量少,心肺功能不足等有关,可养成温和的运动习惯,避免烟酒。按摩穴道可增加免疫功能、清热润燥,并改善肌肤出油长痘。
1.1、曲池穴:手肘弯曲,位于肘关节外侧出现的横纹顶端,手指按压会有酸麻感。
1.2、鱼际穴:4指向内弯曲,大拇指根部有块肌肉明显突起,穴位在突起肌肉的中间。
2、眉心痘按摩什么穴位
眉心痘:长在眉心的痘痘通常很大颗,与心脏活动力减弱有关,例如作息不规律、日夜颠倒、用脑过度、长期熬夜、心事烦躁等,最好晚上10点前就寝,12点前睡着,让肝脏获得休息;按摩穴道能调心气、改善心神不宁,也能帮助入眠。
2.1、少府穴:无名指与小指往下延伸线的交点,掌骨之间的凹陷处。
2.2、后溪穴:手握拳,位于小指外侧,掌指关节后的横纹尽头处。
3、去痘痘常按两大穴位
如果你属于油性肤质,除了脸上长痘外,后背还有少量痘痘,说明荷尔蒙分泌不足是你起痘的主要原因。建议你经常点按位于嘴唇正下方凹陷处的承浆穴,承浆穴联通女人卵巢,能帮你有效调节内分泌,加速荷尔蒙分泌水平。除了减少痘痘外,还可缓解脸部出油状况,让你变成人人羡慕的中性皮肤!
如果你在熬夜后或工作繁忙时偶尔起痘,说明你是“压力型皮肤”,只有适度减压、缓解心情紧张度,才能使痘痘消退。建议你经常点按位于头顶正中央的百会穴,百会穴为督脉经穴,具有健脑宁神的功效。一般说来,持续按压百会穴10分钟后再美美睡一觉,第二天醒来痘痘就会消失不见!
按摩穴位缓解女性更年期不适
按神门穴去烦
神门穴的位置:无名指和小指间延伸至手腕关节、横纹上凹穴处。用指肚按压至稍有酸胀感即可,每天早晚各按1次、按压5秒后休息1秒,每次按压5分钟。按神门穴可安神、缓解烦躁。
用法:所有材料加入800cc的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再煮10分钟,稍温后饮用,每天喝1次。
枸杞明目、补肝肾;菊花清热、明目;桑叶清肺热、润燥。适用于眼睛干涩、虚火旺、口干、咽喉干的更年期女性。注意肠胃虚、容易腹泻和正拉肚子者不宜饮用。
按太冲穴去火
太冲穴的位置:脚背大拇趾和食趾的缝间隙,向脚背延伸三横指宽处。用指腹按压至有微微酸胀感即可,每天早晚各按1次、按压5秒后休息1秒,每次按5分钟。按太冲穴可清肝泻火、改善潮热潮红症状。
按攒竹穴缓解眼干眼涩
攒竹穴的位置:眉头下方凹陷处。用指腹按压至有微微酸胀感即可,每天早晚各按1次、按压5秒后休息1秒,每次按5分钟。按攒竹穴可舒缓眼睛干涩疲劳等症状。
提示:浓茶、咖啡、烟酒容易导致钙质流失,应少喝,另外应避开辛辣食物,否则容易加剧更年期热潮红症状。
按摩穴位缓解腰疼
1、揉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与肚脐相对。右手或左手握拳,以拳尖置于命门穴上,先顺时针压揉9次,再逆时针压揉9次,重复压揉36次。坚持按揉此穴,可起到温肾阳、利腰脊的作用。
2、揉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双手握拳,将拳尖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压揉,再逆时针压揉。每天坚持按揉此穴,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健腰的作用。
3、揉腰阳关穴。
腰阳关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约与髂脊相平。左手或右手握拳,以拳尖置于腰阳关穴上,反复按揉。该穴为督脉上阳气通过处,每天按揉,可起到疏通阳气、强腰膝、益下元的作用。
4、揉腰眼穴。
腰眼穴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的凹陷处,与阳关穴相平。双手握拳,用拳尖按揉此穴,可起到活血通络、健腰益肾的作用。
5、拿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面腘窝横纹正中点处。双手对搓至热,以两手同时拿揉(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的指腹相对施力)两下肢委中穴,时间约一分钟。可舒筋活络、解痉止痛。
6、捶腰阳关穴。
以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手腕放松,用拳背部叩击腰阳关穴36次。每天叩击此穴,能起到振奋阳气、强健腰膝的作用。
7、旋转腰臀。
两手相互摩擦至热。然后,两手叉腰,大拇指在前,其余四指按住两侧肾俞穴,先顺时针旋转腰臀部9次,再逆时针旋转9次,连续36次。每天活动腰臀部,可舒筋活血、通利关节、强健腰肌。
8、捶腰骶。
以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用拳背部有节奏地叩击腰部脊柱两侧到尾骶部,左右各叩击36次,具有活血通络、强筋健骨作用。
9、擦腰。
搓手至热,以两手掌面紧贴腰部脊柱两侧,一上一下为1遍,连续擦100遍。具有温经散寒、壮腰益肾的作用。
熬夜皮肤怎么护理
如何拯救熬夜肌
熬夜:出油冒痘
虽然你可以晚睡,但是不要等到睡觉前才清洁皮肤,尽量早点清洁也可以减少肌肤的负担,预防痘痘粉刺。另外要保持水油平衡,要加强控油跟补水,使用保湿产品,给肌肤补给水分与营养。
熬夜:皮肤暗沉
皮肤暗沉是因为熬夜之后,皮肤倦怠,新陈代谢自然变慢,毒素会累积,在加上角质层缺水干燥。这个时候除了补水上面说的补水之外,最好结合一下脸部按摩,改善熬夜造成的肌肤循环代谢慢的问题。
熬夜:黑眼圈
人眼眶的真皮层布满静脉血管,更是人体最薄的皮肤,稍微熬夜就会让血管呈现紫蓝色,黑眼圈就冒出来了。选择适当的眼霜,搭配眼周按摩可以可以缓解情况。
熬夜皮肤保养应该注意什么
1、清洁与保养皮肤
不管你熬夜到多晚,睡前或起床后一定要利用5至10分钟敷一下脸(最好使用保湿面膜),来滋养缺水的肌肤。起床后利用冷、热水交替洗脸,刺激脸部血液循环;涂抹保养品时,先按摩脸部5分钟。
2、利用仅有的睡眠时间美容
睡觉的枕头对美容也很重要。使用缎面的枕头套,能够让你晨起时脸上不会有皱纹。油质或者长粉刺的皮肤,不妨尝试整夜使用针对性的面膜,将会有惊人的效果。
就算是熬夜,在睡前也必须彻底清洁眼部的化妆品,然后涂抹上含精华素的眼霜,给眼睛补充足够的营养,这样第二天起床才不会变成熊猫眼。
按摩穴位缓解压力
缓解压力的诀窍就是穴位按摩,通过穴位的刺激来让身体得到放松,从而达到缓解压力的目的。众所周知,人体上有诸多穴位,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穴位的作用,甚至如何按摩穴位全都一无所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通过穴位来缓解压力。
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对于合谷穴的功效,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对于缓解发热、头痛、齿痛等有一定的效果。除此之外,通过按摩合谷穴还可以缓解压力,可以帮助我们镇定神经、缓解疲劳。这是因为合谷穴是人体内调气血的大穴,通过按摩合谷穴能够帮助我们梳理身体内部的气血。
或许您还是会觉得合谷穴跟减压没有任何联系。但,您是否知道人的压力过大时会导致气滞血瘀呢?当身体得不到气血的按摩自然就会越来越疲倦,身体的压力也自然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压力很大时疏通气血是十分重要的。
太阳穴
位置: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太阳穴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如果太阳穴受到外力的冲击,可使人短暂晕倒或意识丧失,因此,这个穴位一定要保护好。除此之外,太阳穴还是缓解压力的穴位。
当人压力过大时就会出现紧张、焦虑的现象,而此时通过按摩太阳穴可以有效帮您缓解这一症状。
这是因为太阳穴中有诸多静脉,还关联到人体的神经,因而按摩太阳穴可以放松神经,很多古医书也记载了按摩太阳穴可以给人良好的刺激、缓解疲劳的功效。
大椎穴
位置: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人体大椎穴有很多的神经通过,如果压力过大的话神经就会紧张,而神经紧张就会使压力得不到释放,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致使压力越来越大。而通过按摩大椎穴可以缓解神经,神经放松了,人自然就会觉得压力变小,自然就会觉得身体十分轻松,因此在生活中想要缓解压力不妨多按摩大椎穴,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承泣穴
位置:面部,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忙碌了一天,晚上回到家偶尔会出现头重脚轻、头晕脑胀的现象,其实这就是压力太大所导致的。
在入睡前按摩承泣穴,可以放松面部麻木的神经,加速面部血液循环,面部的血液循环加快了,脑部的血液循环自然也会变快。因此在生活中想要缓解压力不妨多按摩承泣穴。
按摩穴位缓解痛经
(1)、按摩足三里穴
用一只手的掌心按准膝盖的顶部,中指下伸的顶端,向外一横指即是三里穴。可以用针灸,也可以用拇指反复按压。
(2)、按摩上腹部
仰卧于床,先将两手搓热,然后将两手放在上腹部,先由上至下按摩60~100次,再从左至右按摩60~100次,最后转圆按摩60次,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宜,每日早晚各一次。
(3)、按摩血海穴
该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按摩方法是先搓热两手,然后按在血海穴上,按顺时针方向按摩五分钟。
(4)、按摩指压点
足部含有一些指压点,被认为与骨盆部位的气路相连。在脚踝双边的凹陷处,皆有指压点。轻轻地用拇指与其它指尖捏后,延着跟腱而上,直至小腿肌。右脚作完,换左脚,各指压数分钟。